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溺爱 ……
关于对孩子溺爱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什么事都不让小孩做,都替他做;
(2)不让小孩受一点委屈,什么事都宠着他;
(3)好吃的,好用的,都供给他,不也与他一起分享;
(4)不培养小孩的明辩是非和良好习惯的能力;
(5)不培养小孩帮助别人和尊重别人的美德.

孩子知错又犯错,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孩子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心里想什么就去做什么,明知是不对的事仍要去做,这主要是由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如:爱哭不是好孩子,可达不到目的还是哭;明知幼儿园的玩具要大家玩,可忍不住还要去抢别人手中的玩具……孩子往往只顾满足自己一时的愿望而忘记必须遵守的规则。
2、判断是非的能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逐渐增多,他们周围生活中有一些不好的事例,由于孩子辨别能力差,好奇心强,往往也去模仿。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方法不一致也直接影响孩子的进步。如:老师教育小朋友要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而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有的这样教育孩子:“谁敢惹你,你就打他。别怕,咱不能受人家的欺负!”这样一来,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混乱或行为上的矛盾。虽说打人不对,可有家长支持,孩子就无所顾忌了,于是会产生知错犯错的行为。
3、孩子做错了事,家长惩戒不严。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做了错事,家长无动于衷,从不追究,甚至还纵容、袒护。孩子看不到自己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认为做错事和没做错事一个样,也就感到无所谓了。
由于家长的娇惯和无原则的迁就,孩子经常以摔打物品或其他破坏性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故意把爷爷报纸撕碎,故意把妈妈的毛衣针折断,故意把玩具损坏等等。家长的多次妥协,使孩子为所欲为。因此,明知故犯成了孩子要挟大人惯用的手法。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知错又犯错的不良行为呢?

1、 应当重视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自控力是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从小培养将有益于终生,要让孩子学会自控,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晚上收看电视节目,一家人各有所好,不能让孩子独揽收视大权,懂得照顾别人;家长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指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在理解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学会约束自己,进而发展到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2、 家庭教育要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可听之任之,一定要认真处理。必须向孩子严厉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去做的,并要根据孩子错误情节的严重性给予必要的惩罚,让孩子体验到做错事后所引起的不愉快,从而牢记教训。对孩子故意的破坏性错误不能任其发展下去,要认识到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教育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不能性急,帮助孩子逐步明白道理,学会自尊、自律。
3、 家长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家长处理孩子的问题有时也会出现错误,如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或是主观武断冤枉了孩子。事后家长应该心平气和地向孩子道歉,并表示今后注意改正,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孩子会在家长模范行为的影响下,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这对纠正孩子知错又犯错的毛病极为有利。
4、 强化训练。家长可利用孩子模仿力强的特点,有意识地让孩子重复练习正确的行为,以克服和纠正不良习惯。如:带孩子去邻居家串门聊天,练习礼貌待人;饭前让孩子摆筷子、般椅子,练习关心和尊重长辈;让孩子收拾玩具,练习爱护玩具和做事有条理……。这样做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长如何与幼儿园配合进行教育?

教育一致

(1)幼儿时期,健康和体育应放在首位。智力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孩子健康状况,孩子体质弱,就容易疲劳,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性格必然受到不利影响。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各方面的落后。所以,家长要重视配合幼儿园,保持合理的生活制度,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偏食,不吃零食,饮食、睡眠、游戏等活动都要有规律。 
(2)在智育方面,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听、看、摸、闻来接触事物。有意地引导幼儿观察事物,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并且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记忆。孩子掌握知识的过程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家长要适当、耐心地进行教育。  
(3)家长还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注意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集中的注意力,为以后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也要注意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讲故事、说儿歌、看图说话等方法对孩子进行口语训练。家长自身的语言修养,如发音正确,说普通话,用词文雅,讲话有条理,不大声喊叫等,也十分重要,这些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德育要从小抓起。品德的形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因此家长要重视品德教育,重视幼儿初步的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守纪律等优良品德的教育。 
(5)家长一定要按时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或者多向幼儿园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认真看孩子的绘画作业、美工作品等,以便及时配合幼儿园老师促进孩子改正缺点,克服各类问题,健康发展。

警惕!父母10大溺爱举动毁掉孩子一辈子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溺爱孩子不好,但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有几个父母能做到不溺爱呢?日常育儿过程中,哪些行为就属于“溺爱”了呢,爸爸妈妈你清楚吗?

1.哄求央告
比如为了哄孩子吃饭,就答应给孩子买玩具车。父母这么做,姿态摆得越低,孩子越摆谱,不仅不能让孩子明白是非,也无法培养孩子大方的性格和责任心,还会使教育的威信完全丧失。
2.寸步不离
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过分小心,要求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甚至不允许孩子外出,或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养成过分依赖父母的心理,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出门就胆小如鼠,导致严重性格缺陷。
3.事事代劳
爱孩子,并不等于包办一切。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造成孩子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穿衣,上小学了还不会做任何家务劳动。这样继续下去,孩子永远不会认识到劳动的快乐,主动帮助父母减负,也就无法得到勤劳、善良、富有责任心的优秀品德。
4.当面袒护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妈妈可能会在爸爸给孩子上课时阻拦,说:“孩子还小,你也别太严格了”。或者是父母在管孩子,爷爷奶奶护着:“孩子大点就好了,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呢!”。这样子孩子肯定是教不好的。有了“保护伞”,他们无法明辨是非,不仅会使孩子横行霸道,还可能会导致家庭矛盾。
5.依从迁就
因为担心孩子受委屈,孩子不愿意吃饭、睡觉,只要一哭闹家长立马投降。这样的父母毫无教育威信,使孩子变得自私、人性、缺乏自制力。
6.太过注意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节假日,亲戚朋友全都围着孩子,想法子逗引,一再鼓励孩子表演节目。这种做法会使孩子产生自己是众人中心的心理,认为大家应该一直围着他转,整日不得安宁,注意力不易集中,特别喜欢“人来疯”。
7.特殊待遇
因为孩子年纪小,总是特殊照顾,把最好的全都留给孩子,比如独享美食,好吃的先让孩子吃尽兴;做“独生”,每年生日都大办,买蛋糕、送礼物等等。这样会使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别人应该给予照顾、谦让,性格中播下霸道、自私、缺乏同情心的种子。
8.生活散漫
不请求孩子做任何事情,凡是按照孩子的喜好来,饮食起居、玩乐学习没有规律,饭点不饿就不吃,晚上为看电视就熬夜。这样孩子今后会成为一个没有进取心,做事得过且过、有始无终的人。
9.轻易满足
无论孩子有何要求,都尽力满足。孩子想要什么玩具或零食,家长就马上去买。这样的孩子很难懂得珍惜二字,逐渐会变得贪图物质享受和不体谅他人,更不会拥有忍耐、吃苦的精神。
10.小题大做
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为什么很多孩子各种怕,害怕黑、害怕水、害怕打针……为什么以前孩子自己摔跤不吭声自己爬起来继续玩,后来却喜爱哭闹?这往往是家长的态度导致的,孩子一旦有惊慌的表情,家长就使劲儿哄,孩子自然越来越胆小、懦弱。

那溺爱到底对孩子有哪些不利影响呢?

让孩子变得“无能”。因为溺爱孩子,凡事由家长包办,孩子没有机会动手,各方面的能力会逐渐退化。

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因为家长的溺爱,孩子的许多能力欠缺,在学习、生活中会遭遇很多困难。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使孩子无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无法辨别是非,常常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价值观念混乱。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走向歧路。

让孩子内心冷漠。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关心并特殊照顾。时间久了,孩子理所当然接受无时无刻的溺爱,却不懂得表达、付出自己的爱。这也是很多独生子女性格冷漠的原因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主动承认错误 家长怎么办?
孩子犯了错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认错?
惩罚有方 6招让宝宝听你话
家长必读:上学前教孩子学会四大规矩(图)
孩子做错事时怎么办?
与其说100遍“不可以”,不如让孩子试错1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