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生物电”
                  浅谈"生物电"
“在对细胞学/分子学的探讨与研究过程中,经过多方面对机体病位中的‘生物电压’进行各种方式的测试,结果证实病位中的‘生物电压’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由此认为:如果因细胞‘膜电压’降低或消失,就可直接导致细胞功能的‘滞动’与‘僵化’,并相应的影响着局部‘微循环’的流量,从而使一切功能失调(主要是细胞的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失调),这就是肌体导致患病的主要原因。”
“知道了‘生物电’与‘化学物质’(均称为‘自然物质’)的失调是导致肌体患病的主要因素,但是如何能够恢复这些失去的‘自然物质’,这就是我多年来要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是李柏松老师的{中国新针刺――八字治疗法}一书所提到的,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物电”?我参考生理学浅谈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共同学习。
一切活细胞无论处于安静状态或活动状态都存在电的活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伴随的电现象),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生物电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又十分重要的生命现象。可兴奋组织细胞兴奋时,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等。但是它们都会在产生这些反应之前出现一种称为动作电位的变化,动作电位是一切可兴奋组织细胞兴奋时必然产生的本质性变化,它在组织细胞产生其他反应之前发生,对其它反应起着先导和触发的作用,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是否出现动作电位来判断组织细胞兴奋性的有无,并将动作电位的出现作为组织细胞兴奋的标志,而将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肌体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对兴奋性概念的表述更加严密和实用,因为借助于仪器,动作电位及其变化过程可以客观和定量地记录下来。如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它们在疾病的诊断和监护上都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今年(08)年的3月28日,洛阳智琪科技有限公司在哈市展销李家琪智能诊治专家系统时,我参加了,他的系统的原理就是生物电,当时刚好他们的一个薛经理咽喉痛,我让其自己先测量一下自己咽喉的生物电,随后我给他进行了针刺(八字疗法),取其胃三针,尾椎区,大椎,咽喉区和感冒三针,针完后又让他侧量了一下自己的咽喉部的生物电,结果比原来的值高了好多,(我记不清当时的数据了,遗憾)不说其机器好坏,就说我们疗法理论的真实可靠性,如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去验证。
关于生物电现象的讨论,可分三部分内容:
一:静息电位 是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查差,称为静息电位。其特点为:1、细胞内和细胞外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存在于细胞膜两侧,所以又称跨膜电位,简称膜电位,也就是李柏松老师所说的“膜电压”产生的部位。2、细胞外电位高于细胞内电位。即膜外相对位正,膜内相对为负的特殊状态(即极化状态)。3、这种电位差相对恒定。据测定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静息电位为70~90mV.若以细胞外电位为零细胞内电位则为-70~-90mV。一般是以细胞内的电位值表示静息电位,所以它是一个负值。其产生原理是:1、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由钠离子和钾离子泵作用形成,二者均带正电),静息电位主要是膜内钾离子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细胞膜对各种离子有选择的通透性,即膜离子道有不同的调控作用。
二:动作电位 是指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它与静息电位的不同点在于:1、它是一个电位的连续变化过程,而不是一个电位差值。2、它标志细胞处于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状态。3、它在细胞的某一部位一旦产生,就会迅速向四周扩布。动作电位是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过程(上升相)和复极化过程(下降相)。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不衰减性:动作电位传导时,不会因距离增大而幅度减小,为不衰减性传导。B、“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一旦发生,不随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幅度,呈“全或无”现象。C、脉冲式:动作电位的传导具有瞬时性和极化反转。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有一定间隔。脉冲式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是:A、上升相:钠离子(带正电荷)通道激活(开放)时,钠离子迅速内流形成,峰值为钠离子内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B、下降相:钠离子(正)通道关闭,钾离子(正)迅速外流形成。后由钠泵加速转运使细胞膜内外钠钾离子分布复原。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的某一点产生,它就不会只停留在原发生的一点,而是沿着细胞膜向四面八方传播,直到整个细胞膜都产生动作电位为止。这种在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传播叫传导。如果发生在神经上,传到的动作电位也称为神经冲动。
以上是我对“生物电”的简单论述,那么什么又是“化学物质”呢?我认为就是我上面所提到的钠、钾、钙以及葡萄糖、氯化钠等等一些离子、分子。这些带有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离子在进出细胞膜的同时,也产生了生物电。所以李柏松老师把“生物电”与“化学物质”均称为“自然物质”,书中提到“……也就是‘生物电脑转换工程’的自然程序。利用这种‘定向’与‘定位’的转换规律和自然程序,在通过实施‘反激’的击发手段(一般是针刺激为最佳手段),使‘自然物质’立即恢复原位(患病部位),病伤细胞得到‘自然物质’的帮助即可马上恢复细胞的一切功能与活力,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使‘微循环’得到疏通,与此同时就可达到病愈的目的……”。
重要名词:
1、极化细胞安静时,膜两侧呈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极化。
2、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绝对值减小的变化,称为去极化。
3、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绝对值增大的变化,称为超极化。
4、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5 兴奋机体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
从生物电来看,细胞膜超极化时表现为抑制,去极化时表现为兴奋。动作电位(峰电位)是兴奋的标志和同义词。
这些是我对生物电的粗浅理解,还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斧正。谢谢

李维星
发表于085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电] 生物电
心电是如何产生的
动作电位形成原理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去极化、反极化、超极化、复极化 - 乡巴佬弹楚琴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生物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