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9)

口疮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剂组成: 
龙胆草10g,黑山栀14g,金钱草30g,柴玄胡各12g,炙升麻10g,酸枣仁20g,川连3g,玄丹参各14g,生地14g,麦冬14g,佩兰14g,碧玉散(包)12g,玄明粉(分2次药汁冲服)。
主治疾病: 
口疮
出现症状: 
口疮,口中臭秽,口干不能饮热,小溲灼热。
方剂用法: 
日1剂,水煎服,配合口服琥珀,羚羊角粉,珍珠粉等。
方剂疗效: 
1例,显效。
典型病例: 
何某,女,45岁,口疮经治数月疗效不显,牙龈溃破,口中臭秽,口干不能饮热,小溲灼热,上方4剂,诸症减轻,续以清胃生浸方收功。
剥脱性唇炎

玄花麦蚕汤
方剂组成: 
玄参,菊花,金银花,蝉蜕,僵蚕,麦冬,生地黄,蒺藜,黄芩,桔梗,甘草。
主治疾病: 
剥脱性唇炎
出现症状: 
唇部红肿干燥,疼痛发痒,嘴唇[目闰]动,喜添舌。
典型病例: 
徐某,女,36岁,入秋则下唇红肿干燥,喜用舌润口,服中西药效果不佳,用本方治疗3剂后唇红肿消,又服2剂后症状消失,治愈
唇周麻痹症

补中益气汤
方剂组成: 
葛根30g,升麻、柴胡各6g,太子参30g,黄芪30g,地龙18g,丝瓜络15g,当归20g,大青叶20g,白术9g,生地15g,茯苓9g,甘草9g。
主治疾病: 
唇周麻痹症
出现症状: 
唇周麻木,痛觉减退,伴语音低弱,倦怠无力,头晕心慌,口干唇裂,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具体体征: 
清气不升,头面失于温煦濡养,兼瘀热阻络。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益气升阳,佐以清热凉血通络。
典型病例: 
韩某,女,25岁,1988年1月9日初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周围及左侧面部麻木,晨起尤甚,中午消失,每至月经来潮症减(月经后延)。曾去省立医院诊治,神经内科检查亦未做出明确诊断,给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显。病人唇周麻木,痛觉减退,伴语音低弱,倦怠无力,头晕心慌,口干唇裂,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脉证合参,证属清气不升,头面失于温煦濡养,兼瘀热阻络。治宜:益气升阳,佐以清热凉血通络。先予上方2剂,服后晨起仅感唇周不适,头晕心慌,口干唇裂明显减轻,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守方继服5付,尽剂唇周麻木基本消失,痛觉如常。
鹅口疮

调胃承气汤
方剂组成: 
大黄10g,芒硝10g,甘草10g。
主治疾病: 
鹅口疮
出现症状: 
口腔粘膜布满白屑。
方剂用法: 
上药加水开水200ml,浸泡20mil后,取药液30ml口服。
方剂疗效: 
1例,痊愈。
典型病例: 
周某,男,口腔粘膜布满白屑,曾用龙胆紫及制霉素片治疗,退后复生。方予调胃承气汤治疗之。服药2h,解出5枚算珠样粪便,继服100ml,患儿安静入睡。次日口腔白屑明显减退,更方调理而愈。
过敏性唇炎

柴芩清胃散加味
方剂组成: 
柴胡、黄芩、丹皮、栀子各10g,升麻、甘草各30g,黄连6g,生地20g,石膏30g。
主治疾病: 
唇炎
出现症状: 
子时发病,下唇溃烂,溃面色红,有红黄色粘液及少许结痂,触之不痛,每日夜半下嘴唇始灼热刺痛,唇泡随起即破出血,约2小时后症减,舌红,苔薄白,脉弦缓。
具体体征: 
胆火犯脾。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清胆泻脾。
典型病例: 
罗某,女,64岁,1986年4月8日诊。患者1982年春,始发夜半零点至2点下嘴唇灼痛,溃烂出血,历时月余而自愈,反复发作已历4年。先后到成都、重庆、南充等地治疗未愈,苦不堪言。诊见患者下唇溃烂,溃面色红,有红黄色粘液及少许结痂,触之不痛,每日夜半下嘴唇始灼热刺痛,唇泡随起即破出血,约2小时后症减,舌红,苔薄白,脉弦缓。证属胆火犯脾。治当清胆泻脾。服上方3剂而愈,至今未复发。
口糜


方剂组成: 
生地、玄参、党参各12g,麦冬、远志、龟版、知母、云苓各10g,生甘草3g,生蒲黄15g包煎,盐水炒黄连、肉桂粉1g吞服。
主治疾病: 
口糜
出现症状: 
口燥咽干,邪龈作痛,唇舌糜碎,大便秘结不畅,小便短赤。舌尖红绛,脉沉细。
具体体征: 
心肾不足:心营耗亏,肾阴不足。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泻南补北,引火归原。
典型病例: 
李某,男,35岁,1995年3月15日就诊。主诉:患口疮5年余,反复发作,每劳累或过食辛辣之品更甚。症见口燥咽干,邪龈作痛,唇舌糜碎,大便秘结不畅,小便短赤。舌尖红绛,脉沉细。西医以“顽固性口腔溃疡”给服维生素B2等,疗效不著。证属心营耗亏,肾阴不足。治以泻南补北,引火归原。服用5剂。复诊,唇舌碎痛已止。口舌糜烂亦愈,大便通调。转服肾气丸3周,每日2次,每次/5g,5年之后口疮由此而愈。
扁平苔藓

填补精血,养血止血方
方剂组成: 
熟地25g,阿胶烊化10g,龟版胶烊化10g,鹿角胶烊化12g,旱莲草,10g,女贞子12g,黄芪25g,当归10g,白芍15g,仙鹤草15g,三七粉冲服3g。
主治疾病: 
扁平苔藓
出现症状: 
颜面浮肿,面色无华,早晨颜面浮肿,神疲乏力,时有心悸气短,腰酸腿软。舌淡红苔白薄,脉沉细。
具体体征: 
肾精亏虚,脾气虚弱,精微下泄。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剂功效: 
填补精血,益肾固涩。
典型病例: 
于某,女,58岁。1992年4月10日初诊。6年前曾患慢性肾炎,在我院服中药治疗2年痊愈。于1个月前因劳累出现颜面浮肿,在省某医院诊为慢性肾炎,而来就诊。面色无华,早晨颜面浮肿,神疲乏力,时有心悸气短,腰酸腿软。舌淡红苔薄白薄,脉沉细。肾精亏虚,脾气虚弱,精微下泄。二诊:药后面色转红润,周身力曾,颜面浮肿消退。上方加减共服药5 个月后,尿常规正常,内生肌酐清楚率105ml/min。随访半年来未复发。
口臭

半夏泻心汤加味
方剂组成: 
半夏10g,黄连4g,黄芩10g,干姜3g,太子参12g,青皮6g,陈皮6g,大枣5枚,六曲12g,炙甘草3g。
主治疾病: 
口臭
出现症状: 
口中秽臭。
方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 
李某,男,42岁。口中秽臭2年,胃脘胀闷纳食无味,嗳气频频,口干且苦,舌淡,苔微黄腻,脉细弦,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予以上方,3剂症状明显改善,再进4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发。

口腔粘膜白斑

【辨证】肾阴虚损。
【治法】滋补肾阴,引火归原。
【方名】六味地黄汤加味。
【组成】熟地2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萸肉10克,茯苓20克,肉桂3克,寸冬10克,石斛5克,半夏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口舌生疮

治口舌生疮方
方剂组成: 
生地10g,麦冬10g,丹皮9g,甘草6g,菊花12g,五味6g,乌梅9g,白芍9g,山萸肉9g。
主治疾病: 
口舌生疮
出现症状: 
失眠、头痛。脉细数,舌质红苔薄白。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林某某,男,34岁。1982年5月8日来诊。患复发性口舌疮已半年余。局部烧灼感,进冷热辛辣之物则痛剧,入夜尤甚,刷牙时易出血。伴失眠、头痛。脉细数,舌质红苔薄白。服上方12剂口疮消失,随访3月未再复发。
治溃疡性口腔炎


方剂组成: 
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各15g,连翘9g,黄芩9g,槟榔15g,生地12g,竹叶9g,双花15g,甘草3g。
主治疾病: 
溃疡性口腔炎
出现症状: 
哭闹不止,饮食难进,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赤,舌尖、边、唇、上腭、两颊部均有溃疡,小的如米粒,大者如绿豆。腹胀,手心热。
具体体征: 
食滞郁热上炎。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化食清热。
典型病例: 
孙全,男,1岁半。因患口疮4天就诊。发烧4天,经治烧退,但出现口疮,大便不消化样,酸臭味大,曾服牛黄解毒丸。涂冰硼散、柿霜等不效。就诊时哭闹不止,饮食难进,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赤,舌尖、边、唇、上腭、两颊部均有溃疡,小的如米粒,大者如绿豆。腹胀,手心热。诊为溃疡性口腔炎。辨证为食滞郁热上炎。治以化食清热。服用上方三剂愈。

慢性唇炎

加减白虎加人参汤
方剂组成: 
生石膏10g,知母10g,生地黄10g,怀牛膝10g,陈皮10g,太子参30g。
主治疾病: 
慢性唇炎
出现症状: 
下唇肿胀,不适,干燥时疼痛,口干多饮,纳食无味,大便干,乏味。
具体体征: 
舌边尖红,有淤斑,苔黄,脉弦细数。
方剂禁忌: 
戒烟酒。
典型病例: 
刘某,男,40岁,下唇肿胀不适干燥时疼痛1年,西医多次治疗无效,用本方治疗3剂后唇肿消失,又服3剂治愈。

顽固性口腔溃疡

竹叶石膏汤
方剂组成: 
淡竹叶15g,石膏先煎、麦冬各30g,生晒参10g,甘草6g,白及20g。
主治疾病: 
顽固性口腔溃疡
出现症状: 
口舌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轻度充血,溃疡面有黄白色分泌物覆盖。
具体体征: 
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剂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典型病例: 
黄某,女,37岁,1994年9月14日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日渐频繁。尤多发于月经基干今后。自感口舌灼热疼痛,口干口臭,口唇内侧粘膜、舌侧边缘、颊部粘膜均见溃疡点。边缘突起,轻度充血,溃疡面有黄白色分泌物覆盖。舌红、苔少,脉细数。3剂,二诊:药后口舌疼痛已明显减轻,口腔溃疡点已缩小,原方续进5剂,口腔溃疡痊愈。随后追踪3个月未见复发。

黑苔

生脉散加味
方剂组成: 
麦冬10g,五味子3g,沙参10g,元参10g。
主治疾病: 
黑苔
具体体征: 
舌质红苔灰黑,薄而不燥,脉虚。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陈某,男,30岁,症见身热(T38.2℃)神疲,心烦,口干喜饮,但饮不多,舌质红苔灰黑,薄而不燥,脉虚。2剂后症平黑苔退。

镜面舌

生脉散
方剂组成: 
太子参、生麦芽各20g,麦冬、花粉各15g,五味子、炙甘草各5g,白芍、扁豆、黑栀子10g。
主治疾病: 
镜面舌
出现症状: 
饮食乏味,纳呆,胃脘满闷不适,烧心,心烦,神倦乏力,大便干而难解,小便频数。
具体体征: 
舌质红、舌面光滑无苔,舌体感觉发辣,脉弦细而数。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王某,女,68岁,1992年10月28日初诊。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3年,上腹部疼痛反复作痛,行胆囊切除术。近来饮食乏味,纳呆,胃脘满闷不适,烧心,心烦,神倦乏力,大便干而难解,小便频数。舌质红、舌面光滑无苔,舌体感觉发辣,脉弦细而数。患者年事已高,手术后元气大伤,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和胃。服药5剂,胃中满闷,心烦大减,胃纳转佳,上方中以北沙参、石斛、茯苓、生地、玄参等甘寒养阴清热之药进退30余剂后,舌质淡红,舌面丝状乳头满布,可见薄白舌苔。

 

本系列材料(!~9)全部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6562934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复发性口疮、口腔溃疡方】
口疮、口腔溃疡清热偏方6则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偏方
口腔溃疡验方几则
上火口腔溃疡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