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纪实摄影和伪道学(评论)
李卫东
 2013-06-17 19:46  说:
说的很实在。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7 22:19  说:
谢谢,只是些实话实说。
[回复]  
辛万贺 2013-06-17 20:53  说:
感谢少波老师分享摄影记录世界记录自已之精典感言!学习!!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7 22:20  说:
谢谢,能有些用就好。
[回复]  
晓应(59.42.91.*) 2013-06-17 21:10  说:
博主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地发表了没错误的观点,嘿嘿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7 22:22  说:
有吗?哈哈,晓应老师反应过度了。业余随想,不足挂齿!欢迎常来批评斧正。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7 22:33  说:
对了,我下篇是写《摄影,艺术摄影和流氓学》,一定过来指正哈。:)
[回复]  
陈冰
(已推荐) 2013-06-17 23:58  说:
对号入座,检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还是很有益处的。
[回复]  
李东
(已重点推荐) 2013-06-18 08:12  说:
真诚的交流,锐利的目光。少波立了个镜子,我正对着在反省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8 16:23  说:
里面的很多恶习我不写出来就怕我自己也不自觉地偷偷的做了。
[回复]  
徐林峰
(已推荐) 2013-06-18 09:05  说:
静下来写点心得, 对摄影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我等也跟着受用.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8 16:21  说:
思考的多就知道好照片的难!
[回复]  
康国生
 2013-06-18 11:45  说:
摄影《批评导论》里,以及鲍老师都讲到:纪实摄影的宗旨,是人文关怀精神,是公民意识的体现。不懂纪实摄影的真谛,还要公然歪曲有良知的纪实摄影精神,企图何在?
当然,不关注社会大语境,在丰衣足食的条件下无忧无虑地玩玩心情摄影、拍拍女人的大腿、走街什么的也无妨,人性嘛,保暖了,要想点别的解闷儿啊,可以理解。但是自己缺乏良知,还要公然跳出来指责别人的人文自觉性,这是很卑鄙的行为!
打着崇敬导师的旗号,事实上在公然背板导师的教诲,让人贻笑大方。这有两种解释:一个是真的不懂;一个是别有用心。
当下社会,拿着纳税人的高额俸禄,不务正业,以陈旧的号称艺术的行头冒充学问、扬名、乃至误导他人的人实在不少,这种现象,不只是个人的悲哀。
——就这个话题,说点泛指的现象,并非针对少波本人。也请勿对号入座。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8 15:48  说:
哈哈,我遭老康骂了。不过老康骂的还是过瘾的。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就在考虑会不会被对号入座,但我想该不会的。很多人或许想到这个哪个的,但我认为不会想到老康的。他属于第一类有担当的摄影师,看他的作品一惯题材和他第一次四月风月评获奖就知道他的实力。虽然我老说他技术有些问题但这不至于把他划到2-3类人里去。有这想法的人有问题了。

我身处国外较久,关心国内题材不到,最多是些个旅游照片。也只能把自己放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另类。但不代表我的骨子里就是这样。文中叙说的都是心力事实,算是自我解剖。但并非我对你们有条件人的倡导。关注社会永远是有良心人该做的事。

看来我东西还没说清楚,抽空再补充!

老康批我批的是有道理的,其实我关注的还是一种氛围渲染,而不仅仅是大腿。我还拍有比这更刺激的呢:)下次给你看啊。
[回复]  
晓应(14.147.15.*) 2013-06-18 17:49  说:
"二黑哥"对老康出言不逊的“背叛”看法(嘿嘿!):

对于我们想说(想拍)的东西(“对象”),我们的语言(摄影)够不着(表达不出来)。而那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我们又能说得义正词严。人话究竟还有多少能靠得住?用这样的语言作的思辨,其人其言我们还能信赖吗?

就事论事而言,老康没有指出博主文章中任何具体的问题(例如哪一句话或者哪一种事实是“公然背叛等”罪行),但是却高举笼统的“人文”、“公民”概念,以“良知”垄断者自居,挥舞“虚无道德”之大棒,向所有人胡乱抡去!而且还装模做样地打出“非针对。。。。,勿对号入座”的招牌自欺欺人,实在是一齣精彩的历史穿越剧(经历文革的人对这套把戏一定不会生疏,你懂得)!

不过,按照当代艺术的观点,老康上述的言语是十足的当代行为艺术,这便是:“疯子”看世界,世界皆疯子,“蠢人”看世人,处处皆愚人!嘿嘿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8 18:07  说:
二黑哥你这就不对了。非要整个被叛概念,对号入座概念。老康不在我批判的范围内(虽然拍纪实的都会沾点边,我也一样),但还是要从主流分析人对吧?否则就都不是实事求是的观点,那我写出来也就没意义了。
[回复]  
晓应(14.147.15.*) 2013-06-18 18:36  说:
王少,你可不能一错,再错!嘿嘿
[回复]  
陈冰
 2013-06-18 15:25  说:
做人,是做真实的自己,还是做虚伪的自己?摄影,特别是纪实摄影,以什么样的心怀举起你的相机?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又有怎样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世界观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
我比较喜欢少波的这篇小文,它引导我思考了好半天,检讨自己,我摄影为了什么?什么让我摄影?是不是在从自己的心灵出发,才不得不举起自己的相机?除此之外,还有摄影过程中的规划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专注一个主题的拍摄?是为了出名还是为了更好地说事儿?我们在为他人选片,在评价他人的作品的时候,我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作者,还是为了普罗大众?这些都在我的思考范围之内。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在这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也不一样,因此对同一事物所持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比如什么才叫“有思想、有深度、有担当、有目标的人。”比如我们有太多的人至今也搞不清楚,什么才算是“纪实摄影”?原因也是因为衡量是否是纪实摄影的标准在某些人心目中的理解不同造成的,或者是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标准。
说一千道一万,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准则,摄影也一样。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8 16:19  说:
老陈比我思考的更深入!
[回复]  
刘向阳 2013-06-18 16:14  说:
真对目前中国的摄影界,少波兄能做到实话实说,难能可贵。其实,要辨证看问题,中国正处于什么阶段,中国的摄影就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存在,时代造英雄。不管什么年代,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存在,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8 16:15  说:
其实这篇文章我困惑已久。每天看着大量的雷同的不痛不痒的东西出现后又消失掉,每个都在说一件纪实的事,可一如过眼烟云。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是问题的错吗?拍摄者有错吗?那拍完怎么就无影无踪了呢?是不是我们语言有问题?那别的人怎么就能拍的让人记住呢?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在思考:是不是就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自身又有什么问题呢?这些让我促成了这篇文章。

摄影范围太大,你看看每天卖出去那么多相机就知道了。但就像很早讨论过的那样:纪实一定是最符合摄影的本性的。所以才导致这个队伍的庞大和鱼龙混杂。我文中其实有个主线就是:先做好尊重自己内心的摄影人,再做好尊重社会的摄影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内心我不信你会表现好尊重社会。这也是说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关系。

好作品越来越少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有杂念了,拍不出让人心动的东西了。你欺骗的了自己但欺骗不了观众。无能为力时就歇歇,整点消遣的练练手不是坏事,也不是丢人的事,四月风不是设有各类栏目吗?为啥不投?这该是我文中的一些想法。先说这些吧!
[回复]  
徐林峰
 2013-06-18 16:42  说:
有自我思想, 写出来就可, 漏洞总是难免.  想法也可能与人相左, 这很正常. 有漏洞不可怕, 没主见才是问题. 
[回复]  
鲍昆
 2013-06-18 16:44  说:
为什么这么多人开始所谓的“纪实摄影”,其实大家过去都是拍风光的。风光照片这几年已经在台面上完全不吃香了,除非你拿钱或权去操作一个奖项,一般的风光照片除了在社区和工会级别的比赛上可以热闹一下,大台面就没什么戏了。于是大家开始按着获奖的方向又奔着“纪实”来了,大家蜂拥去拍拆迁、留守儿童,麻风病院、彝族藏族,基本都是让内陆的汉人们随意拍照的地方和对象。这是中年以上人的行为。年轻人则是对着镜子拍自己,拍城市都市”,拍虚无迷离,其实这些都是把原来万众一心的沙龙那套改头换面而已。所以这些年鲜少见到在视角上新鲜,在立场上表达独立明确,在方式上耳目一新的作品。从策展人的角度上来说,很少有令人激动的好作品,大都同质化。照相机简单,但它害人不浅,就是特别容易让你陷入雷同、模仿、抄袭的陷阱。

少波这篇文章很好,指出了这些现象,提倡拿起相机时应该从内心的激动行事。

但是少波文章中有一点打击模糊的地带,比如类似“自扫门前雪”的一些文字,我不是太同意。估计少波写得高兴,写出花了,再斟酌点会更好。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8 17:00  说:
鲍老批评的即是,其实我是欣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那种类型的人。我的微薄经常因为言语过激被封过很多次,但我的现状使我只能让人感到我脱离实际。

说个小秘密:我曾经利用休假期间回老家拍摄老百姓没有信仰去盲目信教的题材,被家乡领导一顿痛斥,也只好作罢了。但我真的想拍这个题材,这里面的问题太大了。看来要另找机会了。

说这个是说:发自内心的关注事实比流于表面好。
[回复]  
晓应(14.147.15.*) 2013-06-18 18:09  说:
我思故我在,这是哲理,

我蠢人皆愚,这是什么?二!嘿嘿

[回复]  
贾德义 2013-06-19 10:24  说:
还是鲍兄高瞻远瞩!本人再次受益!
[回复]  
石超峰
(已重点推荐) 2013-06-19 13:42  说:
这是我读四月风原创文章最仔细的一次,原因有二:一是少波虽然长期在国外,虽然不能像我们这些国内的影友有好多拍摄关注国内社会问题的机会,但我从少波在国外拍摄的部分作品看到,他是在用心的体味纪实作品的创作,如《安德烈》。二是少波在此文中提到的种种现象,或者叫困惑,我也有同感。少波把他叫愤青一族,俺比少波大很多,不敢装嫩,但同样对一些现象愤世嫉俗,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个“随泼逐流”的俗人。
在探讨摄影本质及其技术上,俺不愿装腔作势,舞文弄墨,愿意直来直去的表达自己的喜好,我也曾直言得罪过一些貌似的“大家”。可能眼高手低,但出发点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并无半点私利之心。
少波的诸多观点我是认同的,一些观点我也想“对号入座”。(我意对号入座没有什么,一种不好的现象,你对号审视一下自己不是更好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这不是心虚怕别人笑话,而是想从中汲取一切教训,更好的按准快门,使摄影作品真正为社会起些作用。
现在摄影界却是有好多垢污和弊端,一些貌似以“关注社会”的所谓作品,误导了人们的思想和视觉,一些人不是追求在思想上的“高屋建瓴”,而是卖弄一些所谓的“技术花活儿”,这才使当下的纪实摄影有了别人垢污的话题。
文艺创作讲先做人、再创作,摄影也同样适合。如果你没能走进你拍摄人群的内心,没能在心底受到撞击,体会到他(她)们的喜怒哀乐,肯定拍不出好的作品来。
其实,加入到四月风,不管是老友新人,每个影友肯定是想在这里学习并提高自己水平的。不管是“大师”还是发烧友,都能在这平台里得到有益的提升,也是四月风的宗旨。
我赞成少波把自己定位“发烧友”,我也愿意以一个“发烧友”自称。但遗憾的是,(恕我笨拙)如今一些评论如隔鞋瘙痒,一些新人的作品得不到指点,这可能是四月风和摄影界普遍存在的疑惑。四月风的管理者虽采取了不少改革和努力,但任重道远。
关于少波提出的纪实题材的话题,我不敢苟同。我想不管是那种主题,只要吃透了这种人群和现象,”窑洞,茅屋,工厂,采石场,灰厂,医院”都能拍出很好的作品的。纪实摄影不在主题,而是影像所反映出的内在本质。
钦佩少波的敢说敢言,这种“愤青”现象在四月风已不多了,希望这些“逆耳之言”能改变当下的摄影批评现状。
勒不住铞子,说了一些“胡话",请指正。
[回复]  
王少波
 2013-06-19 19:39  说:
感谢超峰老师的真知灼见,这也算是对我论述不足的一种完善!再次感谢。
[回复]  
夏建国 2013-06-30 23:11  说:
很喜欢这种氛围,学习了诸多的摄影理念,纪实摄影、景观摄影、艺术摄影、可惜知道还是面上的东西,浅薄的还是不入行,有时候真的把自己绕糊涂了,好在老师把话又说回来了,“窑洞,茅屋,工厂,采石场,灰厂,医院”都能拍出很好的作品的”。拿着相机出门拍摄就好,更有关键的是喜欢那个就按下快门,也许是笨办法。
[回复]  
张晓明 2013-12-04 23:44  说:
波哥这篇文章说的真够痛快的,观点同感。兄弟我还是停留在“花花草草小资小趣那境界上”,对我来说摄影一是记录,一是自娱,真的谈不上不深刻,在当下的四月风上有点吓得不敢发贴啊。
[回复]  
汲 运 2013-12-05 00:01  说:
这篇文章是少波非常真挚的心得,读来也使人"有滋有味"@_@
[回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刹那才是完美,国外街头摄影纪实作品赏
刹那才是完美 国外街头摄影纪实作品赏
纪实的感动
写实又充满讽刺意味的纪实作品
如果想让自己的纪实摄影作品精彩起来
顶级的纪实摄影作品!令人大开眼界!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