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二)

●晕厥

这是在按摩过程中常见的情况,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紧张,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对待。

被按摩者晕厥—是因为被按摩者身体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者过度疲劳、饥饿所引起的;二是因为按摩者手法太重或者按摩时间太长。这两种情况下,被按摩者常会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甚至昏迷。

处理这种情况时,按摩者应立即停止按摩,将晕厥者安置到通风处并注意保暖,喂一些白开水或糖水,过一会儿后,被按摩者就会好转。若是遇见晕厥较重的,可以掐人中、按足三里、捏合谷等,以促使其苏醒。

●皮肤破损

当用擦法、摩法、揉法时,经常会使患者皮肤受到损伤,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按摩,及时给破损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骨折

这种情况发生不多,但若是被按摩者感觉不适,也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牙签

将牙签绑成一束,进行穴位点刺,可以刺激穴位,增强按摩效果。可以将牙签尖的和圆的部分分开使用,刺激不同的部位。

●梳子

用梳子进行按摩,在刺激穴位时,可做快速敲打,疏通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也可按住不动,停留一会儿,刺激穴位。

●木槌

肩膀、背部、大腿部等区域较大的部位,用木槌击打,可以减缓疲劳、疏通筋骨。

●网球

用手掌夹住网球,来回在掌心做运动,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若是觉得刺激效果不明显,也可以选择高尔夫球。

●夹子

用夹子夹住疼痛部位,可达到同捏法一样的治疗效果。

●冰敷

因扭伤或擦伤导致发热时,或者有严重的肩膀疼痛时,冷敷比热敷效果要好些。用冰袋、冷毛巾或者去买冷贴布均可。

●电吹风

电吹风吹出的温风可以代替热敷的效果或者艾灸的效果。但是一定要离开皮肤15厘米左右,以免烫伤,并且要沿着经脉吹。

●热水袋

比起电吹风,这个可能更加安全一些。将热水袋用毛巾包好,放于疼痛部位10分钟左右可达到治疗效果。

●浴刷

同梳子的效果一样,能增强血液循环,代替摩法、擦法等按摩手法。但切记一定要保持力度,不要将皮肤划破了。

●米粒

将米粒用胶布固定于疼痛处,可以做长时间的按摩。

●软毛刷

用软毛刷可以对足底进行按摩可刺激大片区域。

●木棍

首先必须保证这根木棍表面光滑,不会刺伤人,或者你可以用布将其包住。将木棍放于地上,脚踩在上面来回滚动,可以刺激足底穴位达到按摩效果。

在进行按摩时,除了上述所说的日常用品外,还可以去商店专门买一些按摩用具进行操作。下面就介绍几种普通、易得的物品。

●按摩棒

用凸出的一端进行击打按摩。

●颈部按摩器

将球状部位抵住疼痛部位,双手拿住两头进行按摩。

●腰部按摩器

将凸起抵住疼痛部位,双手握住两边进行按摩。

●手部按摩器(按摩戒指)

将手指穿过圆圈,按压手指穴位。

用手握住小球,用其凸起的尖尖达到按摩效果。

●脚部按摩器

夹趾器:用脚趾夹住按摩器进行穴位按摩。

按摩环:将脚伸入环内,上下移动,刺激小腿部穴位。

脚底按摩器:将脚踩在上面凸起的部分可以按摩脚底。

按摩踏板:脚踩在上面用力时,可以利用其高低不平的凸起束激穴位。

●按摩滚轮

用滚轮进行揉法、击打法按摩。

●击打棒

用这个物品击打,不会使身体受到伤害,因为它比较温和。

●定义

以一食指端于患者头顶正中(以上为天、为阳,以顶为天)百会处点而按之,称为指托天法。

●操作要领

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以食指端(拇指指腹抵于食指的第二、第三节间屈侧,中指指腹抵于食指第二、第三节背侧辅以食指)着力于施治部位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之交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垂直持续地点按1~2分钟,并同时轻按微颠,患者可觉从头顶向背后有温热感下散而达两腿,并有气感上提。操作时取穴要准,点托持续,点而啄之,不宜晃动、捻转。此法主要用于气虚患者。

●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将指甲剪短、修圆,操作不可急躁忙乱。

●功效

开窍宁神、平肝息风、升阳固脱、理气消滞、补虚益气。

●主治

头晕、头痛、肾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心烦郁闷、中风偏瘫、神经衰弱、惊悸健忘等。

●按语

一指托天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手法,是以一指指端着力于百会进行操作的主要方法,本法临床应用广泛,指针按摩流派用其通经活络,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其开窍宁神,儿科按摩流派用其升阳举陷等。

还有一种手法称为按百会法:按压时患者头顶应与医者之拇指保持垂直方向。其作用可健脑宁神,回阳固脱。主治,血虚眩晕,头巅顶痛。

●定义

以四指端(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戳而点之,着力于四神聪,点而不移,称为四指教顶法。

●操作要领

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以四指指端对准四神聪的4个穴位(即: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以百会为中心,循于左右奇穴,正中督脉,持续着力于施治部位,戳而点之,点而不移。此法主要用于头顶部,戳点时无需加用其他手法。

●注意事项

操作前须准确取穴定位,戳点宜垂直角度,不可歪斜挪动移行。

●功效

散风活络、平肛息风、舒肝祛郁、祛寒解表。

●主治

头痛难忍、头晕目眩、癫痫发作、身热汗闭、头顶涨痛、神经衰弱。

●按语

四指戳顶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按压类以四指指端着力于四神聪穴的手法之一。四神聪穴共4个,有止痛、益智作用。此法主要被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于安神开窍,内功按摩流派用于通畅经络,指针按摩流派用于通调气血,民间应用极为广泛。

戳入穴位上点而不移,持久至病人有舒适感和传导感为宜,可根据经络循行戳点远距离之穴位。其作用为通畅经络,镇静止痛。

治疗小儿遗尿,点中脘,揉丹田、气海、三阴交、百会、四神聪、关元及点按龟尾等。

●定义

以拇指、食指、中指协同做抓而拿推,推而移之的反复操作称之为三指拿推法。

●操作要领

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以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另手以三指(拇指、食指、中指)略分开屈曲,指腹着力于施治部位抓而拿推或双手相对应地同时抓而拿推,推而移之。即以三指的对合力抓而拿推或三指分别对准3条经络(可离穴但不可离经)循经一抓一拿,一推一移,抓而拿之,拿而自如,推而移之,移而不浮,连贯持续,反复施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以被施治部位有微热轻松感为宜。此法主要用于头部,多配合全身按摩时使用。

●注意事项

此法与复式手法中的三指拿法的区别是三指拿法以拿法为主,而三指拿推法是以抓拿、推移为主,不可相混。

●功效

通调督脉、温经活络、散风祛邪、活血止痛、疏通阳脉。

●主治

头晕、头痛、鼻塞流涕、见风流泪、头重目眩、神志不清、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后头痛。

●新推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两指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旋转推动,用于颈项,对颈项、关节酸痛等症常用本法作配合治疗。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止痛,缓解肌腱、肌肉痉挛等作用。

●按语

三指拿推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及推荡类结合的以三指着力于颈项或肌筋等部位的手法之一。此法临床应用广泛,常被伤科按摩流派用于缓解肌筋,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于调和气血,小儿按摩推拿流派用于消肿止痛等。

●定义

以五指略分开,于施治部位抓而拿推,推而移动地一起一落,拿而推之称五指拿推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或卧位,医者一手置于枕后,另手置前额,五指略分开,自然屈曲,以五指端和指着力对准一经(即:督脉、左右足太阳膀胱经、左右足少阳胆经),并分置于一穴(即五指分别置于5个穴),双手对移并协调用力抓而拿推,推而移动地一搓一拿,一推一移,缓慢持续,着于五穴(前额部:左右阳白,左右攒竹,正中印堂;左右枕后部:风池,天柱,风府),循五经,顺序拿推,持续着力,推而拿之,拿而不滞,推而移动,移而不浮,刚柔相济。此法主要用于头部的循环治疗。

●注意事项

操作中以拿而搓推为主,循经而行,五指拿法则是以五指的协同抓拿为主。

●功效

滋阴潜阳、通经活络、活血止痛、明目清脑、通调气血。

●主治

肝阳上亢、头痛目眩、视物不清、外感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口苦、颈项强痛、肩痛落枕、颈源性头晕、心悸、半身不遂。

头为诸阳之会,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督脉循行,肾属水,肝属木,水不涵木则肝阳乘虚上扰,通过膀胱与肾的表里关系调节,从而达到滋阴潜阳。肝主疏泄,喜条达,肝郁化,化则肝阳上亢,通过胆与肝的表里关系调节以达到平肝潜阳,督脉经总督一身之阳,通过对督脉的治疗,加强膀胱经、胆经的作用,所以头、颈、项是被推拿治疗高血压择为治疗部位的理由。

●新推拿法

患者取坐势,医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用拿法自发际至枕后往返3~5次,随后拿风池、脑空,接着用两手拇指罗纹交替抹颈部两侧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7~10次。治疗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的失眠.

●按语

五指拿推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及推荡类手法中以五指同时着力于头颈及肩井的手法之一。本法临床应用广泛,常被伤科按摩流派用于通经活络,柔筋止痛;经络脏腑按摩流派多用于滋阴潜阳,补益心脾;小儿按摩流派用于散风解表等。

此外,头部指推法,患者坐位,术者于患者之右侧,用五指分别置于头部督脉、膀胱经、胆经,自前发际推向后发际5~7次。术后再站立于患者之后,沿两侧之胸锁乳突肌拿捏3~5次,拿肩井3~5次,治失眠。

●定义

以双手拇、食指端分置于同侧风池、太阳,着力向内归而上提,称为四指。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操作前先将双手拇指挑起,中指随之伸直,虎口对准同侧耳垂,拇指端对准耳后下风池,中指端置于太阳,然后四指同时施向内归而向上提,由表及里,持续着力四指缺一不可,故而得名四指归提法。此法用于头部,需动作轻巧,取穴准确,施法以微力为宜。

●注意事项

操作时以指腹接触穴位,施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缓慢持续,严禁过于用力挤按捏抠。

●功效

疏风止痛、聪耳明目、疏散头风、清热解表、调和阴阳、补血益气、健脑安神。

●主治

感冒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眼疾鼻病、耳聋耳鸣、失眠健忘、神经痛、偏瘫脑疾、偏正头痛。

●按语

四指归提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手法中的拇指、食指分别着力于风池、太阳的手法之一,两穴配合施以归提,以补益、助阳、通经活络。临床常被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于疏风散热,指针按摩流派用于通经活络、内功按摩流派用于健脑安神等。

风池位于脑空下发际陷中,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处其功效可疏风散热,聪耳明目。主治,感冒头痛、头晕、目赤痛、肩背痛、发热、痴痫等。太阳位于眉梢与目眦中央,向后约横指处取穴,具有疏风清热,明目止痛。主治偏正头痛,目赤红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拿按摩的几个常见手法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十二):按摩手法之三指拿推法
推拿的流派简介
母婴课程--小儿推拿学 3
推拿探寻
中医推拿处于历史低谷期,目前现存的中医推拿流派还有哪些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