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约证新解(原创非首发)

脾约证新解(原创非首发)

伏牛颐园斋主





作者:丹江游子
《伤寒论》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炙枳实半斤 大黄一斤 炙厚朴一尺 制杏仁一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已知为度。

“趺阳脉浮而涩”,趺阳脉属阳明经,在冲阳穴处,冲阳穴乃胃经之原穴,诊之可候胃气的盛衰。

“浮则胃气强”,是说脉浮是胃气强盛的表现。

“涩则小便数”,涩脉,是脉气循行不利的表现,小便数,是说小便涩滞不利,淋漓涩少,频繁欲解之症,数,量词,数次也,引申为频繁、频频之意。

“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是说阳明经脉气与其阳热之气相互博交,壅遏不通,导致脉气涩滞不利,不能传输废浊之气,同时又反过来制约太阴脾的运化布达之功能,使其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浊气循经传导,自然要影响到阳明大肠和太阴肺经,使大肠传导无力,肺通调水道失职,膀胱气化不能,,故见小便数,大便硬之候。

由此解之,文义与经义则可相通。

其“脉浮”为胃气强,主胃中有热,阳热亢盛。“脉涩”为经脉脉气不利之象,主胃热亢盛,壅遏气机,制约于脾,则“其脾为约”也。其脾为约,则其运化布达之职被困,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浊热之气循经传导,上遏于肺,肺失宣降,无以通调水道,下壅于膀胱,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数也。浊热之气横阻于肠府,大肠传导失衡,则大便硬。大便硬,而不是大便不通也。是以用麻子仁丸方润肠滋燥,缓通大便,通调水道也。该方用麻子仁、制杏仁、芍药滋肺润肠,降肺柔肝,以蜜和丸,用意之深,不可不察也!

注:要进一步理解“涩则小便数”之理,得先从生理上搞明白太阴脾与肺和膀胱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果我们弄懂了太阴脾与肺和膀胱的关系,就不难理解“其脾为约”后的大便硬和小便数的机理了。




hfray
脾约者,胃强脾弱也,胃强故能食,脾弱故失于运化,水津不能四布,而但输膀胱,故大便硬,小便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存仁:脾约为脾失膀胱束约 临床讨论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长沙药解》要点背诵
伤寒药解+伤寒论之药解歌【转】
脾约证“胃强脾弱”分析
《脉经》卷六
【寸关尺三部古医脉法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