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死了以后,只是一块肉吗?

主播:韩生,

 ☝  配乐: 郑小宇 - remember me 



01


无论是谁,人死了之后,划开皮就是一块肉,你死了就明白了。


《Unnatural》(又名:非正常死亡)


这句话出自日剧《Unnatural》的解剖师中堂系,自从女朋友被未知的犯人杀害,中堂系一直活在不能被解释的死亡阴影中。


找不到犯人和死因的他,说出了“人死就是一块肉”的无力自白,其实他比任何人都在意“如何死亡”这件事。


当谈到生死问题时,恐怕没有谁比哲学家更愿意探讨了。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波娃瓦在《时势的力量》一书里,对于死亡、生命以及失去的文字,显然更具有不依不舍的温存感:


我悲伤地想到了所有我读过的书,所有我看过的地方,所有我积累的知识,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他是贪生舍不得死的,就像有的人生了奇怪的病还未确诊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猜想我不会得绝症了吧?我还有好多事还没做过呢。


《滚蛋吧!肿瘤君》


历史对人类死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开始流行研究“死亡学”。


从17世纪个体消逝的虚无,到18世界对肉体腐败的恐惧,至19世纪过期的肉身终于可以得以善终,一直到20世纪对死亡的预判和倒置。人类终于学会在不治之症来临时说服病人也说服自己:死亡,并不可怕,苦难带不走他的意


然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死亡一直都是个隐晦的话题,只有在看着亲人朋友离开的瞬间,才开始了关于死亡的教育。


什么是死,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在我们还没能理解死亡的意义时,也有人提到过一个简单的道理:人都会死,却依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02


18岁时,我问妈妈:“为什么你年轻的时候是单眼皮,年纪大了之后就变成双眼皮了呢?我老了之后也会变成双眼皮吗?”


她告诉我:“年纪大了,眼皮下垂了自然就会有双眼皮的了。”


如今我有双眼皮了,心情却很复杂。单眼皮已经成为我后半辈子必须怀念的事,而双眼皮更像是丈量我生命的进度条,我只想对它说“撑住,我还年轻!”


不久前有人在网上发帖问:“你的20多岁是怎样的?”


有一个人留言说:打架、喝酒、恋爱、结婚、买房、患癌,我才23岁,就好像过完了一生。



他的回答很容易让人感到悲伤,“一生”这个词对于23岁的他而言太沉重了。他到底要怎样才算活完了一辈子?读完了大学,遇到了真爱,成就了一番事业,还是说完成了后代的延续?实在很难下一个定义。


23年好像太短了,短到让我们替他惋惜,更残酷的是,他的这些经历像浮光掠影匆忙来去,而不是完整的一生。


时间是种奇怪的秩序,它会带来问题,却也能带来解药,可以无声地治愈一些症结。


也许有人听说过,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是不怕死的就像李敖先生所讲:“我老了,但不羡慕现在的你们,我只羡慕昨天的自己。”


李敖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人,虽然生平功绩颇丰,却也树敌无数。但是当他真正辞世的时候,并没有怨渎,也没有遗憾,而是平和慈爱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也许死亡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没有活够,就死掉了。



03


在上海经营死亡体验馆的ting引用了一句话: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充分活过了?


很多人在读大学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到一件事,如果当年再努力一点点,就不至于在这个大学念书了;


工作了之后,又会悔恨,如果再努力一点点,是不是就能拿到最心仪的工作;


买房子时又发现,投资偏差一点点,就错过了一个亿……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他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就可以做得更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年解了10次也解不出来的数学题,现在放在面前,他真的愿意找解法吗?


现在给一份很喜欢但工资极低的工作,真的愿意去做吗?


现在让用500万买一套价值1000万的房子,知道自己钱不够,愿意借钱买吗?


他们都在想象“我本可以更优秀”,实际上却无动于衷;他们总说“早知道”,可偏偏看不见眼前的机会。瞻前顾后却不好好把握眼前,这就是“没有充分过活”的证据。


钱谷融先生


已故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谷融晚年曾说:“我写的东西不多,但是没什么要改的。”


他有底气对以往写过的每一个字都不反悔,因为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时,他都坚持只把最好的文字和最合时宜的思想往作品里投送,这对成长在千禧一代的我们来说,是多么难以达到的境界。


钱谷融先生掐准了每一个可能带到墓碑上的字,对自己的一生无悔,认真活了98年,也就善终了。


而那些在人生中充满悔恨的人,最害怕的大概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从来不是人生的前锋,做事情也没有底气,每次遇见逆境都只是适当防守,适时撤退。


最后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乌合之众的后卫,每向前走一步,就向后缩半步。


这些没有充分斗争过的人,是“活得不充分”的,所以遗憾,所以怕死。



早逝的天才卡夫卡说过: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跟着自己的影子不断做减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会导致所有剩余的生命都不能被充分调用。


其实就算30岁,也应该勇敢、努力地走好每一步,去体验那些未知的事物,并在未来的每一天,发掘出全新的自己。


更进一步地讲,即便到了80岁,也请骄傲地说:青春尚好,还不能死!



04


李开复出了一本书《向死而生》,书里讲述了曾经就职于苹果、微软、谷歌等世界顶尖科技公司并分别担任全球副总裁职务的他,在罹患癌症之后的斗争以及对整个人生的反思。


李开复——忏悔


他曾经以为自己过的每一天都具有极大价值,365天不停休满负荷地加载,再骄傲一点甚至可以为自己的工作生涯打满分,最终却抵不住命运无情的嘲弄。


大难不死才懂得珍惜健康活着的福气,当荣誉、功绩这类外在的焦虑消散之后,他终于学会了:如何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活好生命里剩余的每个瞬间,更好地对待自己、家人、事业和世界。


他也在提醒我们,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很多事情还来得及就不去做。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我们可能会有非常多的遗憾,因为想做的事情还很多,却没有时间逐一完成。而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还真不一定有机会去做。


电影纪录片《七十七天》讲的就是一位探险家趁着自己还有能力,走上“死亡之路”,用77天孤身穿越了世界第三极——羌塘无人区的故事。


《七十七天》


他在途中不仅要面对低端恶劣的地形、变化无常的天气,还要经受狼、鹰、藏棕熊等野兽的威胁,加之内心的困惑迷茫,差点活成了大写的“亡”。好在他每遇一件凶事就坚定一次活下去信念,最终走出了无人区,成功,而无憾。


人天生是会迷茫的,也是会遭遇困境的,一辈子那么长,一定也有疲惫不堪的时候,而活不活得好一生,关键就看你每一步怎么做出选择。


只有选择活好每一个当下,尽可能不留遗憾,未来才有可能被打磨成你想要的样子。


请把今天,当作你余生的第一天来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最大的无奈莫过于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遇到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
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遗憾
珍惜,才能减少遗憾!
先把今天过了,明天的明天再说
生命太短,没有时间留给遗憾
余生不长,勿留遗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