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趣谈】第172期:先秦诸子著作中的典故——《孟子》(16)

【典故篇】简介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毕光荫  /  栏目副主编:周敏璐

审校:张婷、周敏璐  /  责编:杨衢

典故具有言简义丰和耐人寻味的特点,古诗词中用典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现象,而目前典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也不轻。从应试角度看,典故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部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扩展思维、陶冶情操,丰富作文素材。

那么,何为典故?许慎《说文》中“典”释为“五帝之书,从册在兀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均释义“典”为重要的典籍书册。“故”其中解释做“故旧,古旧”。“典故”即古旧的典籍书册。《辞海》的解释则更通俗灵活:典制和掌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在此,我们选取《辞海》释义中的后者,即汉语言文学典故,分著作选录典故出处,并加以诠释,同时列举相关诗文引用,方便将其中的内涵挖掘、传递给学生。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栏目信息

官宣!语文趣谈文化“淘金”之旅即将开启!

《孟子》中的典故(16)

【一暴十寒】

典故出处: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孟子说:“不需要对王的不明智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最容易成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成活的。我(和王)相见的次数实在太少了,我每次回去后来使他受冻的(佞幸小人)就接踵而至了;我对于(王)善良之心的萌芽能起什么作用呢?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暴”同“曝”,原指晒一天,冻十天,即使是容易生长的植物也长不起来。后以“一暴十寒”用为比喻学习、工作等忽冷忽热,没有恒心,努力少而荒废多的典故。

诗文引用:

南宋·曾丰《正月雨雪》:“一曝十寒权在天,春行冬令风弄权。”

南宋·释行海《送子谦皈松江》:“一曝十寒吾已老,寸阴尺璧子须忙。”

元·刘埙《隐居通议·文章四》引宋吴镒《上陈丞相书》:“一齐众楚,薛居州不能善其君;一暴十寒,虽孟子不能智其主。”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珠妓情殉》:“所与游者,多非益友,酒食游戏相徵逐者,趾错于庭,纵有二三老成持重者施以针砭,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

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三》:“皇帝诚厉风旨,于此中得一二人,如恩与吉者,俾侍太子,则一暴十寒之病,庶几免矣。”

【版筑(筑岩、傅说版筑)】

典故出处: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告子下》

孟子说:“舜在田野之中发达起来,傅说在筑墙时被起用,胶鬲在打鱼晒盐时被起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起用,孙叔敖在海边隐居之地被起用,百里奚在奴隶市场被起用。”

《史记》卷三《殷本纪》:“(殷)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岩’也。”

传说傅说在做殷商国相之前,曾在刑徒所囚的岩版墙内隐身,后被武丁帝派人救出举为相。后以“版筑”喻指帝王求贤或贤人获得知遇。

诗文引用:

唐·李峤《野》:“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

唐·武平一《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

唐·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

【方寸岑楼】

典故出处: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孟子·告子下》

孟子说:“回答这个有什么难呢?如果不测量底部(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较它的顶端,那一寸厚的木块(若放在高处,)可以让它高于尖角高楼。”

有一位任国人提出,要守礼节,就吃不到东西以至于饿死;不守礼节,就可拿到东西吃;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一定要守礼吗?屋庐子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便去问孟子。上面的一段引文就是孟子回答这个问题时,开头说的一层意思。孟子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并指出任国人提问题的思想方法是错误的。

后以“方寸岑楼”比喻相差悬殊,类比不当,这里特指差者低者的不自量。

诗文引用:

北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贵人怜公青两眸,吹嘘可使高岑楼。”

南宋·文天祥《题钟圣举积学斋》:“方寸起岑楼,一勺生龙鱼。”

明末清初·释今无《解虎以洗蜡石失脚几绝作此嘲之》:“魋鼻倏如龙隼公,方寸可使高岑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借鉴典故给孩子起名
诗词歌赋起名术
这些语文知识、国学常识,孩子考试绝对用得着!还不快收好!
2020高考语文学习不可缺失的100个文学典故
部编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孟子>三则(节选)》
语文趣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