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中医原本

                                        第四章 中医原本——治方医学药理

中医原本药理是中医原本病理(其中也含着生理)与中医原本治理的纽带,它的核心问题是中药为什么可以治病,或者说中医用药的根据是什么。

中医之书,除《内经》论及气味,大多说某某方(或经方或时方)治某某病,但不言为什么可以治某某病。或者虽想说清楚,但无一家说清楚的。而且各家无一定论。即便证治宝典《伤寒论》也未有一句论及药理,以致后世处方用药只能凭籍死记《伤寒》方证,或者某先贤经验,但凭性能,无统一之药理可据。乃至后来,有人弄出了汤头歌诀,药之理离道更远。

其实《伤寒》组方用药已经透露了药理之秘,只是后人无法看破。为什么看不破呢?因为六经与五行不合,五行与藏腑表里配对有误,五行与五味失联,五行本义已失,所以,难以真正识破《伤寒》,为何是证要用是方,又为何是方要用是药。《伤寒》注家,百千之众,揭其密者实为少见,因其执道之华,而不能从术返道,执道之本。

中医,原本是化繁为简,执一统万的道术文化。简就简在原理、生理、病理、药理、治理一理贯通,病机病因多不过五,物种万千不过五气五味。如此道术原本很好掌握。不知何故,竟会搞得现行中医那样错综复杂,以至于寒窗五年乃至十年而不能开方,“行医五十年,方知四十九年之非也”。中医果真如此,谁能留得住?何以传得下?

中医不同于现代医学,职业化(或专业化)教育应以道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或者更简单地说,要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把真正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高通了,中医也就搞通了。以此判断,人人皆可成为医者。若是人人都成中医,或者一个家庭有一个中医,则大道同行,这个社会要比任何时候都安祥许多。

第一节 食与药

中医原本的生理和病理共用一个原理,与此相应,中医原本的食理与药理也是共同一个原理,而且生理、病理、食理、药理统统一个道理。

在讨论中医原理时,治方医学已经指出,自然界中的一切有形之物其本质都是不同时空的能量状态,具体而言,可以归为五类二十五种能量状态。如图4-1所示。

五类就是水火木金土(寒热風燥湿)五行,二十五种是指五类之每类都有寒热温凉平五个能级。这二十五种能量状态都可以通过气味分辨出来。其中,味有五种,分别是:北方太阴寒水味咸;南方太阳热火味苦;东方少阳風木味辛;西方少阴燥金味酸;中央太极湿土味甘。每味都有寒热温凉平五个能量级别,即五种气能或性能。五味是在地成形能量的识别,五气(性)是在天之气能量的识别。

在实际的应用中,前人将寒热温凉平五气,简化为寒温平三气,于是五味二十五种能量状态就简化成了五味十五种能量状态,图4-1表示的就是简化后的五行气味(能量)状态。?

每一种自然之物都有其确定的气味,所以,都能相应地被人体的五行生机吸收,用于补充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或者用来逆转病机。

中华祖先根据太极阴阳五行原理,认识到生命的正常状态是太极中和态,或者说生命以太极中气为基础,所以选择了太极中和的食物作为主食,其它四味作为补充。在甘味食物中,又选择了植物的种子作为主食中的主食,因为这些种子都在秋季成熟,吸收了寒水、風木、火热和燥金能量,也就是具备了四象的能量,因此,也是太极和合的能量。而且,种子当中包含着先天能量。我们如果按照这样的道理进行饮食,就是最养生的。如果不是按照这样的道理进行饮食,人体吸收的偏性能量(五行中的四象在地和在天能量)过多又不均衡的话,就会打破人体五行系统的太极中和状态,或者打破五行生机中某个生机的太极中和态,导致患病。

从食物的角度讲,疾病是偏性能量造成的,从外部淫邪的角度讲,疾病更是偏性能量造成的,所以,中医反过来用药物的偏性能量治病,乃是自然的逻辑。五气五味既然可以养生保命,当然可以治病疗疾。

以上讨论还可以引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药物的能量走向问题,用现代医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药物的“靶向”问题,也就是什么能量到什么地方去的问题。在中医原本里,中华先圣早就通过五味这个中介指出了这个问题。我们讲到生命的运动就是一脉周流。水谷精华变血入脉,流布周身,五藏五腑各取其所秉气味,无病养生,有病治病。为什么能各取所需呢?因为藏腑有神(信息能量),食物和药物亦有神,所以通过“气味”这个神信中介,它们是相互“认识”的。

后世搞出药物归经之说,就像五星假说一样,完全是一种无功有过的假“发明”,做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有三:一是,本有“气味”中介,归经多此一举。二是,以药物对六经,根据是什么?是凭什么“信息”将某药归为某经?关键是六经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或者没有定解。三是,药物归了六经,就废了五行,也断送了五气五味,终究是断送了“方”,而失了根本。后人相信这种“发明”,是因为失去了鉴别真谬的能力,也是因为,误以为近世的总比古代的先进,到了现代,更是误认为“科学”的药物“有效成份”最是先进。

中医之药,原本都是食物,至今也未改变,农贸市场的菜和食材,往小说多数可以入药,往大说统统可以入药。中国人最是喜爱的饮品是酒,而酒在中医里被称为百药之长。既然酒为百药之长,那我们就从酒开始讨论中医的食药之理。

一、酒为百药之长

酒是形声构造的字,左边象形为水,右边声义为酉。《说文》曰:酉,就也。就,高也。律书曰,酉者,万物之老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此以一物举就。从酉的构造来看,是“一”在“西”中,也就是太阳入西的象,在一天是下午,在一年是秋季。秋季是万物壮老成熟的时候,是结果育种的时候,是收藏能量成形的时候,也是五味成全的时候。这个时候五种能量俱全,太极中和,所以这个时候收获的种子(果仁),大多味甘。黍就是这类种子的代表,也是最好的酿酒材料。

因为五谷等种子是太极中和的甘味,包含着辛酸苦咸等味,所以,酿出来的酒也有偏辛偏酸偏苦等几种,通常将酸酒称为醋,古时又叫苦酒,含有苦极为酸,热极为燥的道理。史上入药或者用来泡制药物的酒主要是辛味的酒,也有酸味的酒用来炮制药物,主要取其偏性为用。养生则以甜酒最佳。

五谷味甘,是太极中和能量,是中国人养生的主食,用它做成的酒,凝聚着五谷精华,当然含有强大的太极中和能量。中医治病就是要让身体回归太极中和状态,所以酒是最好的中和之药,此其一。中医讲風为百病之长,而木郁才有風淫,所以,辛温升木是治理風邪的正途。白酒味辛气烈,最能升木平風,所以酒为百药之长,此其二。酒为液化的五谷精华,一入胃腑无需磨化即可直达华盖,气化而入肝机变血入脉,布络周身,无处不达,效力最为迅捷。若是汤药加酒,亦能携汤药加速起效,所以,酒为百药之长,此其三。数八之辛可入数十之心,因此,酒之辛温能强心活血,健运中枢,此其四。

根据《内经》移精变气论和汤液醪醴论,上古巫毉时代,治病不用汤液醪醴,只需移精变气,祝由而已。汤液醪醴就是酒。到了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得了病,只要服用一点酒就好了。从此,“毉”也随之变为“醫”了。到了《内经》时代,酒也不管用了,必须毒药攻其中,针石治其外。这里的“毒”是偏性的意思,是寒热之极的意思,与现代意义不完全相同。再往后来,酒堕落了,变成了贪欲的象征,成为邪用,因为,辛温之品,用之太过,则生風邪。俗人常常醉以入房,淫泄为快,百药之长变成五淫之首,这就是物极必反。由此,我们也悟出一个教训:无病妄补反生邪。

二、生姜便是还魂汤

生姜是中国人最常用的食材,同时,它也是最重要、最常用的药材,民间更有“生姜就是还魂汤”的说法。可见生姜非同小可。

人到了要“还魂”的时候,主要的病证是昏厥,说明快不行了,正是生死关头。用中医原本的道理来解释,就是脾胃生化之机和心脉枢机不行了,一脉周流的五机循环要断了,因为魂居东方脾藏。换句话说,就是辛(位)味的能量要枯竭了。这个时候,辛温之品就是接续生机救命的东西。生姜,味辛气温,是最易获得的辛温之品,一碗姜汤,便可挽回离散的魂神,便能救回一命,故说生姜便是还魂汤。因为生姜也是数八之辛,其味兼入数十之藏,所以,生姜之辛温也能强心固土,安神收魂。

现代中国人,正在迅速地抛弃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太粗糙、太朴素、太原始、太简单、太落后,总之,与现代文化相比几乎一无是处。因此,知道“生姜便是还魂汤”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寥寥无几,知道其中道理者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很多以中医为生的人也未必说得清其中的道理,最多只能说生姜壮阳,临死之人阳气欲绝,所以生姜可以回阳救逆。但是,什么是阳气?生姜为什么壮阳?为什么可以救逆?就再也说不清了。

生姜事小,但是,关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事大。所以,把生姜还魂的道理搞清楚,对于被称为地道的中国人,尤其是被称为地道的中医,就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了。

三、望梅止渴

梅,味酸气平,是很普通的一种零食,尤为女子喜爱。在民间还流传着“望梅止渴”的说法,这里面可是有大道理。

酸味是西方少阴燥金的味道,是五行肝机的味道。因此,食酸的东西可以维护和增强肝胆变血生髓的机能。女子有月经失血,有怀胎孕子,所以相对男子需要更好的造血机能,在日常生活中喜食酸味就是自然之理。

酸是燥金的味道,金性凉降收敛,能够聚气成形。大自然中的金石能聚汽成水,人体里的肝金能聚气变血。这就是五行金生水的道理。所谓金生水并不是金石本身可以变成水,而是金石可以将大气中分散的、气化的水能量凝聚成形。冬天的窗户玻璃室内一面可以看到一层雾气,南風天的石头、玻璃或瓷砖表面都能看到水珠,这些都是“金生水”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书上说五行生克,说到金生水时,都解说成金属熔化而成液体,这是对五行学说的误解歪曲。

金能生水,所以肝能变血生髓(坎水),同时也能聚生津液(洲都之水),中医所谓肝肾同源,道理在此。由此也能确认,肝一定在肾之上源,而非肾为肝之上源。

望梅便知是酸,知酸便能生津,生津就能止渴,所以望梅能够止渴。望梅或许仅能止渴,但其背后隐藏的深刻道理,却远远不止于“止渴”。

四、盐能化冰

道路结冰了,可以撒盐化冰,这又是什么道理?治方医学指出,水有两种,一种是地面之上的水,包括雨水、露水、河水、冰等自然界中无味的淡水都是这种水,在五行里面属湿,是寒气的凝结。另一种是地下深处的水,是水之精,也是湿水之本,在五行里面称为坎水,是真水。自然界中的卤水包括海水都有坎水的成分。湿水是坎水升出地上的在天之气,是轻清流动的,其味淡(甘味之浅者)。坎水是沉降向下的,其味咸。在人体生命中,津液和血中的一部分属于湿水;血中的精华部分,以及骨髓都属于坎水,所以,血之味不是甘淡,而是微咸的。分清坎水与湿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的五行属性完全不同,是它书未有说明的。讲到具体药理和治理的时候,会以甘淡之品渗水利湿,根据就在这里。这里讲的咸能化冰,道理也在于此。

咸是坎水的味道,是地六之味,所封藏的能量较高,其数高过湿水之五。而结冰的湿水,是寒气作用的结果。湿水是五阳之气,寒是一阳之气,所以,湿水遇到寒气作用至一定的临界状态,就会固化成冰,这就是典型的寒燥之结,或称冰结。这个“冰”就是寒淫为邪,祛湿不尽,寒燥生结的生动写照。当坎水与冰结的湿水亲密接触时,坎水中的阳能就向冰水释放,冰水就向湿水复正,也就是所谓的化冰。

咸能化冰的这个道理,在传统中医里有另一个说法,叫做咸能软坚散结。据此,咸味的药常被中医用来治疗癥瘕结聚等病证。

五、苦瓜降三高

近年来,随着三高“证”的高发,苦瓜一下子受到市民的格外青睐。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苦瓜的确有利于降低“三高”。那么,它的中医药理在哪呢?

前面讨论过三高“证”的病理,指出三高“证”的主要病机在少阴燥金肝胆。金郁燥热,导致造血机能下降,血液粘稠,单位血脂、血糖升高。血压亦随即增高,以保持单位时间血液流量能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

苦瓜,味苦气寒,厚苦入焦而清热,入胆而降燥。所以,适当食用苦瓜可以帮助解除“三高”的病因,有利于降低“三高”指标。有人更将苦瓜与酸菜同烩,更能加强胆腑降燥之作用,因为,厚酸入胆。但是,如果常人过食苦寒之品,则会导致三焦无热。三焦一旦无热,那就会出现上焦无雾,中焦无沤,下焦无渎的大问题。因此,苦瓜虽可降“三高”,但非上品,不可过食。反倒是适当食酸菜更为有利。

综上所述,中医不仅是处方用药治病的学术,同时,也是日常饮食养生的学术,道理完全相同。中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平时注意用中医的道理养生,就可以不用或少用中医的道理治病。治方医学将食理与药理同列,主要目的就是要让读者诸君知道,既然不需要理化分析的食物可以气味养命,那么,不需要理化分析的药物当然也可以气味治病。

或者有问,生命如此复杂,五气五味就能治病?哪有那么简单。生命虽然复杂,那是生命“本我”的事。对于人的后天知识而言,生命又是那样的简单。人和药物一样,药物和万物一样,仅仅是负阴抱阳的太极中和物体,追查到底,就是天上那颗太阳和寒空背景。所以,食物之能养命,药物之能治病,均在其含寒热的多少,及其所在的时空方位。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治方医学用药的治理,就是搞清楚在什么地方(病机有方)用寒用热或用平,寒热为对治,平气为和解。负阴抱阳的人体活命,无非寒热,无热则生命之能量无源,无寒则能量无以聚气成形成命,寒热相搏则成形为体为太极人物,所谓饮食,无非寒热养命。负阴抱阳的人体生病,也无非就是病寒病热,所谓治理,无非搞清楚何处(病机)病寒或病热。

并非中医无能,搞不出复杂的医学体系,而是中华先圣早已揭开宇宙生命之奥秘,认识宇宙生命之本质,识破宇宙生命之至理,建立起人类文明的最高学说——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按:不是什么“朴素的辩证法”。二元对立的“辩证法”无论如何精雕细刻,终究假说。“三生万物”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无论如何朴素,终究是宇宙真理。】中医理论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自然简单,亦自然有效。

第二节 中药的治方气味

中药为什么可以治病?首先,是因为中医的原理、生理、病理、药理和治理有一个共同的模型,或者说一个共同的中介,就是太极阳阳五行系统模型,其中关键在“方”,所以说中医是一理贯通。其次,中药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为中药有治方之“气味”这个重要的中介。有了五行之“方”和药物“气味”这两个中介,药理与医理就因为“方”而对接了,中药就与人的生理、病理、治理和原理建立了确定的时空对应关系,因此,中药就可以协助“病机”复正为“生机”。这就是中药治病的道理,概括起来就是“气味治方”四个字。

如果说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命根,那么“气味”就是中医的命门。丢掉了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就连根拔起;丢掉了“气味”,中医就会无药可用,就会医药分离,就会断了生机,就要关门。

一、治方气味与五行生机的关系

气味二字,看似简单,而道理深远,千万不可轻视。那么,气味的道理在哪呢?主要表现在气味通过五行中介,与人体五个生机(藏腑)之间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如图4-2所示。这种对应关系的确立,首先是以道学的内观直觉为根据的,其次是与识神的分辨和逻辑的思维相吻合的。?

(一)天地五行与臓腑的对应关系

天地五行与臓腑之间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寒与膀胱、热与三焦、風与胃肠、燥与胆、湿与脉之间,即在天五行与人体五腑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水与肾、火与肺、木与脾、金与肝、土与心之间,即在地五行与人体五藏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天之气,即寒热風燥湿和寒热温凉平,它们是运动的,在相应的本位时空产生以后,不会始终呆在那里,而是会在其它时空出现,在其它时空做功,导致其它时空的能量发生变化,这就是五味均有五气的原因,也是五淫致病的原因,又是五气治病的根据。

(二)五味与天地五行及藏腑的对应关系

在地五味与天地五行及五藏五腑之间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五味与五行之间,咸与寒水,苦与热火,辛与風木,酸与燥金,甘与湿土对应;五味与人体藏腑之间,咸与肾胱,苦与肺焦,辛与脾胃,酸与肝胆,甘与心脉对应。

(三)五味厚薄与天地五行及藏腑的对应关系

根据河图的象数原理,不同方位的天地之数不同,表示能量的多少不同,体现在气味上,就有厚薄之别。具体而言,咸辛甘三味,味厚者在地,分别对应水木土;味薄者在天,分别对应寒風湿。苦酸二味,味厚者在天,分别对应火与金;味薄者在地,分别对应热与燥。因此,五味厚薄所对应的藏腑也相应不同,具体而言,咸辛甘三味,味厚者在地入藏,味薄者在天入腑,即厚咸入肾,薄咸入胱;厚辛入脾,薄辛入胃;厚甘入心,薄甘入脉。苦酸二味,味厚者在天入腑,味薄者在地入藏,即厚苦入焦,薄苦入肺;厚酸入胆,薄酸入肝。

(四)五味与五气之间的组合对应关系

因为在天五气是运动的,所以,五味与五气之间具有确定的组合对应关系,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五类二十五种气味能量,简化后为五类十五种气味能量,参见图4-1。

上述五味与天地五行之间,五味与藏腑之间,五味与五气之间的确定对应关系,正是中医原本——治方医学之药理根本,也就是中医原本以中药治病的根据。

二、正确认识五味

(一)味者位也

味字从口从未。口者,入于口也。未者,时空也,即时也,位也,方也。“未”处西南,与天干戊己在同一方位,是太阳由盛转衰,也是能量状态由气转形的中节,也是后天八卦之坤卦的位置,所以又是中央湿土的位置。味从口从“未”,是因为五味合甘,所以。西南中央这个“未”就代表五味。

中央湿土在人为心脉,所以,心脉与“未”是相应的。实际上,味是由口和舌分辨的,而口和舌分别是脾窍和心窍。可见,味字提示了脾和心有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在“血脉”上,在一脉周流上。造血是从脾胃饮食、消化水谷开始的,最后归到中央心脉,又从中央心脉枢布到全身的四面八方。所以,中药的味是代表方位的,五味就是五个方位。

再看后天八卦之“艮”卦,又谓“艮土”,位居东北,是太阳由衰转盛的中节,也是能量状态由形化气,即散形为气的中节,因此,“艮土”与“坤土”构成一个地轴。参考图1-5。可见,不仅“未”归中,“丑”也应归中央。引而伸之,“辰”与“戌”也归中。所以,“未”代表土,代表中,代表方,代表味,与心口相应。?

五味是指药物的五种味识,是五气的载体,因此,它代表中药的时空方位,是中药的“方”,是中医治病的指路明灯,也是中药药效(天气功能)发挥的定向指针。

《内经》讲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里说的天气是指寒热温凉平五气,也是寒热风燥湿五气。气是在天“无”形的能量,是阴阳。食物和药物,是由聚气成形的在地能量——太极本体,与在天为气的阴阳两用能量构成的太极阴阳系统,因此,食物和药物都有五味五气或五味三气的组合。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气和味,正是药物之利用也。

气味之间的体用关系,过去一直没有引起注意,以致体用不分,乃至以体为用。在论述中药功能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在五味上,比如辛散、酸敛、苦坚、咸软、甘缓之类。片面强调“味”的“功能”,必然淡漠“味”的定“方”意义,就会隔断“味”与藏腑的对应关系,错误地以为是药治病,“味”治病,性能治病,而不是藏腑自己治病,“气”治病。如此,中医就会从以藏腑功能为导向的、具有严密理论体系的治方(或处方)医学(中介医学),滑向以药物功能为导向的经(实)验医学(直接医学)的歧途,这就与西医合流了,自然就非主流了。

(二)五味厚薄

根据中医原理,万物皆本于气(能量),因此,从本质上讲,寒热温凉平与寒热风燥湿五气是能量的命名,咸苦辛酸甘五味也是能量的命名,分别在于,五气是活性做功的能量,五味是定位定方的能量。

治方医学根据河图的象数原理,认识到五味有在天在地的厚薄之分,数大者气多味厚,数小者气少味薄。具体是:

咸味北方,地数为六,天数为一,因此,咸味厚者在地入藏,咸味薄者在天入腑。即厚咸入肾,薄咸入胱。

苦味南方,地数为二,天数为七,因此,苦味厚者在天入腑,苦味薄者在地入藏。即厚苦入焦,薄苦入肺。

辛味东方,地数为八,天数为三,因此,辛味厚者在地入藏,辛味薄者在天入腑。即厚辛入脾,薄辛入胃。

酸味西方,地数为四,天数为九,因此,酸味厚者在天入腑,酸味薄者在地入藏。即厚酸入胆,薄酸入肝。

甘味中央,地数为十,天数为五,因此,甘味厚者在地入藏,甘味薄者在天入腑。即厚甘入心,薄甘入脉。

还要注意,辛味之药,无论厚薄,皆先入胃腑,故厚辛之味,亦能作用于胃肠,如生姜、半夏等厚辛之品,皆可治胃。或问,其余四味亦先入胃腑,何不治胃?因胃肠之本味在辛,若非兼入,便不治胃。

又,咸寒之品本位下焦,故能治薄苦(功在下焦)之方。如硝石之类咸寒之品,可用以治疗寒燥所致癥瘕结聚,原因胆腑燥寒起于肝藏病热,故以薄苦气寒治理肝热,使肝藏复“四”(不热也不寒),则燥(寒)淫归正,癥瘕结聚可解。

辨别气味之厚薄非常要紧。首先,五行时空能量有天地之分,五味自然有天地差别,因此,中医之药理自然有责任将其认识清楚。其次,人体五行生机由藏腑构成,故生机病变有藏腑之别,而藏腑的寒热性质完全不同,因此,中医之药理必须辨明入藏入腑之味识差别,否则,尽管有“味”定“方”,却不能准确至入藏入腑,有味亦如同无味。其次,分清五味厚薄,即可满足入藏入腑之需,而今人无需先天内观能力即可为之,故中医之药理不可不为。

(三)五味兼治

河图象数之理,指示五行能量有顺时针方向相生的运动规律,因此,在气味治方上,就有本位兼治相生方位的功能。

五味之中,苦味是天数次极之味,与天数至极之味相生而亲,故南方二七之苦味可兼治西方四九之燥金,即数七厚苦兼治数九厚酸之胆,数二薄苦兼治数四薄酸之肝。比如,枳实大黄,厚苦气寒,常以治热燥;牛膝枸杞,薄苦(薄酸)气平,常用补肝固本,以壮骨增髓。

辛味是地数次极之味,与地数至极之味相生而亲,故东方三八之辛味可兼治中央五十之湿土,即数八厚辛兼治数十厚甘之心,数三薄辛兼治数五薄甘之脉。比如,厚辛气温之姜附,可以强心,薄辛气温之吴萸,可以入脉,祛湿除痹;而薄辛气寒之石膏,则可入脉凉血,搏热生津(湿)。

九十之数已极,极则力疲,七八之数未极,功效反甚,故九十本味之功,反不及七八兼治之力。即厚苦用于治燥,其效甚于厚酸,临床几成正用;厚辛用于治心,其效强于厚甘,救逆非其不效。

上述辛苦二味的兼治是很明显的,此外,还有不那么明显,但却并非不重要的气味兼治。具体是:

天一薄咸兼治天三薄辛之胃腑。比如,牡蛎薄咸气平,常用癫狂之证,以其兼入胃腑,平風镇魂。地六厚咸兼治地八之脾藏。如咸寒之品(本位下焦,故能治薄苦之方)常用治(筋肉组织)癥瘕结聚。

地四薄酸兼治地六厚咸之肾藏。比如,五味子薄酸气温,可强肾益精,《本经》谓其“强阴,益男子精。”为何薄酸入厚咸而不入薄咸?因为薄酸(地四)与厚咸(地六)入藏相生。

天五薄甘兼治地二薄苦之肺藏。比如,杏仁、当归、山药、黄芪,薄甘气温,常用温补肺正,麦冬、竹茹常用治理肺热。为何天五亦兼入地二?因为,薄甘与薄苦近而与厚苦远,如杏仁、当归,本身就兼有薄苦之味。

以河图象数之理论,地六之厚咸可兼治地八(厚辛)之脾藏;天九之厚酸可兼治天一(薄咸)之寒腑与天五(薄甘)之脉腑。

五味厚薄与五味兼治之药理发明,虽然看似轻巧,却是治方医学继往开来之扳机,不可小觑。

(四)一药多味

有许多中药,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乃至所有中药,其味识都不是绝对单纯的一种,有的兼有两味,如牛膝既有苦味,又有酸味,厚朴苦味兼辛,有的兼有三味,如附子兼具辛、咸、苦,枳实也具苦辛酸,有的被认为五味俱全,如大枣甘味,兼具微苦、微辛、微酸、微咸。

一药多味这个问题,与《本经》的气味记载有所不同,《本经》记载的气味,只有少数有两味,没有三味的记载,绝大多数都是一味。药物的多味,均是后世的发明,是不是《本经》和它之前的时代,不能识别这些药物的多味呢?显然不是。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本经》忽略其它味识呢?似乎只能理解为《本经》只记载了主要的治方气味,次要的治方气味未予记载。在治方医学看来,后世发明的这些味识,与《本经》并不矛盾,当然,在本质上也不意味着比《本经》更先进。但是,又并非全无意义,尤其对正确理解治方医学的药理很有帮助。比如,牛膝味苦兼酸,这就直接表明了牛膝的治方本就包括西方肝金,而不是苦味兼治,同时,酸味又兼治北方肾机,所以,牛膝补骨的功能就与肝主骨、肾主髓的功能衔接了,其气味治方的药理就十分清晰了。

味是比较容易品尝识别的,学中医的人,尤其是对于学习治方医学的人,一定要亲自品尝每一种药物的味识。至少用过或常用的药物,必须亲自品尝其味识。更进一步,要对不同产地的同一药物和同一药物的生药与炮制药亲自品尝,以认识其差别。

中医是不能按照药物的“说明书”治病的,更没有什么“广普药”的概念,所谓经典处方也只是参考,对每个患者都要进行个案的“处方”治疗,因此,熟练掌握药物的气味,是对中医师的最基本要求。

(五)辛酸东西

现行的中医理论将酸味放在东方木位,将辛味放在西方金位,如此,既与“辛味升散”,“酸味收敛”的理性认知相悖,也与临床实践不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医理又立出一个本宫为泻,对宫为补的用药之法,即木位用酸为泻,用辛为补,金位用辛为泻,用酸为补。但是我们在生理和病理中指出,水火木金土五行都是正气,即五藏都是正气,是只可补不能泻的。可泻的只能是过淫的寒热風燥湿,而且,通过扶五行之正也可使五淫归正。

又,酸之酉在正西,故酸味在西。虽然天干之“辛”亦在西,然在天为气,在地方成形成味,故天干之“辛”非味之“辛”,否则,就不会独有“辛”味,而应有“庚”味。辛者,新也,故其位当在东方。

因此,中医原本认为,中医现行的用药补泻之法,由人为设立,与自然不符,与中医原理、生理、病理不符,这种不符与五行配藏的误差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中医的不确定性,是理论与临床脱离,医理与药理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医原本根据中医的原理、生理、病理、药理和治理的一致性要求,将辛酸二味的时空拉回到原本正确的位置,即辛位在东方風木,在少阳脾胃,酸位在西方燥金,在少阴肝胆。如此,才符合自然的事实,才能恢复中医的确定性。

三、正确认识五气

五气是中药做功的能量,中医治病全都寄托在这五气上。但是,一旦揭开五气的面纱,它们又是如此的简单。所以,治方医学即中医原本是“很简单”的。但是,要玩熟悟透寒热温凉平这五个字眼,不下一番功夫也是不行的。

(一)五气性能

中药的寒热温凉平五气,简化后为寒温平三气,寄载在五味上面,是治理病因,恢复生机的活性能量。

1、寒气

寒气是对应北方太阴的在天活性能量,具有以下功能:

寒气收引,因此可以吸收过淫的热量,用来治理热邪和燥(热燥)邪。热燥生風,治之以寒,则寒热相搏而風平化湿。因此,寒气治热燥的同时,也治热風。其根据是:寒热相差则动而生風,寒热相持则着而生湿。

寒性聚结,可以帮助聚气成形,正用则长养藏腑形质,邪用则燥结癥瘕结聚。

寒性封藏,可以将阳能封藏起来,比如,咸寒之品可以引火归原,帮助肾水封藏坎中阳气。

2、热气

热气是对应南方太阳的在天活性能量,具有以下性能:

热气发散,因此可以驱散过淫的寒气,用来治理寒邪和燥(寒燥)邪。寒燥生風,治之以热,则寒热相搏而風平化湿。因此,热气治寒燥的同时,也治寒風。

热性燥结,正用则“水”“谷”别清,邪用则燥生结聚,如燥屎、脚痰、结石、血栓等等。

热性阳旺刚烈,可用于治理沉寒痼冷,以回阳救逆,峻补阳气衰竭,以挽危救急。

3、温气

温气对应五行正風之气,机对应东方少阳的在天活性能量,具有以下性能:

温性暖化,因此开解封藏,也可用于对治寒邪。比如咸温之品可以暖化寒束的坎水,使肾元点火之机复常。

温性升发,因此可以解除五行正气的郁结,使病机复正。比如,辛温之品可以解除寒伤木郁,助木正复用而使風邪归正。

温性生化。温气不寒不热,又有水在其中,所以有生化之功。所谓中焦如沤,就是指温性生化之功。生化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散形为气,将有形物质转为无形能量;二是生殖繁衍,分化出后代。温与風均为天三之气,温随五味,風伴五行。

温气治寒治燥(寒燥)以及因寒生風之理,与热气同,但无热气燥结之弊,亦无热气伤阴之虞,当然亦无热气挽危救急之力。

4、凉气

凉气对应五行正燥之气,机对应西方少阴的在天活性能量,具有以下性能:

凉性降敛,因此可用于收敛阳气,使其密固不致散脱。

凉性燥结。凉气亦是不寒不热之气,但不同于温气,它没有水在其中,因此,可用于除湿而生津液。与凉同处西方的在天五行是天九之燥,其性亦结亦散,亦凉亦热,其味亦酸亦苦。

凉气治热治燥(热燥)以及因热生風之理,与寒气同,但无寒气燥结之弊,亦无寒气伤阳之虞,当然,亦无寒气挽危救急之功。

5、平气

平气中和,对应中央太极的在天活性能量,其数五。以数理而言,五,既使九降七,使七降六,亦使一升三,使三升四。又,河图五个时空的天地能量,人体五对藏腑的能量,均以五为平,肾胱寒水之六一平于五,肺焦热火之二七平于五,脾胃風木之三八平于五,肝胆燥金之四九平于五,心脉湿土之五十平于五。故,五方平气之药,用来调和五藏五腑,扶正固本,和解寒热,使五个藏腑系统复归太极阴阳中和的生机状态。比如,咸平之牡蛎,苦平之柴胡、黄芩、白芍,辛平之半夏、贝母、麻仁,酸平之山萸、乌梅,甘平之参草、大枣、二苓、麦冬等等。中央甘平之气,更可扶助整个人体太极阴阳大系统处于中和状态。

五者湿也,故人体生命,五藏五腑,四肢百骸,上下内外,处处有湿,湿平乃生,无湿与湿淫皆病。无湿便是燥,燥则非寒即热,燥湿不尽便生结;偏湿便有風,和風为三,厉風非热即寒。寒热阴阳失于中则病。

数五之平气,不仅调节藏腑之间太极阴阳处于中和,而且对于寒热具有双向调节之功,既可和解热邪,亦可和解寒邪,同时还补益固护藏腑正气。因此,平气之药被临床广泛使用。

尤其初工偶遇难辨寒热之急证危证,宜急投平气图缓。平气缓急,不独看重人参甘草,四方之平亦可倚重。后世丢失太极本体,单讲阴阳两极,故不解平气之秘,不懂平气之用,硬将许多气平之品,如柴胡、芍药、黄芩等常用重要者,说成气寒,以圆其说,误人误己。

(二)气的不同识别

后世医家对五气的认识,与《本经》的记载多有不同,医家之间的认识也不相同,有些认识甚至相互矛盾。比如,柴胡、芍药、黄芩,《本经》皆为苦平,后世却认为柴胡微寒,芍药被认为酸苦微寒,黄芩则被认为苦寒。比如木瓜,《本草》谓其气温,黄元御认为微寒。

气味两者,味可品尝而知,后世可为,故后世之论味可参。气只有内观者能识,后世医工不可为,故后世论气可疑。

后世医家对气的把握,主要靠经验反向总结。但是,经验总结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因为对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不同,总结出来的结果就可能完全不同。比如柴胡,六经中医认为,柴胡功在清少阳经中之热,疏肝理气,治“肝气郁结”。柴胡汤证被认为是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又被认为是热,所以,就理解柴胡气微寒。从治方医学的角度,则认为柴胡苦平,治方在肺焦肝胆,气平之功,在调和藏腑,和解寒热。尤其在肝胆,肝藏病热,则胆腑燥寒,肝藏病寒,则胆腑燥热,如果不用平气,就有可能肝胆不能两全。肺寒焦热,若有寒热往来的情况,使用平气,比之使用苦寒泻热或苦温散寒,都要稳妥,所以,寒热往来之柴胡汤证,主以苦味平气。

又比如,人尿和猪胆汁,后世皆认为性凉或寒,然而所论之据,与论相悖。论猪胆汁者,谓其少阳相火所寄生,故其味甚苦。既然是相火寄生者,其性岂有寒凉之理?若其性寒凉,何以合附子挽六经之少阴病寒?论人尿者,谓其含有藏腑之生气。若是以生气治病,何止人尿?人尿原为膀胱津液,膀胱本寒,但其津液能出为尿者,已是得三焦之热也,故薄酸薄咸之人尿,非寒乃平或温。否则,何以合附子挽六经少阴之病寒?

综上所述,在“气”这个认识上,治方医学更愿意相信古人,故论气皆以《本经》为准,对后世医家的发明多持谨慎甚至怀疑。

四、气味利用

(一)咸味的气用

咸,位在北方,是太阴寒水之味,在人体乃是肾与膀胱之味。病在肾胱,处方咸味。咸味之数,在天在腑为一,在地在藏为六,故厚咸在水在肾,薄咸在寒在胱。

1、肾藏的咸味气用

若肾水之藏被寒邪所伤,则利用厚咸之温气,温肾暖水,盐制附子首选,旋复花可用。咸温之品少,附子本为薄咸入腑之品,故变通重用,以为入藏,同时,入腑散寒,亦可扶正肾藏。厚咸气温,用于温肾之品稀缺,故薄酸气温,兼能暖肾之品,如五味子等,值得重视。

【按:《本经》记载旋复花味咸,故治方在北方寒水。据近贤张锡纯先生的经验,旋复花味咸兼辛,故能接续断筋。市场的旋复花往往没有咸味。】

若肾水之藏被热邪所伤,则利用咸味平气,补本扶正,和解热邪,牡蛎常用。肾水本位寒地,故肾水伤热非厉,不宜寒解,以免伐阳伤正,平治为妥。

2、膀胱的咸味气用

若是膀胱寒腑为热邪所伤,因膀胱本寒,应慎用咸寒,宜用薄咸气平之品,和解热邪。若膀胱寒腑为寒邪所伤,寒腑变冰窟,则利用薄咸温气,使寒腑复正,盐制附子为首选。薄咸气平之品,入腑平寒,和解寒热,鳖甲常用。

3、脾胃的咸味气用

天一薄咸之品,兼治天三薄辛之胃腑,如牡蛎,薄咸气平,本位膀胱寒腑,但是,临床也常用于癫狂瘋证,以其兼入胃腑,平風镇魂。咸寒之品常用治癥瘕结聚,即现代所谓肿瘤。芒硝、戎盐、硝石、朴硝等苦寒之品,消癥散结,其实都兼有咸味。

4、肝胆的咸味气用

咸寒之品(本位下焦,故能治薄苦之方)常用治疗肝热胆寒导致的癥瘕结聚,即所谓“咸能软坚”。

(二)苦味的气用

苦是南方太阳热火之味,亦西方少阴燥金之味,在人乃肺焦之味,亦肝胆之味。病在肺焦肝胆,处方苦味。苦味之数,在天在腑为七,为九,在地在藏为二,为四,故厚苦在焦在胆,在热在燥,薄苦在肺在肝,在火在金。

1、肺藏的苦味气用

若肺火被寒邪所伤,则利用薄苦温气,散寒复正,首选麻黄,常用白术,厚朴防風紫苑等在列。若肺火被热(燥)邪所伤,则薄苦平气可用,补本扶正,和解热邪,白芍等常用。肺为火藏,怕寒不怕热,故肺藏之热非厉,不宜寒解,以免伐火伤正。肺又为娇藏,大热不受。但热自三焦,故治大热在焦不在肺。

2、三焦的苦味气用

若三焦热腑被热(燥)邪所伤,则利用厚苦寒气,使热邪归正。三焦乃统辖五藏和其余四府的大府,有上中下之别,所以三焦之热有上中下之分。若淫热只在上焦,其热不大,宜用厚苦轻寒(如黄连知母等)稍泻,或以厚苦气平之品(如黄芩连翘等)和解;若淫热至中焦,其热已大,宜用厚苦大寒之品(如枳实大黄黄柏等)方能应效,并视病机所在助以辛凉或辛寒、甘凉或甘寒、酸凉或酸寒之品;若淫热至下焦,其热甚大致燥。下焦本寒,应视病机所在,用药有别。病在胃肠風府(天三之数)者,宜用厚苦当中之苦轻(近咸)沉寒之品(如芒硝等),并佐以薄辛气凉之品;病在膀胱寒腑者,可佐以薄咸气平之品(如牡蛎等)和解,而不宜薄咸气寒之品。

3、肝胆的苦味气用

肝胆病变,常以苦味对治,甚至用苦胜过用酸。薄苦入肝,如柴胡、白芍、牛膝、木瓜、枸杞、猴姜(补骨脂)等常用,平气固本,温气暖肝养血,微寒益藏;厚苦入胆,如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黄芩、茵陈等,常用于热燥,寒气者降解,平气者和解。肝藏病寒,胆腑燥热,可治在肝藏,用薄苦气温之品,如白术、炮姜、血余炭、白头翁等,或用本位之薄酸温平,如五味、山萸等;亦可治在胆腑,以厚苦气凉(寒)或气平之品。肝藏病热,胆腑燥寒,可治在肝藏,肝藏本寒,宜治以薄苦气平之品,如柴胡、芍药、黄芩等,或用本位之薄酸气平之品,如五味、山萸等;若病至癥瘕积聚,则需用寒,苦中之薄,功能消癥散结者可选。亦可治在胆腑,治以厚苦气温或气平之品,此类药不多。

(三)辛味的气用

辛是东方少阳風木之味,亦中央太极湿土之味,在人乃脾与胃肠之味,亦心与脉之味。辛味之数,在天在腑为三,在地在藏之数为八,故厚辛在脾在木,亦在心在土,薄辛在胃在風,亦在脉在湿。

1、脾藏的辛味气用

厚辛入脾。温气散寒,可解脾藏寒邪;寒气祛热,可解脾藏热邪;平气中和,可和解脾木寒热。寒热得治于脾藏,即升木正風。

2、胃腑的辛味气用

薄辛入胃。温气散寒,可解胃腑寒邪;寒气祛热,可解胃腑热邪;平气中和,可和解胃腑寒热。寒热得治于胃腑,即正風升木。

3、心脉的辛味气用

厚辛兼治中央心藏,如姜附酒醪等辛温之品,常用于寒患中央,以强心养神,救急挽厥。薄辛兼治中央脉腑,如石膏之辛凉可入脉凉血,解热降燥,亦能救急于热患。

心脉连为一体,故入脉之薄辛亦能用在心藏,入心之厚者亦能用在脉腑。因此,姜附之用,不仅强心养神,救急挽逆,并且功用脉腑,既能生津亦能祛湿。若脉腑湿淫(寒热两淫相持),治以辛温则温燥祛湿;脉腑寒(燥)淫,治以辛温则寒热相搏而生湿(生津)。石膏亦然。

(四)酸味的气用

酸为西方少阴燥金之味,在人乃肝胆之味。酸味之数,在天在腑为九,在地在藏为四,故厚酸在胆在燥,薄酸在肝在金。地四薄酸亦兼入地六肾藏。

病在肝胆,酸苦皆为之用。因味酸者寡而味苦者众,又,厚酸之九,天数之极,其力已疲,不及天七之苦,故临床实际,治以苦味常见,治以酸味反而不多。

1、肝藏的酸味气用

薄酸入肝。温气散寒,可解肝藏寒邪;寒气祛热(燥),可解肝藏热(燥)邪;平气中和,可和解肝藏寒热。

2、胆腑的酸味气用

厚酸入胆。温气散寒,可解胆腑燥寒淫邪;寒气祛热,可解胆腑燥热淫邪;平气中和,可和解胆腑寒燥或热燥。

3、肾藏的酸味气用

薄酸之品,亦能兼治肾藏,如五味子之酸温,不仅暖肝生髓,而且暖肾益精。厚咸气温,用于温肾之品稀缺,故薄酸气温,兼能暖肾之品,值得重视。

(五)甘味的气用

甘乃中央太极湿土之味,在人为心脉之味。甘味之数,在天在腑为五,在地在藏为十,故厚甘在土在心,薄甘在湿在脉。

心脉表里,与四象藏腑表里有所不同。心脉说是藏腑,实为体用合一之太极中枢,因此,甘味之药,功在心者亦在腑,功在腑者亦在心。

湿淫生于太极中央脉腑,故治在脉。湿乃寒热之中气,故甘热、甘寒亦能解除湿淫,热则上蒸为雾露,寒则下凝为水液。故湿邪之治,可有三途。一途渗利,药用甘淡平气,如茯苓,猪苓。二途蒸发,药用甘薄热气。三途凝聚,药用甘薄寒气。

若病在心脉,甘味之气用为本,亦可治以辛味之气用。临床证明,心脉之危急重证,非辛味之气用不可。因厚甘之十,地数之极,其力已疲,不及地八之辛。

1、心藏的甘味气用

厚甘入心。温气散寒,可解心藏寒邪;寒气祛热,可解心藏热邪;平气中和,可和解心藏寒热。

2、脉腑的甘味气用

薄甘入脉。温气散寒(燥),可解脉腑寒(燥)邪;寒气祛热(燥),可解脉腑热(燥)邪;平气中和,可和解脉腑寒热。寒热皆可正風正湿。

3、肺藏的甘味气用

薄甘之味可兼治肺藏,如麦冬,薄甘气平,能和解肺热;地黄、泽泻等亦可清三焦之热。

气味的利用,关键在气用,即寒热温凉平五气的灵活运用,实际就是寒热平的运用。因为,寒热風燥湿五邪的治理,最终都要落实到寒热上。寒邪治之以热,热邪治之以寒。風邪起于寒者,治之以热,起于热者,治之以寒,起于燥者,随燥治,起于湿者,随湿治。燥有热燥寒燥,寒热相搏而生湿,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燥乃治。湿邪乃寒热之中气,治之以寒热均可除湿,其理与治燥反。

综上所述,五邪实为寒热两邪,藏为本体;五气实为寒热两气,味为本体。《内经》强调谨守阴阳,在此处得到落实。《本经》将五气简为寒温平三气,道理亦在此。

唐人孙思邈言“不知《易》者,不可为大医”,此话当作如下解:知《易》之所谓阴阳皆为“用”者,可谓知《易》,否则不知《易》。知寒热皆为阴阳之用,五邪不过寒热者,可为大医,否则不可为大医。中医原本,还要加上一句,知《易》不仅要知阴阳寒热为用,还要知怎么用,否则仍然不能为大医。要用好寒热,关键在五行五味,在“方”。

五、气味的加工

中药经过炮制加工可以改变原有的气味,或者加强其味,使厚味入藏。或者改变其味,即变动其作用的时方。或者改变其气,即变动其功用。或者气味同调,调味为主或调气为主。同一药物,经过不同加工,其治方和功能就不同。

治方医学认为,过度的加工改变了药物的自然气味,使气味变得复杂而难于把握,有的甚至使药物自然的气味几近丧失,所以,一般而言,使用未经炮制的原药最为理想。

(一)加强其味

有时为了增强药物功效的定向发挥,可以用其它药物的“味”来加强某药的味。比如《伤寒》乌梅丸中的乌梅,仲圣用苦酒,即酸醋浸泡一宿,就是增强乌梅的酸味,使其专攻于胆腑,和解燥邪,扶金固本,调和肝胆,复正肝机变血生髓之力。又如,辛味药以酒炮制,可引导其入脾入心,使药效大增。

(二)改变其味

有时为了将某药的气能用到另一个时方去,可以用所需时方的“味”来炮制药物,以存其气而改其味,比如制附子就是典型的一例。生附子味辛气温(有的记为大热),功在脾胃心脉,用胆巴制过以后,其味有咸,其气也由偏热变得更为温和,这样一来,制附子的功用就变成了既在肾胱,又在脾胃心脉,既增补发动之机,又接续生化之机,还激励中央枢机,如此功用,难有替代。因此,制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在中医原本里,制附子的特殊药理得到充分彰显。

又比如炮姜,又称姜炭,是将干姜炮焦成炭。干姜原本厚辛气温,功在脾木,亦在心脉,炮焦成炭以后,其味则由厚辛变成薄苦(其温气也同时加强了),治方由脾木心脉转到了肺焦肝胆,功用由升木平風,健运中枢,变成了温肺养气,暖肝养血,辅正三焦之阳热,归正胆腑之燥(凉)。临床证明,尤解女子血病。

(三)加强或改变其气

在炮制中药的技法中,常用到“炒”这一法,就是在不改其味的前提下,加强或改变其气。所谓加强,就是原本温药,炒制以后,其温度更高,温气的作用增强,比如炒白术,原本苦温,炒制以后,温气得到加强。所谓改变,就是原来寒气过重的药,经过炒制以后寒气得到部分抑制,变成微寒或凉的药,比如枳实经过炒制,寒气就削减了,这样一来,其功用就从下焦调到了中焦。又比如,生甘草气平,功在调和,炙甘草则微温,兼能强心提神。

(四)气味同调

上述所说的调气调味,其实都同时调了气味,只是偏重味或气。还有一种炮制中药的技法叫炙,那就是要气味同调了。炙法常有蜜炙或酒炙。比如炙甘草就是蜜炙,经过蜜炙的甘草气味都同时改变了。首先,甘味增厚了,蜜制是甘上加甘,固土之力加强;其次,气变微温了,原本气平的甘草,经过蜜炙以后,气变微温,故有强心之功。又比如酒炙巴乾天,也是气味同调,巴乾天原本辛微温,用白酒(辛温)炙后变成辛上加辛,温上加温,药力明显得到加强。

六、常用中药的气味

本书从《本经》和《伤寒》选出130多味常用药,编成《常用中药气味类编》(附表1)附于书后,以便参考。气味主要以《本经》为根据,后世所断加上[]予以区别。

第三节 中药的主治功能

中医原本一直强调中药的气味,因为那是中药、中医的命脉。同时指出,中药主治功能是在气味指引下的医疗经验总结,没有气味,就不会有中药的主治功能。主治功能是在气味指引下的不断完善和不断丰富,因此,它可以在气味的指引下,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一、主治功能的意义

主治功能所对应解决的问题,是同一气味的不同药物对于同一病机不同病证的治疗效果如何。中医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在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本经》除了分别药物的气味,还简要地记载了药物的主治功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比如,同为辛味气平的药,杜仲与半夏的主治功能就不同。杜仲,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欬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这两品药,如果不是放在治方医学的理论中,以气味为指引,将无法想象它们有任何相同之处。而且还会质疑:功效完全不同的药居然气味相同,那气味有什么意义?但是放在中医原本的理论中,它们相同处就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功在少阳風木脾胃,杜仲,厚辛入脾,功在补木强筋;入心脉则补中治湿。半夏,生者味厚,制者味薄。薄辛入胃入脉,功在平風平湿。辛味之药,无论厚薄,先入胃腑,故厚辛之味,亦能作用于胃腑。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中医的药理,首先是体现在气味上,也就是体现在与太极阴阳五行系统模型的连接上,最终体现在治“方”上,其次才是体现在气味指引下的主治功能上。气味与主治功能的关系,就好比纲与目的关系。如果丢了“五行”“气味”,中医用药治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二、主治功能的本质

中药的主治功能,实质是藏腑功能及其生理、病理的体现,因此,终归还是落实在藏腑上,落在“病证”、“病机”、“病因”上,最终落在治“方”上。因为,中医原本是“中介医学”,具体而言,是以太极阴阳五行系统模型、病证、病机、病因以及药物气味为中介的医学,概括起来,是以“方”为中介的医学,因此,药物的主治功能必须落实在“方”上,才有意义。比如杜仲,如果没有“方”的指引,没有对脾胃心脉(病机,即生机)及其功能的正确认识,就无法理解其“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这些主治功能的药理。

近世中医,不仅远气味而近功能,更出现一种按药物形态解释其功能的倾向,对药物的功能做出完全偏离气味治方且又令人费解的发挥,使中医药理离道更远。比如,《本经疏证》的作者邹润安论石膏曰:石膏体质最重,光明润泽,乃随击即解,纷纷星散,而丝丝纵列,无一缕横陈,故其性主解横溢之热邪,此石膏解肌之所以然。近代药书,如此解释药物功能者,比比皆是。此乃歧途。

中医原本同时强调,生命系统自有其后天知识难以企及的本能智慧,也就是说,五行生机自有一套人们难以完全了解的工作机制,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对于中医来说,只要搞清楚五气五味与五藏五腑的对应关系即可,具体的运营都交给智慧的五行生机自己去处理。所以,中药的主治功能相对于气味是次要的,甚至是不可强调的,否则,将会自讨其扰。比如麻黄,《本经》曰:味苦温。主中風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如果不将麻黄的治方落实到肺机这个南方热火和肝机这个西方燥金上,不把肺藏(火藏)的生理功能(也就是火的特性)搞清楚,不把肝藏的生理功能搞清楚,这些主治功能,最多不过是实验记录而已,完全没有药理可言,也就是说,完全不能做出“为什么”的解释。反过来,如果将肺藏和肝藏的生理功能搞清楚了,把麻黄的治方气味识别了,上述主治功能就能得到很好的药理解释,或者不要这些主治功能,也同样知道什么病证用麻黄,而且完全不限于上述主治功能的记载。所以,治方医学可以很肯定地指出,《本经》所谓的主治功能正是在气味指引下临床用药的经验总结。按照这个逻辑,《本经》之前的中医原本,是只讲气味而不讲主治功能的。

三、中药的名义在中介

从“中介医学”的意义上讲,中药之名的意义,不在“中国药”,而在“中介药”,以区别于“直接医学”的功能药。而“中介”的根本在“方”。中医的根据不在解剖,因此,不能丢了五行及其“方”义;中药的根据不在“有效成分”的理化分析,以及什么成分治什么病的理论,因此,不能没有治“方”气味。所以中药的本质意义,是指以治“方”气味为中介的中介药。

第四节 中药的几个具体问题

中药的问题,根本是丢了治方气味,除了这个根本的问题,中药还有两大问题,即剂量与毒性问题。这两大问题,其实也与气味相关,因此,必须同时引起重视。

一、关于药物的剂量

关于药物的剂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伤寒》所代表的古代剂量的传承问题,二是剂量影响药物气味变化的问题,三是药物的产地和栽培方式影响剂量问题。

(一)古代剂量

中医流传这样一句话:自古传方不传量。然而,仲圣《伤寒》不仅传方也传了剂量,这怎么解释呢?原来所谓传方不传量,是指古代的剂量与当代的权衡无法换算,虽然标明了剂量,也不知道相当现在多少,所以叫“不传”。于是到了李时珍时代,他在《本草纲目》中说了一句话,叫做“古之一两,今之一钱便可。”后人都以这句话为准了。这样一来,比失传可能还糟糕。因为后世立方均以《伤寒》为本,《伤寒》“一两”可以愈人,今之一钱或如融靴搔痒,反过来还怪《伤寒》和中医不灵。

据1981年考古发现,以及上海医科大学柯雪帆教授等多年研究,得出结论,汉代1斤(16两),折现今250克,1两折15.625克,相当于5钱。可见,“古之一两,今之一钱”,误差大矣。因此,中医药面临一个很现实的大问题,就是恢复《伤寒》的计量,使组方和剂量完整地传承下来。

(二)剂量与气味变化

药物的剂量显然决定着药物的浓度,而药物的浓度必定影响药物气味的厚薄,通常,药物的浓度越高,气味就越厚,反之越薄。由此,从两个方面影响中药处方的疗效。首先,味的厚薄影响药力入藏或入腑。咸辛甘三味,厚则入藏,薄则入腑;苦酸二味,厚者入腑,薄者入藏。其次,厚苦入三焦之药,气味的厚薄,影响药力作用在三焦的上下,气味薄者,功在下焦,气味厚者,功在上焦,气味厚薄适中者,功在中焦。确定引起气味厚薄及功用方位变化的“临界浓度”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有待中医人共同努力。其次,药物浓度直接影响药物与病因之间的力量对比,直接影响疗效。

(三)剂量与产地及栽培方式

药物的产地不同,其气味的厚薄一定有差别,这是古人已经确认的事实。现代中医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人工栽培方式对药物气味的影响。使用化学肥料和生长激素,可以提高产量,缩短栽培周期,提高收入。但是,这样栽培的“中药”已经名存实亡,有些药物的气味可能永远达不到有效治疗的“临界浓度”,这又是一个更加重大,也更加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中药的标准化管理和药农的道德教化,关键在于后者,如果药农道德陷落,标准化管理是无效的。而道德的教化,涉及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宗教——终极教化问题,所以,那些单纯强调科学管理的意见尚未触及问题的本质。

二、关于药物的毒性

中药毕竟不是食品。正因为药之“气”偏,才可以用来治病。但是,中药的毒与现代所谓的“毒”意义不完全相同。以附子为例,世多认为附子大毒,谈附色变。但是,《伤寒》用附子救逆回阳,挽危救急,起死回生,而且剂量都在生附子1枚(15克以上,大者20-30克/枚,中者15克/枚),可见,中药的毒往往是治病的药性。

在讨论病因的时候,中医原本指出,所谓“中毒”,其实就是伤于极寒或极热。那么,对于“中毒”之病证,自然应该对治以极热或极寒之“毒药”。“毒”对于中医,既是致死的淫邪,也是救死的良药。

(一)治方医学毒理

中医不讲化学成分,更不讲什么成分治什么病,有什么营养,所以,中医对“毒”的认识,也必须归结到五气上,也就是归结到寒热風燥湿和寒热温凉平上,否则,就无法指导解“毒”治疗。中药之毒,不出五邪,必是极热或极寒,其味多在辛,入脾胃心脉。入脾胃则断生机,入心脉则败中枢。比如蛇毒,当属极寒之邪,因为蛇是北方寒水所对应的物种,本性阴寒,其津液更为寒中之寒,是谓极寒。现代实验证明,蛇毒经紫外线及加热后毒性消失,这也可以说明蛇毒属于极寒之邪。而附子巴豆等毒当属极热之邪。附子巴豆产于西南,本性阳热,其根本或果实更为热中之热,是谓极热。

现代毒理,有血液中毒和神经(识觉)中毒两类,于中医原本,则皆在心脉。辛热或辛寒之极品,用之不当,确实就变成现代意义上的中毒,可致人于死地。

1、寒毒药理

蛇毒之类极寒之品,其味应该比较复杂,咸辛苦皆具。咸则入于肾机,极寒则使命门紧闭,木无所滋,生机骤停。辛则入于脾胃心脉,入于脾胃,则使脾胃生机骤停;入于心脉,则使气血凝滞,心神囚闭。苦则入于肺焦肝胆,入于肺焦,则使人气机骤停,入于肝胆,则使肝血凝滞。均可使人致死。此为“寒毒”。

2、热毒药理

辛味温热之药,本是在坎水衰弱或封藏太过,阳精不能左出点燃脾胃生化之机,或心脉衰极欲停时使用,以协助脾胃生机和中央枢机能够照常运动。但是,如果辛热之品不是肾机寒封太过,肾阳不出时使用或用之过猛,就会导致肾阳拔根而起,以致命门失守,精髓流溢泛滥,直至精竭髓枯而死,与温病致死之理完全相同。辛热气味,亦入于心脉,应用不当,则反而成为热邪,可使人气血奔腾,心神飞越而亡。此为“热毒”。

3、風毒药理

此外,极寒极热都会迅即引动人体風邪,而且一定是狂暴之風。風性动泄,因此,中毒之人,除了寒热致病的病证外,还有七窍流血,或大吐大泻,或厉風拔神而昏迷不醒,或全身抽搐等風邪致病的病证。这些都是要命的危急重证。

因此,中医解毒之法,不外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味取甘辛,直入心脉,如甘草之能解毒,姜附之能救逆。寒热得治则風邪归正。

(二)附子细辛之毒

就附子而言,后世已很少用生附子,而是用胆巴制过的附子,其味已由辛变咸辛,其气亦变温和,如此,制附子的功用就不仅在脾在心,而且在肾机膀胱,再大剂量也无“中毒”之理。山西大医李可先生的经验就是证明。他用附子最大剂量达到250克,救人无数,无一中毒。四川名医范中林先生有一医案更是用每剂250-500克制附子,半月之内用附子6500克,将一11岁男孩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我自己也连续服用了十余剂制附子30-50克的四逆汤,丝毫没有中毒的感觉。这里有必要再次强调,只有胆巴制过的附子才能温补肾阳,驱除沉寒痼冷,而生附子具有升木平風与复脉强心之功。仲圣于四逆证中用生附子的药理正是接替寒封不出的肾阳(坎水之阳精)升木,以续上将停之脾胃生机,并且直入心脉,强心健运,而不独补坎中之元阳。

关于药物毒性,还有一些讹传。最典型者莫过于“细辛不过钱”的说法,这个说法居然成了中医药界的“定论”。

可见,中医的问题主要是历史遗留,而非近代西医入中以后才有。中医问题,关键还在自己内部,所谓西医的“打压”只是外因。如果中医自身足够统一强大,谁能压得住?

(三)毒与中药的过度加工炮制

由于多种原因,市场上的中药存在过度加工炮制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认为药物有“毒”,需要经过加工炮制来降低毒性,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但是,药物的所谓“毒性”,正是药物的有效性,是构成药物“气味”的主要“元素”,过度加工炮制,就意味着消灭药物原有的“气味”,也就是消灭药物的有效性。

中医原本主张,药物的安全保障应该与食品的安全保障区别开来,其安全保障的责任,不应该由加工炮制来承担,而应该由药物使用者来承担。同时,中医原本主张,处方用药要尽可能使用未经加工炮制的原药,以保持其气味与《本经》指示的气味一致,因为《本经》记载的气味是原药(生药)的气味,而不是加工炮制以后的气味。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中药的有效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药物的气味在药物学中的重要意义:
酸苦涌泄为阴
中草药运用的基本规律
五气凑五脏例
中药四气理论初探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二、四气_中医世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