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十辨(李培生)《1》
伤寒十辨(李培生)
 
伤寒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各种不同的具体病况,经过审
疾问病等正常诊断程序,作出正确判断和决定合理治疗措施的重要
方法。千百年来,它为广大中医所掌握,一直沿用至今。辨证论治
这一名词的最早提出,当来源于后汉末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
如该书六经篇首,首先标出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
证并治”等等。所谓病,从六经涵义来说,即“太阳之为病”,“阳
明之为病”。或简称为“太阳病”、“阳明病”。所谓证,如太阳病以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如兼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则名
为中风,即桂枝证;若兼或以发热,或未发热,身疼腰痛,无汗而
喘,脉阴阳俱紧等名为伤寒,即麻黄证。所谓脉,如太阳表证以浮
为主脉,但脉浮中又有浮紧、浮缓、浮数或脉浮而迟等种种不同。
所谓治,如表病以发汗为大法,而汗法中又有辛温解表开泄腠理而
发汗;或辛温解肌,调和营卫,而取絷禁徽汗。从治法深入言之,
更有主治、兼治、先治、后治、正治、反治等等不同。《伤寒论》
在六经的前提下,对于复杂的致病因素和病理机制的千变万化,运
用辨证论治的法则于诊断治疗方面,探讨其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较为突出的约有以下几点:
  1.辨阴阳
  《内经》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腑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主要在于审寨机体阴阳
的消长,邪正的进退,以判断病变的症结所在和决定采取的合理治
疗措施。故辨阴阳一项,实为探本求源的必要之图。
  阴阳的涵义:一般以疾病部位在表在上者为阳,在里在下者为
阴。性质属热属实者为阳;属寒属虚者为阴。从六经总的划分:则
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为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病为阴。阳
病多呈亢奋性进行性,故治法以祛邪为主,宜于汗吐下和;阴病多
呈退行性衰减性,则治法自以扶正为主,或用温里扶阳,或宜育阴
清热,或寒温并用,邪正兼治。阴阳这一概念,《伤寒论》在辨证
论治的具体运用中,大抵可概括为病有阴阳、证有阴阳、脉有阴
阳、治有阴阳等四个方面:倒如《太阳篇》在辨太阳提纲及风寒温
三证之后,紧接着提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
者,发于阴也”。(引自宋本第7条,宋本条文下同)盖阳病病邪虽
盛,正气犹实,卫外阳气反应较敏,故三阳病多有发热证。如太阳
病恶寒发热,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有身大热、汗自出、不恶
寒、反恶热等是。阴病则病邪既盛,正气虚衰,抗病机能低下,故三阴病多无发热证。如三阴盛寒,恶寒踡卧,甚至厥冷四逆。此为
六经发病之通常病况。然太阳伤寒有或未发热者,阳明病宥热深厥
深者,少阳病有不往来寒热者。至于三阴,太阴病有手足温者,少
阴病有反发热或里寒外热者,厥阴虚寒有先见厥利后转阳回而发热
者,此叉何故々盖六经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固致病因素略有差异,
影响病机变化,往往可导致证候以另一形式出现,此则多为变局,
似不可以此面否定发于阳、发于阴之非。故钱天来、柯韵伯等注家
列此条为六经之首,提纲挈领,殊有卓见。
    另有“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人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
下之,因作痞也”。(131)是因表证误下,阳热陷入,与心胸间
痰水相结成实,证有心下胸胁硬满疼痛,此为热实结胸,故渭“病
发于阳”。若袁证误下,邪热内入,无水气相结,只为心下痞证,
故谓“病发于阴”。是阴阳二者,又以结胸与痞之证候对勘而言,
可以会意。
  《内经》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故仲景脉法,亦以阴阳为辨证纲领。《辨脉法》云:“凡
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迟,此名
阴也”。盖阳病病位在表,受病较轻,正气充实,营卫气血流行滑
利,故脉与之相应,多呈阳盛热实有余之象。反之出现沉涩等脉,
则是病邪深入,阴盛阳微,不足之象,较为显著。此条虽属叔和所
撰,实是仲景心法。
  至于冶法,《伤寒论》重在“阴阳自和”。(参58条)盖机体困
感受外邪或内部脏器功能失调,而使阴阳气呈不相协调状态,即可
出现六经中某一种病变。所谓“自和”,当非坐以待愈之谓。如阳
实热盛者清下之,阴盛阳衰者温补之。此即《内经》“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义。《金匮》谓“见于阴者,
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
并治第三》)亦与此义略同。盖治法总须根据阴阳消长、邪正盛衰
并治第三》)亦与此义略同。盖治法总须根据阴阳消长、邪正盛衰
之不同病况,“补偏救弊,促使阴阳气处于相对平衡之固有状态,
此即《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则病势虽重,自可恢复。凡此可知阴阳两者,实为《伤寒论》六经
中辨证的纲领,论治之准则。
  2辨表里
  表里上下,是指疾病的部位而说。《伤寒论》以太阳为六经之
大表,其他各经都属于里。但表里的概念是相对的:如太阳主表,
阳明主里,少阳则主半表半里。若阳明对太阴来说,则阳明主表,
太阴主里。少阳对厥阴来说,则少阳主表,厥阴主里等是。表里斥
于辩证方面,还当结合疾病的属性与病邪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来进
行分析:如太阳主表:太阳病以自汗脉缓为表虚证,无汗、脉紧为
表实证。少阴主里:少阴病以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踡卧、下利
等为里虚寒证,若见脉细数、舌质绛、心烦不得眠、咽干、咽痛等
则是里虚热证。    
    《伤寒论》在某一证候中,亦有表里之分。如太阳蓄水,主方
用五苓散,提出“有表里证”,(74)其表当指中风发热六七日
不解;其里是指烦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等证。又如阳明燥热伤
津,“表里俱热”,(168条)其表当指身大热、汗自出、恶热;其
里是指大渴引饮,舌上干燥而烦等证。但病之重点为“热结在里”,
故用白虎加人参汤直清阳明里热,兼以益气生津。
    病有表里之分,则脉有浮沉之应。如太阳表病以浮为主脉。若
脉浮而迟,则是表证里虚之象。沉为在里,然阳明燥热结实,则
“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少阴阳衰阴盛,则“脉微细沉”,则用扶
阳抑阴之法。
    治法方面,一般在表里证同见之时,治则是先解其表‘,后治其
里。例如太阳蓄血,其病较轻者,则日:“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者是。若蓄血证重而病势甚急者,如“太阳病六七日,
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
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124条)则是表
里证见,里证急剧,故用急则治里之法。此外表里证具,权衡其证
候轻重相等,亦可采用同治之法,如少阳病兼表不解用柴胡桂枝
汤,少阴病反发热脉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皆是其例。再者,表里
同治之法,有根据证情而侧重于表者,亦有倾向于里者。前者如大
青龙汤表里双解,发表清里,而以解表为主。后者如桂枝人参汤,
亦属解表温里,表里同治之法,则是以温里为主。
3.辨上下
《内经》论脉有三部九候之诊,论病机有上下之属,并有“气
 
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
常政大论》)的治法。仲景撰用《素问》,对病机进行简要概括,亦
有“上焦得通”,(230条)“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159
)“以热在下焦”(124条)等等。揆其词义,是此处之三焦,则
上焦主胸胁,中焦主大腹脾胃,下焦指少腹大肠等而言,当是纯主
疾病之部位,与手少阳经三焦,义自有别。此外,治法用于补偏救
弊,或因势利导,根据病机上下之属,自有重要实际意义。如“伤
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56条)治法是采取
“高者抑之”。(见《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同)若“少阴病,下利,
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炙之”。(325
)则是宗“下者举之”的治法。
    表里上下,是赅机体调节功能的升降出入而言,若生理功能失
常,即是病态。表里是偏于横的方面,上下则多指竖的方面。然而
上与表、下与里又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如“伤寒先厥后发热,
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
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条)是厥
阴厥利,阳回发热。若阳复太过,则热势向外向上,迫津外泄则汗
出,上扰咽部则为喉痹;若热郁于里则发热无汗,伤及在下之阴
络,则为下利不止,便脓血。此种病机变化互相影响之规律,当可
供人们之深入研究者。
4.辨虚实
    外感热病整个发展的过程,就是邪正双方斗争激烈此胜彼衰的
全过程。所谓邪,是指外感六淫之邪或因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致
病因素。所谓正,是指病人本身的正气及抗病能力强弱而言。《内
经》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故虚
实二者,实为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伤寒论》在具体条文中,着重运用虚实理论而阐明病机变化
 
的:如“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
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说明同患表病,同在发汗之后,
在阳盛之体,往往能伤津化燥,转化为燥热实证。若阳虚之体,则
汗后促使表阳更虚,又易转为虚寒之证。故此条前者属汗后阳虚恶
寒,与“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68)的病机略同;其严重者,并可发展为阳衰阴盛厥冷四逆的
四逆汤证。后者汗后燥热成实,与“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
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同一类型j同为阳
明胃家实之证。
    后之释《伤寒论》者,运用虚实理论常结合六经之发病原因、
部位及属性而分。如前章所云太阳伤寒为表实,中风为表虚。少阴
病有里虚寒证,又有里虚热证者是。又如结胸,主证为心下、胸胁
硬满疼痛,大便不通,脉沉紧有力。若伴见烦躁懊侬,舌上干燥而
渴,则是痰水与热结于心下胸胁间,仲景特显著标名为“结胸热
实”o135条)若见结胸主证而“无热证者:’,则是寒痰结于心下,
成为实证,病名“寒实结胸”(141条)者是。
,《伤寒论》原文用于平脉辨证之中,有词句类似面其意义不同,
甚至恰如反正之比者。.例如“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o(180
)此条既指阳明病机总的为胃燥热实,又当赅有阳明主要脉证之
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滑数洪大等而言。若“脾家
实”,则是太阴受病,脾阳得振,转输功能恢复,寒湿浊邪得以下
趋为顺。故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
得去故也”。 (278)胃家实是阳明热实,病势多值发展阶段,为
病进。脾家实为太阳寒证,病势已向好的方面转化,为病退。又有
“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其脉当指沉实有力,其证多有
腹满痛,大便不通,小便黄赤,潮热,舌苔黄燥等燥结热实之象。
若“伤寒下利日r十余行,脉反实者,死”。(369)则是阴寒邪
_'正气消索,脉觅刚劲不柔之象,似即《内经》所谓真脏脉见,
 
不仅脉不应病而已。与一般实脉自有本质的区别,故直断为死证。
    此外,又有虚证似实或实证似虚者。前者如少阴虚寒脉微下利
而面赤,证为阴盛阳浮,下寒上热,病名戴阳,亦即“至虚有盛
候”,故用白通汤以破阴寒,而回阳气。若“大实有赢状”,在阳明
胃燥热实,病久应下失下,往往见之。
  5.辨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凡病势亢奋呈进行性的多为热
证,病势衰减呈退行性的多为寒证。一般热证是病邪虽盛,而正气
较为充实;若寒证则是邪盛正衰,抗病能力低下。故《内经》有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刺志论》)及“其身多热
者易已,多寒者难已”(《灵枢·论痛篇》)等说。《伤寒论》在六经
的前提下,往往提出主证,结合寒热,以探讨疾病之本质,而决定
治疗的措施。例如下利:“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
白头翁汤主之”。 (373)一属太阴寒利,治宜温里扶阳;一属厥
阴热利,方用苦寒清热。二者治法不容或紊。但汉代文字古朴,言
简意赅。若进一步充实论证,分清寒热,当宗《内经》“诸病水液,
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
·至真要大论》)之病机进行辨析,则寒利除不渴外,当有大便稀
溏、小便清白、腹满时痛等脏寒之象。热利亦应有大便臭秽,小便
黄赤,里急后重,或下脓血,渴欲饮水等热象,方足为据。又如同
一少腹满亦有寒热之辨:如“太阳病六七日,……脉微而沉,反不
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
乃愈。……抵当汤主之”.o124条).“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
少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340)前者为太阳
邪热入于下焦,与血相结,而为蓄血,故呈现神志失常阳盛发狂之
热象。后者为冷结证,当属厥阴阴寒范畴,故有手足厥冷之阴寒证
 
象。二者都以不结胸为辨,因结胸证重者,有“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而痛不可近”(137条)之故也。
    寒热之见于脉者,一般热证多见滑数洪大之象。如“服桂枝
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36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o"(214
)盖白虎、承气,正以清下阳明里热。若寒证则见迟涩之象。如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225)以急
温少阴脏寒。盖其治法,正如《内经》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o
(《素问·至真要大论》)亦即《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之义。因辨别疾病属性之寒热,实为中医入门下手诊病之第一工
夫,不可忽视。
6.辨真假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病机属寒,则证候呈现为寒象;
反之属热则为热象。亦有病程颇久,邪入较深,病情严重√外表所
呈现之证候有与本质而不一致者。因此,六经病证中又有“真寒假
热”、“真热假寒”之辨。例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
之”。(317)此条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是脾肾阳衰
里寒危重之证。面色赤,身反不恶寒,则为外热。外热是假r里寒
是真o~里寒外热,实即阴盛格阳之象。故用通脉四逆汤以破沉重之
阴寒,而回垂绝之阳气。再有“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
汤主之”o(350)此证厥冷似寒,但滑为阳脉。此条以脉括证,
以方测证,当概括有口干舌燥,烦渴引饮,胸腹灼热,恶热,小便
黄赤等热象在内,故云里有热,亦即“厥深者热亦深”(335条)
之谓。热郁于里而不得外达,致使阴阳气不相顺接而为厥,是里真
热而外假寒,故用白虎汤辛甘寒以清里除热。
    另外《伤寒论》中,有证为阴寒而见阳脉者,亦有阳热实证而
 
见阴脉者。如“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
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
中虚冷,故吐也”(122条)此是中虚胃寒,虚阳上扰,不能消谷
而反作吐,故脉现阴躁而数之象。又“脉迟为寒”o(333)但有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
也。大承气汤主之”o(208)此病为阳明燥热成实。燥屎阻肠道,
热结于里,阻碍营卫气血流行之机,故脉迟。然阳热实证脉迟必按
而有力,阴寒虚证脉数必按之无力,此从脉体中又当加以细审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八纲辩证与六经辩证的关系 刘渡舟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胡希恕伤寒论讲课实录(七天版):太阳篇
治疗盗汗、自汗的神效外用验方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太阳篇总结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编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