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孩子气得“牙根痒”,打还是不打

老话说

“孩子不打不成器

不打不成才”

“棍棒之下出孝子

慈母底下多败儿”

…………

传统观念认为

“好孩子”都是打出来的

这样的教育方法

当代人该怎么看?

对于“熊孩子”

能否一打了之呢?

…………

今天与大家分享

河南省贾福霞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李晓栋的

“家教好点子”——



正确爱孩子:莫让一时冲动成为千古一恨


12月21日,晚饭毕,我和孩子妈妈坐在沙发上,陪儿子看动画片。不一会儿,孩子说饿了,想吃薯条,孩子妈妈就给他点了外卖。除了薯条,孩子妈妈还点了汉堡和鲷鱼烧糍粑。外卖送到后,我们全部一股脑儿摆在了孩子的面前。孩子拿起汉堡津津有味儿地啃着,他妈妈拿起一个糍粑掰开吃了一半,结果,一场风波悄然而至……

因为没经过孩子的同意,妈妈吃了半个糍粑,孩子死活不愿意了,哭闹着说,这是自己的,结果却让妈妈吃了!怎么给他解释、哄他都不行,哭声震天动地,一发不可收拾。实在没法儿了,妈妈为了控制自己的怒火不爆发,愤愤地走进了卧室,关上了门,留下我一个人无可奈何地坐在儿子面前。

几分钟后,孩子妈妈看他还不消停,又愤愤地从卧室走出来,把点的外卖全都收进了厨房,并说道:“这是我买的,连吃一口都不行吗,那你也别吃了!”孩子泪水涟涟,委屈地看向我,继续哭。我把他抱过来,本想安慰安慰他,但他依旧什么话也听不进去。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十几分钟,我也沉不住气了,强忍怒意把他放回自己的座椅上,真想把他暴打一顿,让他看看无理取闹的后果!

我不能再继续坐在他面前了,我也起身离开了餐桌,进了厨房。没人搭理他后,不一会儿,他的哭声小了,但还时不时地抽噎着,脸蛋儿和眼睛周围的皮肤也因哭泣涨出一片片的红斑点。又过了几分钟,他歪着头靠在自己的座椅上睡着了。见他没了动静,他妈妈出来,把他抱回他的小床了。安顿好孩子后,我们俩面面相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孩子,太磨人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孩子出现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怎么办呢,是打还是不打?

“直接打”孩子,我历来都不赞成

一方面是我的心太软,下不去手;另一方面,我认为,人在冲动的情况下,大脑的判断是有失水准的,暴力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无法估量。身边的朋友,在谈到管教孩子的问题时,也会说,不行了就打,打一顿就长记性了。如果直接开打能解决问题,那好多事儿都迎刃而解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叛逆的孩子呢?

初次为人父母,我们亦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孩子,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带着父母的影子生活。为人父母若不加控制自己的冲动而滥用家庭暴力,给孩子造成了心灵上伤害,这是绝不可原谅的。

不赞成打孩子,并不是说一点儿都不能打,而是要学会“如何打”

在这方面我深有感触。孩子两岁多时,因为还比较小,我怕吓着他,实在被他气到了会笑着打他,并且不疼不痒。孩子妈妈说我这样不行,孩子根本就不会怕我。果然,最终的局面是:我打他时,他还手打我;而他妈妈打他,他不敢还手。

随后,我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小视频,有专家说:打孩子不能情绪一上来就直接开打,这样容易把人打“废”,还容易让孩子习得这样的做法,而要理性地打,在打之前还要告诉孩子我要打你,请你做好心理准备。我觉得挺有道理,也尝试去做了。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我先耐心给他讲道理,如果他还恣意妄行,我会再次告诫他:“还不听话,那看谁挨揍!”几次较量下来,他果真“老实”了。当类似的事儿再次发生时,他就不会“重蹈覆辙”,自然也就不用再挨打了,我对他发脾气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研究管教对象的脾性,分情况打

我之前见到过人打牲畜的场面,场面太血腥了,看着非常让人揪心——那是一头驴,原因是驴不听话、乱跑。我曾打过我家的小狗,原因是它爱咬人还吃家里养的鸡,实在是太无奈了,才狠着心去打它,但点到为止,打了两次之后,它就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牛算是一种比较老实的牲畜,但也有的牛性情暴躁。我家曾经喂养的牛就很温和,因为我和爸爸常常轻拍、抚摸它的头和它肉嘟嘟的脖子。

驴有驴性,狗有狗性,牛有牛性,把这些例子放到这里虽然不太合适,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道理。对待“牛性”,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方式就行;对待“狗性”,需要适可而止,让他意识到错误就行;对待“驴性”,那可能就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古人云:棍棒之下出孝子。我们父母那一辈,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也不大讲究策略,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打一顿完事儿。

听我妈讲,小时候我和我姐闹人时,他们就把我们打一顿,但打完之后又后悔得不行。现在的父母可能不会再这样做了,因为时代变了,人也变了,大人和孩子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但是,面对“熊孩子”,打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依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惩戒措施。

现在教育界呼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惩戒时,要坚持两点:一得涵养自已,二得讲究策略。自己应尽力做到:不动情绪而用情操去影响他,不用冲动而用感动去感化他,不太感性而用理性去分析他。既打出方法,又打出效果,万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曾经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过的一段话:少跟孩子生气吧!孩子听话时,你爱他入骨,孩子调皮时,你又拼命吼他,你崩溃后自愈,自愈后又后悔,却忘了他还只是个孩子,他也就快乐那几年,长大了,会苦也会疼,像现在的我们。这段话直击心灵,意真情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岁送外卖单亲妈妈上热搜:度过最困难时刻,余生皆是坦途
『养儿育女』家长穿得太暴露 易引起孩子性早熟
努力是没用的,孩子的未来要看遗传
夜读 | 努力是没用的,孩子的未来要看遗传
她老公真是越看越不靠谱啊…
父母衣着暴露 孩子易性冲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