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五)

馆友“智者1111”: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10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五)”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5年10月19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历史/文化”下“汉语/对联”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10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五)

  

81、东施效颦(东施)
[释义]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辨形]  颦;不能写作“频”。
[近义]   邯郸学步 照猫画虎 亦步亦趋 优孟衣冠生搬硬套
[反义]   择善而从 自我作古 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不从主观实际出发;像~那样;胡乱模仿;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英译]  blindly copying others and making oneself lookfoolish
[成语故事]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82、老骥伏枥(曹操)lǎo jì fú lì
[释义]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语出]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正音]  骥;不能读作“jí”;枥;不能读作“lí”。
[辨形]  枥;不能写作“历”。
[近义]   老当益壮 壮志凌云
[反义]   老气横秋 老态龙钟
[用法]  含褒义。多用于形容怀有雄心壮志的老年人。常跟“志在千里”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上努力钻研;真是“~;志在千里"!
[英译]  Old people may still cherish high aspirations。
 
83、有勇无谋(吕布)
[释义]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只有胆量;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凭勇气猛冲猛打;而没有周密考虑。
[语出]  唐?陆贽《论西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正音]  谋;不能读作“mé”。
[辨形]  谋;不能写作“某”。
[反义]   有勇有谋 大智大勇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凡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能学猛张飞~啊。
[英译]  have valour but lack strategy
 
84、阮囊羞涩(阮孚)
[释义]  阮孚的囊内只存一钱“看守”;为的是免得羞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语出]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阮囊羞涩;行止两难。”
[正音]  阮;不能读作“yuán”。
[辨形]  羞;不能写作“差”。
[近义]   囊空如洗 室如悬罄
[反义]   腰缠万贯 堆金积玉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1)小林约我一起去春游;我因~;只能借故谢绝。
    (2)我早答应给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架钢琴;因~;至今未能遂愿。
[英译]  with no money in the purse

元 阴时夫 《韵府群玉?七阳》“一钱囊”:“﹝ 晋 ﹞ 阮孚 持一皂囊,游 会稽 ,客问:'囊中何物?’ 阮曰:'但有一钱看囊,空恐羞涩。’”后因以“阮囊羞涩”为手头拮据,身无钱财之典。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两月餘, 阮囊羞涩,垂橐兴嗟。”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三场:“[ 侯朝宗 ]:'秀才点状元,那有不愿意的道理!只是我 阮囊羞涩,难以为情。’”亦省作“ 阮囊 ”。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刘子仪膏药》:“年餘,母金耗尽,依旧 阮 囊。” 柯灵《香雪海?小浪花》:“也时而掏掏羞涩的 阮 囊,向他买一两粒糖吃。”
85、枕戈待旦(刘琨)
[释义]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语出]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正音]  戈;不能读作“ɡě”。  [辨形]  枕;不能写作“忱”或“沈”;待;不能写作“侍”。
[反义]   醉生梦死高枕无忧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连动式。
[辨析]  ~和“严阵以待”都有“警惕性高;等待敌人”的意思。但“严阵以待”偏重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偏重在杀敌心切;指睡觉时仍不放松戒备;等待着杀敌。
[例句]   这支英雄舰队;~;日夜守卫在东海前哨。
 [成语故事]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86、奇货可居(吕不韦)
[释义]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语出]  《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正音]  奇;不能读作“jī”。    [辨形]  货;不能写作“贷”。
[近义]   囤积居奇              [反义]   宝货难售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认为”、“当作”一类动词的宾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析]  ~和“囤积居奇”;都可以表示“囤积储存;等待高价出售”的意思。不同在于:~强调“奇货”;即“囤积”珍奇的货物;“囤积居奇”强调“居奇”;即囤积起来;待时出售;牟取暴利。
[例句]   (1)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了点资本;~;小心栽跟头。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枉友》:“市上荞价廉;此~。\"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京城邯郸做生意。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路上他发现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有人告诉他说:“这个年轻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名叫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
  当时,秦赵两国经常交战,赵国有意降低异人的生活标准,弄得他非常贫苦,甚至天冷时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吕不韦知道这个情况,立刻想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他不禁自言自语说:“此奇货可居也。”意思是把异人当作珍奇的物品贮藏起来,等候机会,卖个大价钱。
  吕不韦回到寓所,问他父亲:“种地能获多少利?”
  他父亲回答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运珠宝呢?”
  他父亲又答说:“百倍。”
  吕不韦接着问:“那么把一个失意的人扶植成国君,掌管天下钱财,会获利多少呢?”
  他父亲吃惊地摇摇头,说:“那可没办法计算了。”
  吕不韦听了他父亲的话,决定做这笔大生意。他首先拿出一大笔钱,买通监视异人的赵国官员,结识了异人。他对异人说:“我想办法,让秦国把你赎回去,然后立为太子,那么,你就是未来的秦国国君。你意下如何?”
  异人又惊又喜地说:“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报答你。”
  吕不韦立即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左右的亲信,把异人赎回秦国。
  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他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给华阳夫人送去大量奇珍异宝,让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嗣子。
  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史称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异人即位为王,即庄襄王。  庄襄王非常感激吕不韦拥立之恩,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阳一代的十二个县作为封地,以十万户的租税作为俸禄。庄襄王死后,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权倾天下。
 
 
87、拔山盖世(项羽)
[释义]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语出]  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千古英豪;后裔沦没;非越郡孤魂一祭;则拔山盖世之雄;几乎其为苦敖之鬼矣。”
[正音]  拔;不能读作“bō”。
[辨形]  拔;不能写作“拨”。
[近义]   拔山扛鼎
[反义]   手无缚鸡之力
[用法]  形容勇猛无比。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楚霸王项羽虽有~之勇;由于刚愎自用;只落得个兵败自刎的下场。

谓勇猛无敌于天下。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 清 戴名世 《范增论》:“当此之时, 项籍以叱咤喑哑之资,拔山盖世之气,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顾计不出此,拔山盖世之气概,不施之于犬羊,而施之于同胞。”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 项王就是因成功的暴速,他自己生了一个幻觉,他自己以为是他一个人的拔山盖世的力气,把 秦 人歼灭了的。”
88、侧目而视(苏秦)
[释义]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语出]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侧;不能写作“测”。
[近义]   望而生畏 望而却步 怒目而视
[反义]   目不斜视
[用法]  含贬义。含有轻蔑意味。形容愤怒、不满或畏惧。一般作谓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怒目而视”;都有“愤怒或不满地看人”的意思。但“怒目而视”的语义里;在较多场合偏重在“愤怒”;~在较多场合偏重在“不满”;并含有畏惧之意。
[例句]   他看到群众对他都~;也就一声不响了。
[英译]  a jealous look
 
89、庖丁解牛 (庖丁) 
[释义]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语出]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正音]  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辨形]  庖;不能写作“疱”。
[近义]   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用法]  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一般作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游刃有余。
[成语故事]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意念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
[释义]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语出]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近义]   项庄舞剑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例句]   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 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后用来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
91、相煎何急(曹丕、曹植)
[释义]  煎:煮;何:多么;急:紧迫。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语出]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帝尝令陈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何;不能写作“和”。
[近义]   煮豆燃萁 同室操戈
[反义]   和睦相处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这两个王子;年龄只差一岁;小时候总是亲昵地玩在一起。当他们渐渐知道王位的利害时;就开始~的争斗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 ( 曹丕 )尝令 东阿王 ( 曹植 )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清 伤时子 《苍鹰击?株连》:“是同根相煎何急。” 周恩来 《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 江 南一 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92、神机妙算(诸葛亮)
[释义]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语出]  宋?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正音]  算;不能读作“shuàn”。  [辨形]  机;不能写作“极”。
[近义]   锦囊妙计               [反义]   无计可施 束手无策
[用法]  用作褒义。常用在形容计策;智谋等方面。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析]  ~和“锦囊妙计”;都形容高明;巧妙的计谋。~多指计策高明;奇妙或者能够识破对方的计谋;善于判断形势;“锦囊妙计”一般指具体的妙计;能解决突然困难;含有比喻性。
[例句]   (1)犯罪分子再狡猾;也逃不过我公安人员的~。
    (2)诸葛亮的~;使他常打胜仗。
[成语故事]
  公元208 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一统天下。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东吴的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一次,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会被斩首。周瑜暗自高兴,觉得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可以借机除掉他。可是,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务的办法。他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个草人。第二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大雾笼罩,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这就是神机妙算的意思。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下令军队用箭射向对方。霎时间,曹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不一会儿,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经挂满了箭。诸葛亮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借箭。”等曹操明白时,诸葛亮的草船早已驶远了,曹操悔恨不已。周瑜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万分感慨地说:“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确不如他啊。”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叫做“草船借箭”。这个成语就是从此故事中引申出来的。
 
93、笔下生花(李白) 
[释义]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语出]  《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近义]   妙笔生花
[用法]  补充式;作定语;指能写好文章
[例句]   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以《阿房宫赋》传诵千古。
 
94、胯下之辱(韩信)
【题名】:胯下之辱    
【拼音】:kuà xià zhī rǔ    
【解释】: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例句】:你听说过韩信~的故事吗?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②怯耳。’众辱③之曰:'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胯⑤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注释】: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②中情:内心。③众辱:当众污辱。④能死:不怕死。⑤袴:通“胯”,两腿间。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典故】: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靠他们的人多势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    
【用法】作宾语;指极大的侮辱    
【相近词】胯下蒲伏    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张良给他的推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一统天下。    
【启示】: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示例] :李群玉《献王中丞》诗:“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哪惭胯下羞。”    朱熹《次季通韵赠范康侯》:“年来生老大,甘此胯下辱。” →如果您想添加一个新词条,请 创建词条
 
95、家徒四壁(司马相如)
[释义]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语出]  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正音]  壁;不能读作“pì”。
[辨形]  壁;不能写作“璧”。
[近义]   一贫如洗 翁牖绳枢
[反义]   丰衣足食 家给人足
[用法]  用于形容家境贫穷得什么也没有。一般作定语、谓语、补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一贫如洗”;都形容非常穷困;一无所有。但~偏重在“家”;“一贫如洗”偏重在“人”。
[例句]   (1)毒品害得许多人~;一文不名。
    (2)解放前;城市贫民穷得~;而且就连这“四壁\"也并不是他的。
 [成语故事]
  汉朝的司马相如是当时一个有名的才子,不过他的家境很不好。
  有一天,大财主卓王孙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顺便让司马相如表演他的琴艺。卓王孙的女儿那时候刚死了丈夫,名叫文君,对音乐很有兴趣。当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弹琴时,知道文君也在场,就用音乐表达他的爱意。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贿赂卓文君身边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转达他的感情。结果,当天晚上,卓文君就离家出走到司马相如住的旅舍,两个人一起回到成都。
  可是回到司马相如的家,屋子里除了四面墙壁外,根本没有任何东西。
  他们生活得十分艰困,靠着朋友的帮忙,才在卓王孙家的附近开了一间酒店。没多久,邻居们都晓得,卓王孙的女儿居然在街上卖酒!卓王孙为了面子,不得已只好送给卓文君一百名仆人和一百两黄金,让他们购买田产、房屋。
 
96、焚书坑儒(秦始皇)
[释义]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读书人。指秦始皇焚烧《诗经》、《书经》等古代典籍;坑杀一批儒生。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
[语出]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正音]  焚;不能读作“fěn”。    [辨形]  坑;不能写作“炕”。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例句]   秦始皇时期;嬴政实施暴政;~;毁坏了大量文学典籍。
 [成语故事]
  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席庆贺打败匈奴等少民族的大喜事。文武官员全出席了。有七十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在宴会上博士的领袖周青臣举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听了周青臣的颂扬,连连夸奖周青臣道:“说得好!说得好!”
  可是这番颂扬却触怒了另一些满脑子旧思想的博士们,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他听周青臣说分封制不好,郡县制好,心里十分难过。便急忙对秦始皇说:“陛下!我听别人说,殷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那个制度本来就很好。”
  淳于越重提分封的事情,秦始皇听了心里很是厌烦。他叫大家再议论议论,看看究竟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这时已经任丞相的李斯反对淳于越的谬论,并建议;史官所藏的书籍,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都拿来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
  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其具体办法是:除了那些讲医药、占卜、种树一类的书以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记的历史书,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在命令下达三十天之内,都要缴到地方官那里去烧掉。  秦始皇下令焚书,使得许多读书人非常反感,不仅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反对他的暴行,连一些在朝廷里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博士,也在暗地里议论。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有的还逃走了,十分生气,决定狠狠惩治他们。于是下令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也不详细审问,查证核实,就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了个大坑,把他们全部都活埋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但他的做法太过分了,太残暴了。焚书,既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坑儒,又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秦始皇是一个完成伟大统一事业的了不起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皇帝。
 
97、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成语】囊萤映雪,也作“积雪囊萤”、“集萤映雪”、“聚萤映雪”、“映雪囊萤”    
注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相近词】囊萤照雪    【押韵词】夙夜不解、停阴不解、针头削铁、废铜烂铁、趁热打铁、诲人不惓、尺兵寸铁、土崩瓦解、刃迎缕解、蝉蜕蛇解    【字词解释】囊萤:包着的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
成语出处 1、“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成语故事[回目录]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9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释义]  赔:蚀本;折:亏损。比喻想算计别人;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语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正音]  折;不能读作“shé”。
[辨形]  赔;不能写作“陪”;折;不能写作“拆”。
[近义]   损兵折将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心术不正的人必遭失败。一般作谓语、补语。
[结构]  复句式。
[例句]   这回他投机不当;弄不好~;全盘皆输。

三国 时 东吴 孙权 要向 蜀汉 索回 荆州 ,都督 周瑜 定计,将 孙权 妹谎说嫁给 刘备 ,借以把 刘备 骗到 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 荆州 。 刘备 按 诸葛亮 的对策行事,到 东吴 成婚后同夫人逃出 东吴 。 周瑜 带兵追赶,被 诸葛亮的伏兵打败。此故事见于 元曲《隔江斗智》第二折,又见于《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后世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得利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照世杯?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这穆太公因要寻取儿子回家,不料儿子寻不着,反送落一件日用之物,又送落一件生财之物……説是带累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从此便怀了鬼胎,恐怕媳妇认真做弄手脚,那时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这件事还不仅说明 艾森豪威尔 和 杜勒斯 '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它证明我们的人的一种无畏的自豪。”
99、路人皆知(司马昭)
[释义]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语出]  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近义]   家喻户晓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高贵乡公 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沉 、尚书 王经 、散骑常侍 王业 ,谓曰:'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后以“路人皆知”指某些人的用心、隐私等为人所共知。 清 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尾大末强,路人皆知,不敢声扬,公独奋笔。”《野叟曝言》第七二回:“ 秦檜之恶,路人皆知。” 
100、百步穿杨(养由基)
[释义]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语出]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
[正音]  穿;不能读作“cuān”。[辨形]  杨;不能写作“扬”。 [近义]   穿杨射柳 百发百中
[反义]   无的放矢  [用法]  多用在书面语里;形容射击技术高明。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例句]   (1)在解放军战士中;能~的大有人在。
    (2)他经过苦练;技术终于能够达到“~\"的程度。
[成语故事]
  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 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 胁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 苏厉介绍了一个应该向白起讲的故事: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 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 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 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 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 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 “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采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 “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 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 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介绍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事。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 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个成语典故及人物故事(下)[转自吝啬鬼]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四)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10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1-50
100个成语中的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10)
[转载]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