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谈:宋代建盏鉴别细节
建盏是宋时风靡全国的著名茶盏,究竟有多少个种类,大概没有人统计过。经30年收藏,八个种类的建盏齐全亮相:金兔毫盏、银兔毫盏、供御款的褐色兔毫盏、黑盏、蓝盏、鹧鸪斑盏、油滴釉盏、曜变天目盏。这建盏均是青黑泛蓝色的黑胎,口径、足径、高度(12.5x4x7)大致相同,全部釉面温润,似婴儿肌肤微汗的感觉,宝光柔和。现今仿造建盏比较成功的只有李达和孙建兴先生,数量有限。李达造盏虽有黑胎但胎中掺有白色黄色杂质,孙盏则多为灰白胎。真正的宋时“污泥胎”原料早已绝迹。村民烧造的建盏是用墨染黑了胎料制成的,新盏不能烧造出那纤细柔长密集的兔毫来的,没有那种千年演化的温润宝光。从这些特征就能够断定所收藏建盏是宋盏无疑。这八类建盏胎料一致,只是施釉不同,方致各有特色。
    现在博物馆和收藏界多有褐色兔毫盏和黑盏,而鹧鸪斑盏、油滴釉盏和天目曜变盏只有日本人收藏几只,银兔毫盏罕见,蓝盏只有记载,天下连瓷片都未见一片。所以各地专家若“鉴定”这几类宝盏难度极大,只能观摩日人的几幅宝盏的照片,亦只是人云亦云,似有捕风捉影之谈了。笔者有幸拥有这全部建盏,详细观察实物,分析成因,存独家之见,贻笑大方,奇文不虞,望朋友欣赏。
  一  金兔毫盏 (图1-2)
这是藏家常见的一种兔毫盏。两只,口径均为13厘米,高7厘米。带“供御”款的那只金色兔毫美丽,金条柔长细蜜,当为专供皇家制作的金兔毫精品。两只均釉面莹润。底釉为蓝色亮釉,面釉是黄褐色釉。宝光柔和。因八种建盏均是纯净的黑蓝色的 “铁胎”,胎质如一,后面不再叙述胎质。只有这“兔毫”是如何形成的,简作探讨。仔细分析,黄褐色的(含铁元素高)釉在高温下顺着蓝釉垂流向下,随着温度的减弱而停滞,出窑即成为“金兔毫盏”。制作是分两次用釉,先施蓝釉为底釉,再以少量的黄褐色釉涂在碗口,高温下黄褐色釉稀释流淌,逐成“兔毛”状态。这两次施釉均施于生坯上。这绝技是在严格掌握温度的情况下才烧成的,温度高低都不能烧成兔毛状态。从最后一图看,那金色的“兔毫”多象造人初始的状态,那千万个人之精奋力游向祖卵。从图片2看,先人的这种技术即将宇宙容于小碗之内,那碗底即是整个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围绕,太阳系之外是正在爆炸的宇宙,何其伟大的杰作!
二  银兔毫盏
   
银兔毫是比较罕见的一种珍贵茶盏,宋徽宗所说的“玉毫条达者为上”即指这种盏。藏家即有也秘不示人的。它的用釉独特,是在蓝釉上部施一种银色的釉(推测含锡、铝成分)。为防出现铁褐色,施釉之前在生坯上涂一层含铁分子少的化妆土。由于釉料配合技术失传,今人未能仿制。(图2清晰可见)其它制作过程与金兔毫相同,但工序更为细致,成品殊为可贵。
三  带供御款的褐色兔毫盏
由于是为皇室制造,这种建盏用工更为精细。先在生坯上上一层黑釉,再于黑釉上部涂一种独特的酱色釉。在湿胎碗底用竹刀刻出“供御”二字。(后一款是金兔毫盏上的“供御”)从图片可见那二字笔画上有压刀泥和毛刺。只是想烧制精美的兔毫盏,但由于火候掌握不当而“兔毫”未达理想。这也许是为供御不合要求而拣出的一只,流落民间入泥而保存至今。
四  黑盏
这是最普通的民用盏,存世量大。胎泥粗糙,制作简单。它是在生坯上只挂一层黑釉烧制,口沿和盏外釉下可见釉薄处所露的褐色铁锈。这种铁锈与上述金、银兔毫口沿的褐色不一样的,其它是釉的颜色,这是铁与黑釉结合的颜色。可贵的是它的釉面温润如玉,有肌肤出汗的感觉,手指写字,永不干涩。
五   鹧鸪斑盏
这种建盏据说仅有日本人收藏一只,那还是点釉的“油滴釉”。它的制作难度极大,成品极少。它是在生胎上刷一层特殊的黑釉入窑烧制。但烧制技术要求特高,温度相差几度都不能成形。它们象似一种有生命的生物体,所谓“鱼找鱼,虾找虾”,找到以后又各自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高温下聚合的独特的釉浆两两斜斜相靠却不能溶为一体,独立却相邻互不侵犯。它们之间的缝隙只有零点零几毫米。至于那独立的较大的“鹧鸪斑”更是美幻无穷。放大镜观察,那诞生的千万个“鹧鸪斑”点每一枚都是一幅绝妙的山水人物画。建窑遗址出土的那唯一的一片“鹧鸪斑”建盏残片白色的斑点是人为的点釉,自然的窑变鹧鸪斑盏是人间独造的陶瓷的艺术顶峰。其它建盏表面都有一层温润的光膜,而鹧鸪斑没有光膜。她斑底的黑釉有光膜,这与她的合成分子有关。因为没有实物,一些专家将她与“油滴釉”混为一谈。其实她是釉上斑,油滴釉是釉光膜下斑,两者成因不一,呈相不一。这两只鹧鸪斑盏就是实物证明。
六  油滴釉盏
油滴釉是建盏名盏之一,很少有见传世品。因为稀少,某些专家将其与鹧鸪斑盏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有的建盏都是生胎上刷黑釉或蓝釉为底色,而釉滴釉和鹧鸪斑釉一样是在生胎上刷上一层独特的釉。这种釉在高温之下某种分子聚合而成为“油滴”状态,这种油滴是在表面釉层中形成的,而绝不是象某些专家说的是“漂浮”在釉面上先形成“孔”釉填补孔洞后在窑温冷却后形成的。说是“华北油滴”也是浮萍机理的原因形成,这种理论只是一种臆想强加。图片前三幅是建窑油滴釉盏,后四幅是华北油滴瓷器。华北油滴分为两层,表面上的“油滴”呈雪花状态,用砂纸打磨后在釉层中隐约可见釉中的“油滴”。而建窑“油滴”并不浮在釉层表面,是浮在釉层之中,是在釉的光膜之下。这两种不同的“油滴”是各用不同的釉而产生的。它们与建窑其它茶盏表面所用黑釉不同,但均在高温状态下釉汁不流动,口沿不脱釉,底缘不滴釉。笔者收藏一只油滴釉大盘,盘正面万千油滴隐在釉中清晰可见,而盘底面的釉层中的油滴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盘面温度比盘底温度高一度左右,盘面形成了油滴,盘底未形成油滴。这充分说明了油滴是某种恰当的温度在釉层中形成的,况且那种白色的斑点也不是铁元素。
七  曜变天目盏
这种盏日本有几只作为国宝收藏,中国没有。正因为没有,所以被人为地吹嘘得神乎其神,说什么有多色变幻,说什么神光熠熠。其实它就是一只与其它建盏一样地用黑釉铺底在生胎上,点缀一些含有某种成分的釉,在高温下所产生的窑变而已。这种窑变色彩多呈兰色,掺杂黄绿色,在特殊的光照下显得妖娆美丽。因日本人特爱,配以特制图片大肆宣扬所以全世界都知道。但这盏并不神奇,在普通环境里也是无花枯树一株。但它的绝妙窑变却值得研究。前边说了,建盏底釉有些是施蓝釉的,本人收藏的和日本珍藏的曜变天目盏特点是“天目”呈蓝色,因底釉的成分含有某种蓝的元素,在高温下那种元素被淡化了却又淡化得不均匀,所以出现了象眼睛一样的图案,日本人由此而谓曰“天目”。命名却是恰当。这种盏和其他盏不同处还在于它是特高温烧成的。笔者亲自实验,敲击能发出钢材一样的钢音,这是日本人所不敢尝试的。钢音比其它建盏清亮许多,如此音响,这盏的烧成温度大约在1330度以上。前三图是本人收藏的曜变天目盏,若修饰也煞是好看的。但也不无烂竽硬吹之嫌。后图是日人所珍藏。
八   蓝盏
建窑蓝盏只见记载并无实物。从前边所言建盏有施蓝釉的,有蓝釉就会有蓝盏的,但无存世只能说明她的稀少而已。笔者收藏的这只蓝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的边缘上的。那蓝蓝得深切,蓝得深邃。更为神奇的是盏内盛上水即见盏底一片金珠,所以也称她为“金珠蓝盏”。她是在修净的生胎上施以厚厚的蓝釉入窑烧制,是想烧成“银盏”而火候过了“玉条”被熔化了才现出蓝盏本色。因天下无二,这蓝盏亦给人以一种神秘以致惆怅。细细品味,它难道不似广袤的宇宙在展示其中的生命吗。
八盏分析至此,不乏言辞的笨拙和意境的简陋,但它试图剖析宋时建窑产品的灿烂以至延伸到我国陶瓷文化的光辉而喻。笔者不敢妄言这之中的多个建盏能为国宝,但他们的珍贵读者自有判断。“巧者难为无米之炊”,再伟大的专家没有实物即是妄谈。研究八类建盏阐述陶瓷文化,近水楼台,捧宝问月。往者即往,来者即来,先人辉煌的业绩亦不容后人的猜测而更正之。这仅是笔者的愿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建盏种类介绍和欣赏
掌上清欢|精美建窑盏欣赏
魅力建盏大揭秘!
曜变天目之思
天目大赏
宋代建盏的釉色究竟有何魅力?为何赢得国内外人追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