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81221中国文字太美第三讲(上)

            081221中国文字太美第三讲

 

                      播出时间:中国之声 2008-12-21 23:00-24:00

                         主 讲 人:萧启宏  主 持 人:梁 

     片头:洞见汉字底层,诠释中国人创造文字的天地哲学。最新鲜的中国文化节目——《国学堂》。梁冬和您一起重新发现中文太美。

    梁冬:各位晚上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发现中国文字太美的《国学堂》。我是梁冬,而在我对面的仍然是研究汉字超过30年的著名的文字学家萧启宏老师,萧老师你好。

    萧启宏:你好。

    梁冬:啊,萧老师呢,很多人都问:你到底怎么样会喜欢上研究文字这个东西的呢?

    萧启宏:因为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嘛。

    梁冬:嗯。中国文化的根。所以呢你,那,那,那很多人很多东西都是中国文化的根呐,易经也是根呐,或者怎么样的?

    萧启宏:对。中国是先有《易经》,后来我们的祖先根据《易经》,发明了文字,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

    梁冬:对。所以呢,很多时候呢,我们都会发现说,其实文化这个词,它也跟《易经》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说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前两期我们的节目内容啊,曾经就说啊“文”这个字。“文”这个字呢很简单,看起来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其实它里面文化可大了,是吧?像上次萧老师给我们讲得,上面这个一点一横呢代表的是天玄地黄的这个“玄”字,啊。下面这个一撇一捺呢,其实是个“爻”字。

    萧启宏:对。

    梁冬:所以,“文”呢,它本身就来自于《易经》。

    萧启宏:对。

    梁冬:那,今天呢,我们呢依然是要延续我们这个话题哦。很多朋友在我们的网站上呢,也纷纷的和我们讨论,说为什么,啊星期六晚上是中医,哎,星期天晚上就又不是中医了呢。实际上呢,特别和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呢,是每周六晚上是“发现中医太美”,主要呢这一个阶段,可能是一年都会解读《黄帝内经》。那,星期天晚上呢,我们会是“重新发现中国文字太美”,以及其它的中国文化现象太美。那,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来说,我们会和萧启宏老师一起,把一些我们都特别熟悉,但是其实又特别陌生的文字一起来复习一下。例如说,什么是“文”,什么是“化”。我还特别记得,上一次萧老师您还特别讲到说,“化”这个字,也是利害了,呵。

    萧启宏:呵,呵。

    梁冬:一个……一个“人”。

    萧启宏:对。

    梁冬:一个“七”。

    萧启宏:啊,对,“从人从七”。因为现在这个字啊,很多人有一种误解,有一种写法就是“从人从匕”。这个是个错字。

    梁冬:对,啊,我要补充一下啊。所谓的“从人从七”呢,就是说,左边是个单人旁,右边是一个“七”,而不是一个“匕首”的“匕”。“七”和“匕首”的“匕”呢,最大的区别在于那一撇是不是过了那个弯钩。哎,那这个到底,“七”到底在……为什么“化”,是要有“七”呢?可能我们每天都在写这个字,从来没有认真去想过,在上一期的时候,萧老师就跟我们特别提到,“七”这个词是很深刻意味的,除了是说开了七窍之后呢,人就会变化以外,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对不对?

    萧启宏:对。刚才你说的易嘛。

    梁冬:嗯。

    萧启宏:《易经》里面它是有六个爻象的。

    梁冬:嗯。

    萧启宏:就是到了卜卦的时候,它就第五天。

    梁冬:嗯。

    萧启宏:到第六天,它才是坤卦。

    梁冬:嗯。

    萧启宏:到第七天才叫七日来复。

    梁冬:嗯。

    萧启宏:就是哲学上讲的七。

    梁冬:所以这个“化”字啊,从这个《易经》的角度上来说,它之所以有“七”呢,是因为,到了第七天的时候,它的卦象才会有个一个更大的变化。

    萧启宏:对。

    梁冬:啊,那另外一个观点,我们发现那个细节里面,比如说,常常有人说,“打禅七”,“禅”呢是“禅宗”的“禅”。

    萧启宏:嗯。

    梁冬:“七”呢,是“七天”的“七”。就是说,其实禅宗的人也发现说,一个人要静坐七天以后,他的身心灵才会有一些变化。

    萧启宏:释迦牟尼就是静坐,就是定七天,才能开慧。

    梁冬:对,所以呢,有些时候呢,也许是一个偶然,也许呢它有它的必然性。啊,比如说,你说为什么是礼拜天啊,到第七天的叫礼拜天呢?

    萧启宏:天主教嘛。

    梁冬:嗯。

    萧启宏:它上面教义上里讲了:六日完工,七日才定为圣日。

    梁冬:所以呢,我们发现说,不管是中国文字,还是印度的哲学,还是天主教哲学,这些本来看过来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文化体系,居然呢,在一些很有趣的一些细节里面,又被在一个“化”这个字里面就打通了。

    萧启宏:这就是中国文字的伟大之处。

    梁冬:嗯。

    萧启宏:所以说现在有美国学者提出来,他说:“上帝创造汉字”,记住这个口号。

    梁冬:哎,这个呢,只是美国学者提出来的,是吧?

    萧启宏:对。

    梁冬:我们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仍然是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汉字。

    萧启宏:中国的圣人。

    梁冬:嗯。你凭什么说,中国文字不是一般的很多老百姓按照使用过程当中创造的,而是被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圣人创造的呢?

    萧启宏:因为这个,这是有古籍记载的。

    梁冬:嗯。

    萧启宏:大家知道《易经》、《易传》上面有一段很著名的话。就是说:“上古之士结绳而治”;后面就叫:“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他就是非常明确的讲圣人,并且是根据《易经》来制作书契。“契”就是文字。

    梁冬:那为什么不是一堆圣人呢?

    萧启宏:因为那不可能的。这个文字的产生到它形成,我们看到它是有规律的、系统的。如果是大家来做,那么这个它就是杂乱无章的。

    梁冬:对。比如说,“文”这个字,他是这样写,“话”这个字,它是这样写,它是基于一个体系下来的。

    萧启宏:对,对。

    梁冬:因此,就是说,萧老师您的判断就是说,所有的中国文字,或者绝大部分的中国文字,是基由一个完整的体系,由一到两个人,或者不多的几个人,去统一创造出来的。

    萧启宏:对。从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仓颉奉天作令,依据《易经》制作文字,发明文字。这是现在比如说白水县,它还有着仓颉庙是中国最古老的庙宇。

    梁冬:嗯,对。那同时我们也发现说呢,其实呢文字它有一组一组的。比如说,一组字它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概念。今天我们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呢。就是:“家”、“庭”、“父”、“母”、“爸”、“妈”。为什么我们的妈要念做“ma”?为什么旁边是个“马”?每天我们都在用这个字,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妈妈和马有关?哎,那稍微我们休息一下之后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妈妈叫“妈妈”?

    片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每个汉字都有个性。梁冬萧启宏和您一起重新学习汉字,帮您成为一条真正的中国龙。

    梁冬:哎,其实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字开始讲起,这个字也是非常简单的,今天我们讲家庭伦理嘛,讲人嘛,其实第一个字,我想特别想讲的就是“人”这个字。“人”这个字呢,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那这个“人”这个词是作何而解?

    萧启宏:这个“人”呢是最简单的,大家都知道,一撇一捺。

    梁冬:对。

    萧启宏:是说,它讲一个关系——人都是要互相帮助的。

    梁冬:对。

    萧启宏:不可能……谁都不可能离开。比如,在家里小时候靠父母,大起来出来,就要靠朋友。第二个就是这个“人”字呢是站起来的。

    梁冬:啊。

    萧启宏:因为你要帮助别人,你必须自己站起来。

    梁冬:而且,很重要很重要,不光是帮助不帮助别人,人和猴子的很大区别,或者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直立行走。

    萧启宏:对,对。

    梁冬:对吧。

    萧启宏:是。

    梁冬:所以,我有一个学中医的朋友,他告诉我说,很多人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动物很少有痔疮的。哎,人就有。为什么呢?因为人站立之后,气血下行啊。所以这个人呐,要直立行走,您觉得人还有什么更多的解释吗?

    萧启宏:这个“人”主要是从文化意义来讲,就是要讲“仁爱”。

    梁冬:嗯。

    萧启宏:因为它那个通那个……一个单人旁,一个……

    梁冬:一个“二”。

    萧启宏:“二”字。这就是说,你不要光想到你自己一个人,你要想到你身边的很多人。二是个复数啊。

    梁冬:嗯。

    萧启宏:是大多数人。

    梁冬:所以说呢,就说萧老师整个逻辑里面说,两个汉字如果是发同一个音的话,肯定是有原因的。

    萧启宏:同音意通。

    梁冬:同音也会意通。对不对?

    萧启宏:对。

    梁冬:所以呢,就是说这个“人”,我们一撇一捺的这个“人”,和仁义道德这个“仁”。这两个字他其实有共通性。

    萧启宏:对。宜地之道叫刚柔,宜人之道就叫仁义。只有讲仁义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文明的人。

    梁冬:这个“人”字就是说:利什么是为仁来着?

    萧启宏:利人之道……

    梁冬:视为……

    萧启宏:叫仁……仁义。

    梁冬:利人之道叫仁义。所以呢,不仁不义就不是人。

    萧启宏:对。这是个骂人的话啊,“你简直不是人!”就是不讲仁义的人。

    梁冬:哦哟,我们中国古代的老祖宗对我们要求太高了。现在是吧,只要能直立行走的,能穿上衣服的都能称之为人了。不过呢,我也相信呢,当人直立行走以后,当他有了仁义的要求以后,当他有很多的社会关系要求的时候,做人也有了很多的烦恼。所以呢,我们今天特意找了一首歌,讲述了人的烦恼的一首歌。当然呢因为我们是男人,我们只能更多的体会男人的烦恼。一首歌回来之后,继续和大家探讨家庭伦理的文字关系。

    Music: 《最近比较烦》

    梁冬: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最新鲜的文化节目——《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迷恋汉字超过三十年的萧启宏老师。萧老师你好。

    萧启宏:你好。

    梁冬:哎,刚才在上一部分的时候呢,我们提到了,“人”这个字。于是呢,有了人之后呢,就有了男、女。“男、女”这两个词呢很有意思啊。就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男”这个词,是在男厕所上看见的。呵呵。但是呢,其实我有的时候在想,这“男”这个字倒是很有意思,上面一个“田”,下面要有一个“力”。

    萧启宏:曾经有一个人问我啊,他说,你觉得做男人累还是女人累?我说应该是做男人累。

    梁冬:为什么?

    萧启宏:你看,上面不是一个“男”字头嘛。

    梁冬:那是“田”嘛!

    萧启宏:是啊,“田”就是男字头嘛。

    梁冬:是吗?

    萧启宏:“男”字的头。这个“男”字的头,应该有力的。

    梁冬:对。

    萧启宏:所以他现在力很弱呀,像丝一样,软的,就是感到累了。

    梁冬:哦。所以“累”那个字,就是一个男人下面,气若游丝,所以就会累。

    萧启宏:对,气不足了。

    梁冬:气不足啊,正常的是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力”,

    萧启宏:对。

    梁冬:那这个字造字的原则是什么?

    萧启宏:它原则,它……当然在这里,主要是指性别的不同。那么就是说,那个田呢,它一个是在古代来讲,首先是指打猎的场所。

    梁冬:哦。

    萧启宏:后来,就讲农耕的田地,是吧?

    梁冬:所以,那个田刚开始还不是指种庄稼的地方。

    萧启宏:唉,对。“狩猎在田”嘛,就是指打猎的场所。

    梁冬:OK,那下面为什么是个“力”?

    萧启宏:“力”就是力气呀,力量。

    梁冬:力量。

    萧启宏:就是过去耕地的那种农耕的一种农具吧。

    梁冬:我们可不可以稍微解释一下“力”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为什么一撇然后这样弯钩这样?

    萧启宏:嗯,它这个,这个就是一个古代的简单的那个农具。人在使用的这个农具的时候,本身是站立的。

    梁冬:哦,所以要有“力”这个发音,所以跟犁长的差不多。

    萧启宏:对,就是力气。

    梁冬:哦,就是你大概可以看到,就是力量的“力”哦。从象形上来说很像一个犁,耕地的那个犁。

    萧启宏:对,“犁”。

    梁冬:所以呢,就是说后来呢,因为用了这个犁呢,人呢就更有效率了,所以称之为“力”。

    萧启宏:对。力量。

    梁冬:那,有趣的意思就来了,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力”呢,就是个男人,对不对?“男”字,好!“女”这个词,怎么来的?

    萧启宏:“女”呢,她是一个象形文字啊,她本来是跟那个母亲的“母”字,在篆字上看得很清楚。

    梁冬:嗯。

    萧启宏:所以母亲的“母”字,多了两点母乳。

    梁冬:嗯。

    萧启宏:就是长大结婚以后有了小孩,她就必须要哺乳孩子。

    梁冬:嗯。

    萧启宏:那在之前呢,她就是一个,一个女性嘛——“女”字。那么它这个为什么读这个音呢?就是通那个“泥巴”的“泥”。因为女娲是抟土造人的,就是神话传说。

    梁冬:对。

    萧启宏:那么女人就是能生人。

    梁冬:所以所有跟生有关的,都跟大地有关,对不对?

    萧启宏:对。

    梁冬:所以呀,男人为什么累呢?的确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而且这个从历史上而言,也的确实如此啊。那,另外除了男女之外,就是夫妻。

    萧启宏:嗯。

    梁冬:好。“夫”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

    萧启宏:“夫”这个字,实际上它是两个字啊。就是两个人合为一体的时候,合为一个字的时候,男的就叫“夫”,女的就叫“妇”。“夫”是对应“妇”的。

    梁冬:为什么两个人合在一起就是“夫”呢?

    萧启宏:那么这个“夫”加一个提手,就是“扶持”的“扶”,是吧?结了婚以后,搀扶着妻子走完一生的。

    梁冬:哦,所以人家说这个基督徒结婚的时候,他们都会有一个宣誓。

    萧启宏:对。

    梁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你们能够互相扶持,一辈子无论疾病、困难、折磨都要在一起。对不对?

    萧启宏:对。走到终点。

    梁冬:其实中国古代的时候,这个对于夫妇的要求呢,其实是有它的宗教和使命感的。尤其是我觉得可以从这个婚姻,就是结婚的这个仪式上看到中西文化的一点点的不同。这个西方文化呢是把一个平常的事情神圣化了。

    萧启宏:对。

    梁冬:在这一件事情上来说,中国文化呢,把一个神圣的事情呢世俗化了。

    萧启宏:它是后来人们的一些习俗,社会的一些习俗,在真正的文明开始的时候,它是很神圣的。

    梁冬:是很神圣的,对不对?

    萧启宏:诶,对。

    梁冬:但是萧老师,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就是“夫”。你看“夫”这个字,一个二一个“人”。为什么两个“人”,是个“夫”呢?是不是以前,母系时候啊,多夫一妻制啊。

    萧启宏:不是的。

    梁冬:不是这样的?

    萧启宏:就是为什么是两个“人”?因为他这个夫妇产生已经不是母系时代,已经进入家庭,成为家室。

    梁冬:那为什么两个“人”就是“夫”呢?

    萧启宏:你两个人结合,因为男人来讲,没有结婚之前,你不能叫他“夫”啊。

    梁冬:噢,你这个道理我慢慢有点理解了,就是说其实就像那个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一样啊,没有这个结合,这个男人就不能称之为“夫”。

    萧启宏:对。

    梁冬:所以“夫”虽然是一个字,但其实他包含了一种社会关系。

    萧启宏:他有对应的。

    梁冬:他是有关系……

    萧启宏:丈夫嘛……

    梁冬:对对对。

    萧启宏:他有妻子,才能称为丈夫。

    梁冬:哎呀,这个东西太有趣了,就这样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女厕所的话,其实是不存在男厕所的。所以呢就是说,在中国汉字里面,我们不仅仅是看到一个字,而是这一个字它其实还表现出了这一个字所对应出来的这种社会关系。

    萧启宏:对,它有一个对比面。

    梁冬:对,那除了“夫”以外呢,当然就是“妻”啊。

    萧启宏:对。

    梁冬:“妻”这个字做何解释?

    萧启宏:“妻”字,你看这个“妻”字很有意思,它的上面,字头是“丈夫”的字头。

    梁冬:对。

    萧启宏:那底下是个“女”字,中间是一只手。

    梁冬:啊。

    萧启宏:这只手是做内里的,就说妻子是主内的,丈夫是主外的。这是一个分工。再一个关健,当时它那个读音,就是说做为妻子的最重要的美德就是要跟丈夫齐心。

    梁冬:是这样吗?

    萧启宏:哎,对呀。当时呀就说讨论这个怎么叫嘛,就叫“齐”,“齐”就是代表齐心的意思。

    梁冬:噢,但是,还有一个“qi”,比如说根据你的理论,任何两个字,他如果读音相似或着相同,肯定有关联,啊。那这个“欺”,欺负的“欺”,和妻子的“妻”都是同一个发音,是不是说妻子就是娶回来欺负自己的人呢?

    萧启宏:啊,不,因为它还有字型嘛。

    梁冬:噢,还有字型?

    萧启宏:因为你“欺负”的“欺”,它是属于一个是“欠”,一个是“其”。“其”是个代词啊,就可以代任何的,比如说张三李四都可以代到里面去。但我只要不欠你的,我就没有欺负你,如果做事我欠你的,那你可以说我欺负了你。

    梁冬:噢,那个东西欠扁啊、欠揍啊,都是这样子,是吧?

    萧启宏:哎,对对对。

    梁冬:好,那刚才呢,我稍微聊到了一下“男女”、“夫妻”。其实呢,在这四个字的生产创造过程里面呢,我们也发现说,中国汉字不仅仅有象形,而且他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很多汉字里面,它都对应着某一种的社会关系。“夫”这个词是特别典型的,一旦提到“夫”,他就已经不是一个男人的问题,他是……这个男人以及跟随他,向他……跟他齐心协力的那个女人合到一起的一个关系。

    萧启宏:对。

    梁冬:所以我们称这个人是“大丈夫”的时候,其实有某种的判断啊,那就是说这个人就要有担当的。

    萧启宏:对。

    梁冬:他必须要有担当。

    萧启宏:是,对。

    梁冬:好了,这个稍微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觉得说,其实一个人当你要做老公的时候,你把一个女人娶回家,想要跟她齐心协力的时候,这其实也是有某种的承诺,也是某种的代价。

    萧启宏:对。

    梁冬: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爱的代价。

    Music: 《爱的代价》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字太美,仍然是梁冬和萧启宏老师一起和大家去看那一些熟悉、陌生但是又充满感情的汉字。有些汉字,一看见这个汉字,你就会泪流满面的,比如说“爸”、“妈”这样的字眼。哈,“爸”这个字为什么是这样写,为什么上面是个父,下面是个巴?

    萧启宏:那,“爸”是孩子对父亲的称呼,但是他的下面有一个巴,既代表读音,同时他又代表精虫的那个形状。

    梁冬:噢,是吗?

    萧启宏:是。

    梁冬:为什么?噢,对对对,就是一个蝌蚪的样子。

    萧启宏:哎,对,一个尾巴,小尾巴的巴,一个头,上面还有一个小眼睛。

    梁冬:喔哟,真是长知识哦,每天我们都在写……写“爸爸今天好吗?”的时候,就是写了两个精虫发过去了……

    萧启宏:对,哈哈。

    梁冬:诶,那“父”字这个字,做何解呢?

    萧启宏:“父”,就是,它上面是一撇一捺,开始时没有交叉的嘛。

    梁冬:对。

    萧启宏:我们就说八字还没一撇,那要有一撇一捺称为“八”,下面就有撇捺交叉的,就是发生了这种性的,这就是它的生命的“爸”。

    梁冬:哦,“父”这个字就是上面没有交合的,到下面变成交合,其实他就是一种还没有……以前少不更事的一个状况,和慢慢已经可以入洞房的状况,那种转变,对不对?是为父。所以,“父”呢,他其实是有个原则的,就说已经开始有个他的交合的过程了。

    萧启宏:因为它前面有一个丈夫的“夫”。

    梁冬:嗯。

    萧启宏:作为他的前奏,对,那么做了别人的丈夫,就可能要做孩子的父亲。

    梁冬:噢。

    萧启宏:这个,这个“父”在通那个,做了父亲,还有一个负责任的“负”。

    梁冬:它也是同音的吗?

    萧启宏:对啊,同音义通啊。你看那个先做丈夫,后做父亲,做了父亲就要负责任了,你看那负责任的负,上面是一个躬着腰的人,下面是个“贝”。贝就是钱财呀。

    梁冬:但是呢,我觉得说,“父亲”的“父”它真是传递出了很有趣的信息哈,八字没有一撇到八字开始交合,这其实呢,就已经有动作了。下面还有个“巴”,这个“巴”真的是这个精虫的含义吗?

    萧启宏:是的。

    梁冬:那“爸爸”这个“爸”呢有意思了。那另外就是“妈妈”的“妈”。这个字呀,有些时候……我小的时候,我想起来,我曾经很好奇,为什么“妈妈”的“妈”,右边是个“马”字。

    萧启宏:“马”他是说……在这里它是个神话的传说。

    梁冬:嗯。

    萧启宏:中国人呢是龙的子孙。

    梁冬:对。这个我知道。

    萧启宏:因为龙呢有两种形态,在天为龙,在地为马。那么在天,天为父;地为母啊,所以母亲就称为“妈妈”。

    梁冬:就是,旁边就是“马”。

    萧启宏:对,就是“马”。

    梁冬:在广东啊、福建地区呢,据说过年的时候,他会贴张纸条的,在墙上,叫“龙马精神”,“龙马精神”。以前呢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叫“龙马精神”。现在想起来就实际上就是天地的精神都贴到龙上。

    萧启宏:对,对对。

    梁冬:聚阴阳天地之气叫“龙马精神”。

    萧启宏:是。

    梁冬:噢,所以“妈妈”的“妈”,其实是来自这里。

    萧启宏:对。

    梁冬:诶,但是坤卦里面说的这个,讲的就是其实女性要有一种像马一样的温顺的那样一种,是不是也跟这个有关呢?

    萧启宏:对,是,它就是一个善良和柔顺。

    梁冬:而且据说这个“龙马精神”里边还有一个词,叫“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里面它也这样提到过。那这个马,它也是自强不息的,这“不息”是什么意思,就是不睡觉。

    萧启宏:就不睡觉。马是一种一辈子不睡觉的动物,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它跟牛是相反的。

    梁冬:牛是总在睡觉。

    萧启宏:诶,牛是经常要睡觉的。

    梁冬:所以马是不会停止的。

    萧启宏:永远不会停止的。

    梁冬:因为我没有见过马没有睡觉的样子或睡觉的样子,哈。

    萧启宏:你问一下马场的人,就知道了。

    梁冬:但是呢,在中医学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例。他说马呀,对应的是心脏,对应的是心。

    萧启宏:嗯。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启宏、梁冬解析“字”这个汉字
20081214国学堂-中国文字太美第二讲
汉字全息教学法
都说汉字博大精深,一个“人”字为何如此简单?
梁冬对话文字专家唐汉“汉字密码”
汉字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读《汉字世界》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