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不要谈什么修行,睡饱一个月再说”——这句话真赞

今日阅读《老子》第四十一章:

【正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ei)。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实行;中士听了道,或许保留或许遗忘;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

因此,立言的人这样说:

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坦直的道好像不平。

崇高的德好像低谷,广博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苟且,质朴纯真好像污秽。

最洁白的好像污黑,最方正的好像无角,最宝贵的器皿最后完成。

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体,大道幽隐没有名称。

唯有道,善于帮助而且成就万物。

【感悟】

本章阐发“明道若昧”的道理,重在论道。《老子》中有许多章节都在论道,例如: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空虚实用;

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影无踪;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藏而不露;

第二十二章——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衿——俭啬内敛。

因此,道的现象和实质似乎是矛盾的,不为一般人认识知晓,这就如同“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一样,所以说,“道隐无名”,“明道若昧”。但是,道却“善贷且成”,养育成就了万物。

本章带给我们怎样的教益?

看到本章,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又是论道,《老子》中有太多章节用来论道,这本来就是一个玄之又玄、形而上的东西,再多的文字,依旧会说不清道不明。

或许对于寻道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努力抠字眼儿,寻找真相。表面看似有用,但实则又怎样呢?

《老子》把他认为的道用有限的文字向我们描述,其情可敬,但在我看来,道不在《老子》一书中,也不在任何文字中,寻道不应该落入教条,而应该切身投入现实生活。

记得,曾读梁冬的文章,大概意思是,有人去修行,老师傅说,先不要讲修行,睡饱一个月再说,睡了一个月之后,这个人觉得脑袋也清明了,心也静了……

或许对于习惯了努力奋斗的我们来说,认为任何事情都是要通过努力来得到的。修身修己就应该坐在某个地方,安安静静的,点上熏香,深呼吸……诸如此类吧。还有那些穿得很不同的人,以为穿上了那样的衣服,就离这一切更近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反对通过形式主义来拉进自己与这些的距离,毕竟在初级阶段,形式某些时候还是有必要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所谓修,真的不是我们吭哧吭哧努力来的结果。

那天看老早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好友向我抱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当时我和她说了许多,最后总结的时候说:就是放松点,一切没有那么遭,放轻松,去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与自己和解……

说实话,当我近来再读时,竟被自己感动,那种放松的状态,那种不用力的生活,那种试着活在当下、觉察自己的境界,倘若我们能够真正体悟到,倘若我们能够时时做到,哪还用谈什么修行,有什么能够比这更赞的事情呢?

所谓修行,或许就是这么简单,寻道之旅亦是如此。

生命很简单,不期待、不幻想,活在当下、感受当下的喜怒哀乐,有蹉跎、有真性情,有本真、有酸甜苦辣……,当你真正活出自己、当你真正不较真儿的时候,也就活明白、也就清明了。

#洞见人生# #情感解忧铺# #心晴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远之思评道德经-15
41z
21.道德经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究竟长什么样子?
《老子真境界》第六十三章
老子道论
功成身退是指:人要有建功立业的积极人生观(连载5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