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评论连载——论刘姥姥(引子)


引子


刘姥姥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只要提到她大家就想笑。俗话说:“乡巴佬进城”,本身就是个笑话,何况刘姥姥所到之处又是荣国府、大观园这种阔得不能再阔得地方,所以就越发显得乡气十足而令人好笑。荣府女眷长期生长在深闺内院,虽享不尽荣华富贵,但天长日久,这种生活也实在令人厌倦,正想寻点新鲜玩意刺激刺激,恰逢刘姥姥到荣府来乞讨,凤姐等人算是找到个“女篾片”——个难得的笑料,因刘姥姥为乞讨而来,也正好就此巴结,投其所好。刘姥姥虽说是个乡下人,但她年事高,见识广,插科打诨,逗乐取笑,确是把好手。于是她顺风扯帆,装痴卖傻,弄出许多笑话来,让贾母等人笑得个不亦乐乎。尤其是作者这只神笔,把那些市俗的笑话写得百般有趣,使刘姥姥的“笑”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笑话终归是笑话,并没有多大意思,正如宝钗所说:“那些笑话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第四十一回脂批说:“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这就说明了曹雪芹写刘姥姥这个人物,决不是为了供读者笑笑而已,在这笑的背后,必定大有文章。


在小说中,从现实这个角度来看,刘姥姥是个贫苦农家的老寡妇,寄居在女儿女婿家,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各事未办只好舍着“这副老脸”,到荣府来攀王夫人这门亲戚。正如脂批所云:
“只因贫寒不拣行,富家趋入且逢迎。”


刘姥姥两次进荣府,虽说得了许多钱财,然而自己也因被贾家女眷当作“女篾片”来戏耍受尽了凌辱。作者用辛酸的笔调刻画了刘姥姥的可怜之状。第六回,脂砚多次批道:“可怜可叹!”“一叹”“叹叹!”


第四十回脂批又曰:“写贫贱低首豪门,凌辱不计,诚可悲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对这位农家老妪的态度,对刘姥姥的同情。也诚然如胡小伟先生所说,“刘姥姥的形象丰富了《红楼梦》的思想内容,特别通过她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把贵族和农民日常生活集中加以对照。”刘姥姥是“贾府兴衰的目击者和客观的见证人。”从正面看,从现实主义这个角度,给刘姥姥下这样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红楼梦》与一般小说不同,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开宗明义地说,《红楼梦》是“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演的一段故事。第十二回,脂砚斋也告诉我们:“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读《红楼梦》的方法是:“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所以这书中的人和事,我们既要正看,又要反看,而且只有反看,才能发现作者所隐瞒的“真事”。关于刘姥姥这个人物,早在清代,护花主人王希廉就这样说过:“盖全书既假托村言,必须有村妪贯串中。”


这说明王希廉已注意到“假语村言”与“村妪”刘姥姥的关系,“村言”就是出自于刘姥姥的语言,也是“假话”,对于“将真事隐去”的“假话”,如果“正看”,是绝对看不出名堂来的,所以只有“反看”才能揭示出“真事”,尤其对于刘姥姥这个人物,决不能排斥“反看”。

 

头绪和纲领


《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小说的总纲。主要情节是从第六回起逐步展开的。这部小说的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宝玉的“情”为主线,一条是以贾府的“盛衰”为主线。


第六回的回目“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分别为这两条主线牵起了线头,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与可卿发生关系后,堕入“迷津”(即现实世界)。第六回承接上文,宝玉在现实世界中与袭人“初试云雨情”,“情”这条主线的线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抽出来了。这个线头刚一牵起,作者却按住不表,调转笔锋,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写起贾府的盛衰事来。作者首先引出的刘姥姥这个人物,便是他写贾府盛衰之事这条主线的线头。作者是这样写的:


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你道这一家姓甚名谁,又与荣府有甚瓜葛?且听细讲。


曹雪芹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地道出,他把刘姥姥及其所代表的王家,作为写荣府家事(即盛衰之事)的“头绪”和“纲领”,所以这段文字必然与全书的结构有关系。此回的回前总批:“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宿。”此外,“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这句有脂批曰:“略有些瓜葛,是数十回后之正脉也,真千里伏线。”脂批所说的“正脉”,就是书中的主脉,即主要脉络,与作者所说的“头绪”、“纲领”属于同一范畴。“数十回后”指的是“二进”、“一进”作为“头绪”,到了“二进”,刘姥姥与贾家的“瓜葛”便起到了“纲领”的作用而成为全书的“正脉”。王希廉已看到了这个问题,便凭着作者“假托村言”断定“必须有村妪贯串其中”,确实是很有眼力的。“贯串”就有着“纲领”、“正脉”的意思,不是“纲领”、“正脉”,就谈不上什么“贯串”。


前面已经说过,从正面,从现实意义这个角度看去,刘姥姥是“贾府兴衰的目击者和见证人”。然而“见证人”毕竟是个旁观者,虽然说“三进”后,为救巧姐刘姥姥直接介入了贾家的家务,但那已是尾声了。所以如仅从正面看去,刘姥姥其人及事,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数十回后之正脉”的。王希廉虽然肯定刘姥姥“贯串其中”,但证据也只是“故发端结局,皆用此人”,这也是缺乏说服力的。因此要了解刘姥姥如何在结构上起到“头绪”、“纲领”、“正脉”、“贯串”的作用,就必须反看,必须从背面去揭示刘姥姥这个人物的深层意义,并且以这个人物为线索,从而揭示出这部小说的内在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绝妙!看《红楼梦》中,烘云托月手法在刘姥姥身上的极致应用
刘姥姥四进荣国府
(转)关于刘姥姥关系学的几句闲话
可以斎初评红楼梦稿01:红楼梦的另一个开始,一小小之家故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看《红楼梦》中贾母与刘姥姥的智慧情感
刘姥姥接连两次说出红楼梦贾府的结局,大家还笑了,不免使人落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