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笔记(1)

(群体化与个体化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先进,更加优化,张仲景创立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概论

一,作者,成书背景,流传与沿革

1,作者《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张机字仲景(150~210)    曹操(155~220)    刘备(161~223),5岁,操乃出

籍贯:南阳郡隉阳(河南南阳邓县)有方言问题

如《方言》:熬,火干也。凡以火而干五谷类,自山而东其处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谓之(备灬),秦晋之间谓之炒。

心理素质:何顒(yōng)“君用思精而韵不离,后必为良医”

师承: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过于其师

职务:宋臣《伤寒序》引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故又称张仲景为张长沙(宋朝以后)。

如《长沙方歌括》,《长沙药解》,《长沙证汇》,后南阳出土石碑上书:“汉长沙太守咸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石与碑座不同,宋前无称其圣者,宋后称为亚圣,明后称为医圣,此碑制于宋明以后。

著作:《伤寒杂病论》16卷,成书年代约在公元200年前后。

2,成书背景

①     学术背景:

医经  七家——中医基础理论的确立。

经方  十一家——《汤液经》(医尹)仲景继承其复方成就。

仲景熔医经与经方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治疗体系,为中医临床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

②     社会背景:

天灾  不断,大灾22起;人祸  战乱频繁。大灾(兵)之后有大疫。

建安七子之王仲室做有《七衰》,原序中写道:建安纪年(196)以来尤未十稔(约205年)。此时,实践条件具备,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3,沿革

东汉,200年前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6卷成书

西晋(魏)太医王叔和(与仲景的学生魏×交好),收集,整理编次《伤寒论》十卷廿二篇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即《唐本伤寒论》,王燾《外台秘要》收入《伤寒论》,《金匮要略》

宋,(1055)宋治平2年(1065年),刻印《伤寒论》10卷22篇,史称:宋本,治平本(定本),刘奇,林亿,高保衡。(清,陆□源,有皕宋楼,藏宋版书二百本,其中有《伤寒论》,后被其子卖至日本某藏书楼。)

明,万历27年(1599年)赵开美刻《仲景全书》1.翻刻宋版伤寒论;2.注解伤寒论;3.伤寒类证;4.金匮要略。史称赵开美本。

公元1991年刘渡舟等编著《伤寒论校注》可称为刘本。^_^

○别本:宋,国家校正医书局,刻印《金匮玉函经》8卷,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条论于前方汇于后。

○王洙《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上卷—伤寒,中卷—杂病,下卷—妇人病

○金,1144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成本。

二,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1, 伤寒的含义

○广义:一切外感热病(发热性疾病)的总称。

○狭义: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疾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寒,邪也。

日·中西惟忠《伤寒の研究》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

《孟子·告子》:“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此病方家之谓伤寒,乃天行瘟疫四野间,世俗谓时行”,“贵胜雅言谓伤寒”

论:《文心雕龙》:“论也者,弥伦群言而一理者也”

2,《伤寒论》的内容

⑴狭义伤寒及其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种证候的辨证论治

⑵涉及到广义伤寒的辨证和治则

⑶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

⑷护理知识和方法

⑸药剂技术

据传,有一来自桐柏山的老人找到××(某名医,对不起笔记不全,不记得名字了)看病,××由脉诊得老人不是人,而是山中古猿,治好病以后,古猿赠给××千年古桐,制成古猿、千年二琴。

理:继承《内经》、《难经》精华,创六经辨证体系

法:汗吐下和清温补涩    治则: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保正气

方:112方——113方,其中一方有名无方

药:组方严谨,选药精当,剂量准确,疗效可靠

                                                                              

《伤寒论》是中医学史上最早(现存)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二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并涉及药剂技术及护理技术。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诊疗体系,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沿用到今天。它所收入的大量复方,配伍严谨,选药精当,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伤寒论》不仅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也是中医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三,关于六经辨证

1,六经的含义

后世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简称。

2,三阴三阳的由来与本义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来自阴阳学说,分别是指阴阳气的多少在黄帝内经里用来命名五脏六腑经络,五脏阴也,故以三阴名之,六腑阳也,故以三阳名之。

太阴

三阴

太阳

三阳

少阴

二阴

阳明

二阳

厥阴

一阴

少阳

一阳

3,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对病症具有定位、定性意义。如:

太阳病,定位:经,腑, 足太阳膀胱;定性:阳证初起

阳明病,               足阳明胃(胃肠)  阳证极期

少阳病,               少阳(胆,三焦)  阳证后期

太阴病,               足太阴脾          太阴脾阳不足,复受寒邪,阴证初起

(太:初,始)        (手太阴肺)                 太阳病

少阴病,               少阴经(心、肾)  阴证进一步加重

厥阴病,(厥:尽也,极也)厥阴经(心包、肝)阴证中末期,其后的发展一是死亡,二是阳复阴退:1,自愈;2,阳气时进时退—厥热胜负;3,阳复太过—热证

4,六经的传经: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临床症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则叫传经。

《伤寒论》原文所提示的传经形式:

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循经传             越经传

5,六经发病的特殊形式

a,  合病:两个以上阳经同时发病。

b,  并病: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传而未尽者。

c,  直中: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而发病。(主要是素体阳虚,使外寒得以长驱直入。)俗语:老怕伤寒少怕痨,伤寒专死下虚人

d,  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如太阳,少阴两感病。

6,六经病的主要内容

7,六经辨证和其他辩证方法的关系

三阳证多热,多属实证,热证,三阴证多寒,多属虚证寒证。八纲辩证不能指导方药。

寒伤阳气 —— 六经辩证,热伤津液 —— 气血营卫辩证,湿蕴三焦 —— 三焦辩证

四,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1,训诂释句,弄通本义

2,熟读默记,娴熟于心

3,深入理解,弄懂病机(参考《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

4,前后联系,鉴别对比

5,学以致用,验于临证

6,阅读诸著,深入研习

注家,著作: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集注)

人卫《伤寒论高级教学参考书》

人卫《实用经方集成》(杨百茀李培生)

伤寒论共十卷二十二篇:

前四篇:1,辨脉篇;2,平脉篇(此二篇,称仲景脉学);3, 伤寒例;4,痉湿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5,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6,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7,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8,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0,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1,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3,霍乱脉证并治;14,阴阳易差后脉证并治。

后八篇:15,可汗;16,不可汗;17,汗后;18,可吐;19,不可吐;20,可下;21,不可下;22,汗吐下后

其中,中十篇(5~14)共398条,113方,其中一方,有名无方。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述】

一,成因:风寒外袭

二,病位:足太阳经、足太阳脏、体表(营卫)、(肺)

三,生理:

经:从头至足,行于头项背腰,最长而且穴位最多,其脉上连风府与督脉通(能调六阳经气),下络腰肾与肾相通,沟通了太阳-少阴表里关系。借助督肾阳气,以主一身之气。

腑:膀胱,位于下焦,主司气化。

1,  化生太阳阳气,在肾阳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气化化生阳气,通过膀胱经,三焦向体表输布。《内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太阳阳气化生于下焦。

2,  参与水液代谢:a,化生津液使津液输布上承;b,将废水排出体外。

    气:阳气……三阳

    太阳主表的功能是众多脏器协同完成的:

    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太阳阳气在体表不断消耗,需借中焦脾胃所摄入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充能量。

    宣发于上焦:太阳阳气的体表布达需借助肺气的宣发。

    当太阳体表受邪之后,也常影响到相关脏器的功能失常。

    (焦:燃烧到最佳程度。三焦是燃烧、能量代谢、气化的场所。)

    阳气的功能:①温煦肌表②调节气温(司汗孔开合)③防御外邪

四,太阳病症候分类和治法

1,  本证

表:太阳主表,肺气宣发,将阴液输布于体表肌肤

    有汗(中风)——桂枝汤

    无汗(伤寒)——麻黄汤   

    学习以上二方的其他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加减应用举例

    寒邪重则身痛

    寒邪轻则身痒——营卫已伤——桂麻合方:汗法(桂枝二麻黄一汤?)

腑:气分——气化不利,蓄水——五苓散——外疏内利

    血分——血热互结,蓄血——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丸)

2,  变证:太阳病失治或者误治后,使临床症状发生变化,新的症状不属于六经病范畴的则叫做太阳变证。

治则:观察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逆者,错也,误也。)

坏病:即变证,指由于误治使原发病出现反常变化、无六经病临床特征的病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提纲:1,指该经病的主要内容;2,主要内容:或证状,或病机,或特点。

●     “之”字无意义,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脉浮: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脉比应之而浮,浮脉主表,

(脉,代表气血运行的)

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里热盛也。里热鼓动气血,气盛血涌所致。

浮大中空,稍按即无——真气外脱

浮脉主表的广泛意义

如荨麻疹,身痒,脉浮——表证——发汗,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小儿肾炎,面肿,上半身肿

●     (后)头痛,项强——拘紧,不柔和,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的表现——定位性症状

●     而:进行连词——而且必定

●     恶寒——风寒邪气伤表阳(卫阳,太阳阳气)

阳气温煦失司,故见恶寒(亦可见于肾阳虚衰的表阳不足)

●     由于体制因素邪气性质,于是有别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发热: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引发卫阳出现病理性亢奋——卫强

●     汗出:①卫阳被伤,卫外失司;②风性疏泄(风易蒸发人体阴液——伤营)使营阴外泄。

●     恶风:(病人主诉都是怕冷)当风则恶,无风则缓

(恶寒:身居密室,加衣覆被,尤怕冷不止。)

●     脉缓:形态松弛柔软,和紧相对。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

●     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为伤寒。

●     恶寒:先见而且较重——寒邪闭表,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故见恶寒。

●     发热:寒邪闭,阳气被郁,阳郁发热(所以恶寒在先而发热在后)

●     体痛:寒主收引,主痛,寒伤体表,使肌肤骨节气血涩滞,经脉拘挛,故见身痛(头、腰、骨节、身)

●     呕逆: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里气相对不足),不能顾护于里,里(脾胃)气不合——食欲不振;呕逆;下利,不大便——不能吃不易消化食物,易伤脾胃。

此为兼证,可见可不见。

●     脉阴阳俱紧:泛指寸关尺三脉皆浮紧,浮主邪在表,紧主寒邪盛,主痛。(阴 — 尺,阳 — 寸,“脉阴阳俱紧”少阴病也有,沉紧脉——寒伤少阴阳气)。三脉俱浮紧。

●     寒邪袭表,未闭营郁。闭:故而发热无汗。郁:故而身痛。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发热:卫阳被郁。

●     口渴:热伤阴液。(中风伤寒初始无见口渴)

●     不恶寒:没有寒邪伤人阳气,即非中风,亦非伤寒。

●     太阳病:当时没有六经辩证,而承温病为太阳病,可以理解,由第一条可知,这当然不是太阳病。

风寒伤人阴气为主,首犯(足)太阳(寒邪下受,首犯膀胱?)

温热邪气易伤阴气,起于手太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病课上听的,异曲同工)

●     风温:高热汗出而热不退。

●     自汗出:热邪逼迫津液外出。

●     身重:热邪充斥经脉,气机壅遏。

●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热盛神昏,热扰心神。

●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阴液被伤,化源不足。两目呆滞无神,两肾阴精被伤,不能上养于目。在此只说小便,不提大便,尿少失禁,大便失禁只在临终时。高位截瘫者不属此类。

●     火疗:1,针——粗长针,烧红破脓;2,灸——干艾叶,捣去滓,得到艾绒;3,熏蒸;4,熨——瓦,火砖,红外线

●     发黄:热伤营血,营气不布(没有红润之色),萎黄。不见得是黄色。

●     惊痫:成人抽搐曰痫,小儿抽搐曰惊。

●     瘛疭:瘛——收缩;疭——伸张,瘛疭指抽搐。

●     逆:《广雅》:“逆,错也,错亦误也。”

●     引:延也。

●     促:缩短。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     发于阳:1,阳证,三阳证——皆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太阳病发热恶寒,阳明病表里俱热,蒸蒸发热,日晡潮热,少阳证往来寒热,呕而发热。2,发于太阴——发热恶寒。

●     发于阴:1,阴证,三阴证——皆以恶寒为主要特征:太阴下利,少阴……(呕。。。我没写,我猜是呕字,记得不全,真是对不起读者了~~~汗)2,少阴证——恶寒,但是不能自愈。

●     发于阳——发于风邪伤表——中风——七日愈          符合临床

发于阴——发于寒邪伤表——伤寒——六日愈

    阴阳分证取其一,中风伤寒取其三(大汗~~啥意思俺也不懂了,忘记了~)

生数

五行

成数

六七八九十,形成固定物质。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     行其经尽:自然病程结束(中药可以截断病程)。

●     这里有一个时间节律,周节律,七日节律。如母鸡孵蛋,用21天。受精卵着床38×7天,此过程重演了生物进化史。

●     欲作再经          太阳病进入第二个七天           针足阳明——足三里穴——这

                      邪气欲传它经(其他五经)

   是一个强壮穴,能够调动肌体正气,提高抗邪能力

   足阳明后天之本,根盛则叶茂,针足阳明对全身有作用。

●     仲景重视脉象,而《伤寒论》中三分之二未提及脉象,是因为其他症状已经可以诊断,无脉象亦可,正是未提脉象胜过描述脉象。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     凡太阳病兼轻度里虚可用是方。

●     荣弱卫强:营,荣,古时候同音,可能通假。荣,荣养,由于滋养而变得荣华。卫强:卫气受邪;荣弱:出汗,荣气少了=营卫不和(同义词)=营气和外(卫气)不谐

●     救:止也。救,本意是救火……等等,就是止住火灾的意思,后来引申到救人,救命,有了帮助别人的意思。像“无可救药”,就是说病得很重,不能停止吃药。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     反烦不解:服药后未出汗,病人烦闷烦躁(此是临床经验),因为服桂枝汤后,正邪相争,病重药轻(药力助卫气抗邪于外),邪郁在经而且较重(从后面的治法分析得出——这就是以方测证)。

●     如何处理:注意针药并用,因为邪在太阳,取风池风府。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     外证(=表证):表现在身体外的症状。伤寒中,发热、头身疼痛、恶寒汗出都属外证。

证→症:症状

  →证(症)候:症候群

里证:口渴,便干,等等。

无外证,就是里证,无里证,必表证!

●     脉浮弱者,浮脉按之无力,阳浮而阴弱的脉象。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     太阳病,下之后:必是误下,因为太阳病不可下。

●     下之后,其气上冲者:正气未陷。

●     凡太阳表证汗吐下后,正气受挫,表证仍在,解表宜桂枝汤。(见第45、15条)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     虚人外感,易患太阳中风,表气虚也。与人的体质最有关系。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受:症状包含了肌体反应能力及病因,七日表解,而身体不舒服,此是正气未复,邪未尽也。伤寒一般七天好。(周节律)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     伤寒一日:伤寒病第一天。

●     脉若静:脉象相应,不会传变。

●     颇欲吐:太阳无此症,此是少阳病特征。少阳证为胆热气郁之证,胆火最易犯胃,胃气上逆而见喜呕。颇:头歪也。意思有两个:1,多甚,很;2,少,稍微。此处取后者。由于胃阳虚衰,不能食,此时变为颇能食。能食,证明胃阳复。

●     若躁烦:躁,肢体躁动不宁,撮空捻线,循衣摸床,阴盛则躁(阳衰)。烦,心中烦闷不安。阳盛则烦,因烦而躁。躁烦:因躁而烦,以躁为主,邪入三阴(尤是少阴)。烦躁:因烦而躁,以烦为主,邪入阳明。

●     脉数急:脉证发生新的变化,邪欲传经。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     伤寒病是否已经传变,不以时日为期,以见脉证变化为限。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     太阳,三阳,当在中午,正邪交争,正气最活跃,病情加重亦在此时。

阳明,二阳,当在下午。三阴都在夜间重,阴分血分营分,可以考虑晚吃药。

(。。。。。。这里本该由张图,我不会画,怎么办?原图改成。。。。。。)

太阳:巳(9点)→未上(15点);阳明:申(15点)→戌上(21点);少阳:寅(3点)→辰上(9点);太阴:亥(21点)→丑上(3点);少阴:子(23点)→寅上(5点);厥阴:丑(1点)→卯上(7点)

●     子=夜半;丑=鸡鸣;寅=昧(这个字写的不清楚,我也不认识了,瞎写一个凑或了)旦;卯=平旦;辰=食时;巳=隅中;午=日中;未=日(日失);申=日晡;酉=日入;戌=黄昏;亥=人定。

(12)太阳病,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执水)(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     阳浮而阴弱:1,脉:轻取即得(阳浮),浮缓脉;重按少力(阴弱)。2,病机:a,阳浮——卫阳故抗邪而浮盛于外——脉应之而浮症见发热——卫强——病理性亢奋;b,阴弱——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汗出,伤营故曰营(阴)弱

●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三个连绵,双重叠韵,只取其声,不取其义。

●     啬啬、淅淅:谓恶风寒貌。

●     翕翕发热:(合羽之热)热势表浅貌。

●     鼻鸣:鼻涩,流清涕,打喷嚏。病机:风邪上庸,肺窍不利(于肺全息相通,肺圆锥形,鼻圆锥形,肺粉红色,鼻粘膜也是粉红色,左肺长细,右肺短宽,鼻孔左孔细长,右孔短粗。)

●     干呕:呕——症状轻微,不是胆证。

●     风邪袭表,卫强营弱。

●     桂枝汤药分析:桂枝汤药分两组:

1,  桂枝,生姜:辛温散风寒/合甘草大枣——辛甘化阳以助卫阳——辛甘助阳

2,  芍药:酸收敛汗养营血/合甘草大枣——酸甘化阴——养营阴

桂枝汤对汗孔有双向调和——调和营卫。

喝热稀粥以助发汗,养正力大,发汗力小,发汗而不伤正,敛汗不留邪。

桂皮可以当作佐料,此五味皆可做食疗用品——药食同源

●     桂枝汤的作用:开胃气,调和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血行于体表就是营气,气行于体表就是卫气,故而又能调合营卫,补气补血,又能治疗血气不合。

如男失精,女梦交,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

☆     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等量,桂枝多的称为桂枝加桂汤,芍药多的称为桂枝加芍药汤。

太阳中风表虚故用白芍

●     (口父)咀:打药打碎,或切,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切,不能打/枣,擘bāi不吃枣是为喝药汤/擘bó老大,大家。

●     分温三服:一剂分三次吃。

●     啜:喝。热粥一小碗,以助药力

●     热粥:借吾气冲汗源,借热能鼓舞胃阳,进而助卫阳以祛邪外出。

●     温覆:盖被子。

●     遍身:全身,周遍。

●     (执水)(执水):微汗出貌。

●     如水流离:伤正则病必不除。

●     《可发汗篇》:“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执水)(执水)然,一时间许亦佳,以不可令如水流漓。”

1,    汗出要周遍

2,    小汗,微汗

3,    持续出汗(2小时)

●     禁生冷:生冷伤卫阳。

●     粘滑、肉面:指不好消化食物。

●     五辛:刺激、香辛味蔬菜。

●     酒酪:酒,刺激;酪,奶制品。

●     臭恶:臭,气味,气味不良,特殊味道。

●     两个问题:1,为什么太阳中风病机是卫强营弱;2,据桂枝汤方后注文,谈汗法具体要求。

●     另外,“上五味”原书作“右五味”,因横排印故改之,后同。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     不论中风伤寒,已治未治,只要见是证便用是方。辨病不辩证,对症状用方,有是症即用是方。老中医(炉火纯青的)对病人不一定有病有证,开方出来一样疗效好。

(95)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     救:禁也,止也。如救火、救灾,有助人的意思在里面,于是引申出——救人。在现代,救助之意更为常用。欲救邪风:欲解邪风。

●     病机:荣弱卫强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     太阳病:在此泛指桂枝汤适应症。

●     烦:热,头痛也——心烦,烦躁,烦热。

●     此为病重药轻,药力不足以去除邪气,反而激惹了邪气,使症状加重。如肺结核,当大量联合用药,否则激惹了邪气,引起扩散,病情加重,这就是激惹现象。

●     针药并用:风池:足少阳胆经,初后颈部,足太阳所属范围,作用:解痉,通经气,调正气以祛邪,排除颈部邪气。风府:督脉,排泄邪气,调动正气。现在不用风府,多用大椎,也属于督脉。风寒风热都可以用,效良。

●     再与桂枝汤:或者针药并用,或者加大药量。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     太阳病:泛指中风伤寒。

●     脉浮弱:浮,正气未衰,还能抗邪于外。弱,已伤正。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     不可下:表证兼里实热证。

●     宜桂枝汤:因麻黄汤发汗力强,辛温易伤津化热,助里实热。

●     凡表证兼里实当先解表,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     此是表证兼里实。

●     复:反也,在这里不是“又”的意思

●     下后正气受挫,表证仍在,宜桂枝汤。不论有汗无汗,都用桂枝汤。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     太阳阳气向上,向外抗邪于表(其气上冲),不是病理证状,是生理功能。误下之后,太阳阳气未因误下而内陷,仍能抗邪于表,表证未变。

●     凡太阳表证,汗吐下后,正气受挫,表证仍在,解表宜桂枝汤。如45条,15条。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     病常自汗出:非外邪也,因为卫气虚,卫外失司,营阴失护,不能内守。

●     桂枝汤1,可以补卫阳——辛甘化阳——具体见桂枝甘草汤。2,可以协调营卫,使之相和谐,而不相离。

●     营卫如夫妻,当发汗以沟通营卫关系,调动营气,滋助,制约卫阳。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病人藏无他病:非外邪也。

●     时发热自汗出:时发热——阵发性烘热→汗出

●     桂枝汤可以调和气血,进而调和营卫,进而调和阴阳,气血(营卫、阴阳)失调,可出现常自汗出,亦可发热。营卫失和,卫阳失制,而出现虚性兴奋(就是发热,有时可以是自觉症状)卫阳被耗,卫外失司,以致出汗。

●     这里描述的是证状类似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在发汗前1.5小时用药。自汗出常在下午3时,故下午1点半吃药。

●     提示:周期性疾患在发作前给药治疗。

 

禁忌症

(16 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纯的表实证,禁用桂枝汤。

●     寒邪闭表,当急用辛温纯剂开表发汗,桂枝汤无此开表之力,更有芍药酸收阴柔,亦使表闭更甚,其结果进而可能导致不汗出而烦躁的征候。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酒客病:中风,不能单纯用桂枝汤,因为辛温生热,辛甘助湿。用桂枝汤去大枣,加枳(木具)子、葛花,此二味药,解酒醒脾作用好。此病当是由嗜酒所致,湿热中阻,使气血、营卫失和,证见:头身酸楚,烘热,汗出怕风(以上类似太阳中风——类中风),又有食欲不振,胸脘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此以酒客为例,提示:凡湿热证者,不用桂枝汤。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     此是毒热内盛,有内痈。举有内痈为例,提示:毒热内盛者禁用桂枝汤。

●     毒热内盛,营卫气血失和,可见发热,汗出,周身疼痛(中风类证),以舌红苔黄,口渴便秘,尿赤区别

●     胸脘疼痛??????(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忘记了。。。。。。)

●     《伤寒例》“桂枝下咽,阳盛则薨,承气入胃,阴盛必亡。”此处阳盛,可以是湿热或者毒热。

 

加减应用举例

(14)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桂枝二两(去皮)   麻黄三两(去节)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出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郝老师说,此处本无麻黄,在此方中,视为衍文,去掉就好了。

●     成无己:,《说文解字》(以后简称《说文》):小鸟羽毛未丰,欲飞不能貌。而项背强之人,就像此貌。

程(?这个字我也认不得了,汗啊,当初是怎么记得笔记):有钩挑者为几,无钩挑者为。

但是,宋版这个字有钩,赵本也有,故而,原字应当有钩……呼?几呼?

《说文》:“緊”字。(笔记里这个字下半部分是“手”,不是“系”)《诗》“赤(臼勿)緊緊”(解释为,红色装饰物紧紧地)。“(丞巳)”字下引《诗》作“赤(臼勿)几几”,此处几几通緊緊(即紧紧)。由此而知,这两个字应当是“几几”,通紧紧。这个说法是章太炎先生提出的,近来北京的钱超尘老师再次提出之。

Ps:就是因为这里提到了钱超尘老师,我又跑去港澳台班,听了钱超尘老师的医古文课,果然非同凡响,我是受益匪浅啊。

●     项背强几几:项背拘紧,不柔和。邪(寒邪)在太阳经脉。

●     反:寒邪客表本应无汗,见有汗,故用“反”字。

●     此是风邪在表,太阳经气不利的证治。

●     葛根的作用:①解肌疏风,助桂发汗;②宣(疏)通经气,气血郁滞。(葛根药用部分是根,因其穿山破石,故而可通经气;由药物的生长环境分析药性:附子——冰雪之地;西瓜——太阳直射之下。所以说立秋之后,立夏之前无白虎汤。)③升津液(升提作用)筋脉拘挛,津液不能布达,不能伤津液,应用升津液之物;④现代药理:扩张心脑血管。如愈风宁心片,颈部拘禁不适者,耳聋耳鸣者,颈椎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用之有效。

●     白芍药经常加量至30克应用,可加威灵仙20克

●     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胳膊麻可加桑枝30克。臂凉(这里该加什么我没记下来,对不起各位)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生,覆取微似汗。

●     下之微喘:言误下后,邪气内陷胸中,使肺气不利,风邪在表,邪陷胸中,肺气不利,中风兼喘。

●     此时当用桂枝汤,因为有喘,加用厚朴杏子,利肺降气平喘,可以完全治愈。所以,新感新喘,可以用是方治愈。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喘家:平素有喘病。

●     作桂枝汤:新感中风,引发宿喘。

●     治疗新感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好一些,但不能完全治好,故而不说主之,用“佳”字。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     此是阴阳两伤表未解的证治。

●     遂:就。

●     漏:渗泄,汗出淋漓。

●     汗生于阴出于阳,多汗即伤阴,亦伤阳。平素阳虚者,以伤阳为主,阴虚者,以伤阴为主。

●     表阳被伤,故而恶风。

●     小便难:难——求之不得,谓之难。1,阴液被伤,化源不足;2,阳气被伤,气化不利。

●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四肢轻度拘急,活动不利——1,阴伤,筋脉失濡;2,阳伤,筋脉失温(寒主收引)。

●     治疗:助阳解表,固阳以摄阴——有形阴液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     此处用生附子(含有一种乌头碱毒性)就是用其毒性,生附子毒性大,但是煎的时间短,不许久煮(约20~30分钟),附子用其毒性,用于阳衰证。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     满:闷。(水满谓之满mǎn。气闷谓之闷——懣——悶——闷)

●     此是误下,邪陷胸中,表已无邪。

●     胸阳不足,奋力抗邪而见脉虚数之象。故去芍药,以纯辛甘之品,温振胸阳,祛邪达表。芍药酸敛阴柔,不利胸中气机之畅达,不用芍药。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胸闷明显不可用芍药。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     若微寒:若脉微而恶寒。

●     方中加附子,以方测证,当有肾虚症状。

●     肾阳不足,表阳不充,温煦失司,胸阳(即是心阳)不振,故而去芍药,再加附子补肾阳以助胸阳。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非表证,病在里。迟主阴虚血少,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病机:不荣则痛——失养就是虚。

●     冠状动脉硬化,瘀血证明显,用活血化瘀,虚症明显,补气养血。

●     方中加芍药,加强养血益营;加生姜,引药达表;人参,补气养血。

●     临床常见产后多自汗,因为其气血虚,亦可见身疼痛。不荣则痛是此条的重点。

●     若是补药应当把煮药的时间加长。(此方用水一斗二升,比起前面的几个方子,多了五升,煮药时间长了1.25倍。这是我自己计算的结果。)提示:攻药短煮,补药长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第44条
经方六经辨证的步骤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六)
中医经方高手总结的《伤寒论》学习资料,建议收藏(2)
卷二76,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中篇
麻黄剂何止治“伤寒”---心悸气短自汗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