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归补血汤治疗内风虚证

漫谈当归补血汤

内伤学说与当归补血汤的产生

当归补血汤初见于《内外伤辩惑论·暑伤胃气论》中。《内外辩惑论》《脾胃论》是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代表作品,他的主要学术论点及治病方药多载于此两书中。

当时正值宋元时期,战乱频繁,劳动人民在沉重劳役、流离失所,饥饱失调的艰苦生活条件下,得了许多疾病,特别发生了一种“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头痛、或渴不止”的“内伤热中病变”。症候虽颇似伤寒而实质却与伤寒大异。

当时医者不察、浪投辛温发表、或以巴豆推之,或用承气下之,以致变证百出,死亡接踵。李氏对此病的病因、症候、病机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比和分析,认为:“脾胃之气不足,与外感风寒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于是李氏特别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曾提出“脾胃气虚,百病由生”的论点。在治疗上他根据《内经》“劳者温之”等扶正驱邪的理论,发挥了“甘温除大热扶正以驱邪”的治疗原则,在总结群众医疗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制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甘温之剂以治内伤发热,收到可靠疗效。而且对于祖国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故后人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的说法。

方剂组成

黄芪一两 当归(酒洗)二钱

功效与主治

本方补气生血。可用于劳倦内伤,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则微的血虚发热证。以及妇产科血海干枯,气不摄血,难产、产后头晕、缺乳、乳缩、血崩;内科杂病血虚头痛,心腹胃脘虚痛、气虚血尿、血证虚症;外伤科脓不外透,疮不收敛,疮肿疼痛,疮口不收;小儿科虚性疮痘,过敏性紫瘢诸方面。

组方分析

方中黄芪一两,当归二钱,其份量比例是5:1、很明显黄芪居主要地位,而当归为辅助之品。但何以不名黄芪补气汤而反名之为当归补血汤呢?

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宅”。气虚则血无所摄,血虚则气无所依,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若由于劳倦内伤,营血亏损,或外伤失血等因使气血失去相互依存的正常关系,以致阴不维阳,血虚气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遂见肌热面赤,烦热欲饮,脉洪大而虚等血虚阳浮的假热证。

详细分析脉证病机,此证已不是单纯的血虚证。而主要矛盾在于因血虚进而导致阳浮。此时“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故应抓住主要矛盾,将补气固表作为重点,使气固表充,阳气不再浮越,则一系列假热证象自除,且脾肺元气固充,生血之源得资,则血亦随之而生。

故方中重用黄芪甘温为主,大补脾肺元气;辅以当归甘辛苦温益血和营。两药相配,意在扶阳存阴,补气生血,气壮血旺则阴平阳秘,诸证自去。正如《医宗金鉴集注》吴琨:“五味之中唯甘能补,当归味甘而厚,味厚则补血;黄芪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芪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谓耳。”

另外,祖国医学认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可见血液乃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中医欲补血,与现代医学之直接输鲜血补充血容量大异,其进点是鼓舞脾胃之气,激发生化之源,若重用当归等血药,滋腻填补,反碍脾阳,阻遏中气、致脾不运化,岂能“疏布津液”,“化赤为血”?

故本方以黄芪五倍于当归组方,而名为补血汤,甚为有理。且少量滋腻柔润之当归可反佐黄芪,制其温燥之性,不可不知。

内风虚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加味补血汤,治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或头重目眩或神昏健忘,或觉脑际紧缩作痛,甚或昏仆移时苏醒,致成偏枯,或全体痿废,脉象迟弱,内中风证之偏虚寒者,久服此汤当愈。

加味补血汤:生芪一两 当归五钱 元肉五钱 鹿角胶 丹参 乳香 没药 甘松各六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
当归补血汤的作用
血的辨证(上)
方剂歌诀详解——当归补血汤
补益剂之补血篇
你对当归,党参,黄芪了解多少?请介绍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