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 灸 学



绪论
n        什么是针灸?
n        针灸学的内容
n        针灸学的特点
n        针灸学的发展概况
n        针灸的作用机理
一、   什么是针灸
狭义  医疗方法

广义  完整学科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  、  针灸学的内容
经络  腧穴  刺灸法  临床治疗  
·        、  针灸学的特点

n        适应证广  疗效明显

操作方便  经济安全
四 、  针灸学的发展概况
n        1、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n        帛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火的发明   灸法   角法
n        2、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n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成书为标志。
n        《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又称之为《针经》。
n        《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奇经八脉  原气) 八会穴
n        华佗夹脊穴
n        东汉张仲景   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
n                            


⒊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n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公元256~260年)编撰《针灸甲乙经》,收录腧穴349个,是现存最早的第1部针灸专著。
n        晋  葛洪《肘后备急方》 针灸医方109条,灸方99条,大大地推动灸法的临床应用。
n        唐初   设有“针师”  “灸师”等专业称号。zhengfu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针灸文献进行了整理校正。
n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彩图  阿是穴  指寸法
n        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形成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n        王焘 《外台秘要》  崔知悌 《骨蒸病灸方》灸法治验
唐代以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相继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针灸机构和教育体系
n        北宋王唯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个) 1027年铜人模型    规范化    标准化
n        南宋王执中  《针灸 资生经》   民间验方   压痛点诊断和治疗疾病
n        金代何若愚 子午流注针法    针灸时间医学
n        马丹阳  “天星十二穴”
n        窦汉卿   “八脉交会穴”
n        元代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
n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许多学术流派和争鸣  针刺手法  “奇穴”   杨继洲《针灸大成》重要参考文献
⒋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
n        清代针灸学开始走向衰退,当时医者多重药轻针,并于公元1822年废除太医院的针灸科。创新较少     李学川 《针灸逢源》 361个
n        经济 方便  效佳    民间   喜爱流传和应用
n        承淡安     针灸学社   学校     培养针灸人才,为保护和发扬针灸做出一定的贡献。
⒌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
n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zhengfu制定了发展中医的政策,中医针灸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院校、中医医院和研究机构,针灸学成为中医院校学生的必需课程,针灸科是必设的科室。20世纪80年代初期,各中医院校先后建立了针灸系,使用了全国统一的针灸学教材,并逐渐开展了针灸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形成了针灸学教学、医疗、科研的完整体系,随着针灸事业的蓬勃发展,针灸教学、医疗和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五    针灸的作用机理
n        调和阴阳
n        疏通经络
n        扶正祛邪
经    络
n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
n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两者在体内的循行方向和分布深浅各不相同。从经络循行的走向来看,经脉是直行的干线,络脉是横行的分支;从经络分布的深浅来看,经脉分布较深部,络脉分布较浅部。“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n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二、经络的构成
n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等。
三、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n        生理功能
n        病理反映
n        经络诊断
n        经络治疗
n        预防保健
四、十二经脉
n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心包)、手三阳(大肠、小肠、三焦)、足三阳(胃、膀胱、胆)、足三阴(脾、肾、肝)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部分,又称十二正经。
n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n        十二经脉纵贯全身,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即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n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规律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交叉后,循行在太阴和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n        走向规律: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
n        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阴经与阴经在胸部。
n        流注次序: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规律
n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对于脏腑内在的联系有如下的规律: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络属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这样十二经脉脏腑阴阳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络属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互相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五、奇经八脉
n        “奇经”   奇,异,不同。是十二经脉以外的特殊通路;
n        “八脉”    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n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在于即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别道奇行”。
n        生理功能: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并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作用。
一源三歧     督、任、冲三脉均起胞中,同出于会阴
n        督脉    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能总督一身阳经,“阳脉之海”。
n        任脉    行于胸腹部正中,上抵颏部,能总任一身阴经,“阴脉之海”。
n        冲脉     并足少阴挟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汇聚,“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n        带脉      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
n        阴、阳跷脉   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n        阴、阳维脉    维络一身表里之阴阳。

六、十五络脉
n        十五络脉是络脉中的主要部分,十二经脉都各有一支络脉,加上任脉和督脉的二支络脉,再加上一支“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脉。当络脉从经脉上的一定穴位分出之后,这支络脉就以分出之处的穴位而定名。
n        十二经别络  加强 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
n        任脉        沟通腹部的经气
n        督脉        沟通背部的经气
n        脾之大络    沟通两侧胸部的经气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n        (一)经络 的生理功能
n        ⒈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n        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n        ⒊调节机能平衡
n        ⒋感应传导作用
n        (二)阐释病理变化
n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n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腧穴概论
n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是孔隙的意思。古代文献中有“砭灸处”、“节”、“会”、“气穴”等名称。
n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映点,又是针灸施术部位。针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联络、转输、调节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腧穴的分类
n        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现有361个。这些腧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n        奇穴  即“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n        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压痛点”。这些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和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以痛为腧”。
(二)腧穴的作用
n        近治作用   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n        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即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n        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腧穴的主治规律
n        十四经腧穴的主治规律 ,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 总结 而成的。归纳 起来总体是: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配合  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的经穴,其治疗 作用 多相近,凡属同一经脉的腧穴,均有其共同 性,每个穴位因其所处部位的不同,其作用范围也各有特点。
(三)特定穴
n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 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郗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等。

(一)五输穴
n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
(二)原穴、络穴
n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
n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
(三)郗穴
n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郗穴”。“郗”有空隙之意。郗穴共有16个,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四)背俞穴、募穴
n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n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五)下合穴
n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六)八会穴
n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位于四肢部。
(七)八脉交会穴
n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n        (八)交会穴
n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n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n        “骨度”折量定位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n        指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
n        简便取穴法     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常用骨度简表
常用腧穴
n        一、十四经穴
n        1、手太阴肺经(11穴)
(1)本经腧穴:起于中府,至于少商。
(2)主治概要:主治喉、胸、肺部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3)常用腧穴
         中府  、尺泽、列缺、少商。
中府(肺之募穴)
n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n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②肩背痛。
n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已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n        尺泽
n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n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n        [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列缺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与任脉)
n        [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n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②“头项寻列缺” 头痛、齿痛、项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n        [操作]  向上斜刺0.5~0.8寸。
n        少商
n        [定位]  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n        [主治]  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等肺系实热证;②癫狂。
n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2、手阳明大肠经(20穴)
n        (1)本经腧穴: 起于商阳,至于迎香。
n        (2)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3)常用腧穴
   合谷、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45穴)
  (1)本经腧穴:起于承泣,至于厉兑。
  (2)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证、发热、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常用腧穴:地仓、颊车、下关、天枢、足三里、丰隆。


      
合谷
n        [定位]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缘。
n        [主治] ①“面口合谷收”头、面及五官的病症② 中风后遗症 ③ 痛经、肠炎 ④ 汗证。
n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n        曲池
n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n        [主治] ①上肢不遂 ② 发热 ③皮肤瘙痒、高血 压
n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肩髃
n        [定位]  锁骨肩峰的下缘,当上臂外展平凹陷处。
n        [主治]  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炎、荨麻疹
n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n        迎香
n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n        [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面瘫、三叉神经痛、胆道蛔虫症
n        [操作]直刺01~02寸,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
地仓
n        [定位] 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n        [主治] 面瘫、三叉神经痛、流涎。
n        [操作]直刺0.2寸,或向颊车方向斜刺0.5~1寸,可灸。
n        颊车
n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处。
n        [主治] 牙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瘫、失音、流涎、腮腺炎。
n        [操作] 直刺0.3~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0.5~1寸,可灸。
下关
n        [定位]   在颧骨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闭口取穴。
n        [主治]  牙痛、下颌关节痛、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面瘫。
n        [操作]  直刺0.3~0.5寸,可灸。
n        犊鼻
n        [定位]  屈膝,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处。
n        [主治]  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n        [操作]  向内上方斜刺05~1寸,可灸。
天枢
n        [定位]   脐旁2寸
n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肠痈。
n        [操作]  直刺0.5—1寸,可 灸。
n             足三里
n        [定位]在犊鼻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n        [主治]  ①“肚腹三里留”胃肠疾病 ②下肢疾患 ③乳腺炎 ④保健要穴。
n        [操作] 直刺0.5~1.5寸,可灸。
4、足太阴脾经(21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隐白,至于大包。
n        (2)主治概要: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n               5、手少阴心经(9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极泉,至于少冲。
n        (2)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神门。
三阴交
n        [定位]  内踝高点上三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n        [主治]①肠鸣、腹泻、腹胀②生殖、泌尿疾病③下肢偏瘫④失眠、高血压等。
n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n        血海
n        [定位] 髌骨内上缘上2寸。
n        [主治]①妇科疾病②皮肤病、高血压③膝痛
n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神门
n        [定位]   腕横纹上,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n        [主治]  ①心胸、神志疾病;②胁痛。
n        [操作]   直刺0.3—0.5寸,可灸。
6、手太阳小肠经(19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少泽,至于听宫。
n        (2)主治概要:主治头、枕、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后溪、养老、听宫。
n           7、足太阳膀胱经(67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睛明,至于至阴。
n        (2)主治概要:主治眼、头、项、背、腰、骶及下肢、肛肠、神志病和内脏病等。
n        (3)常用腧穴:肺俞、膈俞、委中、昆仑、至阴。
养老
n        [定位] 掌心向胸位,当尺骨小头桡侧缘的骨缝中。
n        [主治]  ①视力减退、面瘫,②肩背疼痛、落枕。
n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n            听宫
n        [定位]  张口取穴,在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
n        [主治]  耳病、牙痛。
n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肺俞
n        [定位]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n        [主治] ①肺系疾患;②背部软组织劳损。
n        [操作] 斜刺0.5寸,可灸。
n              委中
n        [定位]腘横纹中点。
n        [主治]①“腰背委中求”腰背疼痛;②下肢偏瘫、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劳损;③急性吐泻、高热、遗尿。
n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昆仑
[定位]   足外踝后缘与跟腱之间,平外踝的中点。
n        [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背腰痛、滞产、下肢后面及踝关节病症。
n        [ 操作]     直刺0.5 寸,可灸。
n        至阴
n        [ 定位]    足小指外侧,距趾甲角旁0.1 寸。
n        [ 主治]    头痛、鼻炎、胎位不正、难产。
n        [ 操作]    直刺0.1 寸,可灸。
⒏足少阴肾经(27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涌泉,至于俞府。
n        (2)主治概要: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太溪。
n               9、手厥阴心包经(9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天池,至于中冲。
n        (2)主治概要: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内关、中冲。
太溪
n        [定位]   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
n        [主治]  ①脚跟痛;②生殖、泌尿、呼吸系疾病;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不利
n        ③眩晕、牙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失眠、健忘等。
n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内关
n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n        [主治]①心、胸、神志方面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神经衰弱、癫痫。②胃痛、呕吐、呃逆;③休克、高血压、哮喘。
n        [操作]直刺0. 5—1寸,可灸。
10、手少阳三焦经(23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关冲,至于丝竹空。
n        (2)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外关、翳风。
n               11、足少阳胆经(44穴)
n        (1)本经腧穴:起于瞳子髎、至于足窍阴
n        (2)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风池、环跳、阳陵泉。
外关
n        [定位]   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n        [主治]   感冒、发热、耳鸣、耳聋、偏头痛以及项、胁肋与上肢病症。
n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n        翳风
n        [定位]   在耳后方,当下颌骨与乳突之间凹陷处。
n        [主治]   耳鸣、耳聋、外耳道肿痛、乳突部疼痛、腮腺炎、面瘫。
n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阳白
n        [定位]  眉毛正中上1寸,眼平视,直对瞳孔
n        [主治]  面瘫、头痛、三叉神经痛、近视、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n        [操作]  沿皮刺0.5~0.8寸,可灸。
n        风池
n        [定位]   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
n        [主治]  感冒、眩晕、颈项强痛、头痛、鼻炎、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近视、失眠、热病、高血压。
n        [操作]  针尖斜向对侧眼眶内下缘斜刺0.5~0.8寸,可灸。
环跳
n        [定位]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
n        [主治]  坐骨神经痛、下肢疼痛、偏瘫、麻痹
n        [操作]  直刺1.5~3寸,可灸。
n        阳陵泉
n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n        [主治]  口苦、呕吐、半身不遂、胸胁痛、下肢偏瘫、坐骨神经痛⒈黄疸、高热抽搐。
n        [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12、足厥阴肝经(14穴)
(1)本经腧穴:起于大敦,至于期    门。
n        (2)主治概要;主治肝、胆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        (3)常用腧穴:太冲、期门。
n                13、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常用腧穴:大椎、百会、水沟。
n                14、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个别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常用腧穴:中极、关元、气海、廉泉、中脘、膻中。
太冲
n        [定位]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
n        [主治]  头痛、眩晕、面瘫、目赤肿痛、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n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n        期门
n        [定位]  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中。
n        [主治]  胸胁胀痛、腹胀、呕吐、乳痈。
n        [操作]  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大椎
n        [定位]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n        [主治]  热证、中暑、癫狂痫、感冒、咳嗽、哮喘、荨麻疹、头痛、项强。
n        [操作]   向上斜刺0.5~0.8寸,可灸。
n        百会
n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约当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
n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癔病、精神病、癫痫、昏厥(灸)、子宫脱垂(灸)。
常用经外奇穴
n        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鼻尖直上。
n        主治   前额痛、鼻炎、眩晕、小儿惊风。
n        太阳:眉梢和外眦的中点,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
n        主治    头痛、面瘫、目赤肿痛、牙痛、三叉神经痛。
n        四缝: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共4穴。
n        主治   小儿疳积、百日咳。
n        四神聪: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
n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偏瘫。
刺灸法概论
n        (一)刺灸法的定义
n        刺灸法包括刺法和灸法。均属中医外治的范畴。刺法又称“针法”,是指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不同部位,并应用各种手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又称“艾灸”,是指采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炷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二)刺灸法的作用
n        刺法和灸法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n                      (三)刺灸法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n        腧穴是针刺和艾灸的具体施术部位,通过一定的刺激能起到良性调整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n        刺灸法的应用必须是在掌握经络腧穴等理论基础上,才能够发挥其治疗疾病的特殊作用。
针灸治疗概论
(一)针灸治疗原则
根据中医治疗学基本思想的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等。
在临床上通过针刺与艾灸对腧穴的刺激,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使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达到防治各种病证的目的。
临床治疗
八纲证治    以说明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辨证方法.疾病的类别不外阴证和阳证,病位的深浅不在表及在里,疾病的性质不是寒证就是热证,邪证的盛衰,则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虚为虚证.八纲辩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中医诊治中起着指导作用 针灸治疗同样如此.
表里     是用来区分病变部位和概括病势趋向的。表证是 指病 变在肌表,多在外感六淫发病早期阶段,病较轻浅。治疗以针刺为主,浅刺疾出,泻法,酌情可刺出血或灸;里证是病邪深入,损及脏腑,病多深重。应深刺久留针 并可针灸并用,酌情施行补泻。


表里证鉴别表

寒证和热证      虚证和实证
     寒热     寒与热是疾病两种不同性质。针灸治疗辩别寒热主要关键是灸与不灸。寒证则多灸,热证不灸或少灸;寒证中因感受外邪所致,可用针刺泻法及灸;因阳气不足用针刺补法,或针灸并用。热证,无论是受热邪或阳气亢盛均用针刺泻法;虚热以针补为主,对寒热错杂、寒热真假等特殊病情,治疗时应予明辩.。
   虚实    虚与实是用以分析概括疾病过程中正邪情况的。通过虚实辩证,掌握病人邪正盛衰的情况,为针灸施术提供依据。虚则宜补,实则宜泻。针与灸二者 相对来说,灸偏重补,而针偏重于泻。故虚证一般少针多灸,实证多针少灸;对 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夹杂者,应酌情选择针、灸或针灸并用。也常采用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及平补平泻刺法

寒热证鉴别表
虚实证鉴别表
阴  阳
   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是概括病症类别的。表 、 热、  实证为阳证,里、  寒、   虚为阴证。一般人体机能亢进,代谢増高属阳证,机能不足,代谢低下为阴证。临床上阳证多实热,宜用针刺泻法,疾刺或出血;阴证多虚寒,宜针用补法,灸法留针。










八纲辨证应用表
         
           表                                皮肉病、络脉病,毫针浅刺、皮肤针扣刺或点刺
阴  里     病位深浅     筋骨、脏腑,毫针刺宜较深。

          
          热       疾病性质            针刺泻法或点刺出血,一般不灸,虚热毫针补
                                          寒证 针灸并用,多灸重灸。
     寒
阳   

        虚                                  毫针补法,阳虚多灸、重灸,阴虚一般不灸。         
           正邪盛衰          毫针泻法,一般不灸,寒实可灸。
    实

(二)配穴处方原则
n        1、近部选穴
      在病变的脏腑、 五官、  肢体的部位,就近选择腧穴进行针灸。即可单取一经,也可数经同用,或是以痛为腧。如肩痛取肩井 、肩髎;眼病取睛明、 瞳子髎;胃痛取中脘 、 梁门等。本法临床应用广泛,旨在就近调整受病经络、器官的阴阳气血,使之平衡.
2、远道取穴
n        根据脏腑经络学说的理论,选取远距离病变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的选穴方法。
⑴本经取穴   某经脉或其所属脏腑的病变,选取该经有关腧穴进行治疗。如胃痛取胃经的足三里;肺病取太渊、鱼际。
⑵异经取穴   又称他经取穴。某经脉或某脏腑发生病变,选取与病变经脉或脏腑有关的其他经脉的腧穴进行治疗。常可取表里经\同名经或其他有关经脉中的腧穴,如肝气上逆导致胃气不降呕吐者,可同时取太冲、内关。如眼病常可取足少阳经的光明穴 、足太阳经的肝俞。



3、随证取穴
n        是对个别症状的治疗措施.一般属治标范畴,也是称为经验取穴,阿是穴也可属对症取穴.常见症状的对症取穴举例如下.
n        发热      大椎    曲池    合谷
n        昏迷      人中    十宣    涌泉
  虚脱      灸百会   关元   神阙  ,针足三里
n        多汗      合谷     复溜                        
n        盗汗      后溪     阴郗



配穴举例⒉
失眠       神门     三阴交    太溪
舌强       哑门     廉泉      合谷
喉痹       少商     合谷     
心悸       内关     郗门
胸痛       膻中     内关
咳嗽       天突     列缺
胸闷       中脘     内关
腹胀       天枢     气海  内关   足三里
配穴举例⒊
   尿闭      三阴交  阴陵泉
n        早泄       三阴交  关元   
n        便秘       天枢    支沟
n        脱肛       长强    承山
n        恶心呕吐   内关    足三里
n        消化不良   足三里    公孙
n        牙关紧闭   下关    頰车    合谷
n        胁肋痛     支沟    阳陵泉  外关
配穴方法
     根据取穴的原则,选取与病情相适应的具有协调作用的两个以上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常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n        前后配穴法
n        表里配穴法
n        左右配穴法
n        上下配穴法
n        远近配穴法












毫针刺法
n        (一)毫针的构造
n        包括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部分
n        (二)毫针的规格
n        主要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来加以区别。
n        以长短1~3寸(25~75毫米),粗细28~30号(0·38~0·32毫米)最为常用。
n        (三)毫针的检查
n        (四)毫针的保管
针刺练习(课后练习)
n        针刺前的准备
n        ⒈针前教育
n        ⒉选择针具
n        ⒊检查针具
n        ⒋选择体位
n        以病人舒适、持久和医生便于操作为准则
n        ⒌注意消毒    针具高压消毒一般在每平方厘米一点二公斤的压力,120℃高温下保持15分钟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针刺方法
n        (一)进针法
n        ⒈指切进针法     多用于短针。
n        ⒉夹持进针法     多用于长针。
n        ⒊提捏进针法     皮肤浅表部位。
n        ⒋舒张进针法     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
n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n        ⒈针刺的角度     
n        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⒉针刺的方向     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
n        ⒊针刺的深度    是指针身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程度。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n        (三)行针与得气   
n        ⒈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n        ⑴提插法   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运用,即针尖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n        ⑵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以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来回捻转的操作方法。

⒉得气  亦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操作者针下沉紧感。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与疗效成正比。
n        (四)补法与泻法
n        ⒈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n        ⒉泻法是泛指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n        ⑴捻转补泻    ⑵提插补泻    ⑶疾徐补泻
n        ⑷开阖补泻    ⑸迎随补泻    ⑹呼吸补泻
n        平补平泻    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五)留针与出针
n        ⒈留针   是指使针留置穴内,加强针刺持续作用。一般疾病可留针10~20分钟,一些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可延长至1小时至数小时,并间歇予以行针,保持一定刺激量,以增强疗效。
n        ⒉出针   在行使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施术者的一定要求时,便可出针。出针后要核对针数,防止漏针。
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㈠ 晕针  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初诊、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之后,或体位不适、手法过重等。
〔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萎靡、倦怠,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出针,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予热茶饮之,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切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配合现代抢救措施。
(二)滞针   是指在行针或留针后,医生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感难,而病人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三)弯针   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四)断针   又称折针,是指针提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五)血肿   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
灸    法
n        (一)灸用的材料
n        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n        (二)灸法的作用
n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n        (三)常用灸法
n        ⒈艾炷灸   ⑴直接灸(无瘢痕灸、瘢痕灸)
⑵ 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n        ⒉艾条灸
n        ⑴温和灸   一般 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n        ⑵雀啄灸
n        ⑶回旋灸
n        ⒊温针灸   是 针刺与艾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 。
(四)适应范围
n        凡属慢性病且阳气不足的疾病,如久泻、久痢、久疟、痰饮、水肿、寒哮、阳痿、遗尿、疝气、脱肛、痿痹、腹痛、胃痛、妇女气虚血崩、老人阳虚多尿,以及虚脱急救、瘰疠、阴疽等,总之,一切虚寒病证为宜。颜面部、浅在血管部,不宜施瘢痕灸;妇女妊娠期下腹、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五)注意事项
n        ⒈体位   以舒适自然而能持久,体位平直便于施灸为宜。
n        ⒉程序    一般应先上后下,先背腰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施灸。
n        ⒊时间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和施灸部位而决定。艾炷一般为3~5壮或5~7壮,艾条一般为10~15分钟。
n        ⒋艾炷灸后,局部遗有请度烫伤,无须处理。直接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防止感染,约3、4周即可自然愈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技术的进阶技巧,对穴的配穴这些新姿势你了解吗?
针灸内篇
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学重点知识
浅析主、客、应配穴法
王启才教授学术思想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