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趣谈】第167期:先秦诸子著作中的典故——《孟子》(11)

【典故篇】简介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毕光荫  /  栏目副主编:周敏璐

审校:张婷、周敏璐  /  责编:杨衢

典故具有言简义丰和耐人寻味的特点,古诗词中用典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现象,而目前典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也不轻。从应试角度看,典故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部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扩展思维、陶冶情操,丰富作文素材。

那么,何为典故?许慎《说文》中“典”释为“五帝之书,从册在兀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均释义“典”为重要的典籍书册。“故”其中解释做“故旧,古旧”。“典故”即古旧的典籍书册。《辞海》的解释则更通俗灵活:典制和掌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在此,我们选取《辞海》释义中的后者,即汉语言文学典故,分著作选录典故出处,并加以诠释,同时列举相关诗文引用,方便将其中的内涵挖掘、传递给学生。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栏目信息

官宣!语文趣谈文化“淘金”之旅即将开启!

《孟子》中的典故(11)

【齐东野语】

典故出处: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孟子·万章上》

咸丘蒙问:“古语说:'修养最高的人,君主不能以他为臣,父亲不能以他为子。’舜朝南面而立当了天子,尧带领诸侯向北面拜见他,(舜的父亲)瞽瞍也向北面拜见他。舜见到瞽瞍,神情局促不安。孔子说:'这个时候,天下危险得很啊!’不知道这话确实如此吗?”

孟子说:“不,这不是君子所说的,是齐国东郊老百姓的话。是尧老了而叫舜代理天子的。《尧典》上说:'舜代理了二十八年,尧才去世,人们像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年,民间停止了一切音乐。’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百姓没有两个天子。’(假若)舜在此前已经当了天子,又带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就是有两位天子了。”

孟子认为咸丘蒙的问题纯系无稽之谈,故用“齐国东鄙野人之语”指出问题的荒诞不经。后因以“齐东野语”用为道听途说、不足为凭的典故。

诗文引用:

南宋·方信孺《王登洲》:“齐东野语真堪笑,请诵昌黎十丈碑。”

清初·查慎行《客有称高唐州为绵驹里者戏成绝句》:“野语齐东最易讹,绵驹遗俗近如何。”

清·王韬《日本通中国考》:“至所云徐福子孙多聚居于熊野山麓村落中,单姓者是也。其亦近于齐东野语耶?”

鲁迅《致唐强》:“雍正朝《东华录》本名《维止录》,取'维民所止’之意,而实则割了雍正的头,后因将兴大狱,乃急改名《东华录》云云。与来札所举之事颇相似,但恐亦齐东野语耳。”

【讴歌顺人】

典故出处: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孟子·万章上》

尧逝世了,三年之丧完毕,舜(为了要使尧的儿子能够继承天下,自己便)躲避尧的儿子而到南河的南边去。(可是,)天下诸侯朝见天子的,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到舜那里;打官司的,也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到舜那里;民歌手们,也不歌颂尧的儿子,而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那样,舜才回到首都,登上了天子之位;而如果舜居住在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给自己),这是篡夺,不是天授了。

顺人:顺应民心之人。舜继尧为帝,是符合天意民心的。尧的儿子丹朱不贤,故尧崩之后,国人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讴歌顺人”后用为咏君主顺应民心民意之典。

诗文引用:

唐·陈子昂《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五羖(五羖大夫)】

典故出处: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

——《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以五张羊皮的价钱把自己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替人家饲养牛,以此来求得秦穆公的信任和重用。’(这话)可以相信吗?”孟子答道:“不,不是这样的;这是好事之徒编造的。”

万章所言,是百里奚自卖其身,得五羊皮,到秦替人喂牛,想要求秦穆公用他。孟子否定了这种说法。另有一种说法,即一般公认的说法,出自《史记·秦本纪》:“缪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后“五羖大夫”因用为统治者礼贤下士的典故。

诗文引用:

汉·扬雄《解嘲》:“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

唐·李白《南都行》:“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唐·房玄龄等合著《晋书·段灼传》:“自穆公至始皇,皆能留心待贤,远求异士,招由余于西戎,致五羖于宛市,取丕豹于晋卿,迎蹇叔于宗里。”

北宋·梅尧臣《文豹篇赠黄介夫》:“文章子云久已许,还笑大夫费五羖。”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自诸子百家的典故
孟子原文及翻译
封建百科
国学小栈274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万章章句上)
孟子【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