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招”诈骗七大骗招

高考将进入录取阶段,一些不法分子的“高招”诈骗活动便在近期有所抬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日前公布了近些年来经常出现的招生骗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从正式渠道了解、确认招生政策和信息,不要相信社会上别有用心人员的“高招”传言或许诺,防止因求学心切而上当受骗,蒙受精神与经济损失。

骗招一:混淆概念。此类诈骗中,骗子往往利用家长们不了解“成人教育招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区别。事实上,成人教育招生只要注册就能入学。

骗招二:利用“内部指标”行骗。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与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要求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

骗招三:以“军校招收地方生”名义诈骗。骗子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欺骗考生家长;有的犯罪团伙伪造印章、证件,办假军校从中牟利。军校其实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任何费用。

骗招四: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而实际情况是,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达到规定分数线后经各地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骗招五:利用招录“特长生”诈骗。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特长生可以视情况加10分至30分,一些不法分子声称自己能通过关系,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或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但是需要交钱。

骗招六:打着“补录”旗号行骗。骗子利用的是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以及补录的程序、规定的弱点。实际上,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再打电话,更不会派人找家长“补录”。

骗招七: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对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考生及家长,声称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才录取的,以此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揭高招七大骗术 考生家长莫轻信“点招”传言
高考招生骗局面面观
后高考时代骗子活跃 谨防招生骗局
【警惕】“高考骗局”花样多 蜀黍教你防“中招”
高考结束 这些骗局要认清
省高招办揭秘五大骗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