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背筋膜的解剖特点与急慢性腰痛
腰背筋膜又称胸腰筋膜,其作为支持带包裹竖脊肌和多裂肌。而实际上只有覆盖腰方肌的深层才是由方向多变的胶原纤维结构组成的筋膜组织,其筋膜纤维没有特定的主导方位;相反腰背筋膜中层与浅层是以前人们命名上的错误,它不是筋膜而是腱膜结构,其包含了自肌腱引出的胶原纤维,占了明显的主导方位,所以应称作胸腰腱膜。      腰背筋膜与腱膜均起自胸部,止于骶部的骶骨;浅层起止于腰椎棘突与棘上韧带、骶中嵴、髂后上棘与骶髂关节内侧缘。腰背筋、腱膜结构坚韧,有前、中、后三层,腰背筋、腱膜后层覆盖于背部,后层可进一步分为深浅两层,浅表为背阔肌的腱膜,其纤维从背阔肌附着的外侧缝向内下到达棘突;深层与浅层融合其纤维以相反方向与浅层交叉。这二层共同形成强健的三角形结构。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上方与夹肌的筋膜交织,下方附于骶骨并与臀肌的筋膜交织(即腰背腱膜浅层与臀筋膜浅层相延续),外侧附于肋和髂骨的髂嵴中部;腰背筋、腱膜中层由强健的横行纤维组成,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外侧附于第12肋和腹横肌,在外侧中央成为腹内斜肌的起点。腰背筋膜前叶最深,覆盖腰方肌,附着在竖脊肌、腹内斜肌、下后锯肌、骶棘韧带、骶髂关节后韧带、髂嵴和腰椎横突前部、髂骨和髂腰韧带等处。腰背筋膜在腰椎横突附近增厚,形成联合部;在L4、5S1段,其横行纤维与中线部结构相连紧密。

      背阔肌: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的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嵴外侧唇后1/3。以3~4个肌齿起自下3~4个肋骨外面,有时有小部分肌纤维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肌纤维斜向外上方,逐渐集中,经腋窝的后壁、肱骨的内侧绕至大圆肌的前面,于大圆肌肌腱外侧移行于扁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所以临床中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时,可通过背阔肌直接应力作用于肩胛骨而使枕肩三角区域发生继发性软组织损害而出现背、肩、臂原疼痛与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
      腰背筋、腱膜的急性损伤后遗:腰背筋、腱膜及肌肉和韧带系统共同参与胸腰活动的控制,在传导和分散自上身体重经骶髂关节至骨盆和下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胸腰筋膜外层是块大传送带。腰背筋膜的功能是稳定下腰椎和骶髂关节。腰背筋膜和背肌的胶原组织非常强壮,足以在抬举动作中产生很大的伸展力矩。腰背筋膜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张紧,尤其通过升高腹压和收缩腹肌就可以将筋膜拉向两边并于其内产生一个纵向的张力。 所以:弯腰抬举动作中,腰背筋、腱膜与骶棘肌在弯腰到极限时储存的弹性能量与收缩腹肌、增加腹压时于腰背筋膜产生的伸展力矩配合是完成作功的直接力学来源。当抬举力矩小于重物自重时,在腰背筋、腱膜位于竖脊肌、腰椎横突、腹内斜肌、下后锯肌、骶棘韧带、骶髂关节后韧带、髂嵴和腰椎横突前部、髂骨和髂腰韧带附着处皆可产生过载力矩而产生原发性软组织损伤,如果这种损伤后超越了自身生理修复程度,必后遗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基础,在遇或不遇诱因静息释放或曝发释放而出现慢性间隙性腰痛或曝发急性剧烈腰痛。
       腰背筋、腱膜的慢性劳损:也称为连续发生的微损伤积聚。此类损伤可发生于前述弯腰抬举重物时微损伤,在前次损伤还未待其完成生理修复或重建时又产生了类似的损伤,这种微损伤的连续积累,就形成了慢性劳损。在慢性劳损中,生理机能还未将微损伤产生的内源性无菌性炎症完全清除,也同样积累了慢性腰痛的病理基础-无菌性炎症。持续固定弯腰体位时,腰背筋、腱膜长时间的舒张状态超越了其自身的弹性限度,也可产生微损伤与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与致痛的炎性物质堆积,出现与上述情况完全相同的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基础成为腰背筋、腱膜的原发性软组织损害而出现急、慢性腰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脊柱肌肉分布谈腰背痛
腰痛治疗:急性腰扭伤、慢性腰部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怎么解?
隐疾发作
腰痛非小病,真要打工人命(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