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变“要孩子学习”为“孩子要学习”
8岁的女儿最近这段时间不爱学习,不是回到家就忘了作业这回事,就是作业写到一半,就想看动画片玩游戏,心思全然不放在学习上。孩子的爸爸看见了,又是着急又是担忧,责备的话脱口而出:“你怎么回事?说过多少遍了,做完作业再玩,你怎么就是不听?”面对父亲的责备,女儿总是不耐烦地扭动身子。怎样让女儿听进父母善意的提醒呢?妈妈陷入思考。

  女儿之所以排斥爸爸的提醒,那是因为女儿在其中感受到的不是有意,而是责备。父亲在责备她不听话,不长记性,不爱学习和做作业。虽然她迫于父亲的威严不能反抗,但还是通过身体的扭动来表现内心的排斥和不耐烦。相对于直接的斥责,也许和风细雨的解说更有效。为此,妈妈决定换一种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当女儿再次企图逃避做作业时,妈妈对她说:“今天晚上我给你讲你爱听的白雪公主的故事,这个故事很长,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你最好把作业做好,免得还要留一段故事到明天讲。”也许是女儿感受到了妈妈的关心,这一次,女儿的家庭作业做得又快又好。

  许多父母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使尽浑身解数,然而往往没有收效。这是因为父母们往往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或训导孩子,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总是无视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能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父母苦口婆心的说教非但不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反而造成孩子厌学的情绪。

  一个孩子很不喜欢吃饭,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一次,孩子的父亲带回了一个新颖別致的椰壳。孩子看到椰壳后爱不释手,父亲就把椰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吃饭的饭碗。结果,孩子爱上了吃饭,问题迎刃而解。这一现象被称为椰壳效应。椰壳效应说的是只要父母找到正确的方法,孩子的厌烦心理就能迎刃而解。同样是吃饭,用孩子喜欢的椰壳当碗,他就能吃得兴高采烈,而用普通的饭碗,孩子就不爱吃饭。它妙就妙在变“要孩子吃饭”为“孩子要吃饭”。

  虽然说的是吃饭,其实学习也是同理。如果父母在要求孩子学习时,了解孩子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自主学习,并且给孩子以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何愁孩子不喜欢学习,何愁孩子会厌恶或躲避学习?每个父母都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制造这样的“椰壳效应”,让孩子彻底摆脱厌学心理,爱上学习。比方说,同样是作业,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完成,孩子就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并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和反复提醒。

  这就是椰壳效应给孩子学习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椰壳效应”还能在塑造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孩子写作业时,姿势不对,眼睛总是离作业本太近,父母看见了,又是着急又是担忧,埋怨的话脱口而出:“你这是怎么回事?说过多少遍了,写字时眼睛离书本要有一尺,你怎么就是不听?”在这样的责备声中,孩子显然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意,孩子能感受到的仅仅是父母在责备自己不听话,让父母失望。如果父母懂得换一种方式,轻轻说孩子,父母希望你永远有一双清澈的眼睛!”或者一句简单的提醒“孩子,注意眼睛!”这时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妈妈在关心自己,为自己的眼睛担心,孩子在感到温暖之余,会更注意纠正自己的不良写字姿势。

  在学校,很多老师也经常会利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化枯燥的历史课堂教学为去博物馆参观,化机械的死记硬背为孩子之间的背诵竞赛,寓教于乐,孩子的兴趣马上就会被激发起来,学习效果也会更佳。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不断地矫正和反复的强化,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应该融入耐心,细心捕捉生活中的“椰壳”,选择恰当的时机将之做成“碗”,以便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父母带给孩子的应该是更阳光的自我,更自主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将“要孩子学习”变成“孩子要学习”
一个神奇的心理效应:让孩子彻底爱上学习
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晚上和孩子吵完架,家长比孩子更脆弱
帮助女儿从“厌学”到“学霸”,这位“胆小”的妈妈真的做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