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涨发鱼肚独门技术 鱼肚涨发不在难
涨发鱼肚独门技术 鱼肚涨发不在难

发广肚的师傅技术是高是低,发制时均是靠经验和手感判断,因此常有失误出现.
比如,油发广肚最后一步需要高油温复炸,以前的判断标准为:油面平静,有烟冒出,将手靠近油面会有灼热的感觉,大约七成热。在实际操作中,170℃和180℃的油温用肉眼看区别不大,油面的状态均符合此判断标准。广肚用这两种油温炸制后的起泡数量、大小也差不多,  但经清水浸泡后发出的成品却差别很大:
广肚入170℃油中复炸时,会出现发不透现象,按标准时间浸泡后仍有米粒状的硬块,延长浸泡时间将其全部泡软后,这些“强行”泡软的部位烹制时,就会口感变粘、失去弹性。而在180℃下油中复炸的广肚则不会如此。温度只差10℃,但效果差很多。

控温到一度 计时到一分细微的温差对广肚发制效果的影响很大。但广肚发制各步中的温度和时间指标,却从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正是瞅准了这个技术空缺,我们耗费十年时间,打磨出了一套精确到具体温度和分钟的标准化广肚发制方法。

什么是广肚?
广肚是体形较大的鱼肚的总称,包括鲨鱼肚、黄鱼肚和鳘鱼肚(即米鱼肚,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花胶肚)。
鳘鱼肚是广肚中质量最好的,有雌雄之分,雄性“广肚公”外形似马鞍,中部较厚、两边较薄,身上有V字形条纹,质地紧实。其中颜色金黄、半透明状的是上等品,成菜口感结实、弹牙。
雌性鳘鱼肚为广肚中最贵的品种,个头偏大,最大的雌性鳘鱼肚与18寸圆盘一般大小。
酒店常用鱼肚为黄鱼肚和鲨鱼肚,外形略圆而平展,身上有横纹或波浪纹,较薄,质感、口感略逊于鳘鱼肚,价钱也便宜一半。彭加瑞用于油发的广肚,即为此类鱼肚。
  
先看后闻在敲击
先看:拿起广肚对着亮光观察。
结论:优质广肚应该无血丝、无黑块、有良好的透明度。
后闻:拿起广肚凑到鼻端闻一下。
结论:优质广肚无异味。

技术解析
Q:不同卖相和气味的广肚发出来效果有什么不同?
A:不符合“无血丝、无黑块、无异味、有透明度”三无一有特点的广肚,多为变质、劣质原料。其中有血丝的广肚发制后为红色,有黑块的广肚发制后为黑色,而透明的广肚发制后颜色洁白,类似棉花,是最佳状态。

同一批货的干湿度相同,从其中挑两只广肚互相敲击。
结论:声音脆:足够干。
声音沉闷、不响亮:湿度大。
发制时要选择足够干的广肚。

Q: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干广肚?
A:广肚表面如有水分附着,油浸时会阻碍广肚内部水分的汽化,使之无法形成足够大的气室,最终导致广肚涨发不彻底。
另外,原料中的水分无法汽化,蛋白质就不能彻底变性。未变性的蛋白质若在后期遇到80℃以上的水,会因发生水解而变粘,口感不好,也不成形。

油发是利用油的传导作用,通过炸发的手段,使原料的组织膨胀松化成孔洞结构,然后入水浸至回软(又称复水),成为利于烹饪加工的半成品。实质上这是食品原料的膨化技术在干货涨发中的应用。干制原料经膨化处理后,体积明显增大,完全超出了原料新鲜时的体积,色泽变白,复水后质地蓬松柔软,类似吸水的海绵,形成了与水发完全不同的特点。

油发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低温油焐阶段,即将干制原料浸没在低温油中,油温根据原料的不同而异,经过第一阶段处理的干制原料,体积会缩小,冷却后会更加坚硬,有的具有半透明感。
二是高温膨化阶段。即将经低温油焐后的干制原料投入高温油中,使之膨化的过程。经高温膨化阶段的干制原料,体积急剧增大,膨胀松化成分布均匀的孔洞结构,呈黄色。
三是复水阶段。即将膨化的干制原料放入冷水中(切勿放入热水中)浸泡,使物料的孔洞充满水分,呈现回软状态。

红外线测温仪
油发广肚时的油温很重要,以前大厨们多用“几成热”表示油温,无准确温度值,这就经常出现问题。为了得到油发各阶段的精确温度,彭加瑞选用了西餐中常用的红外线测温仪。这台测温仪价格不贵,260元/台,手动操作十分方便。西餐厅炸鸡腿时经常使用,但很少有人用于测试油发广肚的温度。

自制圆盘  省掉三人
广肚炸至膨胀后会变大、上浮,脱离油面的部分温度降低,膨胀不彻底,出货率随之降低。
以前发广肚时,需要在广肚上压一个重物,再由2-3位荷工一起按压重物,保证它始终浸在油内。广肚需浸炸40分钟,这几名荷工就要保持40分钟不移位。
彭加瑞自制了一只圆盘,直径比铁桶口略小,两端各有一个挂钩,使用时将圆盘压住广肚,钩子挂在铁桶提手上,再用两枚螺丝调节圆盘高度。这款工具一登场,立即节省了三个人,只需要发鱼肚的师傅隔5分钟来测一下温度、调整火候大小即可。

油发:五个温度七步走
发制广肚共包括七个操作流程,以3斤广肚为例:
1烘干。广肚先入烤箱,保持上下温度各120℃烤制20分钟,取出广肚互相敲一下,若声音清脆即已烘干;若声音发闷则继续烤制。也可以将广肚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但不能太阳直射晾晒。
2 第一次低温油焐。色拉油烧至80-110℃,下入烤干的广肚,保持油温在80-110℃之间,浸泡2小时。油焐时要不停翻动,每隔5分钟用红外线测温仪测一次。油焐后广肚变软、轻轻一掰就能折弯。
3 改刀。广肚趁热改刀,由于广肚较厚,先横向一片二,再改成4厘米宽的条。广肚改薄、改小更易发透,且能节省发制时间。一定要趁热改刀,温度降低广肚会变硬,不好改刀。
4 第二次低温油焐。色拉油升温到80-110℃之间,放入广肚条浸泡20分钟,期间需经常翻动,隔5分钟测一次油温,油焐后广肚能轻松对折弯曲。这两次焐制时的色拉油只要没过广肚即可,不需太多。
技术解析:原料低温油焐,表面积收缩变小,但厚度变大,这是因为原料中的胶原蛋白“收缩”在了一起。这种变化可以让原料在后期处理中形成的气室比较紧密,气室之间没有缝隙,达到原料整体均匀膨胀变大的效果。
5  高温油膨化。广肚在锅中油焐时,另取一个不锈钢桶倒入40斤色拉油上火加温,烧至145℃并保持此温度,当锅中广肚焐至变软后,捞出下入此桶内。广肚碰到145℃热油后表面会立即起泡,此时要不停用笊篱翻动使其各面均匀受热,保持此温度炸2分钟,至广肚表面膨起均匀的气泡,厚薄均匀一致,且体积涨大为原来的4-5倍时,达到最佳状态。
技术解析:145℃油温下炸制的主要目的是形成气室。
6  降温浸炸。将膨胀的广肚压入油中,盖上竹篦子,压上自制圆盘工具,再改小火让油温慢慢降低。浸炸25分钟后,油温慢慢降为138℃,这期间温度可以有反复,但必须控制在138-145℃之间。
技术解析
Q:广肚进入145℃油中炸制起泡后,为什么要慢慢降温浸炸?
A:广肚浸入145℃油后,表面能立即膨胀起泡,但此时广肚内部的温度还较低。逐步小幅降温,可让广肚内外温度达到一致,最终达到内外涨发幅度统一的效果。
7  高温复炸。开大火,在10分钟内将油温升至180℃,之后保持180℃再炸10分钟,捞出广肚。在此油温下炸制可让蛋白质全部变性,气室固定下来,入菜时外形不会再有变化。炸好的广肚质地很脆,用手一掰就能折断,并发出脆响。
技术解析
Q:为什么要再次升温到180℃复炸广肚?
A:复炸能达到三个目的:第一,原料内残留的部分没有汽化的结合水,因油温的升高,不再受原料组织的束缚而溢出,发出爆响声;第二,结合水完全汽化让蛋白质彻底变性;三是将侵入原料的油分排出,达到进一步膨胀的效果。经高温复炸,广肚才能完全炸透。

Q:前两次油浸后广肚会变软,最后一次复炸后广肚为何会变脆?
A:前两次低温油焐,广肚内部的水分并没有流失,因此会变软。最后高温油炸制使内部水分尽出,广肚失水变脆。

Q:既然在180℃下炸制广肚才能完全发透,为何不一开始直接高温炸制?
A:入180℃油中复炸前,我用了35分钟的时间将油温降低又升高,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给广肚排水,将广肚内部的水分尽可能全部排净;二是让广肚内外温度达到统一,复炸时内外温度基本相同,蛋白质可以同时变性,涨发的气室固定下来不会再变化。
如果直接入180℃油温炸制,广肚内外有温差,很容易出现短时间内将广肚表面炸硬、而内部水分出不来的情况,这会导致发出的广肚表面很硬,但内部却是粘的。

Q:如广肚没有发透,通常有哪几种原因?
A:有三种情况,第一、低温油焐时没有将广肚彻底焐软;第二、145℃油温炸制后降温浸炸和升温浸炸的时间太短,或没有降温过程直接将温度升高,导致广肚内的水分没有全部排出来;第三、高温复炸时油温没有达到180℃。第一和第三种情况会导致广肚口感变粘。在第二种情况中,若是两次浸炸时间不够,广肚内部会部分发粘;若没有降温浸炸,直接升温,则广肚会出现表面变硬而内部粘软的现象。

Q:广肚发过了是什么原因?
A:广肚在高温油膨化阶段,油温太高或炸制时间太长都会造成发过了的现象。

炸好的广肚放入凉水中,扣上一个瓷盘,让广肚全部浸入水中,浸泡2小时。浸泡时室温要控制在20℃左右,让广肚充分吸入水分,体积变大,质地变软,类似海绵,用手一攥能出水,放松又立即恢复原样,此时即可捞出。

技术解析
Q:广肚复水后为何会变软变大?
A:发透的原料依靠毛细管和小气室吸收水分,变得饱满圆润,继续膨胀,从而达到回软效果。
Q:复水时需要控制室温,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
A:源于我的一次失误。2003年夏的一天晚上,下班后我将鱼肚放入凉水浸泡,待第二天中午取出来清洗时,却发现广肚变软发粘。类似的情况后来也出现过一次,我分析后发现,室温太高导致水温上升,而广肚中含油,遇见高温很易腐烂变质。因此复水时室温不要超过20℃,夏天如果需要长时间复水,需放入冰箱。

四指托、一指压
1、清洗:清水30斤烧至30℃,倒入盆中,加食用碱300克搅至融化,再加面粉2斤调匀,放入泡软的广肚3斤浸泡10分钟,用双手捧起广肚,采用一紧一松、一收一胀的方法清洗。反复挤压5-6次后,将广肚放入另一盆清水中,再反复挤压2-3次,更换清水继续清洗,共更换三次,至将广肚放入清水中,水面不再出现油花,广肚表面手感干涩、不油腻时即可停止。
清洗手法:涨发后的广肚吸水多、体积大,若手法不对很易扯烂。需要四指并拢在下,大拇指在上,将广肚放在两手中间托着,避免广肚坠落。清洗时四指上攥、拇指向下挤压,五指同时向中间收缩,挤出水分。 
技术解析
Q:清洗时碱面与面粉比例有什么讲究?
A:碱面、面粉都有去油的作用,其中碱面还能去异味。但碱面的腐蚀性很大,不能用太多,否则会让广肚松软变形,失去弹性。也不能加得太少,否则异味去不净。经过多次试验我找到了碱面:面粉:清水=3∶10∶150的最佳比例。
2、冲洗:清洗后仍有部分油分停留在广肚表面,需要用细流水冲洗,同时冲净碱味。
3、保存:广肚改刀分袋,入速冻冰箱在零下7-8℃保存。走菜时取出自然解冻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膨化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膨化食品挤压原理及特点
生产||三种猪料生产全熟化工艺介绍
浅谈膨化食品的生产及发展
油温过高,就是潜藏在你身边的健康杀手!
烹调油温过高,是潜藏在你身边的健康杀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