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高考报志愿:我的学习心得 转
      写在前面:谨以此文献给我有缘的群友。但是这些心得仅仅是“我的心得”。目前我还没有系统的完善这些思想,当然,也不想进一步完善了。否则怕高考专家没饭吃。今天我在书店看到了一本高考报志愿参考用书,标价80元,不打折。啧啧!所以,我视之为针对焦头烂额的高三家长们“宰你没商量”的不地道的商业行为。也为此,我在这里耗我休闲娱乐的美好时光撰写此文,算作我献爱心。但是本文读者仅限于有分析能力且可以自己做出判断的理性的考生家长。如有误导是由于您的误解造成的。本文概不负责。天!谁敢负责啊!呵呵! 
 
     2008年,我有幸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做一个负责任的考生家长》的文章,文章提醒我这个考生家长,闲暇时间应该做点于孩子高考有关的事情,以免临时抱佛脚。当然,我不会在三年里“潜心研究”高考来打乱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更不会让高考这个话题成为我三年来生活的主题,而只是在平日闲暇时间有意的浏览学习一下,亦即做一个“有心人”而已。随着高考的脚步的临近,我慢慢的积累了一些资料(多半搜集在我空间上),并学习了一些报考的方法。现在,我花费一点时间把这些学习心得整理出来,希望能够和大家交流。
    下面我分六点把我的心得写出来,恳请得到各位的指正:
  
    第一、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当然是针对考生而言。青少年的自我认识是有限的。所以,这里需要借助一些拐棍。譬如书、网、人和事等等,而所有拐棍中,人是核心。这个“人”应该是考生、家长和老师。我不认同“人生设计在童年”的理论。童年,天性灿烂得一塌糊涂,是人生最自然和本色的美丽时光。但是,人必定要走向社会,因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面对无限”必须做出“有限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得到有限,失去无限”地艰难决断。
    高考学子在高考道路上前行的时候,要经过以下几次选择:
    第一次,面临选择是文理分科的选择。为此,在文理分科前家长要对高校的文理专业的设置要有所了解,因为分科的目的是高考。这样,对考生的专业取向有初步的判断。
    第二次,未来专业的初步定位。在高一结束后,家长最好给考生做一个“职业测评”来作为参考。
    第三次,根据考生的成绩选定高校和专业。这是本篇心得的核心内容。
 
    以上的每一步选择,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认识和定位,都不应该是盲目的,而应该在对相关资料收集、学习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并且,收集资料,也应该是在和孩子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有目标的收集资料。一些高中老师告诫“不要和孩子谈这个问题”,怕涣散军心。但是这是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事情,作为当事人是有权知道的。因而要适时适地的和孩子交流,家长有责任给孩子提供相关的信息,以便使孩子明白自己选择的是怎样的未来。
 
    第二、认识高校
 
    实际上,一般人不涉及到高考,所了解的高校不是很全面的。而你要做一件事情,如果不了解全貌,就有盲人摸象的感觉。因此,认识高校是很必要的。认识高校的方法有很多,譬如上高校网站,实地考察、朋友介绍等等。但是大多数家长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好在现在的网络的知识已经足够使用的了。在认识高校的过程中,你就可以形成下列资料。
    1、收集高校概况:根据以往的资料,列出各批次的高校名单,根据地区分布归类。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目前成绩,重点关注一下孩子的成绩所及的批次和院校。把上述资料列一张表,栏目有排名(综合、工科、经济),985或211,校址,隶属,其他。
    2、收集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重点学科名单、研究生院名单、学科创新引进基地名单,等等基础资料。(适用于理科)
 
    第三、初步确定入围高校
 
    现在,高考志愿报考书籍很多,但大同小异。基本都是用下列方法锁定目标高校的范围。
    考生线差 = 考生分数 - 批次线
    高校线差 = 高校平均录取线 - 批次线
    目标高校宜在分数为“考生线差>高校线差”的高校范围内选择。当然,“考生线差”越是高于“高校线差”,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中“高校平均录取线”一般情况下是指前五年高校录取分数平均值(亦可按着一定的权重加权平均)。
    这里需要说明几个问题:
    1、不要迷信各种高考书籍或者专家计算出来的预测分数。因为我们知道,这种概率分析,必须对影响概率分析的风险变量有足够的基础数据做基础。而各种高校录取分数预测采用的有些数据的引用没有科学的依据。比如有的高校在外省投放十几、二十几的名额,数据呈离散型而不是连续型分布,做定量分析不够准确。所以,无论是自己推算的,还是专家预测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完全的依据。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四川的考生,四川是从2009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所以收集数据时就只从2009年开始收集。
    3、在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政策导向、社会认可度等不可计入的风险变量的影响因素,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做出理性的判断。
    有些高考用书把各个批次的学校做了全面的统计和测算,考生可以按照着“考生线差>高校线差”锁定一个自己目标学校的范围。当然,在考前闲暇的时候,目光可以放宽一些。把自己喜欢的高校很好的研究一番。
     
    4、最新发现“位次和同位分”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准确性高于“线差法”,但我已经没有动力和精力去研究“位次和同位分”了。
 
    第四、确定目标高校
 
    在初步确定入围高校后,运用下列方法确定目标高校:
    1、运用易中天的城市、学校、专业这一 “三维坐标系”理论,确定目标高校。由于考生的成绩还不是很稳定,可以有阶梯的选择几所高校。每个批次都有慎重确定的备选高校。
    2、认真查看每一个目标高校的资料。
   (1)每个高校列一张表,统计近三年的各专业(感兴趣的)录取分数(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统计每年该校录取的人数、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高校批拔高度。
   (2)查看第二款2条收集的资料,对应找出该校的重点学科,如果高校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有更详尽的资料(含省重点实验室)则可以对应使用。 
   (3)到高校网站上查询:高校概况、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学位授权、重点学科、招生简章。查看自己所关心的专业在本校是否为重点学科,授予学位的级别。
    有些地区没有地区的数据统计资料,那么可以先确定目标高校,然后按着第三款方法有针对性的计算该校的基本数据,其实工作量也不是很大的。
 
    第五、确定目标专业
 
    “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我觉得,在相差不是很大的学校之间,还是选专业为妥。一些人的观点“进了学校再转专业”、“进了学校再选修第二专业”都不足取。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考虑的,那就是如果你有一个专业志向,并决定读研,可以把本科专业的选择界定在读研专业可以选择的一些专业范围中。
    如果你的专业选择是明确的,可以引用“专业线差”的概念,即:
    考生线差 = 考生分数 - 批次线
    高校某专业线差 = 高校某专业平均录取线 - 批次线
    目标高校某专业的分数宜在“考生线差>高校某专业线差”的高校某专业范围内。当然,“考生线差”越是高于“高校某专业线差”,录取的可能性越大。其中“高校某专业录取线”一般情况下是指前三年高校某专业分数平均值(亦可按着一定的权重加权平均)。
 
    第六、其他
 
    1、关于考生在全省排名
    在估分报志愿的省份,全省排名即使能够得到,也是“估分排名”,和实际排名的出入很大。而且这里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譬如“故意高估、吓退对手”等计谋和手段。何况按全省排名报志愿,对于中等学生的也是很难的。因此,与其采取这种从排名对应找高校的正面按图索骥,尚不如按“考生线差>高校线差”的反推方法快捷稳妥。
    2、关于高校的热度理解
    从一些网上统计资料看,高校热度较高的录取分数并不一定高。因此可以看出,高校的热度并不能理解为高校受到全体考生追捧的程度。细致的分析下去,你可以看到那是因为一些院校受到不同分数段的考生的青睐。所以,高校热度并不能成为判定的指标。
    3、关于估分
    我这里只讲一点,在最后估分完毕,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系统误差,因为,高考批分不是本校老师批分,你难以预料到最后的得分。所以给出10分~20分的系统误差是必须的。
    4、关于大小年的现象
    大小年现象,是因为信息封闭和不对称,以及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这种大小年现象虽然不会消除,但是会逐步有所减弱,而且,有些院校的规律性并不强,尤其是很好的院校。因此要独立分析,不能盲目相信。
    5、引用适当的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有很多种,有一些高考书籍上有专门的介绍,我就不一一引用,以避免抄袭惹来官司。很多修正系数也是定量的分析,但是我还是建议在引用修正系数的时候自己要加上定性的分析和判断。
  
    我认为,无论怎样的分析,只要你不想浪费过多的分数,高考报志愿都是有一定风险的,不是院校录取风险,就是专业录取风险,除非你有足够的分数傲视这些。这正如一个无法完全预测的市场,你可以采取“稳妥策略”,也可以采取“冒险策略”。虽然专家都告诉你按着他们的研究方法你可以“准确定位”,并举出一些实际案例,但是你一定要学会分析。我相信高考报志愿有运气的成分,因此,我祝我们高三学子及家长们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院校填报:七分成绩定 三分志愿拼
全国高考通知:74所高校宣布不退档,考生过线就录取
填报过三年高考志愿后,我给高考生家长的四点忠告
预测高校及专业录取分的方法(一)
“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史上最全、最详细!(收藏)
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应重排名轻分数:学校要保一冲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