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大家一起分享治疗梅核气的方子!

赤脚医生我

北豆根24 佛手24 甘草24 蚤休24 

(单位:克)水煎三次合并分三次服 每日一剂,7剂一疗程. 

本人用了4年多了,疗效很不错!

望各位老师 给予点评 谢谢

白术散 梅核气多为慢性咽炎加情感因素所致,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更适宜。楼主所提供的偏于寒凉,火热重者尚可,其他证型不宜。

20年前我头家的老婆半夜眩晕呕吐,把我叫去出诊,问一下得知当天因感冒咽喉痛去中医院看病,吃药15分钟开始呕吐眩晕。索药方一看,里头有12克山豆根。山豆根冷胃,气虚者不宜。头家老婆向来脸色欠佳,故12克山豆根就中毒。

xiexiecn 头家应该是地方话吧?大概指老板的意思。斑竹不要让人误会哦(头家还有原来的意思,呵呵)。

ruru 應該是閩南地區的方言!
這地區的方言其實很古雅!

白术散 头家就是上司的意思。
上面说的头家是我当时所在公司办公室主任,医疗室归他管。

liyangang1982 正好我有一个梅核气的病人正想请教斑竹,第一次用的是柴胡15半夏12厚朴12茯苓12苏叶15白芍15佛手10香附10甘草6生姜6当归10川芎10三剂水煎服。用完后病人没有好转,说是没有感觉,也不好也没副作用。请斑竹看一下是否方子有误?病人就是感觉喉哤处有不适感,一会轻一会重,吃饭后觉的好一点。
刚才病人来了后我用了第二次方是柴胡15枳实20赤芍20半夏15厚朴15茯苓20苏叶20白芍15香附20佛手20水煎服三剂请斑竹看看。

白术散 看方子应该大体可以,但柴胡可轻些。其此次类病人多有情绪方面原因,建议引导病人不要把注意焦点放在咽喉上,分散注意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梅核气的病人,其咽后壁的淋巴滤泡增生并不比每症状的人厉害。可见其情志因素的重要。

guohao123 白术散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有一次我妈咽喉疼痛,我开了一服中药给她喝,其中就有山豆根5克。她喝完以后,不到几分钟就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山豆根过以寒凉,气虚、胃寒、体质差的病人吃了会起反应,但也不是说全都会,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用这药时要把握好药的份量和病人的体质属寒热。

初学医者 大概出这个方子的老师是南方的吧?我觉得在临床上用喉科六味汤也有效。但梅核气大多不能治愈吧,我一般叫病人在发作时也就是比较重时吃药,平时吃药应该效果不大!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知一 可以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干苏叶

白术散 看方子应该大体可以,但柴胡可轻些。其此次类病人多有情绪方面原因,建议引导病人不要把注意焦点放在咽喉上,分散注意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梅核气的病人,其咽后壁的淋巴滤泡增生并不比每症状的人厉害。可见其情志因素的重要。

-------liyangang1982 我是觉的她的肝脉部气结的厉害,想用了点柴胡,用它多了没有意思呀?我也不知道我也是刚开始在临床上,还请老师多指教。谢谢了。

白术散 梅核气多为慢性咽炎加情感因素所致,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更适宜。楼主所提供的偏于寒凉,火热重者尚可,其他证型不宜。

20年前我头家的老婆半夜眩晕呕吐,把我叫去出诊,问一下得知当天因感冒咽喉痛去中医院看病,吃药15分钟开始呕吐眩晕。索药方一看,里头有12克山豆根。山豆根冷胃,气虚者不宜。头家老婆向来脸色欠佳,故12克山豆根就中毒。------赤脚医生我 白术散老师 我那处方可是写的"北豆根",和您所说的山豆根大相径庭啊!!根本不是一味药!!! 老师您看看是不是啊!!:

------吾问心无愧 山豆根致呕我深有体会。可楼主是用北豆根的。

北豆根 Rhizoma Menispermi

  (英) Asiatic Moonseed Rhizome

  别名 黄条香、野豆根、蝙蝠藤。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缠绕落叶木质藤本。小枝有细纵条纹。叶互生,圆肾形或卵圆形,先端尖,基部浅心形或近于截形,边缘近全缘或3~7浅裂,掌状脉5~7;叶柄盾状着生。花小,单性异株,花序短圆锥状;雄花萼片6,花瓣6~9,黄绿色,较萼片小;雄蕊10~20,花药球形;雌花心皮3。果实核果状,熟时黑紫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地灌丛中或攀援于岩石上。主产东北、华北及陕西。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性状 根茎圆柱形,弯曲,有分支,长可达50cm,直径0.3~0.8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 含蝙蝠葛碱(dauric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蝙蝠葛诺林碱(daurinoline)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粉丝痹痛。

飘飘的使命 希望此方能治愈好更多的梅核气病人!

赤脚医生我 各位前辈同行 根本没用这个方子 单从单味药物上分析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各位请看清楚啊!!(鹿就是鹿,马就是马):victory:
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应用与鉴别

山豆根为常用中药,由于我国各省市用药习惯不同,属全国性同名异物的混乱品种之一,笔者在平时药检过程中发现山豆根有的用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huricum DC.的根及根茎(称北豆根),有的用豆科植物柔枝槐Sophora.subprostrate Chun et T.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称广豆根),也曾发现同名异物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朱砂根Ardisia Lrenata sims的根为山豆根入药,有的文献也把广豆根、北豆根统称为山豆根,如《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记载山豆根来源为豆科槐属植物柔枝槐Sophora,subprostrate Chun et T.Chen和防己科蝙蝠葛属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huricum DC.的根或根状茎[1]。实际上山豆根和北豆根乃两种药物,《中国药典》已将山豆根、北豆根以两种药载入[2]。
  药理实验表明,广豆根含苦参碱(matrine CSH2O、ON2)可致动物大脑中枢神经麻痹痉挛,遂至横膈膜与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麻痹死亡。北豆根含生物碱(Daaricine,C38H44O6N2)与汉防己丙素(HANFONGCHINE C C32H42N2O6可致动物中毒时呈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惊厥呼吸麻痹死亡[3]。两种药物的含生物碱毒性广豆根大于北豆根。已有报道因服山豆根而发现中毒症状,药典规定两者用量也不相同,因此我们在用药时要注意加以区别,现将二药区别如下。

  鉴于广豆根和山豆根用量不同,且易混用,因此建议一定要把广豆根和北豆根两种药区分开来,避免混用。处方开北豆根者则付药典所载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据报道广豆根已发生多起中毒,故在使用时应慎用,处方用药剂量应以不超过5 g为宜,并同时配用甘草较好。


说得不错,送上鲜花。只是我们难以认出北豆根和广豆根,进货时报上山豆根,进来什么根就认不出来啦。------白术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豆根图片
北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山豆根的的别名和北豆根的区别
蝙蝠葛
山豆根和北豆根不可混用
治咽要药|山豆根混伪品鉴别及其毒性、不良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