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四)

以双手拇指偏峰或余四指循眉以柳,推而抹之,称为抹双柳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或侧卧位,医者以双手拇指偏峰或余四指着力于眉内侧始循眉弓至眉梢丝竹空止,往返推而抹之此法主要用于双眉部位,行于眉弓毛发之中均匀和缓顺行滑抹数次,患者自感眼前豁亮,头脑轻松,精神焕发实为妙也。

●注意事项

操作中双手拇指对称而同时着力,切不可自外向内逆行。

●功效

滋阴潜阳、养血安神、醒脑明目、活络止痛、疏风解表、镇静止晕。

●主治

外感发热、惊风、前额疼痛、偏正头痛、流泪视物不清、目赤肿痛、眼疾、发。

●按语

抹双柳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摩擦类手法中以双手拇指着力双眉的手法之一。双柳眉起于攒竹经鱼腰止竹空,具有散风明目,精脑止痛之功。本法临床常被小:儿按摩流派用以开窍镇静,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于清脑明目等。此法主要配合全身按摩手法应用。

此外,沿眉弓方向摩动。可宣泄太阳热气、活络明目。治疗目疾初起眼红流泪、痛痒 交作、怕热羞明、视物不清。

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眉弓,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推眉弓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

推坎宫法治外感内伤均宜。医用两大指,春、夏蘸水,冬、春蘸葱、姜和纯正香油,在患者眉心上,分推两旁。

以双手导引头部晃动旋转后,提端,使头部前倾,双拇指自风池向下捋之,称为摇头捋颈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分别以拇指挑起,余四指伸直,拇指置于患者两侧左右枕后,食指置于两侧左右下颞颌(患者耳垂对准医者虎口)双手协作,导引头部晃动、旋转,使颈项充分放松。再以双手拇指向前推之,使之头部前倾。然后以双手食指向上扬之,使头部后仰。同时将拇指相对着力拢合,提端,使颈项充分牵引(医者以双肘尖置于患者肩窝部,以加大牵拔的持续力及对抗力),持续1分钟左右,轻轻松脱。再以双手拇指向下捋之,顺颈项,循足少阳胆经,对称下捋至肩井穴。

●注意事项

晃颈、提端、搬锦胆经捋按至肩井均和谐施以。切忌简单从事。

●功效

通经活络、滑利关节、活血化淤、缓解痉挛。

●主治

肩颈症、颈椎病、颈项扭伤、颈风痛、高血压症。

●按语

摇头捋颈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导引类及推荡类、挤压类手法中以拇指着力于颈项的手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常被伤科按摩流派用于顺理筋肌,正骨按摩流派用于旋转归位,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于升清降浊。

以双手推运抚摩面颊,形如洗脸,却没有毛巾,故称之为干洗脸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或仰卧位,医者以双手五指略并拢稍屈曲,着力穗者左右面颊,同时自上而下,旋转往返地推运之,形如双手洗脸。操作时应以双手指腹与掌心着力,掌指相互协作,指腹以点揉为主,掌心以抚摩推运为主,或以鱼际揉运代之,此法集中了推法与运法的优点,同时辅以点法、揉法与鸳鸯理额法相衔接,故应用较普遍。手法通常以局部红润、微热及患者舒适爽快、精神振奋为宜。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注意保护皮肤,有循经络或循肌筋两种着力顺序。

●功效

除风痰、祛寒邪、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主治:

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头晕目眩。

●按语

干洗脸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摩擦类及推荡类手法中以双手指掌螺纹面着力于颜面部的手法之一。本法临床应用广泛,常被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于温通经络,被小儿按摩流派用于疏风开窍。特别对近几年的美容按摩流派,更是不可缺少的手法。

以双手拇指交叉合掌用力与颈部提拿颈项肌。称为合掌刁颈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位,头部稍前倾,充分显露颈部。医者立于患者对面,双手五指交叉,合掌锁紧,置于患者颈项两侧,着力合掌呈钳形夹提项肌(双掌根置于患者颈项的位置不宜过宽,避免夹提牵及喉咙而影响呼吸,但亦不宜过窄,因为过窄无法达到夹提项肌及斜方肌的作用)3次。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不宜拍击或旋转拧捏。切忌重力挤压。

●功效

活血止痛、通经活络、缓解肌筋、祛风散寒、消除痉挛、解除疲劳。

●主治

颈项扭伤,颈项风痛,颈椎增生症,高血压症,颈项劳损,外感风寒。

●按语

合掌刁颈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及补益类,以双手掌根着力于项肌的法之一,临床上常用来补充或弥补五指拿及掌根拿法之不足。伤科按摩流派用其顺理肌筋,经络脏腑按摩流派则用其合阴阳、祛除寒邪。

以一手拇指置于患者口内,余四指置于口腔外对应部位,一内一外,在两腮下及上下口唇着力揉捏,称为内应外合法。

操作要领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略张口,医者用绷带缠绕拇指后伸入口腔,置颌弓之外(牙龈外侧),余四指置口腔外与拇指对应部位着力,五指同时相互配合,里应外捏捋推。手法应揉而不滞,捏而不实,推而滑动,运而轻浮,动作轻巧。此法主要用于颌面部之经络、肌筋、穴位。

注意事项

操作时注意保护齿龈及口腔黏膜,施术后以缠裹于拇指的纱布没有血迹为宜。

功效

疏风散热、通鼻开窍、疏风活络、利牙关。

主治

鼻疾、惊风、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口噤不开、牙疼痛、下颌关节炎、流涎、耳疾、中风偏瘫。

按语

内应外合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手法中,以拇指及余四指着力颌面部的手法之一。临床常用以治疗面神经麻痹、偏瘫后遗症、口眼歪斜。本法与按摩推拿四应大法是完全一致的。所谓四应,即应经络、应穴位、应部位、应症状。手法分直接法、间接法、相对法、强弱法、诱导法、补泻法。

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对合着力于患者左右耳垂向下垂直揪,因耳垂形如铃铛于左右相挂,故称为双揪铃铛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双手分别以拇指与食指指腹的对合力于患者两侧耳垂着力揪3~5次。再以拇指于耳垂部推按1~2次为宜。此外还可根据临床辩证的需要,掐按耳垂及耳区穴位,以增加疗效。此法疗效明显,多用于治疗气血阻滞的疾病。

注意事项

操作中严格掌握双耳垂揪的方向,禁止向外、向左右方向伸扯揪拉。

功效

通肾气、补肾阳、降气逆、利九窍、调气血、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

口、眼、鼻疾,颜面肌肉痉挛,三叉神经痛,面瘫、偏瘫,神经衰弱。

按语

双揪铃铛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被动运动类及补益类手法中以双手拇、食指着力于双耳垂的手法之一。本法在临床上常被经络脏腑按摩流派用于解热止痛,小儿按摩流派用于祛风除惊。此法多用于治疗头部疾患或在配合全身按摩时应用。

以双手食指端置患者左右听宫穴,同时相对点按,形如双指打开宫门之势,称为双指开宫。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医者立于患者背后,以双手食指端分别着力于患者两侧听宫,同时相对点按,形如双指开宫之势。听宫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耳门与听会间,操作时用双指对点,点而吸定,按而散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施力。此法是专用手法,可配合应用于全身按摩。

●注意事项

操作时避免重力戳按,并严格控制着力的程度。

●功效

消肿止痛、活血散淤、通耳开窍、散热止痛、通经活络,调和阴阳。

●主治

耳鸣、耳聋、眩晕、心绞痛、面瘫、三叉神经痛、外耳道炎、中耳炎、牙齿痛。

●按语

双指开宫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挤压类,以双手食指着力于听宫穴的手法之一。听宫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间,主耳聋、耳鸣、耳痛。临床上指针按摩流派常施用于点穴开筋,通经活络;经络脏腑按摩流派常施用于理气活血。

以拇指、食指指腹于喉结上两旁着力,两指相对点揉,因两指相对形如双龙,喉结圆如珠,故称为二龙戏珠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或仰卧位,头稍后仰显露喉结,医者以拇指与食指指腹置于喉结左右(即:外金津、外玉液)两指对合点揉。点而揉捻,点则按之,揉而动之,捻则旋转。此法宜轻揉而中空如戏珠。

●注意事项

切忌重力捏按,损及皮肉、喉结,着力以向下倾斜为宜。施术之前,须与患者讲话,求得患者密切配合。

●功效

清热利咽、活血化淤,理气松肌、消肿止痛、温经散寒

●主治

流涎、口腔炎症、咽喉疼痛、声音斯哑、中风不语。

●按语

二龙戏珠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挤压类及摩擦类以拇指、食指指腹着力于喉结两侧的外金津、外玉液的手法之一。左为外金津,右为外玉液,系经外奇穴,具有消炎止痛,利咽息风之功,临床常被经络按摩流派用于清咽利喉,指针按摩流派用于通经活络。外金津、外玉液是治疗中风不语的重要穴位。二龙戏珠法在临床应用也较普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十四):按摩手法之四指归提法(可健脑安神)
推拿手法 胸椎正骨整脊手法 科理筋手法 科脱位复位手法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二十七):按摩手法之摇头捋须颈法(治疗颈椎病)
按摩大成之反射点按摩术,按摩绝学,收好了
高级按摩师备考内容
按摩手法多 要领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