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教你学切脉
userphoto

2022.05.22 河南

关注

华人医道

在临床中,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是医生诊治的方法,但切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种。

但作为非专业人员,还是从简单学起,也比较容易理解。歌曰: 病人双腕仰,高骨定为关;                                                                                                                             过脉量虎口,尺脉准臂弯,左寸心胞络,左关胆与肝。左尺司何职,膀胱肾系焉。右过胸中肺,
脾胃属右关,要知大肠命,右尺自照然。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
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
有时分不清就说患者头上有问题。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的病。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简单入门。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
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供大家欣赏,多了繁琐,少了不够,要明白看下去就知道了

1、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看,多简便呀!)
2、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3、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太简便了吧?)   
4、脉浮沉。主管表里。(亦可说阴阳)
脉浮是表症,脉沉是里症。(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
5、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太直观了吧!)  

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
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
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
(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
不用你出声,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

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
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
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
是不是好玩?如果你想达到了这种水平,就应该努力学习《中医诊断学》《难经》等:

口鼻一呼吸,脉来四五跳,此是无病人!平和气血调。三至为迟侯,六作数疗,迟则寒之象,数作热之标。
一二寒俞乘,七八热更哓,轻举得皮面,表邪脉古浮,若是病在里,重取须沉求。
洪长证实健,细弱知虚柔, 紧促气内乱,伏涩气凝留,妊娠中指代,失血中空芤。

浮按不足举有余,芤脉中空两伴虚!滑体如珠中有力。实形复复与长俱,弦如按弓弦似状。
紧若牵绳转作初。汁洪脉按之皆极大,此为七表不途!
寥寥数语晓,其余妙似幽。此为切者排列数,其余望问画春秋。



哈哈…经典的脉理:五千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待续……好戏还在后面:接二连三】

二、脉的形成
人体血液在全身运行,周流不息,心脏之收缩将大量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组织器官,机体末梢血液回流于静脉,复入心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脉搏的形成就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左心室将血液排送到动脉血管内,冲击血管壁所引起的波动,这一波动现象正是中医所称之脉象,以此作为诊察人体内五脏六腑病情的依据。如《素问·五藏生成篇》中曰:“心之合脉也”,又曰:“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又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灵枢·决气篇》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这是说动脉血管就像隧道或堤岸一样,限制着营气血液,在一定的通道内流动,不使它向外妄行,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脉。因为五脏六腑之气,皆通于脉。如《灵枢·脉度篇》中曰:“……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藏腑,外濡腠理。”因此,当脏腑生理发生变化时,便会影响血液在血管中正常的运行,脉搏随之亦会发生变化,而形成病脉,如出现浮脉即为风邪,属表证;出现沉脉即为里证;迟脉即为寒邪;数脉即为热邪;实脉即为实证;虚脉即为虚证等。
中国古代医家以此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之一,因此就形成了“脉法”。

脉象的归类
前人对繁多的脉象归类很不一致,如《黄帝内经素问》有脉合阴阳之说;《难经》以浮、滑、长为阳,沉、短、涩为阴,分为阴阳两大纲;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将脉象分为两大类,其阳脉是浮、大、数、动、滑,阴脉是沉、涩、弱;王叔和在《脉经》中以阴阳为总纲,以浮、滑、长为阳,沉、短、涩为阴;李时珍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崔嘉言亦以浮、沉、迟、数为四纲;张景岳以浮、沉、迟、数、细、大、短、长为八纲;费伯雄以浮、沉、迟、数、滑、涩、虚、实为八纲。由此可见,古人对脉象的归类方法,多以浮、沉、迟、数四纲为准则,阴阳是总纲,其中可以包括表浮、里沉、热数、寒迟的两个阴阳对立方面,同时亦包括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的两个对立方面。所以,直至现在,仍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浮、数、实为阳,沉、迟、虚为阴,总归于阴、阳两大纲。如此的脉象归类方法,是最符合中医理论学说的。

现将脉象的几种归类方法简介如下:
1.阴阳归类法
第一类:阳(浮),如浮、洪、芤、濡、革、散脉。
第二类:阴(沉),如沉、伏、牢、细脉。
第三类:阳(数),如数、滑、动、促、疾脉。
第四类:阴(迟),如迟、缓、涩、结脉。
第五类:阳(实),如实、紧、弦、长脉。
第六类:阴(虚),如虚、短、弱、微、代脉。
2.现代归类法
第一类:脉象以深度为主:如浮、洪、芤、濡、微、散、革、沉、伏、牢、弱脉。
第二类:脉象以强度为主:如实、虚脉。
第三类:脉象以形态为主:如弦、紧、长、短、细、涩、滑、动脉。
第四类:脉象以速度为主:如迟、数、缓、疾脉。
第五类:脉象以节律为主:如促、结、代脉。

子易 学脉需明理不能守形,临床时又需综合不能单一论。凡事一分为二,若言此不及彼,必致误人子弟。上述脉论谬处不少,若循此而学恐入歧途。
且举一二:
如脉大气旺,脉小气虚。古却云“脉大为无火”“豁大为阳虚”,岂非矛盾?若不明就里,或泻或补,其咎谁归?
如脉快精虚,脉慢精足。临床上迟缓之脉,不少见于虚弱;数脉,不少见于实热,请问攻补如何?

--------华人医道 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平素无病时而出现的浮、沉、强、弱、或者滑、大、微、细等脉象,有时可以认为是正常脉。浮、滑、大者皆为阳脉;沉、弱、细者皆为阴脉,此即所谓:“六阳脉和六阴脉”。张介宾曰:“持脉之道,须明常变,凡众人之脉,有素大素小,素阴素阳者,此其赋之先天各成一局也。”故诊得此脉者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古时有称“六阳脉和六阴脉”为“禀赋脉”。如《四诊抉微》中曰:“禀赋脉,六阳脉,六部健旺,六阴脉,六部如丝。仁齑曰:阳脉虽病寒常浮洪,阴脉虽病热常微细。钱君颖曰:禀阳藏者便燥。能饮冷、恶辛辣、不受补剂、畏热喜凉;禀阴藏者便溏、喜热饮、饮冷即泻、喜辛辣、畏冷。”所以,临证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望、闻、问三诊互参,仔细辨证,方才不至于发生误诊。

子易 问题是一楼一些论断已有错误。
如“脉快精虚,脉慢精足”,出自何处,有无足够临床案例支撑?
又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请问如何用药(可以四诊合参举例)体现火多精亏?

赤脚追仙 中医脉诊需要活学活用,脉理是死的,把脉是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脉学-2
古典脉法学习班第一期精彩回顾
中医切脉的思辨程序——教你如何切脉2
[转载]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
《黄帝内经》人身脉动似琴弦与呼吸同,换种说法人人都懂脉理
《难经》脉诊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