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经络学泯灭中医科学观念
王律修 著

内容提要:中医学经脉是运行营血的血脉,经络是串联穴位的人工虚线。经络学说混淆人体血脉和穴位虚线,既糊涂中医针灸治病原理,又泯灭中医发现人体血液循环、心血管、脑神经解剖生理的科学观念。

关键词:中医,经脉,经络,穴位,神经

  中医学的“经络”内涵矛盾而且错误:中医一面强调“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针灸学》】;另一面又否认经脉和络脉是“经络”,认为“经络实质问题有待深入探索”【《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1999】。扼守是是而非的“经络”概念,既糊涂中医针灸治病原理,又泯灭中医认识人体器官解剖生理的科学观念。

1、经脉是人体运行营血的血管
  ——经脉络脉是可“剖而视之”“浮而常见”的血脉;运行营血的血脉是中医平脉治病的依据;禁忌针刺的大血脉不是中医“经络学”的“经脉”。

1、1 经脉是可感知的人体组织器官
  1、1、1 经脉是可“剖而视之”的大血管
  《素问.调经论》说,经脉是组成人体的“五体”(筋、脉、肉、皮、骨)之一。人体浅表经脉肉眼可见,体内经脉可以“剖而视之”。例如,《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少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也。”《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灵枢.经脉》描述的“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只有解剖观察才能作出这种断定。西汉医家和清代王清任都进行过“量度五脏,以竹莛导其脉”的经脉解剖。可见,经脉是指遍布人体内外的大血管。古人还把血管、血液区分为阴、阳两类。如《灵枢.经水》、《决气》、《阴阳清浊》篇说:人“血有清浊”之分。《医原》说:“经脉主发血,其血赤;络脉主回血,其血紫。”这是根据血液颜色和血流方向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1、1、2 络脉是“浮而常见”的小血管
  络脉是从经脉分出来的支脉,比络脉细小的血脉叫孙络、血络。《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凭肉眼可见,《灵枢.经脉》说:“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说:“凡诊络脉色青则且痛,赤则为热。”孙络损伤后会发生出血,《素问.调经论》说,“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在“血有余”情况下,“视其血络,刺出其血。”针刺血络是古代治病方法。
  中医承认经脉、络脉是人体可感知的组织器官。《中医学术史》说:“《内经》的‘经脉主要包括血脉’,王莽时解剖尸体,太医等以竹筵‘导其脉,知所始终’,从《灵枢》所论的内容,可以肯定,经脉是实质性的,它并非……假设的路线”。
1、2 经脉的生理功能是运行营血
  1、2、1 孙脉吸收和传送中焦营血
  古人认为血液生于中焦,孙脉把胃肠道生成的血液吸收到经脉,传送人体全身。如《素问.调经论》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五味论》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与血液一起生成的还有营气,《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孙脉把营血输送到经脉,灌注人体五脏六四肢、百骇。《灵枢.痈疽》说:“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灵枢.小针解》说:“络脉之渗灌诸节也。”孙脉吸收中焦营血,通过络脉、经脉灌注人体内外。
  1、2、2 经脉紧密连接人体内外组织器官
  通过解剖观察,古人确认经脉与五腑有紧密联系。《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灵枢.玉版》说:“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灵枢.经水》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血液中充满营养物质,《灵枢.决气》说,经脉“壅邑营气,令无所避。”《灵枢.经脉》说,“脉为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行气血,……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是也。”可见,经脉与人体内外组织器官紧密连接,为其运行营血。
  经脉血液还运行咸味物质。《灵枢.五味论》说:“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血脉者,中焦之道,故咸入而走血矣。”并描述食咸咽干口渴的机理:“咸入于胃,其气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
  1、2、3 中医触摸经脉搏动评估人体健康
  人体有些部位可以触摸到经脉搏动。如《.灵枢.动输》篇说,“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灵枢.本输》说,“尺泽,肘中之动脉也;复留,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说的是肘部尺泽(桡动脉)、足内踝复留(胫后动脉)、颈部人迎(颈总动脉)可以摸到经脉搏动。《本输》还有“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阴谷,按之应手”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灵枢.脉经》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以气口知之。”中医“三部九候”就是触摸人体上中下经脉搏动频率、节律和力度,以此评估病人健康。搏动的经脉并非中医针刺的“经络”。
1、3 大血脉是禁忌针刺的组织器官
  1、3、1 针刺治病要辟开心脏大血脉
  《内经》已认识经脉与心脏有紧密联系。《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五藏生成》曰:“心之合脉也。”心脏是不能针刺的器官。《素问.刺禁论》说:“刺中心,一日死。”是误刺五藏死亡最快的器官。人体内外大血管(经脉)也不能进行针刺。《灵枢.刺节真邪论》指出:“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应动”部位下面就是大血管(经脉),“后取之”是针刺要避开血管。《素问.刺齐论》更有“刺肉者无伤脉”的规定,操作方法是:“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灵枢.本输》则明令禁止针刺有经脉通过的部位:如“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五里”是手阳明经穴,尺泽上三寸,内有动脉,刺之气厥绝。认识穴位近旁大血管是用针治病的前提。
  1、3、3 针刺大血脉必定攘成生命危险
  《内经》的如下警训是生命换来的。《素问.刺腰痛论》说,“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素问.刺禁论》说:“刺趺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出血性休克);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肘中内陷,为不曲伸;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可见,大血脉是禁忌针刺的组织器官!
  用血脉概念构建“经络学说”、解释“针灸原理”是中医犯下的历史性认知错误!

2、经络是串联体表穴位的人工虚线
  ——穴位是人体体表酸、胀、痛感应范畴,主病相同的穴位联线构成经络线路图,“十二”经脉、经别、经筋数字纯属附会天地脏腑数目。

2、1 穴位是人体体表的感应区域
  2、1、1 穴位是体表酸、胀、痛部位
  穴位是病人感知的体表酸、胀、痛处所,也是中医“砭灸处”。《灵枢.经筋》中强调“燔针劫刺”十二经筋腧穴皆“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灵枢.经水》指出,穴位是人体患病时,医家用“审、切、循、扪、按”方法确定的体表位置,即“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的部位。《素问.气穴论》称:“针之所由行”三百六十五穴,是“耳闻其数”、“目见其处”的感应部位。中医把命名穴位叫腧穴。《内经》记载的腧穴160穴,《甲乙经》记载349穴,《类经图翼》记载361穴。未命名穴位叫“天应穴”、“阿是穴”。特别提请注意的事实是:无论是病人感知部位,医家切、按反应位置,还是砭灸针刺定位,穴位都是一定感应区域或范畴,而不是(如针灸经络图)一条线上的“点”。
  2、1、2 穴位内不存在“经络”组织
  近代医学家对人体腧穴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是:“腧穴部位是动脉、淋巴管、神经的有髓和无髓纤维贯穿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的交错立体结构,其直径一般约为5-7毫米。绝大多数腧穴部位,神经、血管、感受器和效应器比较丰富。肌肉丰厚处的腧穴以肌梭分布为主;肌与腱接头处则以腱器官为主;腱附近的腧穴以环层小体为主;头皮处的腧穴以游离神经末梢为主;关节囊处的腧穴以类路芬尼氏小体为主,腧穴局部,粗纤维分布占优势,尤其是Ⅱ类纤维。某些腧穴部位,末梢血管呈秋壮小体,其直径约300-600毫米。也有些腧穴部位,肥大细胞较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腧穴》】总而言之,穴位内没有除血脉、淋巴管、神经之外的“经络”组织。
  既然穴位内找不到“经络”组织,中医“经络学说”的思辨性质也就暴露无遗!
2、2 体表穴位人工联线虚构经络线路图
  2、2、1 “经络学说”以穴位主治功能为基础
  古人发现,穴位反应和治疗其所在部位和邻近部位的疾患,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可治疗内脏疾患。《灵枢.经脉》认为,(手太阴肺经)中府、云门、——少商等穴位反应肺脏病症,“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针刺这些穴位“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另一组穴位(手阳明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迎香,则反映津液、大肠病症,“是动则病齿痛、颈肿。”针刺这些穴位“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音:邱)衄、喉痹。”腧穴主病的“规律”是:手三阴经穴主治胸肺部疾病;足三阴经穴主治腹部和生殖器官病;手足三阳经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任督经穴主治神志病;经穴之外具的奇穴主治针对性疾病(如四缝穴治疗疳疾,太阳穴治疗目赤);募穴治疗六腑病,背穴治疗五脏病等。所以《针灸学》说:“经络的形成主要是以穴位的主治性能为基础的。”经络“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路线等现象的归纳。”【上海中医学院,1974】这就否定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统称”说法。
  2、2、2 腧穴的人工联线构成经络线路图
  《灵枢.经脉》把人体腧穴分为十二经类、十二别类、奇经八脉类等。同一经、别穴位主病与治疗功用有着一致性,不同经、别穴位主病与治疗功用有着差异性。后人根据《灵枢.经脉》对腧穴的归类描述,人工绘制成中医经络、经别、经筋、奇经线路图。《针灸学》指出:“穴位的临床应用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而经络学说的形成又指导着穴位的临床应用”,“穴位是形成经络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经络则是关于穴位系统分类等的理论阐述。”【上海中医学院,1974】可见,中医“经络”线路图不是血脉解剖分布图,而是串联体表穴位的人工虚线。中医《针灸学》注意到腧穴反应疾病的同一性、差异性是相对的,指出:“穴位病理反应多属于倾向性提示,还不足以构成决定性的诊断根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穴位指向病理的不确定性,也证明串联穴位的“经络”并不是直接连接内脏的组织器官。
2、3 “十二经脉”数字纯属附会天地脏腑
  中医学“十二经脉”并非解剖观察数字。《灵枢.经别》认为,天有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所以人体“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水》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中医学术史》认为,“经脉之数是古人按照大地上的十二经水之数而确定的。”【《中医学术史》】十二经脉、经别是想象人体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有一经得出的数字,人身365穴也是附合周天的数字。其余十二经别、经筋也是“取类比象”所得,并非“解剖”观察实际数字。如果进行解剖观察,中医会发现连接人体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动静脉、淋巴管不止十二条、二十四条,还有众多神经传导通道。

3、针灸治病原理是脑神经功能效应
  ——感觉是效应器传导神经和大脑的功能,针刺穴位产生神经感应是针灸治病原理,思辨的经络学说泯灭中医追求人体器官解剖生理的科学观念。

3、1 感觉是脑神经系统的功能
  刺激穴位产生的酸、胀、痛是一种感觉。古人不认识人脑功能,不认识神经,不认识人体感觉发生的机理,附会于“心主神明”和“交通表里”的经脉,遐想出“经气”、“经络”概念和原理,自以为是地解释人体气血流通、感觉运动、针灸原理。可是,后世科学察明:心脏血脉负责人体气血运行,脑髓神经负责人体感觉运动。人体脏腑器官解剖生理各有不同,唯有大脑神经具备接收、处理、传递刺激信息的组织结构,“感觉是感受器、传导通路和大脑皮质中枢三部分综合活动的结果”【《基础医学.感觉》】。不仅穴位里不存在超神经的“经络”组织,人体也不存在超神经的“经络”器官——经络学说的“经络”不存在,这就是中医“经络实质问题”。 
3、2 神经感应是中医针灸治病原理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实验医学已经证明神经感应是针灸作用原理。
  针灸体表穴位通过神经感应治疗内脏疾病。《针灸学》说:上肢穴位(合谷、内关)对于颈部手术的镇痛作用比下肢明显,这是针刺穴位的神经与手术部位的神经“处在同一(神经)节段或相邻的节段上,而下肢的神经则相隔较远,所以下肢穴位对于颈部的作用就比上肢穴位为差”【上海中医学院,1974】。以后的研究证明,324个经穴中,有脊神经和脑神经支配的占99.6%。针感主要形成于穴位部位组织的深层感受器。神经干、支、游离神经末梢,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经装置和穴位所在的各种感受器共同组成针感的形态学基础。与神经感受器、效应器联接的是自主神经组织、脊髓和神经中枢。如采用阻滞或切断穴区的支配神经,可显著减弱或完全消除针刺穴位所产生的各种效应。不论何种针刺效应,大脑皮层均以多种渠道参与,从而保证机体的相对平衡状态【《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针灸研究进展》】。神经感应是中医针灸治病原理,早该盖棺定论。中医之所以逃不出科学危机,都因“经络学说”在作梗。
3、3 经络学说萌灭中医科学观念
  古典经络学说混淆血脉和穴位传感机能,用思辨的“经络”结构、“经气”运动解释人体生命运动,支持着思辨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所谓“中医基础理论”。如《针灸学》说道:“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方法,就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上海中医学院,1974】思辨而且错误的经络学说阻碍了中医对针灸原理的深入认识,泯灭了中医追求人体脏腑器官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的科学观念。(2010/4/17修改)
---------------
本文参考文献
1、吴敦序,等,《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
2、钱信忠,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4
3、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4、严世芸,《中医学术史》,上海,山海中医药出版社,1989
5、孟庆云,等,《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针灸研究进展》,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博主申明:
欢迎业内人士交流,引用请注明出处(作者姓名和链接)。联系邮箱:wanglvxiu@126.com 。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章 经脉也分阴阳——会使用经络的人会养生
梅断桥: 解码中医
怎样理解经络
拨针八法中拨、提、扫、摇、挑五法的运用及拨针治疗中的点、线、面、体
中医推拿不要乱来,这些经络穴位知识应该知道!
中国传统医药——经络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