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主任的困境:缺能力还是缺权利?(深度好文)

历史上,有能力却没有权利的人,杨修最为典型,而且还为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有权利但没有能力的人,刘阿斗最为典型,虽然没有为此丧失生命,但却将整个蜀国拱手相送。要成就一项集体性事业,既需要从事者有相应的能力,也需要给予或者赋予他相应的权利;与之相反,集体性事业的失败,有可能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没有相应的能力,也有可能是没有相应的权利。


由此让人想到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不管是班主任自己,还是学校管理者,都能够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说这项工作已经做得令人满意。那么,造成如今这种令人难以满意的现状的原因,究竟是班主任缺少相关的能力,还是没有授予他们足够的权利呢?

1

当一个班级学风不佳、上课纪律不好、学生之间不和睦时,班主任难免要承担责任。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是班主任工作不够投入,要么是其管理班级的能力不足。如果是投入不够,肯定是班主任的过错。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怎么能偷懒呢?如果是能力不足,同样是班主任的过错,能力不够为什么还不努力提升呢?


面对这样的评价与归因,其结果除了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要求班主任不遗余力地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而如此高要求导致的后果,往往是吓跑了更多的教师,或者让在岗的班主任越发迷茫。的确,如果学校只有少数班级存在学风不佳、上课纪律不好、学生之间不和睦的问题,那么这些班级的班主任要承担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可是,如果有30%甚至更多的班级都存在上述问题,那么需要追究责任的就不仅仅是班主任,还应包括班主任岗位本身的合理性,尤其是后者。面对普遍令人不满意的班主任工作,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率和班主任的满意度。


有多少教师在从事班主任工作时取得了成功呢?

小王老师刚从大学毕业,被学校委以重任,担当高一(3)班的班主任。在尽心尽力的工作中,她所带班级连续三周都拿到了“流动红旗”,可是第四周“流动红旗”却花落别家,小王老师为此伤心不已。谁知坐在她旁边的张老师语出惊人:“‘流动红旗’一般是给年轻人的,但也不能总给年轻人。”


小王老师没有听明白张老师的意思,多次恳求之下,张老师才做了解释:班主任这项工作,随便你怎么做,都不可能成功,但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明白这个道理的老班主任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青年教师血气方刚,不明白这个道理,总希望通过当班主任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尽心尽力。为了奖励青年教师的工作业绩,也为了鼓励青年教师更加努力,所以“流动红旗”自然要给你们。可是你也不能老是拿这个“流动红旗”,否则,如果我们这些老班主任不再参与“流动红旗”的竞争,那么就更不会有人想方设法地当好班主任了。 

虽然张老师的话比较消极,但的确道出了班主任这个岗位的缺陷:难以做好,易于出错。我们再来看那些成功的班主任,魏书生肯定算一位,李镇西也要加上去,但可惜的是,他们并不是在当班主任的时候就像今天这样名声远扬,更多时候是用自己今天的名气来推广承担班主任工作时积累的经验,而不是用班主任工作经验来铸就自己的名气。


有多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有职业满意感呢?相信很多校长都有这样的体会,班主任虽然不是一个官,但也并不是随便哪位教师都能当得了的。

某校长在对初一(2)班明年的班主任人选进行多次权衡与多方面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决定请已经50岁的王老师来掌舵。可是,当校长找王老师谈话时,王老师反应非常激烈:“校长,我都50来岁的人了,您饶了我吧!班主任这项工作应该多由青年人来承担了吧,难道我还没过青年教师这一关吗?” 

王老师对待班主任岗位的态度不一定是普遍现象,但的确反映出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多少教师真心喜欢班主任岗位,即使有不少班主任在这个岗位上获得了一定的职业满意感,但似乎付出的代价过大,一旦有机会卸任,他们一定会离开。

2

当我们把眼光聚焦在单个人身上时,没有做好工作的原因,很自然就落在个体身上;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聚焦在从事这项工作的群体身上,就不得不审慎地分析没有做好工作的原因。因为,它可能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够努力或者能力不足,也有可能是这个岗位本身设置得不够合理,为这个岗位配置的权利与要求的义务不够对等所致。同样的道理,班主任工作的不尽如人意是众所周知的,而班主任工作的困难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我们仍然寄希望于让班主任成为一个无所不能与品德至高的圣人以解决问题,那么,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反而会越来越小。毕竟这个世上无所不能的人少,品德至高的人也少,而无所不能又品德至高的人更少,如果收入很低还要无所不能与品德至高,能担当的人就更为稀缺了。因此,把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更强的个人能力与更高的品德之上,反而会降低事情成功的概率。


班主任有两项重大的教育任务:一是通过对学生学科学习的协调,促进学生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合理地配置学习时间与学习资源,从而在总成绩与全面发展上更有成效;二是尽可能地超越学科教学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与长远发展。可是,要让班主任有效率地完成这两项重大的教育任务,既要求班主任有协调学科教师的能力和科学把握教育规律的素养,更要求班主任有协调学科教师和按教育规律指导学生学习的权利。遗憾的是,对于班主任的教育任务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但对于与之相应的权利授予却远远不够,这既是班主任岗位设计上的错误,更是成千上万班主任倍感辛苦却没有成就感的主要原因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希望得到全面发展;站在教师的角度,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筹;站在学校的角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学科教师间的协调一致。可是,目前学校对学科教师的考核往往局限在单一学科上,总认为学生每一学科成绩都好了,总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殊不知,当学科教师只对自己所教学科负责时,很可能会拉低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从而拉低总成绩。于是,班主任的教育任务就是协调学科教师,避免某些学科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上做“过犹不及”之事,更要避免某些学科教师以牺牲其他学科利益来提高自己学科的成绩。可是,尽管班主任有这项教育任务,却并没有这项权力。一方面学校并没有授予班主任去了解与引领学科教师的权力,另一方面学校都尽可能让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资历去影响学科教师。班主任在没有权力与资历协调学科教师的情况下,只好用更好的态度与更仔细的服务去弥补学科教师间的冲突与矛盾,这就苦了班主任。


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情趣,而学科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努力程度与学科成绩;在培养目标上,班主任更注重学生的总成绩与长远发展,而学科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单科成绩与当下成长。可是,在学校对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指标中,却很少考核学生的长远发展,往往将学生的发展目标局限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比如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这就增大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非教学)的压力。在短期内,学生获得知识不但相对容易,而且容易出成绩;而能力虽然比知识更重要,但在短期内不易培养,也不易外显。当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发生冲突时,能力培养往往被放在一边。与此相应,虽然德育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而智育只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速度,方向自然比速度更加重要。但是,当考核学生的时段比较短时,方向的重要性就小于速度的重要性了,而当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负责时,付出的努力往往“费力不讨好”。

3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说,如果给我足够的权力与利益,我能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事实上,面对失败的时候,大家也都会说,我之所以没把事情做好,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权力与利益。可是,究竟是个人能力不足而没把事情做好,还是由于为这个岗位配置的权利不够而导致事情失败,需要的是科学的分析,而不是在责任承担上的主观判断。对班主任来说,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究竟是自身能力不足,还是获得的权利不够?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尽管我们希望班主任的能力能够更强,但就目前班主任群体的成功率和职业满意度来看,班主任工作的困难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人能力问题;就当前班主任的教育任务与管理权利的配套来看,班主任工作的困难更是一个权利配置问题而不是使用权力的能力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班主任这个“主任”是针对学生来讲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孩子王”,这个岗位在学校并不算管理岗位,更算不上行政岗位。对学校来讲,并不需要班主任去协调科任教师,而是让班主任去弥补科任教师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不需要班主任开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方向的德育,而是要班主任去做让学生更乐意在学习中吃苦的思想工作。于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就是班主任要有服务好其他科任教师的良好态度,要有管理学生并引导学生好好学习的能力。可是,班主任在弥补科任教师间的冲突与矛盾方面下的功夫越大,科任教师各自为战的心态反而越强,以致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越发激烈;当班主任不能使科任教师改进教学,也不是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时,班主任越是管理或者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会越被动。因此,要让班主任走出目前的困境,仅仅依赖良好的服务态度与软硬兼施的劝学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总成绩更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积极的方法,就是让每位科任教师的学科教学行为都服务于这个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都适度而又高效地使用学生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让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上“涸泽而渔”;另一种是消极的方法,就是让班主任去弥补学科教师间的冲突与矛盾,想尽办法把学生的学科学习粘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学习计划。前一种需要授予班主任协调学科教师的权利,还需要班主任具备协调学科教师的管理能力,而不仅仅是良好的服务态度。后一种要求班主任对学科教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但也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因为班主任有了良好的服务态度,有可能让科任教师更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也有可能纵容科任教师更随意地抢占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


要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主动的方法,就是通过科任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有效教学与有趣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做到“痛并快乐着”;另一种是被动的方法,就是通过班主任的软硬兼施,让学生在各种奖励与表扬的激励下,或是斥责与威胁之下,违背自己兴趣地进行学科学习。毫无疑问,主动学习不但比被动学习更有趣,而且更有效。可是,怎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呢?是由班主任去引领与协调学科教师,从而让学科教师使自己的教学更有趣与有效,还是由班主任去帮助与弥补学科教师教学中的无趣与无效呢?答案不言自明。可是,目前的班主任工作似乎并没有主动介入学科教学之中,而是在学科教学之外要求学生被动开展学科学习,运用这样的工作方法,再聪明再有能力的班主任都很难取得成功。


总而言之,对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来说,个人能力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班主任岗位设置中权利配置与教育任务是否对称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做得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就是教师个人能力或者品性出了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就是班主任岗位设置中权利配置与教育任务的不对称。区分两者的标准,在于有多少班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取得了成功,有多少班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受到了挫折。如果多数班主任都成功了,那么少数班主任的挫折就来源于个人能力的不足;如果多数班主任都受到了挫折,那就需要对这个岗位设置中的权利配置与教育任务的对称性进行审视。


事实上,当前班主任工作中不管是弥补学科教师间的冲突与矛盾,还是就学生的学习态度去做思想工作,都只是消极地促使学生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当前班主任工作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尽管我们不断地要求班主任既要习得良好的服务学科教学的态度,又要增强管理学生的能力,但在缺少对学科教师进行协调、对学科教学进行引领与帮助的权利的情况下,班主任工作是很难走出困境的。更让人担忧的是,只怕班主任在弥补学科教学冲突与矛盾、在劝学生更好地被动学习中,可能反而会让这项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栏目:理论与实践

作者:周彬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006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班级得星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岗位体验式——班级管理
教学管理抓常规、教学改革抓创新、校本研修抓特色
中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三) - 世纪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张红: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创建“养成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