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方剂精要

中药方剂精要

 
 医生不容易




内  容  提  要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重点介绍了中药学、方剂学常识及学习方法,谈常识简洁明了,教方法循循善诱,立足于“授人以渔”;第二章收载了近150味中药,常用药物归类述要,重点药物详分缕析,有“纲举目张”之妙;第三章收载代表方剂100多首,主要方剂择要释义,常用方剂分类明晰,学一方而明理法,可收“举一反三”之功。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诚为广大基层医生、医药院校医学生和众多中医药爱好者自学中医的良师益友。

目录
第一章 中药方剂入门之道
中药学初识
中药与“本草”释义
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
病有阴阳,药分温凉
巧辨五味,各寻所归
用药有禁忌,三思再下笔
生病用药时,饮食重忌口
煎药器皿哪种最好
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
区别药材质地,掌握不同煎法
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
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
如何学好中药学
中药记忆妙法多
方剂学初识
制方如治国——处方也有君臣序
变不离宗——浅议方剂的变化
法“制”方剂——谈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选贵的不如选对的——选对剂型能增效
方药界的“向导”——谈谈“药引”的作用
学习方剂学的四个要素
方剂记忆有诀窍
第二章 常用中药选议
解表药
麻黄——外感第一药
趣说紫苏的由来
白芷止痛又美容
幸得辛夷鼻病瘥
清热药
石膏与清代名医张锡纯
滋阴润燥“知母”情
巧得黄连救父命
黄芩——良药苦口救时珍
清凉解毒金银花
肺痈要药鱼腥草
蒲公英——内服外用治痈灵
泻下药
大黄——推陈致新猛将军
芒硝与玄明粉
祛风湿药
威灵仙——灵验赛神仙
桑寄生——擅治风湿瘫
芳香化湿药
苍术——祛湿明目消毒灵
砂仁——化湿行气安胎良药
利水渗湿药
茯苓——苏辙疗疾重茯苓
金钱草——利胆排石是良药
利尿通淋话车前

茵陈——三月茵陈治病神
温里药
附子——药虽有毒疗效好
吴茱萸——令楚王垂青的中药
理气药
陈皮——化痰理气功效良
佛手——理气良药仙女赐
消食药
山楂消积又降脂
神曲治愈光绪宿疾
止血药
三七止血效如神
血证良药仙鹤草
端午时节艾飘香
活血化瘀药
川芎——化瘀祛风善止痛
丹参——心血管病人的守护神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奇
妇科良药益母草
神农奇遇骨碎补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呕半夏良
亦药亦食话桔梗
贝母家族成员多
杏仁——止咳平喘更美容
安神药
远志成就功名,妙得枣仁安神
安神良药柏子仁
平肝息风药
天麻——天赐圣物药神奇
治“龙体”之疾的地龙
补虚药
从“人参状元”,翁同口谈人参功用
山药——转败为胜输者遇
常服刺五加,强壮有寿加
甘草——本草王国中之“国老”
杜仲原来是人名
淫羊藿——中药中的“伟哥”
熟地黄——难民获救遇名医
何首乌——乌发养颜益精血
益肾延年话枸杞
收涩药
桑螵蛸与海螵蛸
五味子与五倍子
第三章 代表方剂节说
解表剂
麻黄汤——天然绝配之“经方”
“和方之祖”的桂枝汤
温散肺饮小青龙
“辛凉平剂”银翘散

益气解表败毒散
附:解表剂类方
泻下剂
峻下热结的大承气汤
麻子仁丸以润求通
温阳通下的温脾汤
逐水峻剂十枣汤
附:泻下剂类方
和解剂
和谐表里保平安——小柴胡汤
肝气舒畅心也开——逍遥散
调和肠胃的半夏泻心汤
附:和解剂类方
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白虎汤
清营凉血剂——清营汤
清热解毒剂——黄连解毒汤
外科痈肿良方——五味消毒饮
热毒血痢要方——白头翁汤
清肝火湿热剂——龙胆泻肝汤
清虚热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附:清热剂类方
温里剂
理中汤——疗中焦脾胃虚寒
小建中汤——“治腹痛如神”
四逆汤力专救逆扶危
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
黄芪桂枝五物汤,血虚风痹用之良E
附:温里剂类方
补益剂
益气升提除大热——补中益气汤
补益心脾治血虚——归脾汤
补阴基础方——六味地黄丸
补肾之祖方——肾气丸
附:补益剂类方
固涩剂
涩肠固脱治久痢——真人养脏汤
补肾涩精用金锁——金锁固精丸
附:固涩剂类方
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何以冠“天王”
治脏躁良方——甘麦大枣汤
附:安神剂类方
开窍剂
“凉开三宝”之一的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温开代表方
附:开窍剂类方
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专治“梅核气”
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喘咳方

旋复代赭汤治胃虚痰阻
附:理气剂类方
理血剂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偏瘫
生化汤宜产后尝,恶露腹痛服之良
小蓟饮子治尿血
附:理血剂类方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风邪头痛服之良
消风散——风湿痒疹用之康
镇肝熄风汤,功专制亢阳
附:治风剂类方
治燥剂
杏苏散——轻宣凉燥方
百合固金汤——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治燥剂类方
祛湿剂
燥湿健脾的平胃散
治黄疸良方——茵陈蒿汤
独活寄生汤,久痹服之康
附:祛湿剂类方
祛痰剂
二陈汤——治痰通用之方
仲龄止嗽散,救其一条命
附:祛痰剂类方
消导剂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消食剂类方
驱虫剂
乌梅丸治胆道蛔虫症
附:驱虫剂类方
附表常用中药性味组合与功用
附表中医临床新方选录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偏瘫
生化汤宜产后尝,恶露腹痛服之良
小蓟饮子治尿血
附:理血剂类方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风邪头痛服之良
消风散——风湿痒疹用之康
镇肝熄风汤,功专制亢阳
附:治风剂类方
治燥剂
杏苏散——轻宣凉燥方
百合固金汤——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治燥剂类方
祛湿剂
燥湿健脾的平胃散
治黄疸良方——茵陈蒿汤
独活寄生汤,久痹服之康

附:祛湿剂类方
祛痰剂
二陈汤——治痰通用之方
仲龄止嗽散,救其一条命
附:祛痰剂类方
消导剂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消食剂类方
驱虫剂
乌梅丸治胆道蛔虫症
附:驱虫剂类方
附表1 常用中药性味组合与功用
附表2 中医临床新方选录



一、 中药学常识及学习方法
(一)中药与“本草”释义
从中药房抓的、需要熬的药是不是就叫做中药呢?或者中国从古到今都在用的药就叫中药?这都还不够准确。我们也无需多加深究,只讲中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中药指是的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比如,植物药五味子,中药理论认为它味酸,具收敛之性,可以止咳,各种寒、热、虚、实咳嗽都可以用。如果一个医生用它治肺气虚的咳喘无力,它就是中药,因为它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下使用的。如果另一个医生用它来治肝炎,目的是降低一种肝脏中转氨酶的释放量,那是在西医和药理理论的指导下使用,它便不是作为中药来使用了。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是因为中药中草类植物最多,也因为这个缘故,《说文解字》把“药”解释为“治病草”。自从西药传入我国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应用的药物称之为“中药”。
  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植物类中药又可分为草类、木类、果类、菜类、谷类等多种类别。动物类中药也有虫类、鱼类、贝类、鸟类、禽类、兽类等之分。矿物类中药则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矿物原料的加工品及动物化石等。
  如果按照药材的生产来源区分,中药又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别。还有一些中药属天然药物的加工品,如神曲、阿胶、枯矾就是分别用植物、动物、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药物。
  我国传统药物除了有“中药”、“本草”的名称之外,近二、三十年来,“草药”或“中草药”的名称也流行一时。但实际上,草药也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一般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而医者应用较少,文献资料比较简略,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天然药。应该说,现在的中药也是来源于以前的草药的。对某草药很熟悉、并规范使用以后,就叫中药了。现在的草药,终有一天也会变成中药的。还有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是与中药完全对等的,甚至药材都有部份重叠,只不过指导理论不同罢了,各有所长。
(二)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
天然的药材是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的。我国疆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如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南北迥异,差别极大。各种药材的出产,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于是就产生了“道地药材”(习惯上不叫“地道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等均属此。
  所谓道地药材,是优质正宗中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如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芎,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等等,自古以来都是道地药材。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如,云南的三七就一定是最好?再好的产区,它也有几等的出产质量。难道道地药材产区最差的药都比其他产区最好的药更好不成?当然不是。所以,“品种优良、疗效突出”才是最最重要的标准。然而,道地药材往往地域狭小局限,产量岂能满足全国需要?在不十分地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道地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标准化的各个新药材生产基地,深信其必为推动我国道地药材生产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中药小辞典】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怀”指由明代 “怀庆府”( 河南省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所产之道地药材。
●浙八味:浙江的道地药材。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三)病有阴阳,药分温凉
    中药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显然不是指药物的温度,而是它的秉性。“寒凉”的药物,是指它能治热性病;“温热”的药物,是指它能治有冷的表现的病。所以说药物具有四性的哪一种,是在看病的实践中发现的。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仅程度上的不同,大体上其实只有寒热两种药性。此外,还有所谓的不寒也不热的“平性”药,实际上也稍稍偏温、偏凉,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没有绝对的平性。
    具体来说,温热性的药多用治风寒痹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血寒经闭、阳痿不举、宫冷不孕、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性的药则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等一系列阳热证。
寒药治热证,热药治寒证,不能搞反,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醒这一点主要是怕碰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样极端的现象。真寒假热的人看似热得病人烦躁受不了,却喝水量很少;真热假寒的人手脚摸过去冰凉,胸腹部摸一会儿却烫手。真寒假热因为是真寒,自然要选大热药;真热假寒因为是真热,自然要选大寒药。不过如果热毒或寒毒太厉害时,哪怕开药方向是对的,有时会一喝药就呕掉,叫做“邪气太甚,拒不受药”。这时候可在大寒的药中加很少一点热性药,或大热的药中配一点点寒性药,就不会呕药了。很有点象古代打仗的时候找个内奸喊开城门,然后一举而攻入。
(四)巧辨五味  各寻所归
    所谓五味,原来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所谓“打翻了五味瓶”,其实味道何止五种?只不过习惯上以常见的、易于分辨的五种味道作为标准而已。
    五味的产生,开始是指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后来发现,在很多时候,同一种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会产生一些相似的反应,而不同味道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此便总结归纳出有关药物五味的理论。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中药书的记载中有时会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现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味:往往具有发散表邪、畅行气血的作用,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甘味:往往具有补身体、舒肠胃、调药性和止痛的作用,多用治正气虚弱、肠胃难受、身体疼痛等方面。
    酸味:往往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不止等方面。
    苦味:往往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多用于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方面。
    咸味:往往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方面。
    五味有时可与五脏联系起来。如苦味药多能入心,甘味药多能入脾,咸味药多能入肾。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如辛味药按一般推理来说以入肺为主,可是辛散的行气药大多是入肝,这样的例外很不少,所以五味理论也只能作为参考。
(五)用药有禁忌  三思再下笔
1.配伍禁忌  有些药物共用时,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者消减原有药效,因而应该避免共用,最典型的莫过于“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楼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即: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不能与贝母、栝楼(含天花粉)、半夏、白及、白蔹等同用;甘草不能与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等同用;藜芦不能与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等同用。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 炙煿莫相依。
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肉桂、桂皮、桂心)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若是违反药典规定而出问题的,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虽然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但在目前尚未搞清反药是否能同用的情况下,临床用药应采取慎重从事的态度,最好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2.病证禁忌  药物的作用有它的适应范围,不能越轨。如麻黄是发汗猛药,对本就在出汗的病就不能用它;熟地很腻,乳香有怪味,脾胃不好的人就要注意了。
3,妊娠禁忌  有些药易伤胎,所以应列为怀孕禁忌的药物。慎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禁用的药物有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一句话,给孕妇用药,要慎之又慎。
(六)生病用药时  饮食重忌口
    俗话说:“生病不忌嘴,跑断郎中腿”。故病人应重视忌口。如发热疾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冠心病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高血压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肝炎应少食动物脂肪及忌食辛辣、烟、酒及其他刺激食品;脾胃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胃炎者别吃芋,易诱发;肾病少吃一点含盐、碱过多或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皮肤病或皮肤红肿化脓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尤其不能吃干燥的小虾米,少吃鹅肉(比如徐达与朱元璋的传说,以“蒸鹅”间接赐死)。
服某些中药时的特殊忌口,虽不是百分之百的严格,能做到当然最好,如:甘草(炙~)、黄连(酒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生地、熟地)、(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蜜反生葱,柿反蟹。总的说,不管何病、何药,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七)煎药器皿哪种最好
    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沉沉的不锈钢小锅亦佳。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有人曾用铜锅熬药,熬出来的药竟然是绿色的。切忌铜、铁、铝锅。笔者推荐不锈钢锅,第一次用的时候只需要荡干净一下就可以了,以后也便于清洁护理,加水多少也可以比较自由。若用砂锅、瓦罐,容易烫到手,且大都容积偏小,而且第一次使用要用开水熬三次,不够方便。
(八)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中药。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有川乌、草乌的方子可用蜜水煎煮以减毒。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酒,引药上行。治疗气滞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醋,加强理气疏通作用。
    先将药放水中浸泡20分钟~1小时(夏天不宜超过半小时)。用多少水泡呢?打算用多少水熬,就用多少水泡,泡着的药直接上火熬,不再换水了。泡的水量要考虑一下煎煮的时间。煮感冒药的水少放一点,手掌压住药放水,超过药面1公分,或正好漫过压药的手掌背,煮的时候火可以大一点(武火),水开后4~6分钟起锅;煮补药的水就要多放,因为要熬久一点,怕熬干。先用大火熬开,再用小火(文火)维持沸腾30~60分钟。不管加水量、火大小、时间长短,最后都殊途同归,所熬得药汁量以一大半饭碗量为宜,便于病人坚持。太多喝不下,太少则很多都粘到药渣上去了,浪费了。我们还提倡榨渣取汁呢,不过条件所限,一般做不到罢了(韩国国内的中药煎药机却有此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包中药(又叫一副、一贴、一剂),煎煮两次(又叫两道),第二道的加水量为第一道的2/3。两次药汁混匀后分2次服用。若怕麻烦,煎一道立刻喝一道亦可。
(九)区别药材质地  掌握不同煎法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一些矿石、贝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比别的药提前煮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便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海螵蛸、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板、鳖甲等。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某些气味芳香的药物,或部份感冒药,久煎则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再放入,如麻黄、薄荷、香薷、木香、砂仁、青蒿、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雷丸、番泻叶。还有,大黄煎煮太久的活,妨碍通便的鞣质成份也煎出来了,会引起便秘的反跳甚至加重,所以也应后下,或用泡服法。
    (3)包煎:有些粘性强、粉末状或带有绒毛的药物,宜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好后可以单独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海马等。
    (5)烊化:又称溶化。如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水煎粘锅或粘附住其他药材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稍稍浸泡,然后隔水加热融化,再用其他药煎好的药液搅匀冲服。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蜂蜜、饴糖可直接融入煮好的药汁中。
    (6)泡服: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其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开水,或滚烫的其他药材煎出液趁热浸泡,最好加盖闷一闷,10~15分钟后即可服用。如大黄、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如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子,直接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的药汁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用于消食健胃的鸡内金等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经高温会发生有毒转化,那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为佳。
    (8)煎汤代水: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时,煎液混浊不堪,难于服用,宜大量水先煎好,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赤石脂等。赤石脂的一半用量一般还直接用水搅匀冲服,止泻更佳。此外,某些药物疏松,体积大,吸水量也大,如丝瓜络,也须煎汤代水用,否则把其他的药汁都吸到它的药渣里去了。
(十)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
据说在解放以前,成都有一姓雷的中医,每每用药,以两而论(相当于31克),就连干姜、附片,也敢开上半斤,人称“雷胆大”。吃他开的药,要专门用一大砂锅煎熬,但看病者络绎不绝。而在近郊小镇一姓李的名医,处方中每味中药,不超过一钱(相当于3.1克),一剂中药用茶盅即可熬煮。人称“胆小李”,就诊者也门庭若市。再说儿科的名医“小儿王”,擅长用银翘散治病,子承父业,也用银翘散。一天,一位服了儿子的银翘散无效的患儿家长来求其父,小儿王拿着儿子的处方,一味药未改,只是调整了药物剂量,却立竿见影。所以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
中医治病的灵魂在辨证施治,其用药剂量的大小是因人、因时、因证而定,同时药量也决定了它的功效。比如,龙胆草少用健胃,促进食欲,多用则清泻肝胆之火;三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则破血;薄荷在逍遥散中只用3克,能疏肝理气,而治风热感冒时,可用到10克,以发散风热;桂枝在桂枝汤中用9克,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而在五苓散中桂枝用量不到5克,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之作用。由此可见,中药的用量非常灵活,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具体确定。
中药用量多少直接影响药效发挥、效果好坏。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驱虫药这样用还会帮倒忙,导致虫子不安份而发作起来);药量过大又容易伤身体,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处方中各药物相对用量比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如附子,病情不急时用制附片6~10克,可以连用好几天(要注意先煎);用于急救亡阳时,可用生附子15~30克,且只能用1~2包药,当天抢救时用。此外,轻飘飘的药用量应偏小,如蝉蜕(要不然一大锅);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如石膏、山药等;鲜品用量一般为干品的2~4倍。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3 :1)。自制丸、散剂省药材又经济实惠,但效果更慢;仅用单味药治病,这味药的量当然要大一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打药物比辅助药物的量又要大一些。
3.年龄、体质与剂量的关系  一般老人、小孩、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用小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l/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半量服用。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
(十一)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
1.服药时间
汤剂的煎两道药,两次服药间隔时间为6~8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恶疾病,每剂药煎为两道,以20~30分钟为间隔,一道一道药下去,直至确信遏制住了病情为止。另外,有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马钱子、鸦胆子;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1~2小时服;突发病均可尽快服;石淋作痛、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不定时饮服。其余皆饭前半小时~1小时服用为佳。
2.服药方法
    (1) 汤剂:解表药要趁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如出现真热假寒者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这是除了前面“三、病有阴阳,药分温凉”部份,提到的反佐用药法以外,另一种反佐防呕的方法。
    (2) 丸剂:温开水送服即可。
    (3) 粉末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咽时,药末子粘在喉咙上,导致想咳。
    (4) 膏剂:每一口应少量,慢慢咽下。也可用开水冲服。
    (5) 冲剂、糖浆剂:冲剂本为开水冲服而设;糖浆剂也是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避免呛入气管中;呕吐患者亦是少量频服;还有些搐鼻取嚏的,粉末吹喉以消咽喉肿痛的,等等方法。有些比较猛的攻逐药,要见好就收,不可以痛打落水狗,对于孕妇尤以以七分攻为尺度,否则可能“玉石俱焚”。
(十二)如何学好中药学
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品种极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自学者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如何学习《中药学》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抓重点,明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学习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掌握功效不是简单地背诵功效术语。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以黄连泻火功效为例,它的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邪,由于它归心经、胃经、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亢盛的热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这样以泻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点。切不可孤立地死记硬背一些性味、归经和主治证。
掌握功效还须理解其所具功效之含义,例如:肉桂有引火归原之功效,引火归原即温肾阳使虚火下归于肾,治命门火衰虚阳浮越之证。其次要明确功效范围,如泻火与泻心火,前者包括泻各脏腑之火,含义广,后者是泻火功效的一个方面,含义狭。
2.识共性,重特性
中药学按药物的功用分类,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和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
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如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用0.3~1.5克。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驱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
至于配伍,学习时可有个一般性的了解就可以了,不必把过多精力放在方剂的组成和运用上,因为这不是本课程重点,应与方剂学有所区别。
学习中药学,既不要毫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特轻易滑过。而特别要注重掌握其特殊性。
3.善归纳,辨异同
学习时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首先是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
其次是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如黄连、干姜、党参均能治泄泻,麻黄、黄芩、北沙参、五味子等均治咳喘,生姜、半夏、竹茹、藿香等均治呕吐,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
再者,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大黄,附子与乌头等。
总之,自学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综观中药学的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
(十三)中药记忆妙法多
1.五行配属记中药  
五行配属记忆中药是通过五行配属的五色、五味的关系来记取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等的一种记忆中药的方法。
(1)五色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青、赤、黄、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色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
青色入肝,青色药物多治肝经疾病。如青皮入肝经,能疏肝破气,散积化滞,善治肝气不疏而致肋肋疼痛或乳房胀痛之证;青蒿清泄肝胆之功,善治湿热黄疸;青箱子清肝明目退翳,善治肝热目赤之证。
赤色入心,赤色药物多治心经疾病。如丹皮入心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善治热入血分之出血证;丹参为植物丹参的根,色红紫入心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善治瘀血证。
黄色入脾,黄色药物多治脾经疾病。如:黄芪色黄而柔软,能健脾益气、固表升阳,善治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之证;黄精色黄而带黑,有补脾润肺之功,善治脾虚食少或少气无力之证。
白色入肺,白色药物多治肺经疾病。如石膏清肺泄热,除烦止渴,善治肺热咳喘之证;贝母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善治痰热壅肺之咳嗽痰稠之证。
黑色入肾,黑色药物多治肾经疾病。如熟地为地黄反复蒸晒后呈黑色之饮片,有滋补肾阴之功,善治肝肾阴虚而致腰膝酸软、眩晕盗汗、消渴、遗精之证。制首乌是何首乌的块根经加黑豆煮汁蒸晒而成,色黑入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善治阴虚血枯,须发早白之证。补骨脂为补骨脂的黑色种子,功能补肾壮阳,善治下元虚冷所致的阳痿、腰痛、早泄、遗尿等证。
(2)五味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辛、甘、苦、酸、咸的五种味道,按照五味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
辛味的药入肺(卫)经,善治肺卫之表证。如: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善治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证。荆芥辛温解表,善治肺卫表证,感冒头痛。薄荷辛凉,疏散风热、清喉利咽,善治风热外感或温病初起,病在肺卫之表证。
甘味的药入脾(肉)经,善治脾胃病变。如:白术甘苦性温,能补脾益气、燥湿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纳少便溏、气短、倦怠之证;甘草甘平,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主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及胃腹疼痛等证;山药味甘性平,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等证。
苦味药入心(血)经,善治心经病变。如:黄连味苦性寒,清心除烦,又泻火解毒,主治心火亢盛,烦躁不眠等证;牛黄味苦性凉,清心解毒,主治温病逆传心包,高热谵语,痉挛抽搐,神昏等热闭之证;莲子心苦寒之品,清心除热而治温热病烦热神昏。
酸味的药入肝(筋)经,善治肝经病变。如:木瓜为酸温,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不能转侧之证;白芍酸苦微寒,有养血柔肝,平肝抑阳,缓急止痛之功。
咸味药入肾(骨)经,善治肾经病变。如龟板味咸、性平,能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或阴虚阳亢,眩晕耳鸣等证;鹿茸咸温,有补肾壮阳,生精补血,强筋健骨之功;蛤蚧咸平,有补肾益肺,纳气定喘之功。
2.异部擅长记中药
清代张仁安在《本草诗解药性注》载歌赋云:
质轻上行入心肺,质重下行入肝肾,
中空发汗内攻实,枝达四肢皮行皮,
为心为干走脏腑,枯燥入卫润入营,
上下内外以此分,气血亦以类相从。
我们从这首歌赋中可以体会到,中药药用部位的不同,其功效会有差异,而利用其不同药用部分的擅长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记取中药药性。
(1)以皮行皮:动、植物的表皮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皮肤或皮里膜外、肌肉部位,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及水肿病。如:冬瓜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利水消肿;槟榔的果皮,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之功。再如动物药蝉蜕为蚱蝉羽化后脱落的皮壳,能疏散卫表风热,透疹止痒,治外感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常用;蛇蜕(皮)善于疏风,可治皮肤瘙痒。
(2)以枝达肢:植物的枝、枝梢、根尖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四肢及人体末梢部位,常用于治疗四肢、手指、足趾及阴茎等病证。如:桑枝祛风湿利关节,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酸痛,麻木拘挛;桂枝发汗解表,又温经通络,主治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
(3)以仁润肠:植物的果仁入药,由于果仁多含润质的油脂,多有润肠通便之功,可治疗便秘等证。如: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益脾,主治老人虚秘;火麻仁润燥滑肠,主治肠胃躁热,大便秘结;郁李仁润肠缓下,主治气血虚弱,津枯便秘;松子仁润肠益脾,主治老性习惯性便秘;决明子祛风明目、润肠通便,主治肠道积热,大便不畅。
(4)以藤通络(筋):缠绕性藤本植物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之筋络部位,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病变。如:络石藤祛风通络、化瘀止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筋骨疼痛之证;鸡血藤活血、通络、补血,主治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证;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挛等证;千年健祛风湿、健筋骨,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等证。
  (5)中空发汗:用植物呈中空的梗、茎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上部或肌表部位,具有发汗解表,疏散风邪的作用,常用治疗表证、痘疹等。如: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升麻发表透疹。
(6)根多补益:用植物的根部入药,其药性擅长滋补人体之不足,治疗人体虚证。由于植物根植深土中,营养物质丰富,故有“根多补益”之说。如:人参补气救脱、补益脾肺,主治气虚欲脱或脾肺气虚证;党参补中益气主治脾盛气弱,纳少便溏等证;山药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喘咳等证;黄精补牌润肺、生津养液,主治阴虚肺燥、阴血不足、脾胃虚弱等证;何首乌补血益精、滋补肝肾、乌须发,主治肝肾两虚、精亏血虚证。
    (7)以脏补脏(以腑补腑):是依照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与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对应关系,通过进食对应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达到以脏补脏(以腑补腑)的目的。如:鸡肝、羊肝、鱼肝等补肝明目,主治目盲;猪腰、羊腰等补肾壮腰,主治肾虚腰痛;猪肚(猪胃)、 鸡内金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猪心、牛心等补心安神;鱼脑、猴脑、猪脑等补髓养脑,主治髓海不足,健忘失眠等。再如牛蹄、猪蹄、熊掌、鸭掌等有补益足力之功,主治脚跟疼痛等;虎骨、牛骨、猪骨、狗骨能补髓壮骨,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足软无力等证。
3.顾名思义记中药
通过从药物的名称理解和记忆药物的药性、功效,顾其名而思其义,正是记忆中药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益母草是妇科经产要药,有活血调经之功,故名为益母之草。番泻叶是泻下药物,产于“番”而药用“叶”,“泻”即通便泻下。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有筋骨折断可以续之,故治挫伤骨折等。寒水石有寒水如冰之意,足显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通草寓有“通利”之意,能通络下乳,通利水道。接骨木有寓接骨续筋之意,有理伤接骨之功。断血流之药名有阻断血流之意,因而可治各种出血证。骨碎补即骨碎能补,肾主骨,故能补肾强骨,活血祛风。
4.音同(近)义通记中药
由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是由汉字作为工具的,在汉字的使用上也和汉字的发展变化一脉相承,尤其是古今字和通借字使用频繁,其中通借字尤为多见,即两个字的形体和意义本不相同,由于读音一样或比较接近,甲字被借作乙字,而甲字与乙字意义就相通了。如“藏府”通“脏腑”、“鞠华”通“菊花”、“蚤”通“早”、“利”通“痢”等。在中药药名上也常常使用这种音同(近)义通的通借字。利用这种音同(近)义通来记忆中药也是记忆法中经常应用的。如:泽泻通“择泻”,具有选择性地泻邪作用,故泻浊而不泻清,利水而不伤津;藁本通“高本”,人之高本在巅顶,故善治巅顶之头痛;磁石通“滋石”,石,五行属水,与肾配属,故有滋肾之功,主治肾虚之耳鸣。萆薢通“痹解”,即能解除风湿之痹痛;破故纸通“补骨脂”,即能补骨强筋、补养肝肾,主治下元虚损、手足沉重。
5.形态象征记中药
    把药物的形态与人体及病证的征象进行抽象联系,以达到记取中药药性的目的。如:人参其形态似人形,人以气为本,故人参为大补元气之要药;钩藤形态似四肢抽搐,故有平肝熄风之功;怀牛膝其形态如牛之膝关节,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主治腰膝关节疼痛,曲伸不利等;狗脊其形似狗脊椎,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胡桃仁其形如人之脑,脑为髓之海,故有补肾助阳之功;海狗肾其形若男子外阴,故常能补肾益精,壮阳起痿。
6.因地取效记中药
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对药物的功效有影响。因地取效记忆中药就是通过对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有共同特点的加以归类并记取药性的一种方法。
生于背阳阴寒之地的药物多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如:黄连生于高山荫蔽的草丛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龙胆草生于山坡阴湿地和灌木丛中,有清热泻火,清泄肝胆湿热之功;鱼腥草常生于阴湿的沟、塘边,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之功;凤尾草又名井边草,生于井边(内侧)、山石背阴处,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之功;垂盆草生长在阴湿的岩石、山沟、溪边,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夏枯草常生于竹林、树木阴湿之地,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
长于水泽湖沼之地的药物多有利水渗湿之用。如:车前子生于路边低洼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之功;瞿麦生于山脚、溪坑、湿地之处,能利水通淋,治小便淋漓涩痛;川木通生于山沟、溪边半阴湿地,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之功;泽泻为沼泽植物,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萹蓄生于路边低佳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之功。
    成于海滨大洋之中的药物多有软坚散结之性。昆布、海藻软结散结,消痰利水;海蛤壳、浮海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主治由肺热咳喘;牡砺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主治阴虚阳亢,烦躁失眠,痰火郁结,痰核累疬。
7.因质取效记中药
中药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动物、矿石,又有根、茎、叶、种子、花卉之别,故中药质地有轻重之分。根据药物质地而分为不同的类别,同一质地的药物其药性有相同之处,通过药物质地来分类记取忆中药的药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质取效中药。
    (1)质重多降,镇逆潜阳:如代赭石平肝降逆,既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又疗肺胃气逆之咳喘、呃逆等;磁石镇惊安神、潜阳纳气,治阳亢之耳鸣;龙骨、龙齿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诸证。
(2)质轻多升,升浮发散:如马勃质轻如粉末,清热解毒又利咽,主治热邪火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火失音;薄荷叶芳香清凉,疏散风热,清理头目;桑叶祛风清热,治头目之疾。
(3)子类多降,泄降下气:如苏子下气消痰、止咳平瑞,治咳逆痰喘之证;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祛痰,治食滞胃院、嗳气吞酸;白芥子豁痰除饮、散结止痛,治痰饮壅滞,胸胁胀满,咳嗽上气等;葶苈子泻肺行水、祛痰定喘;治咳逆上气、一身浮肿之证;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肺气上逆咳嗽气喘。
(4)花类升散,舒心解郁:合欢花宁神解郁,治情志不遂,忧郁忿怒、虚烦不眠;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治肝胃不和,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绿萼梅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治肝胃郁滞,胸胁胀满,嗳气纳差;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外感风热表证及肝阳上亢所致头目眩晕,目疾等。
(5)虫蚁搜风,解痉止痛:如蜈蚣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急慢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等;全蝎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急惊风及中风所致口眼歪斜;僵蚕熄风止痉,治惊风、癫痫;地龙(蚯蚓)清热止痉、通经活络,治高热惊痫及中风后半身不遂;水蛭(蚂蟥)破血、逐瘀、通经,治瘀血阻滞的经闭,癥瘕。
(6)血肉补益,填补精血:动物类药物多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补精血。如: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补血,强筋健骨。猪脊髓有补阴益髓之功;鸡子黄有滋阴润澡之效。阿胶补血止血,治血虚眩晕及出血证;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
(7)炭类药物,止血止泻:血余炭止血化瘀,治尿血、吐血、便血等;侧柏炭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藕节炭止血消瘀,治各种出血证;棕榈炭收敛止血,治无瘀滞的各种出血证;地愉炭,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尤适宜于便血、崩漏等。再如:大黄生用泻下,炒炭则可止泻。
8.背诵歌诀记中药
把中药的药性,编成歌诀诗赋加以背诵,是中医传统的一种记忆方法。由于中药歌诀编排的内容紧凑,朗朗上口,只要熟读顺口,背至滚瓜烂熟时,定能永久不忘。较早的如《药性赋》,文字简练,但不便理解,故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又编辑了《药性赋四百味白话解》,更适合初学者背记和理解。书中还附录了“十八反药歌”、“十九畏药歌”、“妊娠禁忌药歌”等。
9.巧用联想记中药
《中药学》每一章节中含有多种药物,要想记住所有药名,必须要动一番脑筋。如解表风寒药,可以通过联想编成歌诀,如:“苏麻藁桂细白薷,生活夷耳荆防风”。——含中药紫苏、麻黄、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香薷、生姜、羌活、辛夷、苍耳子、荆芥、防风等。
此为联想记忆法,谐音寓意可读作:“苏麻高贵细白濡,生活宜耳谨防风”。你可以想像为:在《康熙王朝》中有一位苏(紫苏)麻(麻黄)喇姑,她倍受康熙垂爱,其高(藁本)贵(桂枝)之处是有着细(细辛)嫩洁白(白芷)而濡(香薷)润的肌肤。要保持美白高洁之态,生(生姜)活(羌活)中何法最宜(辛夷)耳(苍耳子)?那就是谨(荆芥)防风寒伤体。根据这种想象法,你便在趣味联想、谐音寓意之中记住了13味辛温解表药。



(选读二)
(五)方药界的“向导”—谈谈“药引” 的作用
    “药引”是中药学名词,指引经药。方药中的“药引”,有“引经报使”之功,能起到引药入经、直达病所、提高药效、照顾兼症、调和药性、降低毒性等作用。“药引”,有人喻之为汤剂中的“向导”,即使是配伍精当的中成药,服药时也要求有“向导”。?
    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应用药引,就有甘草、生姜、大枣、粳米、胆汁、白蜜、酒、醋和童便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涉及药引达90多种,如八正散用灯芯导热下行;失笑散用醋调服,引药入肝经;凉膈散用白蜜,缓硝黄之竣下,存胃津润燥结等。
    据说,药引子的来历还与朱元璋有关:
    明朝洪武年间,浙江萧山有个名医叫楼英。楼英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术,方圆百里无人不知他的医名,人们都叫他“神仙太公”。
    这年,当朝马皇后得了重病,御医百般诊治,人参、灵芝等名贵药物吃了不少,病体仍未见好,朱元璋心急如焚,颁旨遍请天下名医给皇后治病。因访得楼英医术精湛,朱元璋忙传旨宣楼英进宫。
    自古“伴君如伴虎”,给皇后治病半点闪失不得。楼英一入宫,便顾不得路途劳累,先行拜见太医院的御医,打听马皇后的病情,所用何药。看太医院的御医们所用之药,都是些人参、鹿茸、灵芝,不由暗自思量:这马皇后必定已是病入膏肓,难以救治,御医们才用上珍贵药材。等到第二天,楼英跟着太监来到马皇后病榻前,经一番仔细诊察,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原来,马皇后看着脸色青黄,得的却不是疑难杂症,以楼英看来,只不过是多食引起脾胃不和,痰浊阴滞而已,只要用大黄、莱菔子一类极普通的药就可治愈。
    楼英给马皇后诊过脉,心里有点糊涂了:这么个小病,堂堂太医院御医如云,怎会束手无策呢?想到这,他又将在太医院看过的药方拿出来,仔细斟酌起来。突然他小有所悟:这些药治病无益无害,但恰合皇后凤体之贵,若用些低廉药物,皇后若有闪失,一命归天,必是药石无力,追究下来,定将满门抄斩,大祸临头,难怪御医们一个个束手无策。
    领悟了其中利害,楼英左思右想,也不敢贸然下笔了。正在磨蹭之时,皇上驾到。楼英拜过皇上,忽悠眼前一亮:只见朱元璋皇袍上,一块玉珮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楼英当即提笔写道:莱菔子三钱,皇上随身玉珮做“药引”。朱元璋看了,马上解下玉珮,连同药方一起递给太监,吩咐如法用药。马皇后服药后,当晚腹内“咕咕”作响,大便通畅,安稳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楼英又让她只少许进些淡粥素菜,几日之后竟霍然而愈。
    “药引”用玉佩,奇玉为引,何等珍贵?然玉石也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咸寒,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马皇后积滞必生内热,用之为引,正合病机。
“药引”在方剂汤剂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就是说“药引”的特殊作用,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有向导之妙用。
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咸入肾经之意。
再如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2~3片为引。葱白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而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可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大枣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中毒。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食醋能散瘀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症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红糖能补血、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
医生在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有事半功倍,药入病所,“药到病除”之妙。
(六)学习方剂学的四个要素
如何学好方剂学,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学习的,都要抓住四个要素。
一是要掌握中医的医理。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有坚实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中医的基本原理。
二是要掌握中药的药理。通过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熟悉并记忆一定数量的中药,掌握中药学的基本原理。
三是要掌握方剂学的学科特点,抓住方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在全面掌握方证病机、理解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整体理解,注重记忆,参与实践。在学习方剂学时要注意在了解学科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同章与跨章内容联系起来学习,运用类比方法,分析相关方剂在辨证、立法、组方配伍等方面的异同,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要重视重点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和主治是方剂的基本内容,要熟记药物组成,深刻理解功效,牢固掌握主治病证是学习方剂学的基本要求。方歌背诵是帮助记忆和加强理解的一种有效手段,初学者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方歌。同时还要注重实践,随师从诊、研读医案等。总之,在学习中必须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培养较强的辨证、立法、组方的能力,为顺利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七)方剂记忆有诀窍
1.通过方名记忆方剂
中医方剂的命名古无定法,方法很多。如从《内经》所记载的十三方来看,以主药命名的为多,像生铁落饮、泽泻饮。“方书之祖”《伤寒论》的方剂,既有以主药命名的方剂,又有以功效、主治命名的方剂,也有比类取象法命名的方剂等。通过对方剂命名的分析和归纳,掌握方剂命名的规律,对于我们记忆和理解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很有益处。
(1)以药物命名的方剂:主要有主药命名、组方药物命名、药物味数命名等形式。主药命名是指以方剂中主要药物名为方剂名称。方中主药有一味,也有二味,甚至三味者。按一味主药命名的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等;按二味主药命名的方剂有:竹叶石膏汤、大黄附子汤、当归芍药散,青蒿鳖甲汤等;按三味主药命名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半夏天麻白术汤、三仁汤等。
(2)以组方药物命名的方剂:是指以方剂组成中的全部药物名为方剂名称。如麻杏石甘汤,即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药组成;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葱豉汤、参附汤、良附丸、枳术丸等。
(3)以药物味数命名的方剂:是指以方剂药物组成时所具有的药物味数来命名方剂的。如四物汤、四君子汤即四味药,八珍汤即四物汤合四君子汤即八味药;还有独参汤、二至丸、三子养亲汤、四磨饮子、五皮饮、六味地黄丸、七味白术散、八正散、九味羌活汤、十灰散等。
    (4)以功效命名的方剂:是指以方剂的主要功效和主治病证来命名方剂的。如大承气汤具有峻下热结顺承胃气下行之功。主治阳明腑实,热结便秘证;济川煎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济川”乃资助河川以行舟车之意,主治肾虚便秘;败毒散具有益气解表,散寒祛湿功效,扶其正气,败其邪气。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逍遥散逍遥自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清营汤清营凉血,主治热在营血之证;清宫汤清心安神之剂;清暑益气汤有清暑益气之功;清骨散善清骨蒸劳热;金锁固精丸实为固精止遗之丸;消瘰丸为消瘰软坚之方等。
2.以类归从记方剂
方剂的分类方法上,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众多的方剂进行归类,其中按主方(祖方)归类是其分类的方法之一。以类归从正是按主方(祖方)归类的记忆方法,即以某一代表方为主方,在记忆此方的基础上,来记忆衍生出来一类附方、变方。如仲景伤寒论的方剂,经后人归纳后类方很多,有桂枝汤类方,即以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为主方,类方有桂技加芍药汤、桂技加大黄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杏朴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去芍药汤、新加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二十余首;麻黄汤类方,即以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为主方,类方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麻黄升麻汤等十余首;柴胡汤类方,即以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为主方,类方有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泻心汤类方、白虎汤类、承气汤类、四逆汤类等。总之,我们若能记忆几十首类方,依次推演,这样可记忆的方剂将是十分可观的。同时以类归从记忆方剂还能对病机、治法共性的类方研究具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深刻理解主方(祖方)的理法证治,并推其演变,求其法度,掌握类方的配伍变化规律。无论是对于我们记取方剂,还是全面掌握方剂大有裨益。
3.背诵歌诀记方剂
背诵歌诀记忆方剂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之一。从古至今学习中医的大多要经历背诵汤头歌诀的过程,为了便于学习,我们的前人编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方歌,如清·汪昂《汤头歌诀》、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汤头歌诀白话解》等。作为初学者大多选择一种现成的汤头歌诀来背诵,只要“歌不离口”,坚持背诵,日积月月,直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的程度,定能在临床上自如地运用成方。在背诵方歌专著或背别人已编成的方歌时,一般要自己读一下,如不顺口,还可以自编。凡是自编自背又叫自编背诀法,自己编写方歌,就得有编诀的方法,常见的编诀法有:
(1)一条鞭:是根据方剂药味,不按平仄声音韵,用一句不拘长短的字句来编写的方法。常用于简单的、药味不多的方剂,编写时以顺口为度。即一方一句成一个整体。如五仁丸:五仁桃杏松柏郁(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止嗽散:前部荆桔甘皮菀〔白前、百部、荆芥、桔梗、甘草、陈皮、紫菀〕。如四物汤:芎归芍地(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等。
(2)三字经:三字经是古人用于各种启蒙教育便于记忆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在中医的启蒙教育中影响较大的是清代陈修园编写的《医学三字经》,它颇受广大初学者欢迎。用三字经的形式编写中医药教本是有很多优点,它字数少,内容精,读之顺口,容易记忆。在方剂记忆编诀也有同样的作用。如银翘散:银翘散,荆豉蒡,薄甘桔,苇竹汤。桑菊饮:桑菊饮,翅杏仁,薄甘桔,芦苇根。
(3)四言体:四言体文字少而精,四字成句,朗朗上口。如十全大补汤:八珍芪桂,十全十美。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白老茯人。小承气汤,大黄厚实。玉屏风散:玉屏风散,黄芪术防。也可以对于药味组成较多或几首类似方剂用四言体的编诀方法编在一起。如毓麟珠、赞育丹:两性不育,赞育毓麟,基本八珍;菟杜椒鹿,寒去温存,毓麟如此,赞育问津,赞育良剂,下列药味,苁蓉仙茅,桂附萸杞,蛇韭淫羊,巴杜归地,白术健脾,相须有利,炼蜜为丸,阳萎可饵。
(5)五言体:五字成句,较四言体更为活泼。五言体,一般四句成一首,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根据情况二句成一首或六句成一首。如六味地黄丸:
六味益肝肾,阴虚火旺餐,
地八淮萸四,丹苓泽泻三。
再如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二陈半夏陈,甘草与茯苓。
(6)七言体:方剂的汤头歌诀采用七言体形式的较多,如汪昂编写的《汤头歌诀》就是按七字成句,用声韵进行编写。虽然现在流行的一些汤头歌诀专著,多按七言体编写,但编写时声韵要求比较严格,要真正编写好亦比较难。如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5.细评趣味记方剂
趣味记忆方剂就将比较枯燥而难于记忆的方剂,通过比类象征联想到平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人或事物,或取同音同义、近音近义的方法,使的方剂记忆变成有趣的记忆。如:“三仁汤”有人就把它编成了“三人爬竹竿,扑通滑下来”一句话,仅十个字,就把方中的杏仁、蔻仁、薏苡仁、竹叶、厚朴、通草、滑石、半夏牢牢记住了。只要一提起三仁汤,我们就可以有趣的联想到:有三个人争着去爬竹竿,互不相让,结果“扑通”、“扑通”地都滑下来了。这样生动有趣的联象,会留下深刻的记忆,显然要比平淡乏味的“方歌”来得快、记得牢。如导赤散由生地、木通、竹叶、甘草四药组成,可趣记为成:“竹杆通地”。龙胆泻肝汤有龙胆草、车前子、木通、黄芩、山栀子、当归、生地、泽泻、柴胡、甘草组成,可趣记为“龙车通黄山,当地卸柴草”。生化汤由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组成,可趣记为“曹刿兄掏姜(即草归芎桃姜)”……等等。总之,在不违背辨证论治的精神与准确用药原则下,以音、义或巧妙记法为基础进行趣味性编诀,是一种记忆方剂的好方法。但在编排时不可牵强附会,生硬地拉扯在一起而曲解了方剂的原义;还要避免低级庸俗,不能上口;尽量做到浅显而不俗,富有高稚之感。近年来,趣味记忆方剂的书籍很多,如《360首方剂速成趣记》等。
6.字头合并记方剂
在学习《方剂学》中,我们都积累过一些记忆的经验。比如:清热解毒剂中的“五味消毒饮”,由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我们把每个药名拆出一个字,组成“花”、“花”、“公”、“紫”、“紫”,再利用谐音关系,只取“花花公子(紫)”四字,这样就好记多了。
再如:滋阴润燥剂中的“麦门冬汤”,由麦冬、大枣、人参、半夏、甘草、粳米组成。我们在每一味药中拆一个字,组成“麦大人半草米”。辅以谐音,就是“麦大人拌炒米”。如果你再想象一下“麦大人”拌炒米时把脸弄满煤烟时的尊容,一定忍俊不禁,印象就更深了。
又如:清脏腑热剂中的“芍药汤”,由黄芩、木香、黄连、当归、槟榔、白芍、甘草、官桂、大黄(别名“将军”)。如加以拆字并谐音,可成为:“秦香莲当兵,索草跪将军”(秦香连当槟芍草桂将军)。如果再想象一下“秦香莲”想当兵而要来草垫,跪在上面求将军的迫切情形,你就更容易记住了。
以上例子,说明我们平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掌握了“字头合并法”的初级技能。为了完善这一技能,我们有必要将它深化、系统化。这里先下两个定义:将大量需要记忆的药物名称,合并成少量内容再加以记忆,这种方法叫做合并法。在合并法的基础上,最后将二级联想后所剩下的药名各取其字头(或其中一个重要的字),简化成一句诗或一句话再加以记忆,达到以少记多、以简记繁的目的,这样的记忆方法叫做字头合并法。




huangshifu
最早用药引的应该是金元名医张元素的引经报使药,而不是明朝楼英的玉佩煎药,民间传说固然比较生动有趣,但这更适合老百姓茶余饭后娱乐之用,对于学医者还是实实在在更合适一些。呵呵



小个子小

中药方剂精要

发一个介绍


国学中医研习

《 中药 方 剂 精 要 》

总编  王惟恒

主  编   



胡顺强  王义祁  





主  审

著名中医药学家  博士生导师

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周仲瑛



内  容  提  要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重点介绍了中药学、方剂学常识及学习方法,谈常识简洁明了,教方法循循善诱,立足于“授人以渔”;第二章收载了近150味中药,常用药物归类述要,重点药物详分缕析,有“纲举目张”之妙;第三章收载代表方剂100多首,主要方剂择要释义,常用方剂分类明晰,学一方而明理法,可收“举一反三”之功。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诚为广大基层医生、医药院校医学生和众多中医药爱好者自学中医的良师益友。



前      言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外国留学生总人数已接近4000人。而2006年的北京市中医药大学外籍学生人数就达到了1700人,来自38个国家,占在校全日制学生人数的21%。有关媒体披露,来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中,除学习中文之外,就数学习中医的最多了,可见中医药在世界的影响之大。这其中不少是从事西医药工作的人员,正是由于他们在医疗工作中对一些疾病的诊治感到束手无策,初步接触或学习中医后看到了中医的独特疗效,进而认识到中医内在的科学性,甚至还萌发了要真正掌握这门古老而又神奇的中国医学的坚定决心。

在国外,现在对中医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其中最明显的是美国,现已有30多所专门从事中医教学的学校。欧洲目前有中医师、针灸师12万人之多,每年中医药应诊患者超过500万人次。近代,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曾被抛弃一个多世纪的瑰宝——中医药,历经一波三折,终被平反昭雪,甚至被当作“女神”重新请回日本。时至今日,日本在汉方医学研究方面,特别是在研发中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事实上,整个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已清楚地表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医在国外之所以越来越受重视,一方面与国际上流行的“防病胜于治病”的健康新观念有关,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同,中医疗法讲究调理、平衡,能够有效防病。另一方面,中医是崇尚自然的疗法,而西医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说,中医疗法是对国外医学的有益弥补。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它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蕴藏着大量的瑰宝,激发着无数中外学子和中医药爱好者浓郁的发掘激情,许多有识之士都迫切希望认识、学习中医学,以期继承和发展而造福于人类。然而,中医文献浩如烟海,难窥全豹,复因文字古奥,难以卒读,不易理解,使初学者面对茫茫中医学海而束手无策,难以入门;即便略知一二的中医爱好者,要进一步钻研中医典籍,也感到无从下手,因而渴望能得到一套带领入门的中医书。为此,我们根据读者要求和愿望,结合自己多年学医、行医的体会,以及从事中医教学的长期实践,编纂了这套《国学中医研习》丛书,以携手同道,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让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开这套丛书,你会惊奇地发现:学中医并非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样高不可攀,只要做有心人,就会找到入门的轻松捷径,就能享受收获的无穷乐趣。

那么,中医入门的轻松捷径在哪里呢?我们的体会无外乎是以下两点:

一是抓住要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万山磅礡,必有主峰”,“书帙九章,但挈一领”,为入门者指点迷津,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把握重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突出一个“要”字。本丛书分《中医基础知要》、《中药方剂精要》、《中医临床备要》、《针灸·推拿概要》和《脉学粹要三字经》等5个分册,每册所选内容不求全,唯求要点突出,足以使初学者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必需的中医药知识。在正文点评栏中,又用画龙点睛之笔,朱批要点,提纲挈领,让人一眼见底,及时受益。

二是摸索窍门,激发兴趣,事半功倍。许多人学中医一开始还有些兴趣,学着学着就麻木了,就无所谓了,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实际上,中医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是一门活泼泼的学问,不是那么死板,令人讨厌的。问题在于你学到的是不是真正的中医。你学到的那种死板的、特别令人讨厌的东西不是真正的中医。如果真心地想学习中医,就必须找一条可走的途径。本丛书内容丰富,浅显通俗,易懂易学。同时,力戒刻板式的说教,力求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插入趣味记忆法、技巧记忆法、有韵味的歌诀,或将能说明某个知识点的短小趣闻轶事、典故穿插其间等),以激发读者兴趣,帮助理解和记忆。本书的着眼点放在介绍选书与读书的诀窍,理解与记忆的方法,识病与辨证的思维,立法与处方的技巧,常法与变法的融通,意在引导读者在拚弃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陈腐学习方法的同时,交给读者打开学习中医窍门的钥匙,从轻松学习中掌握新知,从理性思维中领悟真谛。

总之,中医学是非常好学的学问,通览一下这套丛书,再通过临证实践的检验,你就会认识到:学习中医,只要有兴趣,入门并不难。认真学一点,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成就感会让你享受快乐。有些问题,西医认为非常困难,潜心学点真正的中医,你就能解决了,非同寻常的收获会让你享乐无穷。

本丛书在策划设计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军医出版社 焦健姿老师,首届安徽名中医、芜湖市中医学会会长袁银根老师等名家精心指导和热情帮助;特别是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教授,亲自担纲本书主审,朱批精要,指点迷津,堪为后学典范,世人景仰。谨此一并谢诚!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选读三

药苑撷英
  (一)麻黄—外感第一药
  麻黄,乍听起来好象“麻烦”,说起它名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有个挖药的老人,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要另立门户。师傅知道:想走的留不住。当他临走时,师傅还是不放心地告诫说:“你若行医时,有一种‘无叶草’的药,不能随便卖给人吃。因为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徒弟复诵了一遍,不过,他念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师徒分手,各自卖药。这徒弟虽不学无术,可胆子却很大,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拉去见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传来那师傅,欲责其教不得法之罪。师傅辨称无罪,说:“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转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你用的什么药?”“无叶草的茎。”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因为“无叶草”这药曾让人闯过大祸惹过麻烦,为警示后人,那师傅就给它起了个“麻烦草”的名字。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麻黄的一些功效。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性温,味辛而微苦,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它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并含少量伪麻黄碱、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麻黄多糖等。麻黄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因其发汗解表力强,被称为解表第一药。中医多用它来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水肿等病证。
  【应用举隅】
  (1)治荨麻疹:以麻黄15克,黄芪20克,桂枝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防风20克,白芍15克,甘草l0克。有人用此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46例,痊愈 35 例,好转11例,全部有效。
  (2)治风寒感冒:以麻黄l0克,桂枝l0克,杏仁l0克,生甘草5克,生白芍l0克,连翘l0克。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每日1剂,3天为一疗程。有人以此方治疗夏季风寒型感冒106例,治愈 76 例,总有效率91.5%。
  (3)治心动过缓:麻黄10~20克,制附片5~10克,细辛5~10克,淫羊藿30克,丹参30克,每日1剂,2周为1疗程。据报道,此方治疗心动过缓100例,显效72例,总有效率达93%。
  (4)治小儿哮喘:以麻黄、细辛、射干、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各4.5克,生姜6克加减,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03例,治愈16例,有效7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2%。
  麻黄的常用剂量为2~10克。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用生麻黄,止咳平喘用炙麻黄。
  麻黄这味药药力峻猛,因其发汗解表力强,被称为解表第一药。用量不可太过,防止汗出不止。用蜜制或捣绒使用可减缓它的发汗之力。前面故事中提到的麻黄根是麻黄的根,它的作用与麻黄正好相反,具有收敛止汗的作用,千万不可错用。
  (二)趣说紫苏的由来
  相传东汉末年的一天,名医华佗在一家酒店里小饮,巧遇一群青年正在比赛吃螃蟹,吃空的蟹壳堆了一大堆。华佗上前劝他们说:吃多了会闹肚子,还可能有生命危险。这群青年不但不听他的劝告,反而大吃不止。
  当天,这群青年和华佗都投宿在这家酒店里。半夜里,吃螃蟹的几位青年大喊肚子痛,有的痛得在地上打滚。由于当时还没有治疗这种病的良药,华佗非常着急。忽然,华佗想起一次他在采药时,见到一只小水獭吞吃了一条鱼,肚子撑得像鼓一样。它一会儿下水,一会儿上岸,显得很难受。后来,它爬到岸上,吃了些紫色的草叶,不久便没事了。华佗想,那种紫色的草叶能解鱼毒,一定也能解蟹毒。于是他立即唤醒徒弟到郊外去采了些那种紫色的草,又立即煎汤给几个青年服下。过了一会儿,几个青年的肚子果然不痛了。青年们这才知道他就是名医华佗,个个对他的医术赞不绝口,并拱手称谢。
  华佗心想,这种紫色草药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它确实会感到舒服。今后就叫它紫舒吧!意思是服后能使腹中舒服。因为字音相近,又属草类,后人就把它称作了紫苏。《长沙药解》记载:“苏叶辛散之性,破寒凝,而下冲道,扩胸腹而消胀满。”长沙一带的老百姓,吃鱼蟹时都放点紫苏,看来是有备无患了。
  紫苏是一味辛温解表药,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味芳香,叶、茎为紫色或紫绿色,具有解热抗菌、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等作用,并能解鱼蟹毒。《别录》说它:“下气,除寒中。”《药性本草》载:“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肉毒。”《本草正义》说:“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 、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应用举隅】
  (1)治风寒感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证,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证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用于胸闷、呕恶: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证,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紫苏梗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生姜以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3)解鱼蟹毒:食鱼蟹后引起的呕吐、腹泻、腹痛,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4)治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药理研究也证实,紫苏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并有明显的镇咳与祛痰作用。
  (三)白芷止痛又美容
  在宋朝汉阳史君王璆所著《百一选方》中,曾收录香白芷一味,炼蜜为丸名“都梁丸”,治妇人痛有效。“都梁丸”的来源,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 白芷
  据说北宋初年,南方有一富商的女儿,每逢行经腹痛剧烈,致形体日衰。富商带她欲往京都寻求名医,到汴梁时女儿经期适至,腹痛难忍。正遇一采药老人,仔细询问病情后,老人从药篓中取出白芷一束相赠,嘱咐洗净水煎饮服。富商谢过,按法煎制,一煎服了痛缓,二煎服了痛止,再服几剂,来月行经,安然无恙。从此,妇女行经不舒,服白芷蜜丸,在民间广为流行。因此丸源自京都汴梁,故名“都梁丸”。
  白芷,又名香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味辛,性温。功能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的作用,临床常用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等。
  【应用举隅】
  (1)慢性鼻窦炎:可取白芷、苏梗、薄荷、苍耳子、辛夷各30克,加水煎沸后熏蒸,以鼻吸收热蒸汽治疗鼻窦炎,每天闻熏2~3次,每次20分钟,闻熏后避免立即受寒刺激。
  白芷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头额胀痛,多与苍耳子、辛夷同用,如苍耳子散;若鼻涕黄厚腥臭,证属风热者,宜加配丹皮、蒲公英、鱼腥草等品。
  (2)治小儿慢性肠炎:取白芷、干姜各5克,葱头1个,与适量蜂蜜共捣为糊状敷贴脐部。
  (3)治痔疮:取白芷60克,紫草15克,苦参、滑石、黄柏各30克,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左右。
  (4)治牙痛:取白芷100克,冰片2克,浸泡于75%的医用酒精中,加盖密封10天左右,用干棉球蘸药液置疼痛处,即可止痛,且无毒副作用。
  《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是历代医家喜用的美容药,可与白僵蚕、白附子、菟丝子等共研细末调制成面膜敷面,可收到柔面增白之效。用白芷、玉竹、川芎、防风等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稀膏,可治疗黄褐斑。临床报道,用白芷香豆素制成0.5%的酊剂和软膏,外涂患处,可治白癜风。
  (四)幸得辛夷鼻病瘥
  “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候方域《壮悔堂集》中的这两句诗,赞的是桃李花,极誉李香君之才貌姿色;贬的是辛夷花,比喻平凡女子虽多而无娇容。辛夷花虽不好看,但却有药用价值,它入药的妙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位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头痛头昏,流脓鼻涕,腥臭难闻。他四处求医问药,百般治疗,然而终无效果。后来他得到高人指点,来到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遇见一个白发苍苍有仙人之貌的老人,就上前施礼,寻求治疗鼻病的灵药妙方。老人笑着说:“这有何难?”就从山上的落叶灌木上采摘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让他将花苞与鸡蛋同煮,吃蛋喝汤,每天一次。十天之后,秦举人脓鼻涕大量减少,半个月就痊愈了。举人留下银两,拜谢老人,并带回一些种子,下山去了。回家之后,他将种子播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2年之后,灌木生长茂盛,长出了毛笔头样的花蕾。举人采集这些花蕾,遇到脓鼻涕的患者,就将它赠给病人,都收到显著疗效。但病人问及这药叫什么名字时,举人却不知如何回答了。他想.这药是辛亥年间夷人介绍的,于是就随口答曰:“这叫辛夷花”。辛夷的名字就由此而来。这个传说告诉我们,辛夷是治疗脓鼻涕的特效药物。
  这个故事,当然未必是真人真事,但辛夷能治鼻病,却是千真万确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指出,辛夷花善治“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书中还写道:“肺开窍于鼻,……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辛夷中药饮片
  辛夷花又称木笔花、望春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木兰的花蕾,主产于河南、安徽及四川等地。早春开花,花期2~3月。花蕾未开时采摘辛夷花,除去枝梗,置通风干燥晾干可入药。性温,味辛。散风寒,通鼻窍。现代研究指出,辛夷含有柠檬醛、丁香油酚、茴香油、生物碱等,具有镇痛、镇静的作用;其制剂能收缩鼻黏膜血管,并可产生一层蛋白凝固物,使分泌和渗出减少,因此,可以治疗各种鼻腔疾病。现代用辛夷花治疗急性或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等病,均有良效。
  【应用举隅】
  (1)治肥大性鼻炎:将辛夷花配制成软膏,做成油纱条,填入鼻腔2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一般在用药4~5次后鼻腔通气好转,见效后再用5~10次可巩固疗效。
  (2)治副鼻窦炎:将辛夷花8克,与儿茶、乳香各4克,冰片1克等混合,研成细末,用甘油调成糊状并浸透棉球,塞入鼻腔,15分钟后取出,每天2次,4次为1疗程。
  (3)治急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将辛夷花、苍耳子、千里光、鱼腥草各150克浓煎,取汁500毫升,加薄荷精及防腐剂配制成“鼻通1号滴鼻剂”,用其滴鼻。有人用此法治疗各种鼻炎279例,对过敏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疗效最佳,对慢性鼻炎也有一定疗效。
  辛夷花多为外用,也可煎汤内服。常常与白芷、防风、藁本、柴胡、苍耳子、薄荷、黄芩、银花、连翘等同用。为方便服用,今已制成鼻炎丸、鼻炎片等中成药。辛夷花常用量为3~10克,因花蕾带毛刺,煎药时宜用纱布包裹,以避免服药时对咽喉及食道的刺激。注意:辛夷用量应严格掌握,不要过量;偶见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恶心、全身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发现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停药;辛夷花能兴奋子宫,孕妇忌用。


选读四

二、清  热  药

药苑撷英
  (一)清代名医张锡纯与石膏
  本世纪40年代前,热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当时西医疗效不满意,中医证治虽早有伤寒温病两说,但一般医家难以熟练运用。传统学说对石膏及有关方剂阐发不够,张锡纯则发挥了石膏的功用,简化了热病辨证论治的原则,提高了可重复性。他认为,生石膏凉而能散,透表解肌,善清上焦及中焦实热。外感病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然医家多误认为其性大寒而煅用,是变金丹为鸩毒。古方用生石膏者以大青龙汤、白虎汤为代表。此虽为重证而设,但禁忌颇多。若适当变通,则生石膏治热病有实热者无往不适。白虎汤变通适当尤能广泛应用,挽救危重症。其原则为热盛脉实即原方加重石膏,以胜病为准;热实正虚宜原方加人参,间需以山药代粳米或元参代知母;病危急,患者又不耐服药,竟可单煎石膏或用鲜梨片和石膏末嚼服。
  张锡纯阐发此说不厌其繁,仅“石膏解”后所附医案即达38例。其中多系危重证,按西医诊断可知的病种有痢疾、疟疾、重症颌下脓肿、肺炎、产褥热、产后大出血、风湿热、猩红热等,同时伴昏迷、休克或全身衰竭者近半数。时过近一世纪,今日单用西法处理上述一些病例仍感棘手。但张锡纯当年常常得心应手,曾说“愚临证40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有治一证用数斤者,有一证用至十余斤者”。1954年,石家庄组织中医运用张锡纯重用石膏的经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良好的效果,卫生部门曾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张锡纯的这一宝贵的见解和经验在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石膏是硫酸盐类矿物,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其性味辛、甘,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石膏对多种原因导致的高热不退均有较好疗效,并能减轻口渴状态。因此石膏多来治疗温病导致的壮热烦渴、神昏狂躁、热病发斑。石膏善于清泄肺胃之火,因此也常用于肺热咳喘、胃火牙痛等病证。石膏是历代医家喜用的清热良药,张锡纯说:“石膏……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其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
  【应用举隅】
  (1)治小儿暑热泻泄:用生石膏、寒水石、滑石各30克,将上药加水至2000毫升,煎煮2次,取两次煎液,混合,分数次饮服,轻者24小时服1剂,重者24小时服2~3剂,有人用本方治疗小儿暑热泻泄175例,总有效率为93%。
  (2)治流感发热:可用生石膏30克,根兰根30克,水煎服,临床用之治流感发热多有良效。
  (3)治结核病:治疗小儿肺门淋巴结结核,以生石膏10份,粉甘草3份,朱砂1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3~6岁每次服2克,7~9岁每次服3克,10~13岁,每次服4克,大于13岁服4.5克,日3次。临床治疗20例均有效,平均治愈天数为45天。
  (4)治牙痛:生石膏45克,细辛4.5克,水煎服。治疗风火牙痛14例,胃火牙痛24例,全部治愈。
  (5)治小儿鹅口疮:以生石膏50克,豆腐200克,加水共煮2小时以上,然后放白糖适量,煮沸后,饮汤, 分3次服,每日1剂,多有良效。
  此外石膏煅后药性变为收敛,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功效,对于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疮疡溃后不敛等病证,常研末外用。
  因石膏大寒,又是矿物药,后世医家用之多有顾虑,其实只要用之对证,大剂量使用,能起沉苛,去顽疾。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曾治一个七岁小儿,感冒风寒,身大热,舌苔黄而带黑者,一昼夜间予生石膏达六两(180克),病遂痊愈。故张氏认为其为微寒之品。乾隆58年(1793年),北京温疫流行,对温热病的高热,吴鞠通用辛凉轻剂和辛凉平剂治疗无效时,将汉代张仲景的白虎汤作为辛凉重剂应用而获立竿见影之效。白虎汤的主药即为石膏。不过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石膏。
 


(二)滋阴润燥“知母”情
  从前有个孤老太婆,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生。由于她不图钱财,常把药草白送给生病的穷人,所以毫无积蓄。眼看自己日渐老衰,心里便有心找一个能够传教自己认药的本事的后人。于是,她逢人便说: “谁认我做妈,我教他认药草。” 可有几个认她做妈的人,不是为巴结官宦而学的贵公子,便是欲图一本万利商人,老太婆均因其无济世之心而未传。
  有年冬天,老太婆走到一个不大的村子,摔倒在一家门外。这家的主人是个年轻的樵夫,他把老太婆搀进屋中,问长问短,当知道老人是因饥饿而晕倒时,就急忙叫媳妇煮了热腾腾稀饭,老太婆吃了稀饭,浑身也暖和了,就是要走。樵夫两口子说: “这大冷的天气,你上哪儿去呀?”“唉,”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苦命人得到处讨饭啊!” 两口子闻听,十分同情,就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要是不嫌我们穷,就在这儿住下吧!”老太婆也不推辞,就住在樵夫家了。日子过得挺快,转眼春暖花开,老太婆对樵夫说:“老吃你家的饭怎么行?还是让我走吧!”樵夫说:“你老没儿没女,我们又没有老人,咱们凑成一家人过日子不是挺好吗?”老太婆叹息道:“实不相瞒,过去我会采药,认识许多治病救命的药草。我本想认个儿子,把本事传给他。可现在老糊涂了,什么药草全认不清啦。你养活我,我没法子报答你呀!”樵夫说:“都是受苦人,图什么报答?反正有我们吃的,就饿不着你,别出去讨饭啦!”“好吧,那我就拿这儿当家,拿你当儿子啦!”“行啊。” 从此,樵夫和媳妇就把老太婆当做母亲。老太婆吃饱了饭也不闲着,常帮媳妇看孩子、做家务。媳妇也挺疼爱老人,六月天不让老人烧火――怕热着;腊月里不让老人洗衣――怕水凉。老太婆整整过了三年的舒心日子。
  夏天到了,老太婆已经八十岁了。这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我想上山看看。”
  “妈这大年纪了,可别累着。”“我闷得慌,想逛逛山景。” “那我背你去吧。”樵夫背着老太婆上了山。老太婆一会儿要往东,一会儿要往西,一会儿要上坡,一会儿要下沟,指指点点,累得樵夫汗流如雨;但樵夫一点也不抱怨,嘴里还不住地说着逗趣的话,想让老太婆开心。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太婆让樵夫站住,她从樵夫背上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形叶子、开雪白带紫色条纹花朵的野草,说:“去,把它挖来!”
  樵夫走进去扒开土,挖出一截儿黄褐色的根子。他问: “妈,这是什么?”老太婆说:“这是一种药草,它的根可以治肺热咳嗽、虚劳发热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识它吗?”樵夫想了想说:“妈准是要找一个老实厚道的人才传药给他,怕心怀不良的人拿它去发财、坑害百姓!” 老太婆笑道:“找寻了多少年,也没碰见一个可心的的人。孩子,你真懂得我的心思,这药就叫‘知母’吧!”接着,老太婆又教樵夫认识了其它许多种药草,樵夫就改行采药了。他一直记着老太婆的话,象老太婆那样为穷人治病。
  故事中提到的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寒。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药类法象》说:知母为“泻足阳明经火热圣药也。大寒,补益肾水膀胱之寒,主用之如神”。清热剂白虎汤即以石膏配知母,故有“石膏无知母不寒”之说。知母常用于治疗外感病邪所致的高热、口渴;干咳少痰的肺热燥咳所;阴虚火旺所致的口渴多饮、多食、多尿,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秘结等,多能取得较好效果。
  【应用举隅】
  (1)治感染发热:石膏50~300克,知母10~15克,粳米10~30克,甘草10~15克,连翘10~20克,金银花10~20克,并随症加减,临床以此方治疗伴发热的感染性疾病的54例,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温服。51例在治疗后2天体温降至正常,且不再波动。2例在治疗后2天体温波动于37℃~37.8℃。1例无效。
  (2)治遗精:以生牡砺20克,知母6克,莲子30克,白糖1匙。将生牡砺、知母倒入小瓦罐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弃渣。莲子洗净,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将药汁、莲子连浸液一起倒入小钢精锅内,小火慢炖1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1小时,至莲子酥烂,即可食用。此方可健脾安神,潜阳固精。对相火旺的梦遗有效,血压偏高尤宜。
  知母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三)巧得黄连救父命
  相传,很早的时候,西南石柱县黄水坪老山上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家姓黄的农户,他的妻子生下丫头黄莲后因病早逝,只有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有一年的夏天,黄水坪一带的老山上不少人都得了一种相似的疾病。患者多高热烦燥、胸满呕吐、泄泻痢疾、肿痛,慢慢地就失去了劳动能力。这姓黄的农民也不幸染上这种疾病,躺在家里,动弹不得,却也无钱求医治病。懂事的小黄莲算是个幸运儿,她未染上这种怪病,小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家里的全部活计,艰难度日。
  有一天,小黄莲跟着大人们到老山南坡去挖野菜,她发现有种野草边缘具针刺状锯齿,长有很多聚伞花序,有黄色的、绿色的,也有黄绿色的,好看极了,顺手拔起这些“野菜”,乍看这草根节形似连珠,有的似“鸡爪”,有的弯弯曲曲像个“过桥杆”。小黄莲把它当成野菜,采了许多,高高兴兴地带回了家。傍晚,小黄莲就把白天挖来的“野菜”淘洗干净,连根煮下锅。一会儿功夫,她揭开锅盖一看,锅中的菜和汤全都变成黄色的了。这时的她早已饥肠辘辘,心想:这“菜汤”一定好吃,便拿起汤勺舀了一碗。正想呷一口,这时躺在床上的爸爸呻吟着叫她要水喝,黄莲想:今天得了好吃的东西,得让爸爸先尝尝,于是她顺手将刚舀的那一碗“菜汤”端过去。爸爸因口干舌燥,又饥又饿,接过“菜汤”便咕嘟咕嘟喝了个精光。小黄莲把爸爸安顿好后,自己才舀了一碗,刚喝下一口,便惊叫道:“好苦呀 ! ”禁不住自问,“真不知刚才爸爸是怎么将那碗又苦又涩的菜汤喝下去的。”谁知第二天一早,久病不起的爸爸,竟奇迹般地下了床。黄莲悟出是昨晚那“野菜”汤起了作用,于是,小黄莲让爸爸继续吃这种“菜汤”,几天后爸爸的病痊愈。小黄莲又将此药传授给老山上的百姓,患者服用后都痊愈了。此药因是黄莲发现,因而起名“黄莲”。年深日久,人们又把“黄莲”写成了今天的中药“黄连”。
  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黄连性苦寒,善能燥脾胃湿热,清心胃实火,故可用于治疗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 湿热留滞于大肠所致的泻泄、痢疾;心经实火所致的高热、神志不清、心烦、失眠、吐血、鼻血,痈肿疮疖;胃经实火所致之口渴、易饥。 黄连具苦燥之性,外用还可用于治疗湿疹 。现代研究表明,黄连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及除宋内氏以外的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肺炎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此外黄连还具有抗急性炎症、抗溃疡、抗癌、抑制组织代谢等作用。
  【应用举隅】
  (1)治菌痢:黄芩、黄连、黄柏、银花、连翘、赤芍、白芍、白头翁、生地榆各10克,栀子6克,大黄(后下)、生甘草各5克。煎取药汁,直肠点滴。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2)治带状疱疹:黄连、栀子各9克,黄芩、黄柏、生甘草各6克,柴胡、白蒺藜、玄参、元胡各10克,连翘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治疗带状疱疹67例,治愈率为92.5%。
  (3)治宫颈糜烂:黄连、黄柏、黄芩、栀子、苦参各10克,明矾20克,共碾成粉。喷洒至宫颈糜烂面,3天上药1次,5~10次为一疗程。临床治疗宫颈糜烂38例,总有效率为92.1 %。
  (4)治痈肿:黄连、黄芩6克,栀子、枳实、柴胡、赤芍各9克,炙甘草5克,银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治疗46例颈痈、背痈,总有效率91.3 %。
  黄连常用剂量为3~10克,它虽是苦口良药,但其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四)黄芩—良药苦口救时珍
  据传,在李时珍十六岁突患急病,咳嗽不止,并且久冶不愈。随着病情加剧,他每日吐痰碗余,烦渴引饮,骨蒸劳热,六脉浮洪,虽服用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解表退热、润肺清心、清热化痰之剂却并无效果。方圓百里的名医都束手无策,认为其已无药可救。眼看小时珍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李时珍的父母悲伤绝望之际,村上来了一位云游道士。得知道人专治疑难杂症,李时珍的父母急忙迎入家中。道士给李时珍号了脉象后,捋捋长髯说:“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黄芩30克,加水两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愈。”时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药。奇迹出现了。半月之后,身热尽退,痰多咳嗽的症状也消失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李时珍后来便跟随道人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大川,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这味救了他性命的黄芩称之为:“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研究表明,黄芩煎剂体外实验抗菌谱广,对流感病毒、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实,黄芩甙、黄芩甙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黄芩甙治疗传染性肝炎有较好疗效,并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此外,本品还有解热、降血压、镇静、利胆、利尿、抑制肠管蠕动等作用。
  【应用举隅】
  (1)治痢疾:黄芩、白芍各9克,甘草4.5克,木香6克,大枣3枚。水煎服。临床治疗痢疾66例,总有效率98.5%。
  (2)治红斑性肢痛:黄芩、玄参各30克,生地60克,栀子、红花、枳壳各10克,蜈蚣1条,每日1剂,水煎温服。临床治疗红斑性肢痛有较好疗效。
  (3)治癌性发热:黄芩10克,生地黄24克,苦参15克。每日1剂,水煎后分早、中、晚3 次饭后服,连续用药10 天,停药7 天后观察疗效。有人以此方治疗癌性发热30 例,结果10 例体温恢复正常,停药后无发热现象;16 例体温降低,但未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停药后体温基本稳定;4 例用药后稍有效,停药后又回升到用药前水平。总有效率为86.7%。
  此外,临床上应用黄芩制剂治疗高血压、病毒性肝炎、流脑带菌者、沙眼等疾病,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黄芩用于清热宜生用,用于安胎则最好炒制,清上焦热邪可用酒黄芩,止血以黄芩炭效佳。黄芩功效虽佳,但性味苦寒,久服易耗伤津液,损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普通患者亦不宜久用。
  


(五)清凉解毒金银花
  据传,唐太宗有一次患咽喉痛,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下去,不见起色,又服一剂,仍不见效。唐太宗没有责怪他,让他先回家去。孙思邈心里很不痛快,行走了半天,他来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讨口水喝。这户山民只有姐妹俩,以卖药材为生。她们对这位远来的客人很热情,姐姐用黄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金花茶,妹妹用白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银花茶。孙思邈每样茶喝一口,觉得味甘清淡,止渴清热,就说:“这两种花都可以入药。”姐妹二人听罢,笑了起来。姐姐解释说:“这两种药是同一种药,刚开时白色,盛开时变黄,它叫金银花。莫说你,就是孙思邈也不认真假药呢,这次他在万岁爷面前丢尽了面子。我们进城卖药,那些太监把我们的药全都拿走,只给一点点钱。我们气不过,就用假药骗他们,为此连孙思邈也治不好万岁爷的病。”孙思邈听罢,恍然大悟,当下“亮明”了自己身份,表示愿拜两位山姑为师。然后,他用自己采得的药物,制成甘桔汤,方中以金银花为“君”,甘草、生地、桔梗为“臣”, 唐太宗服一剂肿消痛止,三剂病愈。唐太宗接还受了孙思邈的忠告,要太监上市买卖公平,并封孙思邈为“药王”。               金银花
  金银花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藤木植物。又名二宝花、银花、双花、忍冬花。《本草纲目》说其“一蒂两花,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为金银花。”每到夏季来临,金银爬满篱架,浓绿的叶子相对而生,如金似银的二色花并蒂开放,风吹篱架沙沙响,浓郁清香扑鼻来,好像恋人在悄语情话。它的藤叶经冬不凋,人们把它来象征爱情的纯洁和坚贞,后人又称金银花为“鸳鸯花”,把它的藤称为“忍冬藤”。
  金银花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而不恋邪,既能宣散风热,又能清解血毒,所以它是治疗感冒发热、瘟病斑疹、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热毒血痢诸证的常用要药。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金银花是强有力的抗生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和解热作用。金银花还能降低血脂,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据报道,以金银花配菊花制成“银菊饮”,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疗效十分显著,能使约76%的人血压降至正常,绝大部分患者头晕、头痛、失眠等症均减轻或消失。
  【应用举隅】
  (1)治疖、痈、丹毒和脓疱疮:可以用金银花60克或藤100克,水煎内服,并配合局部洗涤。古代《医学心语》载有“忍冬汤”:金银花120克、甘草45克,以水或酒煎汤服。据载能治“一切内外痈肿”,如肠痈、乳痈、疖疮等。
  (2)治风温: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昏口渴,咽喉疼痛,可用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15克、薄荷10克,加水煎汤服。此方还有预防流脑和乙脑的作用。
  (3)清凉解暑:金银花还是解暑佳品,不仅可泡水代茶饮,还可制成金银花露。金银花露的制法:取金银花5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半小时,然后先猛火、后小火熬15分钟,倒出药汁,再加水熬,取二煎药汁,然后将药汁一并盛装,加盖后放入冰箱备用。代茶饮服时,若加些冰糖和少许橘皮,味甜清香,可作为夏令常服的保健饮料。
  此外,把金银花的花、叶和藤茎蒸馏成金银花露,气味清香,甘凉润口,可以防止皮肤疮疡和痱子;若炎夏暑热烦渴,小便短赤,或痱子热痒者,用绿豆60克、金银花10克,加水煎20~30分钟,去渣取汁,加蜂蜜适量内服,不失为预防中暑的清凉饮料。
  金银花药性偏寒,因此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而见脓液清稀者忌用。


(六)肺痈要药鱼腥草
  据传,金代名医刘完素有一次带众弟子上山采药,遇狂风骤雨,回府后即暴病,又发高热,又打寒颤,频频咳嗽,痰液浓稠。服苇茎汤、桔梗汤均不能奏效,令家人和众弟子惊慌失措。
  当时,恰逢张元素采药路过,闻之忙入刘府探望,并送草药一帖。刘完素看那药像三白草,心想用它清热利水、消肿解毒尚可,怎能治肺痈重症?正犹豫之间,有一弟子已拿草药去煎汤,刘完素不好意思当面阻止,只好由他而去。不一会,那弟子把药煎好了,刘完素一看药汤色如红茶,气味辛香,才知这药并不是三白草,刘完素这才将药汤服下。连服三天,果然热退痰消,咳嗽也变少了,病情化险为夷。
  刘完素忙派人请来张元素,请教所用之妙药为何物。张元素从药筐里取出一束鲜草药,顿时鱼腥气扑鼻。张元素说:“此乃蕺菜,俗称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痈排脓。此为鲜品,其气腥臭,阴干后腥气消失。前送者为其干品也”。刘完素即将这一药物的性状、功能、主治等认真记下,并在后来的行医生涯中常常使用,屡见奇效。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而微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本品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人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之要药。用治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栝楼等药同用;若用治肺热咳嗽,痰黄气急,常与黄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本品又治热毒疮痈,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善清膀胱湿热,治疗小便淋沥涩痛有良效。
  研究表明,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及抗炎作用。所含槲皮素及钾盐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因而有较强的利尿作用。此外,还有镇痛、止血、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以及镇咳等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及肺脓疡等呼吸道感染;对五官科的化脓性炎症和皮肤科感染性炎症以及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均有较好疗效。
  【应用举隅】
  (1)治咽炎:鱼腥草10~15克,石斛6~10克。煎汤代茶饮,疗程7天,发热者适当加用抗生素。临床用本方治疗咽炎122例,总有效率96.4%。
  (2)治哮喘:鱼腥草30克,麻黄、蝉衣、杏仁、丹参、苏子、桑白皮、地龙各10克,甘草3克,白果10枚。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总有效率92.5%。
  (3)以鱼腥草15克,倒叩草30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芯草3克。水煎服。有人以本方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68例,总有效率97%。
  (4)治口疮:鱼腥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大青叶15克,莲芯、生甘草各10克。临床应用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总有效率90%。


(七)蒲公英   内服外用治痈灵
  蒲公英作为药用,最早见于《新修本草》,谓其“主治妇人乳痈肿”。......蒲公英,菊科植物,又称婆婆丁或黄花地丁,广布乡间田野。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配伍金银花、野菊花等可治疗痈肿疔毒;配伍鱼腥草、芦根、冬瓜仁等可治疗肺痈咳痰;配伍茵陈等可治疗湿热黄疸;配伍金钱草、白茅根等可治疗小便淋沥涩痛,单用(鲜品内服和捣敷)可治疗乳痈。炎炎夏季,常用蒲公英沏茶或同粳米熬粥饮用,可清热解毒。现代医学证实,蒲公英还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抗病毒、利胆、利尿、健胃功效。【应用举隅】
  (1)治急性乳腺炎:无论内服、外用,皆有良效。用法:①蒲公英120克、野菊5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3次内服。同时,可用鲜蒲公英60克捣烂外敷患处。②鲜蒲公英5份,白酒1份,浸三四日,榨取汁,每服15毫升,每日3次。③蒲公英50克、忍冬藤5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内服。④以蒲公英30~60克、陈皮10~15克、生甘草5~10克为基本方,若红肿赏醇予槁15克、漏芦12克;乳汁排泄不畅加王不留行、山甲各9克。该方能清热解毒,行瘀通络,治乳痈疗效显著。
  (2)治皮肤溃疡:取蒲公英50克,生地、黄芩各20克,加水煎至约50毫升,无菌纱布过滤备用。首次常规用2%双氧水消毒,清洗创面,然后用中药药液清洗1遍,最后用药液浸渍无菌纱布覆盖创面3层,每日1次,次日方法同上,唯不用2%双氧水清创。临床以此法治疗皮肤溃疡32例,换药8~30次(平均15.5次),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
  (3)治流行性腮腺炎:以蒲公英作散剂,4岁以上口服3克,每日3次;4岁以下口服2克,每日3次。临床应用观察到,服药24小时后,体温可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试用中药帮你找回苗条身段
【访谈精华】江海涛中医师:药性琐谈
中药归纳四法(一)
《伤寒论》方药组配特点与规律
中医中药6种清肠的药对方剂。1.清肠祛湿...
中药里也有好伙伴,联合应用功效加倍,您了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