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绍功经验集 辛凉解表仍沿用银翘桑菊+荆防败毒散替代麻黄汤辛温解表+增液汤养阴主方+酸枣仁汤安眠主方+越掬丸解郁主方+金铃子散镇痛主方+萆薢分清饮除淋主方+五苓散退肿主方+外感病

沈绍功经验集

辛凉解表仍沿用银翘桑菊(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387人已访问

“ 银翘散”、“桑菊饮”均出自《温病条辨》。至今仍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均以疏散风热为主,治疗风热表证。前者以清热解毒为重,后者以清肺止咳为重。
临床时常合用,以银花、连翘、桑白皮、菊花、芦根、薄荷为基础方,佐透窍的桔梗,排邪的车前草。再辩证加味:发热明显的选加荆芥穗、竹叶、桑叶;咳痰不爽选加全瓜蒌、浙贝、冬瓜仁、黄芩;咽痛且渴选加板蓝根、牛蒡子、野菊花、马勃;头痛目糊选加川芎、草决明、葛根;虚人风热选加1味生芪、党参或仙鹤草;痈疮风热选加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生苡仁、生栀子、白花蛇舌草。



沈绍功经验集

荆防败毒散替代麻黄汤辛温解表(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945人已访问

外感风寒表实证,治疗大法为辛温解表,多投《伤寒论》的“麻黄汤”。麻黄汤为发汗峻剂,仲景曾有告诫:“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禁用。也不可误投于表寒虚证和风热表证,否则汗之过度,首伤心阳。近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有提升血压、抑制心脏、加重心衰的副作用,故高血压心功能差者,虽有风寒表实证也不宜投用“麻黄汤”。凡此,麻黄汤辛温解表有利也有弊,故提倡以“荆防败毒散”代之。
“荆防败毒散”出自明《摄生众妙方》。其据宋《小儿药证直诀》的“人参败毒散”,去人参、薄荷、生姜,加荆芥、防风和原方的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及甘草11味组成。荆防败毒散同样具有辛温解表之效,但其发汗力较麻黄汤轻,且无麻黄之副作用,又宜治风寒表实证。



沈绍功经验集

增液汤养阴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2112人已访问

“增液汤”出自清《温病条辨》,由生地、玄参、麦冬3味组成。为增液清热,润燥通便之剂,主治阴津不足证,乃养阴主方。
临证时要按阴亏部位加味:新阴部组选假钞造人,柏子仁、云苓;肝阴不足选加当归、白芍、枸果;脾阴不足选加黄精、芦根、石斛;肺阴不足选加沙参、紫苑、百合;肾阴不足选加女贞子、旱莲草、首乌。如见阴虚内热者,选加知母、黄柏、银柴胡、桑白皮、地骨皮;如见虚火上炎这,选加交通心肾的黄连、肉桂;如见大便秘结者,选加增液行舟的白菊花和全当归、首乌、草决明、桃仁、全瓜蒌。
“增液汤”,这是养阴的主方。三个药,生地、玄参、麦冬,组成了增液汤。增液汤还能清热,因为液少了就是阴虚阴虚必然会火旺,所以阴亏的病人一定有虚火,叫阴虚火旺,所以增液汤最切合,既能养阴增液又能清热,而且它能润燥通便,根据不同的阴就能加味。心阴不足的加炒枣仁、柏子仁和云苓;肝阴不足的加当归、白芍、枸杞子;脾阴不足的加黄精、芦根和石斛;肺阴不足的加北沙参、紫苑和百合;肾阴不足的加女贞子、旱莲草和制首乌;有内热的,阴亏内热加知母、黄柏、银柴胡、桑白皮和生地;火炎的就加“交泰丸”,黄连和肉桂,官桂比肉桂好,上等的肉桂叫官桂,就是官员喝得,不是老百姓吃的,那是高档的。1/3,10g的黄连,3g官桂,这是增液汤。增液汤因为养阴呀,能治疗什么病呢?干燥综合征。西医非常怵手,见了干燥综合征没办法,怎么用西医都治不了干燥综合征。中医的增液汤非常有效,当然这个石斛必须得用,假如有鲜芦根,你把鲜芦根榨汁,兑在里面,就会更有效。治干燥综合征关键在中焦,养胃阴是关键,胃阴呢跟胃热是一样的,胃阴不足就胃热,或者胃火,胃火重了必定胃阴不足,这两个是互相抑制的。这个时候你干燥综合征养胃阴,去胃火,想到什么?知母、生石膏,白虎汤呀!所以干燥综合征用了增液汤配上白虎汤,当然里面粳米不用,用生薏米。还要想到阴和气是互根的,补气能增加养阴,你气虚的时候加养阴的药,增加补气力量,所以你这个时候还要加上补气的药。补气药最好的药,又能补气又能生津养阴的药就西洋参,但是贵呀!西洋参贵呀,可用5g的西洋参,用参另外煎,煎了汤,给它煎3遍,煎出来的水兑在汤药里面喝,然后把渣子吃了,这样就不浪费了。西洋参虽然贵,你就改成生芪,30g的生黄芪,或者做成白扁豆粥,加上白扁豆。这个干燥综合征临床多见,西医没办法,中医有优势。还有大便干加白菊花和当归、制首乌、决明子、桃仁和全瓜蒌,这就是我们中医讲的增液行舟。老年人便秘很多呀,增水行舟



沈绍功经验集

酸枣仁汤安眠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510人已访问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以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5味组成。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虚劳者乃肝阴不足,虚烦者乃阴虚内热,是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剂。
临证还有加减;柔肝除烦,选加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生栀子;宁神镇静,选加生龙牡、灵磁石、柏子仁、炙远志;清热除晕,选加草决明、白菊花、川牛膝、蝉衣、葛根;为增安眠之力,均可加入夜交藤30g。酸枣仁汤系虚证失眠主方。如属实证,多见痰瘀互结,上蒙清窍,可选加石菖蒲、郁金、丹参、莱菔子、赤芍,则成功补兼施方。
枣仁汤,这是安眠的主方。它两个主证:第一养血安神,用炒枣仁、云苓和川芎;第二它清热除烦,睡不了觉啊,有火,心烦加了知母,这是它的两个主证。还可以加减,加柔肝的生地、当归、芍药、女贞子、旱莲草和栀子;加了镇静的龙牡、磁石、柏子仁和制远志,远志必须的制,它有小毛,生的远志吃了以后嗓子难受,所以一定要制远志,生的远志难受,就会引起呕吐;假如伴有头晕的加决明子、白菊花、川牛膝、蝉衣和葛根;加强安眠用30g的夜交藤,炒枣仁安眠你要大量用30g。我在广安门医院,那药房配了酸枣仁膏,酸枣仁膏呀就拿酸枣仁原方,加了夜交藤,煎了以后,用蜂蜜,5斤蜂蜜炼成膏,装成一大瓶,当时公费医疗能报销呀,困难的时候都吃不饱。怎么办?好多广安门医院的职工呀,开了这药以后,早晨起来插在馒头上吃,有吃饱又不花钱,又抗饥饿,一举数得呀。当时我在广安门医院就很出名呀!我在广安门医院有两个事情出名:一个就是枣仁膏,酸枣仁膏,哎呀!给老百姓谋福利了,当时工资也不高,不花钱,能吃饱,晚上睡觉又能安稳,谁能不谢我呀;第二个就发烧,广安门医院我当时急诊呀,可能明天我要讲这个,发烧啊,就分清风寒风热,风热的话,清解和剂,风寒的话,温解合剂,两个合剂,放在250ml的小盐水里面,消好毒,铝盖封口。高烧啊,尤其是孩子,别熬药了,15ml一次,当然服药的时间要变,不是一付药喝两次,就4个小时喝一次药,一天也许喝3付、4付药喝两瓶烧就退了。


沈绍功经验集

越掬丸解郁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493人已访问

元代滋阴派名医朱震亨提倡“六郁说”,在《丹溪心法》中组建了“越鞠丸”。气郁用香附,血郁用川芎,痰湿郁用苍术,火郁用栀子,食郁用神曲,通治郁证。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临川应用时还要根据诸郁加味;气郁偏重选加柴胡、枳壳、木香、郁金、川楝子、元胡;血郁偏重选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苏木;痰郁偏重选加全瓜蒌、薤白、莱菔子、竹茹;湿郁偏重选加泽泻、生薏苡仁、云苓、陈皮、石菖蒲、法夏;火郁偏重选加黄芩、知母、黄连、芦根、竹叶、连翘;食郁偏重,选加谷麦芽、生内金、大腹皮。如见寒凝郁滞则减轻栀子用量,选加温通的桂枝、干姜、川椒、乌药、吴茱萸;如因虚致郁者,则川芎换成当归,选加健脾的生芪、白术、党参、扁豆、山药。



沈绍功经验集

金铃子散镇痛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779人已访问

金铃子散出自宋《太平惠民房》,由金铃子、元胡2味组成,主治肝郁化火诸痛证。临床用金铃子散系镇痛主方,尤治实痛,但要加味:头痛加川芎、天麻;项痛加葛根白菊花;胸痛加全瓜蒌、苏木;脘痛加木香、厚朴;腹痛加大腹皮、鸡血藤;胁痛加柴胡、枳壳;痛经加香附、丹参;疝痛加炒橘核、荔枝核;热痛加生栀子、丹皮、赤芍;寒痛加乌药、桂枝。虚痛时也可用之,应加黄芪、当归、白芍为宜。
金铃子散,镇痛的主方。昨天我已经讲了,原来传统的金铃子散只治疗实痛,虚痛用芍药甘草汤。临床别管虚痛、实痛,所有的痛证,都可以用金铃子散。胃痛腹痛发凉加白芍,不用甘草,里面加减;头痛要加川芎和天麻;项痛加葛根和白菊花;胸痛加全瓜蒌和苏木;胃痛加白术和厚朴;腹痛加大腹皮和鸡内金;胁痛加柴胡和枳。这个中医镇痛啊非常有效,我治疗痛证呀,完全用新思路,这个明天要给你讲,新的思路来止痛,反而提高了中医镇痛的疗效,这个按照部位来讲。痛经的加上香附和丹参;疝气痛加上炒橘核和荔枝核,这个量都要大,都用30g;热痛加栀子、丹皮和赤芍;寒痛加乌药和桂枝;虚痛加黄芪、当归和白芍。这个金铃子的止痛加上8个加减,估计全部的疼痛都会有效,当然疼痛很复杂,明天我还要讲,中医止痛的疗效优势很明显。



沈绍功经验集

萆薢分清饮除淋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729人已访问

萆薢分清饮有两种组方:一是《丹溪心法》,由益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组成。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专治膏淋、白浊;一是清《医学心悟》,由萆薢、石菖蒲、黄柏、白术、云苓、莲子心、丹参、车前子组成,清热利湿,转治湿热下注证。
临证以《医学心悟》为准,可通治淋证。为增清热之力,宜选加公英、连翘、野菊花;为增利湿之力,宜选加生苡仁、白花蛇舌草、泽泻、冬瓜仁。还应视“五淋”加味:石淋选加金钱草、海金沙、泽兰、王不留行、琥珀粉;气淋选加炒橘核、川楝子、乌药、荔枝核;膏淋选加土茯苓、萹蓄、苦参、知母、肉桂、川牛膝;劳淋选加仙鹤草、益智仁、生芪、甘草捎;血淋选加白花蛇舌草、丹皮、生栀子、瞿麦、女贞子、旱莲草。




沈绍功经验集

五苓散退肿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577人已访问

五苓散系《伤寒论》化气利水名方。由猪苓、泽泻、白术、云苓、桂枝5味组成。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可做为退肿主方。而且可以扩大用水湿、痰饮內停证。如兼食积,《丹溪心法》合平胃散,名“胃苓散”;湿热黄疸《金匮要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也可选加宣肺的桔梗、蝉衣、桑白皮“开鬼门,洁净腑”,可增退肿之力;还可选加畅中的大腹皮、木香、陈皮、赤小豆或选加渗下的车前草、泽兰、冬瓜皮、生苡仁、石苇、白花蛇舌草。
五苓散退肿的主方,这些浮肿药都可以用五苓散。它里面两个组成:一个利水渗湿,茯苓、猪苓和泽泻;第二就温阳化气,帮助这个湿邪化掉,用桂枝和白术。你掌握方子的两个组成,你就能加减变化,比如有的病,这个妇女的病,早上起来脸觉得胀,这个肿,西医没办法的,当然西医也会用名词,疑是发烧查不出来,浮肿查不出来,加神经性,这个就叫神经性水肿,发热引起的就叫神经性发热,他只能提出来,但他见了神经他没办法,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五苓散,但是给他温阳化气,温阳用桂枝,化气把白术改成生芪,生黄芪呀,这样效果就明显提高了呀!还有一个方法,因为他在头面部肿呀,《内经》有个知法叫揭盖利尿,也就是“开鬼门,洁净腑”,宣肺呀。茶壶里的水倒不出来,把盖一拿开来,倒出来,拿盖就是宣肺呀。里面加了桔梗,或者加桑白皮,又能宣肺又能利尿,你不信试试看。你比方见了不明原因的早上起来面肿,眼泡发肿,这个妇女有男子也有,你不妨用五苓散,用这个方法试试看。
胃苓散即浮肿或者湿积就加上平胃散,五苓散和平胃散合在一起,就治疗水肿兼湿积。茵陈五苓散加了茵陈了,专门治疗湿热黄疸。当然湿热黄疸最难退的就是肝癌、胆囊和胰腺这些部位的癌症,堵塞了,就引起了黄疸,很难退。这个时候你在茵陈五苓散里面加几个药:一个加醋鳖甲,15g醋鳖甲;第二30g的金钱草;第三要加丹参,丹参30g;加10g的大腹皮和10g的莪术,对癌性的黄疸有一定的疗效。五苓散退肿它另外用了宣肺的药,比如桔梗、蝉衣、桑白皮;它也用了畅中的药大腹皮、白术、陈皮和豆蔻。退肿就要想到五苓散。渗下还可以加上车前草、泽兰、冬瓜仁、薏苡仁、石苇、白扁豆。这底下三个是五苓散的加味,增加它的疗效,增加宣肺、畅中和渗下。当然五苓散也可以配合三仁汤,即退肿又化湿。



沈绍功经验集

外感病(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974人已访问

我再给大家讲什么事呢?就是外感病。外感病呀,这个外感病打官司打了2000多年,一派是伤寒派,认为外感就是风寒为主,一派就是温病派,认为外感是风热为主,风热,温病,打了2000多年,写了几千本书,都给它弄晕了,从临床出发你也要鉴别好风寒和风热,风寒、风热,要把这两个必须得区别开,风寒就伤寒,风热就温病。怎么鉴别?书上好多指标都不可靠,我教会你四个指标,你就可以把风寒、风热鉴别得清清楚楚。

 

第一个就问寒热。区分寒热,完全凭感觉,恶寒重的,发热轻的,就以寒为主,就是发热为主,几床被子盖在身上,就是寒重热轻,就是风寒;反过来热重寒轻,高烧40度、39.5度以上,不怕冷,仅仅怕风,中医叫恶风或者畏风,那可是风热。这个肯定能分得清楚呀,病人的感觉是有一份热,他很有感觉,一看体温,风寒的体温38度以内,风热的体温一般要到39度,这个高烧。这个区别哪个重?是寒重还是热重来鉴别风寒还是风热。

 

第二个咳痰。书上讲鉴别痰的寒热以颜色为鉴别,你就上当了,不在颜色在痰的质量,不在色,辨痰的寒热不在色而在质。你比如:白粘痰,白的粘的痰,你按照理论书上讲的那肯定肺寒了,你用三子养亲汤,加了白芥子,这个粘痰出不来,憋在里面喘,心烦意乱,等于咱西医讲的痰多了等于吃可待因,可待因一吃痰出不出来,病人喘了憋了,你反过来把白芥子扔掉,改成葶苈子,病人白粘痰出来了,就很痛快了,这就说明痰的寒热不在颜色在质量,甭管黄白,稀薄的痰是风寒,甭管黄白,稠粘的痰就是风热,你外感病必然会有咳喘,病人就问一下这个痰是薄的还是厚的,就把风热风寒轻易的鉴别起来了。

 

第三个问汗和痛。没有汗的,关节和头痛的就是风寒;有汗的咽喉痛的嗓子痛的就是风热。

 

第四个最关键就看舌脉。苔薄白,脉浮紧,这是风寒;苔薄黄,脉浮数的这是风热。这个四条就把外感病的两个基本类型风寒、风热鉴别清楚了。

 

风寒的辛温解表,风热的辛凉解表。辛温解表书上讲的麻黄汤,现在因为麻黄的副作用,你就不要用麻黄汤了,改成荆防败毒散,不用麻黄、桂枝,用荆芥、防风,荆防败毒散;风热的还用桑菊饮、银翘散。这两个辨证分清楚了,两个立法搞清楚了,两个主方找着了,就是外感病基本上脉络就辨清了。

 

但是它里面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一定要注意扶正祛邪。尤其中老年人得了外感病他久治不愈,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扶正,他反反复复好不了,这扶正里面就要仿制古方的一个参苏饮,既能解表加参来扶助,还有一个小柴胡汤,小柴胡汤里面用党参。加一味扶正药,不是用参就是用黄芪,这一加注意,尤其是中老年人他的久治不愈的感冒,你光单纯治感冒不行的,里面加一个扶正的药,他感冒很快就解除了。但只能加一味,刚才我讲了,加多了就利邪了,加参也行,加黄芪也行,生黄芪,这第一个注意点。

 

第二个注意点一定要透窍。刚才我讲了透窍相当重要,因为外邪甭管风寒风热,它就在呼吸道里面,腠理呀,中医讲的腠理附窍里面,光解不行还要透。透窍用什么药?可以用川芎、桔梗、蝉衣。你外感病你就不要用菖蒲、郁金了,你解表性质的川芎、桔梗、蝉衣还有杏仁,根据风寒、风热不同你选用,但份量一定要轻,只能用上5g,5g才能往上走透窍,用重了往底下降了,导药下行了,就用5g。

 

第三个要给邪出路。这外邪要给它出路,这个出路你不要润肠,你润肠的话伤正,就利尿,淡渗利尿。治疗外感病,确定方针以后,里面必须加上淡渗利尿的药,就我刚才讲的车前草、白花蛇舌草、云苓、石苇、薏仁,这一类的利尿药。

 

这个附带就把外感病呀也给你讲一讲,外感病内伤病你都掌握好了,不光心脑血管病,你中医内科呀,你基本上就通了,保证基本疗效。分清风寒、风热,依据三个配合,一个要扶正,一个要透窍,一个要利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寒内热者,宜柴葛解肌汤
最近气候无常,外感风寒不想吃药,试试这个汤
小青龙汤与射干麻黄汤比较
二十二.越掬丸解郁主方
方剂12麻黄附子细辛汤
外感风寒表实证方剂——麻黄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