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的论文---中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从药物的来源、产地、采集、加工炮制、配伍、煎煮等几个方面来讲述对中药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严格药物的来源、产地、采集、加工炮制,以保证药材质量,加上合理的配伍、精确的调剂和科学的煎煮,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提高中药防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临床疗效;来源产地;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药物配伍;中药调剂;中药煎煮


  中药要发挥更快更好的临床疗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为它不仅要有质量好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还要有好的中医配伍和中药煎煮等中医中药技术,现浅谈如下。


  1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同一品名的药材,其来源、产地、采收季节不同,以及不同的炮制方法都影响其质量和临床疗效。


  1.1 药物的来源和产地 由于本草记载不详,传之有误,或地方用药习惯不同,造成一药多基源或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药物的来源、产地不同,则药物的成分以及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发挥的临床疗效也不同。如柴胡,历代文献关于柴胡的品种、功能、主治的记述有较大出入,后世对柴胡的临床应用也不一致。目前国内习用的柴胡,主要分为南柴胡、北柴胡两大类。南柴胡类中包括软柴胡、川柴胡、红柴胡三种,原植物名狭叶柴胡,主产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入药以带根的全草为主。北柴胡又称硬柴胡,原植物名长茎柴胡,主产于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入药以根部为主。南北柴胡同属伞形植物,其有效成分有相同之点,但由于品种、产地、入药部分的不同,因此也有特殊的一面。wWw.11665.COM南北柴胡虽都具有解热疏肝之功,但其特性不同。南柴胡功偏于“升”,能于升散中解热疏肝;外感在表在上兼清阳下陷者用之最宜。北柴胡功偏于“降”,能于疏降中退热泄肝;临床上其疏导邪气,解表退热的作用优于南柴胡,故邪在半表半里有肠胃积滞见证者,用之最宜[1]。又如市购不同产地降香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降香油),得出不同产地的降香药材其降香油的含量差异较大,以广东、海南产地降香含量较高,其降香油性状、薄层斑点强弱均有差异[2]。


  1.2 药材的采收季节 中药的采收是否适宜合理,直接影响着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一般来讲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依据,也就是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集。如根及根茎一般以秋末或春初采收,《本草纲目》曰: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于下”,且“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全草类大多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如鹿茸必须在春季清明节前后雄鹿所生幼角尚未骨化时采收,而蛤蟆油则于秋末当林蛙进入冬眠期时捕捉,等等。


  1.3 炮制因素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以临床需要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临床疗效。


  1.3.1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的化学成分组成相当复杂,中药治病是发挥多成分的综合作用,各成分间有的起协同作用,有的起拮抗作用。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水浸,以及加酒、醋、蜜、盐、药汁等辅料处理,其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量变或质变,某些成分的含量增加或减少甚至消失,或者生成新的化合物。如各种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耐热性,根据这一点,日常工作中炮制川乌、草乌时,经烘、焙、煨、炮等干热处理或蒸煮等湿热处理,可使其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类水解或分解,生成毒性较低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类和几无毒性的乌头原碱。总之,中药经过各种不同的加工炮制处理以后,其所含各类成分均有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只有很好地了解这种变化,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才能使药材发挥出最佳的临床疗效。


  1.3.2 炮制与临床疗效 古代是医药一体,很多医家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对药物有深入的研究。他们在运用中药时,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因为中药在采集收割时,虽经过产地加工而成为药材,但它们或质地坚硬、个体粗大,或含有泥沙杂质,或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一般不可直接用于临床,都要经过专门的炮制,使之成为饮片以后才能应用。药材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炮制后产生的临床疗效也不同,如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许多中药经过炒制,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麦芽、炒谷芽等。种子和细小果实类药物炒后不但有香气,而且有利于溶媒渗入药物的内部,提高煎出效果,如葶苈子、莱菔子等。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不但能使质地酥脆,利于煎熬和粉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血余炭煅后才有止血作用。另外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如苦寒药,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既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而不滞,更好地发挥清热泻火作用,如酒黄连。醋制能使作用缓和持久,提高疗效,如醋五灵脂。另外,原药材中常常混有一些杂质或非药用部分,或各个部位作用不同,若一并入药,则难于达到治疗目的,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如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用药剂量不准,降低疗效;有的原药材中还可能混有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如八角茴香中混入莽草、黄芪中混入狼毒等,这些异物若不拣出,轻则中毒,重则造成死亡。此外还需注意将原药材加工为饮片时,药材的软化、切制、干燥也很重要。药材切制前需经过润泡等软化操作,但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至关重要。若浸泡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干燥带来不利影响。若饮片厚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会明显影响煎提效果。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霉烂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很敏感的部分,若采用高温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2 配伍因素的影响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发挥综合作用,正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如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的功效,当与桂枝为伍时,其作用以发汗解表为主;当与杏仁为伍则以宣肺平喘为主等。总之,中药的配伍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只有很好地运用中药配伍规律,才能既照顾到复杂病情,又增进了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毒副作用。


  3 调剂因素的影响


  古人云:方药不传之秘在其剂量也,用药量之多寡,当随证而定。各种药物治疗疾病都有一定的剂量范围。中药,特别是毒性中药的使用剂量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物的毒性通常与剂量成正比关系,过量则引起毒性反应或死亡。目前调剂中存在的问题是称量不准确、分剂量不均匀,直接导致每剂药物含量即有效成分含量不一样,而导致临床疗效不同。针对调剂中的剂量问题,可用中药深加工法,如将药材制成免煎颗粒[3]、纳米饮片等,这样就可减少药材的浪费,精准药物剂量,但成本会较高。


  4 煎煮因素的影响


  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牛,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专主治病,而不讲乎。”可见正确掌握药物煎煮法,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


  4.1 煎药器具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煎药器具首选陶瓷砂锅,因陶瓷砂锅具有受热均匀,散热慢,化学性质稳定,与药物所含的各种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价廉等优点。忌用铜铁器,明代李时珍说:“煎药忌用铜铁器”,因铜铁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时与中药所含的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与有机酸生成盐类等,影响中药疗效。


  4.2 煎药方法 不同的煎药方法对中药煎药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只有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才能显著提高汤剂的质量和疗效。如利用机器煎药时,粗颗粒可选用常压机煎煮,饮片可选用压力机煎煮[4],这样临床效果会更好些。煎药时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把药锅和所有用具清洗干净,防止汤剂被污染;把需“先煎”、“后下”、“烊化”、“冲服”等特殊药物分别处理,以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和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提高汤剂的质量,确保疗效。还需掌握适当的火候和时间,煎药火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汤成分的煎出。火力过强,水分很快被蒸发,药物的成分不易煎出,而且药物易于煎焦糊,药液易于煎干;火力过弱,煎煮效率低,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煎药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要合理,时间短了达不到治疗作用,时间过长,不利于中药临床疗效的发挥。最后,汤剂煎好后要趁热滤取煎液,且每剂汤剂最后一次煎煮要压榨药汁,以免浪费。因为药汁是汤剂的成分,煎出药汁的浓度、多少,直接影响疗效。另外,中药贮藏保管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走油等现象,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而使药物的临床疗效不理想,甚至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从来源、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到配伍、调剂及煎煮的每个环节都与其临床疗效的发挥有着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加工炮制、贮藏保管决定着中药饮片的内在质量,从根本上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而中药的配伍、调剂及煎煮则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只有注重了药物的来源、产地、采集规律、加工炮制和贮藏方法,对保证和提高药材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药材的质量有了保证,且在合理的配伍、精准的调剂加上科学的煎煮,中药才能在预防、诊治疾病方面发挥更快、更好的临床疗效。所以在工作中应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努力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维琴.柴胡临床应用体会.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 ,8(9):828-829.


  2 黄逸,刘灿群.市购不同产地降香药材提取降香油质量研究.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 ,8(9):824-826.


  3 吴宪.中药免煎颗粒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医杂志,2004,44(4):315-316.


  4 李学林,陈天朝,张晓东.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煎药质量的影响.中医杂志,2004,45(1): 71.

 

 

更新时间:2011-03-22 22:14:41  作者:1166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并非越浓越好
除了连花清瘟布洛芬,用对柴胡,妙手回春!
中药煎药与服药方法
离正确煎煮中药就差最后一步了,赶快学起来!
中药越浓效果越好 正确煎药需注意4方面
中药煎服有讲究,弄错方法好药也会没疗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