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楊奎鬆回應新書硬傷質疑:學術批評應回歸學術
原標題:楊奎鬆回應新書硬傷質疑:學術批評應回歸學術

楊奎鬆著的《忍不住的“關懷”》

  近日,網上有人以“史清”的名字發文,指出知名歷史學者楊奎鬆新作《忍不住的“關懷”》裡的百處“硬傷”。昨日,楊奎鬆對史清的質疑做出公開回應,認為該文章指出的“多數問題”屬實,對此,他“心服口服”,“不想做任何辯解”。楊奎鬆還指出,這位作者化名在網上暗中發難的批評方式在近代史學界前所未見,希望學術批評回歸學術。

  “不少質疑只是理解不同”

  對於“史清”以筆名的方式發表批評文章,楊奎鬆強調要讓學術批評回歸學術,他表示:“史文作者這次表現出來的態度和做法不是學術式的,而是化名到網上注冊躲在暗中發難。印象中這種批評方式,在近代史學界還是前所未見的。我不得不懷疑,史文作者並不是想要在學術范圍內討論問題。”對於這一點,學者馬勇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史文中的冷言冷語冷嘲熱諷不是嚴肅的學術立場。”

  在文章中,楊奎鬆認為:“要說明的是,史文的不少質疑,實際上只是大家對文獻的理解與解讀有所不同,也不存在我'隨意杜撰’、'混淆史實’、'移花接木’、'斷章取義’、'偷梁換柱’之類的主觀犯意。”

  楊奎鬆舉例介紹說,張東蓀當時主動公開寫文章批評梁漱溟,其實也是借機在做自我批評,表明政治態度。他借用了張關於“我們看不慣那些斗爭偏差等等就是由於平素染深了唯心的想法”一句做說明。史文認為:“張東蓀的原意是站在知識分子內部批評梁漱溟那類知識分子”,“自我檢討的意味很少”。“我們在這一點上是有不同看法的,說張東蓀這裡講的'我們’不包括張東蓀自己在內,即所謂張的'我們’裡面不含'我’的意思,雖然有些奇怪,如果史文作者能解釋出道理來,我也可以認同為一種看法。”

  網友:你若買處處是錯的書,也會罵娘

  對於楊奎鬆的回應,網友紛紛跟帖評論。編輯“geomo”表示:“楊老師辯白不如致歉,你自己若買到一本這樣處處是錯的書,也一定會罵娘的。嚴謹與否本身就是治學問題,何言與治學無關?”還有網友認為:“事情你做下了,別人批評用實名或匿名,在報刊或網絡,是人家的自由。如此用心耗力地反擊,讓人心寒。”

  出版方道歉免費為讀者更換

  楊奎鬆發表回應文章的同時,出版方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發布了致歉書,稱已經“抓緊修訂”,“做了第二次印刷”,第三次印刷版本將全面修訂,預計將於八月底上市。出版方會為讀者免費更換新版本,需要的讀者可以將前兩次版本郵寄給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貝貝特讀者服務部。

  ■ 質疑聲音

  忍不住的質疑(史清)

  ——楊奎鬆新著《忍不住的“關懷”》的百處硬傷(摘選)

  1、楊著版權頁及“前言”第xxiv頁第11行:搞錯張東蓀出生年份。

  版權頁:“張東蓀(1887-1972)”。

  前言:張東蓀“1866年出生於官宦世家”。

  經核查,張東蓀生於1886年12月9日(光緒丙戌十一月十四日)。

  2、楊著“前言”第viii頁注釋1:“鄧曉著”應改為鄧曉菁。

  19、楊著第51頁倒數第8-9行:改動引文,顛倒原義。“農業稅佔百分之四十幾,可見國營企業還行。”應改為:“可見國營企業還不行。”(記者吳亞順)

(來源:新京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CI论文不被收录的原因有哪些?
华世奎: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12)读书要先读前言和后记
SCI前言占多少
钟奎华║《高考必胜》外一首(诗)
议论文观点明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