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名称的由来

太极拳在数代人的传承和研习中,形成了数十种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流派。在众多流派中,陈式(陈王廷)、杨式(杨露禅)、武式(武禹襄)、吴式(吴鉴泉)、孙式(孙禄堂)太极拳被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五大流派。其中,陈式起源于河南省温县,杨、武两式起源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被称为“永年太极拳”或“广府太极拳”吴式脱胎于杨式;孙式脱胎于武式。

在杨、武两式太极拳诞生之前,太极拳因其技术内容掤、捋、挤、按、採、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种身法为基础,被称为“十三势”;因其演练起来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又被称为“长拳”。杨露禅、武禹襄是友好乡邻,都是自幼习武,常在一起切磋。因仰慕河南温县陈家的拳艺,杨露禅先到陈家沟学艺于陈长兴,武禹襄后到与陈家沟近的赵堡镇访学陈清平。他们在接受掌握了十三势拳法以后,以王宗岳留下的拳论为准则,以《易》之“太极”为切入点,吸收各拳之长,由拳法到拳理,身体力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在文字上将演练的“十三势”拳记作“太极拳十三势”。

19世纪中叶,随着杨露禅祖孙三代的拳艺北京名声大噪,以及19世纪80年代武禹襄的传人李亦畲写的《王宗岳拳谱。附小序并五字诀》(后世称“老三本”)中使用了“太极拳”之名渐为世人熟知。此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陈家沟和赵堡镇的拳术也逐渐突破门规乡戒向社会广泛传播,并有专著面世,也都广泛使用了“太极拳”这一称谓。“十三势”转而变为对太极拳术内容的具体解释。太极拳称谓的统一使用与太极拳的形成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饱含着数代人的心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能不能统一
太极拳<二>
群内语音分享整理之一: 杨禄禅三下陈家沟
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评析兼论《太极拳精义》|新锐太极史论
武当太极拳和当代五大太极拳流派有什么渊源,为什么五大太极拳流派里没有武当太极拳?
「一言」陈家沟访记之杨露禅学拳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