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是那么坑爹的家伙:详细新解下小鬼子的“歪把子”

 

图上的枪地球人都认识,小鬼子的“歪把子”,学名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日语名十一年式轻机关铳。“歪把子、三八大盖、王八盒子”,是抗战时鬼子并的标志性三大件。个人觉得,最具标志性当属“歪把子”,因为这款枪就像AV艺术片那样,充分体现了岛国文化的怪异特色,值得我们带着批判性的眼神来细细品味一番。网上很多关于“歪把子”的介绍,个人觉得有很多是不正确的,因此忍不住想发表下个人见解,有不对之处敬请指教。

首先说下“歪把子”为何歪。某百科给出的解释大致是这个意思,“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因此枪托向右弯曲,因枪托偏右故瞄准线设在了枪身右侧。”这一解释没有说到根上,而且有着因果倒置的误导性错误。实际上“歪把子”的瞄准线设在枪身右侧,是因为枪把向右歪而不得不这样瞄准,而枪把向右歪,是因为枪身左侧那个特殊的漏斗式弹匣。“歪把子”的漏斗弹匣净重1100多克,弹容量30发,所有的6.5毫米口径步枪弹,每发子弹的重量约为21克,上满子弹总重量达2400多克。有这么个重五斤的铁疙瘩按在了枪身左侧,枪的重心无疑是明显地左偏的,因此只好把枪托设计成了右偏,这样好使得持握重心也偏到右侧,借此来保持这款重心左偏机枪的平衡。

客观地说不得不承认,“歪把子”不但是最早一代的轻机枪,而且单以设计理念来上说,配得上是具备了开创性特点的经典之作。

“歪把子”的设计者叫南部麒次郎,被小鬼子尊称为“日本的勃朗宁”,客观地说这老小子确实算的上是个枪械设计上的大师级人物,小鬼子二战使用的枪械几乎都是他设计的。和早在19世纪便已诞生的重机枪不同,轻机枪开始为各国研制,是从一战结束后开始的,因此1922年研究出来的“歪把子”,可以说是最早一代的轻机枪。又是小日本在轻机枪的诞生期间,完全独立研制设计出来的,因此“歪把子”是具备了很大的日式独创性的。世界各国在最初研制轻机枪时,所遵循的思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重机枪轻型化”思路,一个是“连发式步枪”思路。南部麒次郎设计的“歪把子”,所遵守的是“连发式步枪”思路,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一思路是很超前的。“重机枪轻型化”的理念比较好理解,说白了就是让重机枪变小变轻,“连发式步枪”思路相对复杂些,因为涉及到了“歪把子”的诞生,甚至影响了小鬼子在整个二战中的武器配备,因此有必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下。

“连发式步枪”的轻机枪设计理念,和冲锋枪的出现有着很大关系,大致可认为是完全取代冲锋枪的理念,小鬼子二战中几乎没研究冲锋枪,实际上也和这一理念有着决定性的关系。诞生于的一战冲锋枪,一直到二战结束,采用的都是自由式枪机原理,这一原理有着本质上的局限,无法使用威力较大的步枪子弹。因此冲锋枪所使用的都是手枪子弹,导致的结果是有效射程最多200米。(为求简练关于此就不多说了,原因很简单,不清楚的网友劳烦自己搜一下吧)。而同一时期的步枪,最短有效射程也在400米以上。因此有人根据冲锋枪与步枪射程的差距,又根据冲锋枪可连发步枪只能单发的射击方式差别,提出了一种“连发式步枪”的概念。概括性地说,就是要开发出一种既能保证射程和精度又能连续射击的步枪,给每一最小作战单位配发一挺这样的步枪,以更多士兵仍使用的手拉式步枪配合,以较小的军事生产成本,以步枪配合交织出更为完善的步兵火力。大家注意,这样的轻机枪使用理念,是以重机枪有着明显区别的,概括性地形容,不光要在性能上,也要是在使用上,都要同步枪实现全方面的融合。南部麒次郎设计“歪把子”时,本着上面介绍的这一理念,具体地量化出了两个具体的原则,一要使用和当时日军全面装备的三八式步枪一样的子弹,二是要在自动化射击的基础上达到和三八式步枪一样的射程和精度。

小鬼子早在1922年便开始装备的“歪把子”,便能够做到了的机、步枪子弹通用,这一点在当时在世界各国相当超前的。本着“连发式步枪”原则造出来的“歪把子”机枪,确实也做到了与三八式步枪射击精度相当的水平,尤其是在200到400米的距离内,连发点射的精度相当高,实现了连发冲锋枪无法达到的射程,又做到了手拉步枪无法实现的连续射击。鬼子兵装备上“歪把子”机枪之后,在实战中则也是遵循“连发式步枪”理念,不是只用轻机枪来作为掩护和支援的固定火力点,而是与同一作战单位的步枪手配合随时移动射击位置,始终让机枪和步枪保持在同一有效射程内,以达到完整且有效的火力配置。可以说“歪把子”机枪的设计与使用理念的先进,在开始装备了小鬼子的军队后,直接让其轻武器火力的运用水平,得以上升了一个质的台阶的。由“歪把子”体现出武器运用上的差别,在抗战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国军虽然也装备了足够的轻机枪,而且“捷克造”的性能甚至比“歪把子”好,但国军官兵都是把轻机枪类似重机枪一样的方式使用,布设在固定地方定点射击,而小鬼子则机枪手,则会是根据距离的需要变换机枪射击位置,尽量保持和步枪的有效射程一致,由此将机、步枪的火力发挥到了最佳。在抗战中都是以主要使用手动步枪的情况下,以致小鬼子因在机枪使用上的超前理念,让国军官兵吃了无数次的爆亏。

同一时期唯一在机枪上也采用“连发式步枪”理念的,只有美国军队。美军1919年开始装备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命名为了全自动步枪,但以我们抗战时的观念看,单从其外形上看其实就是轻机枪。当时美军装备M1917式步枪,也是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手动步枪,使用的子弹也是和勃朗宁自动步枪完全一样,作战的方式也是机枪手要和步枪保持射程一致,而且还开发出了更适用这一战术理念的单发功能。虽然二战后美军开始装备了通用式轻机枪,但并为淘汰勃朗宁自动步枪,作战始终坚持了“连发式步枪”的机枪战术理念,摆出了一副爷工业先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架势。以武器和战术先进著称的德军,最初在机枪设计和使用上,施行的是““重机枪轻型化”思路,比如说大明顶顶的MG系列步枪,都是轻重通用主要作为火力支援的机枪。到了二战后期,德国人发现到了一个劣势,同时使用步枪和冲锋枪的步兵,在200米以外会存在一个火力弱区,因此提出了更为超前“突击步枪”的概念,其实说白了就升级版的“连发式步枪”。可惜德军突击步枪的研制开发,遭到了军事盲希特勒的反对,最终德军将领不得不谎称为冲锋枪,才使得突击步枪装备上了德军,可惜这时纳粹德国已然是败局已定。战后突击步枪的理念被苏联人借鉴,由此造就出了大名鼎鼎的AK47。现在各国军队所装备的步枪,全部都已变成了全自动步枪,说白了就是把二战时的冲锋枪、步枪、轻机枪的综合特点综合到了一起,从根上都能追溯到歪把子的“连发式步枪”原则上。

继续回到“歪把子”的话题上。抗战时的小鬼子,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为小队,之下设置的是分队,也就咱们说的班。在小鬼子的作战部队里,共四个班中三个班便配发一挺机枪,另一个班则配发三门掷弹筒。现在经常有人吐槽小鬼子的火力弱,其实比坦克小鬼子确实比不了苏军、德军,但是单比步兵的火力配置,小鬼子只能称之为特殊,绝对不能说弱。以上面介绍的在机枪使用上的“连发式步枪”思路,每一个15人编制的班既有一挺机枪,以配合步枪形成完整的射击火力,再又可单兵使用的掷弹筒提供弧线轰击式轰击,且早期的精锐小鬼子训练水平极高,将三种武器的精度几乎都能发挥到理想化水平,其组合出来的火力堪称变态式的强劲。经常有人吐槽小鬼子二战时没装备冲锋枪,是因为其觉得冲锋枪过于浪费子弹,因资源不足而没有研究开发。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下小鬼子的战术,就知道其不是不想研究冲锋枪,而是其觉得研究冲锋枪没有必要。二战时候冲锋枪仍没有突破自由式枪机原理的局限,射程最多仍在200米以内,而小鬼子利用在机枪使用的“连发式步枪”理念,在配上独特装备的掷弹筒,是得以将其最佳杀伤距离放在200到400米范围内的,这一距离则是既能杀伤对方又能减少本方伤亡的最佳距离。所以在抗战中,国军往往一个团,都打不过小鬼子的一个小队,最关键的原则就在于小鬼子的这套由特殊装备延伸出的特殊战术上。其实不光是国军,单拼步兵装备的武器,二战时的苏军、德军、美军,在人数相等的情况都很难打的过小鬼子,关键就在于小鬼子的这套超前的机枪使用理念,会让对手的冲锋枪火力完全发挥不出来。

下面在介绍下,过于“歪把子”的漏斗式弹匣上。现在网上说“歪把子”不好使,类举的原因几乎都在这个漏斗上,比如在某百科上列举出的“歪把子”缺点,其中一项是“由于使用的是漏洞弹匣,子弹需要一梭子一梭子地压,导致了供弹速度过慢和对副射手依赖性过强,以致连土八路缴获了都不喜欢用。”这一实则又是带有误导性的错误论断。大家看下最上边的图能看出来,“歪把子”机枪的子弹,其实是三梭子一组这样放着的。“歪把子”机枪在填弹的时候,不是一梭子一梭子地压,而是三发一组地往里压,所以对于训练有素的小鬼子机枪手来说,供弹的速度其实一点都不慢。而小鬼子的机枪副射手,所起的作用也不是主要为了供弹,而是要在主射手伤亡的情况下接替射击,以为继续为步枪手提供火力支援,因为小鬼子打仗会抱着机枪冲锋,导致机枪手的被打死的几率更大,因此才专门要配出来一个副射手。其实即使没有了副射手的配合,对于有经验的鬼子机枪手来说,抄起单一个弹夹,也是能在射击间隙快速压入的,前提就是不要在子弹全打光了之后再添。

本人专门听一位抗战老兵说过,“歪把子”机枪的供弹漏斗,有个很特殊的地方,弹匣空着时填满的速度较慢,但在里边已填充了部分弹匣时,补充子弹的速度却可以做到快捷迅速,而这无疑是很适合于实战要求的。因此“歪把子”可称怪异经典之处的,正是在这个漏斗式弹匣上。其最大特点是在射击过程中,可以在弹匣打光前可以持续供弹,能做到机枪里始终都有子弹。射击了这种可使用了和步枪一样的弹夹的漏斗弹匣,这样在机枪手打完身上子弹时,可以从身边的步枪手哪里要过子弹直接填充。

“南部麒次郎”给歪把子设计出的这款漏斗式弹夹,正是充分发挥了“连发式步枪”的设计理念,由此实现了和三八式步枪枪弹夹连都可以通用,由此在实战中做到了,歪把子和三八式步枪向配合的特点。小鬼子在用机枪打仗时,本着“连发式步枪”的使用理念,关于“歪把子”机枪的使用教程是很特别的。战斗中机枪不可能没完地打,所以鬼子机枪射手的教程里,有非常特殊切关键的一个项,在射击间隙里要趁机插入一两个弹夹,必须保持机枪弹夹里始终有子弹。

要客观地评价漏洞是弹夹的优劣,大家可以形象地这么想象一下。亮剑里的李云龙和山本一木,一个架着挺30发子弹的捷克造(只是打比方大家别较真),一个架着挺“歪把子”,相隔300米对着突突。趴在“歪把子”后的山本一木,突突了20发子弹之后,赶上没有子弹打过来,抽空抓了两个弹夹塞了进去,本来就剩下两个弹夹10子弹的机枪,如此一来子弹又变成了20发。趴在“捷克造”后的李云龙,这时也突突出了10发子弹,但因为“捷克造”用的是外插式弹夹,老李却没法趁机了换,机枪里只剩下了10发子弹。这时候两人又个各突突了10发子弹,而且都觉得能打死对方不想停止射击,但咱老李的弹匣里的子弹打光了,只能暂停射击重新插弹匣,而山本一木却因为射击间隙中能填弹,现在的枪里还有10发子弹。进而大家在想象一下,李云龙和山本一木都打光了机枪子弹,咱老李从一名牺牲的战士身上摸过一弹夹的步枪子弹,但“捷克造”机枪没法直接用步枪弹匣,咱老李只能把子弹从弹夹上退下来,一颗颗地往“捷克造”弹匣里压,而山本一木从一个死了的鬼子兵身上摸过一弹夹的步枪子弹,却是能直接按在“歪把子”的漏斗式弹匣里。

通过上面这个形象些的想想,我想大家应该能改变下认识。“歪把子”机枪的漏斗式弹匣,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独特的变态之作,但也却不得不承认其确实也有独特的高明之处。

不得不吐槽一下,现在网上关于军事的很多评论,实际上都是类似战争电视剧军盲导演那样臆断出来的,像某百科写得那些关于“歪把子”的诸多缺点,仔细看下都是可能都没摸过枪的人想象着写的,这种对于连非军事人员都能随便想到的缺点,精于作战的小鬼子是不可能想不到的。胡编这些蠢猪式地贬低我们当年的对手,和现在军事盲的导演一样,其实是对我们与这些强悍对手浴血奋战先辈的不敬。根据当年的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国军老兵回忆,当年拿着“歪把子”的小鬼子机枪手,是相当的凶悍的,由于可以在射击中连续地快速填弹,小鬼子的“歪把子”叫起来就不会停,国军当年在像鬼子发起冲锋时,根本找不到机枪换弹夹时的避弹间歇,无数的人都倒在了这款怪异机枪的子弹下。

在精锐的日军手里,由于操作熟练填弹迅速,又配上了与之相对的先进战术理念,“歪把子”绝对称得上是一款杀戮利器。不过缴获过“歪把子”抗战老兵说其不好使,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由于怪异的漏斗时弹匣,“歪把子”对操作的技术要求实在太高,咱们的士兵很难熟练有效的使用。

上图即为“歪把子”的漏斗式弹夹,六个弹夹并排插在漏斗了,上面用带把手的盖子向下压紧,漏斗外侧内壁有弹簧向里压,漏斗里侧的下面是给弹口,漏斗里侧后端有个缺口,打光的一个弹夹片可以漏出去,让下一个弹夹好被弹簧压到给弹口上端。同时供弹漏斗附带有油壶和油刷,以润滑子弹保证供弹的流畅。结合图片和介绍大家仔细看下,应该能够感觉地出来,“歪把子”的这个漏斗解构太复杂了。在射击中填弹,需要把漏斗盖抬起,向外压漏斗里侧的弹簧,压进去弹夹后再压回漏斗盖。对于经过专门性严格训练的鬼子机枪手,可以能快速地熟练地完成这一动作,但对于当年我们文化水平不高的八路军、国军机枪手,又没有经过专门性的训练,想用好这种怪异的弹夹实在是太难。此外由于结构上的精密复杂,这种漏斗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保养维护,而一旦损坏对鬼子来说有备用品,对咱们的抗战部队来说却没地方找这种怪装置去,所以咱们缴获到“歪把子”难以用好,实际上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现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里,和当年的抗战老电影比起来,已经很少再见到小鬼子“歪把子”了,直接都被导演们换成了“捷克造”,有也是无需换子弹的神级“歪把子”。不过看完以上分析,大家也就理解下吧,毕竟小鬼子的这款变态武器,对当年抗战老兵们换子弹都困难,让群众演员们表演换子弹实在太难了。不过如果哪位导演能认真拍出鬼子兵给“歪把子”换子弹的场面,我想这部戏一定能让观众大为叫好。

抗美援朝时,由于自动火器数量不够,部分军队把“歪把子”拿到了朝鲜战场上。此时“歪把子”机枪对志愿军来说还是够多的,且有经历过抗战的老兵能熟练操作,因此有的老兵穿越性地把“歪把子”当成了自动步枪使用,即可以在暂时躲避的过程中快速供弹,又能躲在美军士兵汤姆森的射程外射击,还可以像M1半自动步枪那样精准点射,一度给美国大兵造成了极大恐惧。一位美国老兵写的回忆录里说,“中国军人里的个士兵,使用了一种射程远火力猛的自动枪械,躲在汤姆森的射程外连续对我们射击,以至我在十几年之后,都认为他们把苏联人的AK47,提前拿到了朝鲜战场上,后来根据别人取出的弹头判断,原来他们用的只是日本人的老武器。”

因此“歪把子”的漏洞式供弹弹匣,实际的缺点并不是在供弹上,关键的在于结构太复杂,只适合精锐的小鬼子使用。另外还有个的致命所点,是性能上受气候、环境的限制。由于漏洞必须使用油刷润滑,在东北寒冷的冬天里很容易卡壳,而在条件更恶劣炎热潮湿的太平洋岛屿,则更容易的出故障。所以小日本从1936年,又研制出了九六式机枪,也就是因外形很像捷克造,被俗称为了“拐把子”的机枪,在之后又研制出了更像捷克造的九九式机枪。

必须澄清一下,九六式和九九式,并不是像网上有些人说的,是十一式“歪把子”的替代品,而算是针对不同作战环境的产物。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下“歪把子”难以适应,所以小鬼子抄袭捷克造的模样,在原来机枪的基础上采用了外插式弹匣。很有意思的是,虽然咱们认为九六式更好,但在九六式问世之后,很不受鬼子兵的欢迎,原因正是没了漏斗式弹夹,无法再适用于连续供弹,不能保持机枪里随时都有子弹。而九九式机枪,则是因为小鬼子后来研究出了7.7口径的步枪,是针对这一新口径的步枪研究出的配套机枪。在九六式、九九式出现之后,十一式是没有停产的,很多鬼子部队配备的仍是“歪把子”。不过到了抗战后期鬼子精锐损失殆尽,补充来的新兵训练水平有限,使用“歪把子”的水平大幅降低。一紧张就直接突突光了漏洞里的所以子弹,因这种装置在打光子弹后装弹的速度,远不如有子弹时那么快,在这些鬼子新兵的手里的“歪把子”,才最终成了打完30发就哑巴半天的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子机枪的血泪史,新机枪看上去是个捷克式,其实它是个歪把子
日本鬼子的“歪把子”到底有多奇葩?
悟空问答
“歪把子”火力持续性比捷克机枪好?让人“欲哭无泪”的装弹方式
二战期间,日本“歪把子”机枪能否直接使用三八式步枪的弹药?
简析二战日本“歪把子”机枪 实际使用状况让人意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