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个在中国翻译《共产党宣言》竟然是他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又留在学校任教。他是毛泽东的朋友,主席曾给他写过两封信。
翻译共产党宣言,毛主席的朋友,却因这个去世了《李氏族谱》里记载着李梅羹号赤心。

《李氏族谱》里记载着李梅羹号赤心。
他是五四运动组织者之一,中共一大的秘书长(无法确定),第一个在中国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他和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张国涛、毛泽东等先烈们一起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了一生。
他叫李梅羹,1920年底,北京党组织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由李大钊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随后,又陆续发展一些成员。到1921年7月,北京党组织的成员有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缪伯英、何孟雄、范鸿劼、张太雷、宋介、李梅羹、陈德荣等。他们大多是北京大学的进步师生。(转载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一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第二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第71页)
李梅羹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的思想非常活跃,他当是中共北京区委最早的领导人之一,1925年赴莫斯科学习,曾担任中共六大的翻译组组长,1929年在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要职。颇具传奇色彩的是,1933年,李梅羹曾经营救过同为浏阳籍早期共产党员之一的罗章龙。1933年春,罗章龙潜回上海。孰料刚刚踏上苏州河畔,就遭不测,被捕入狱。幸有李梅羹多方奔走,出面营救,羁狱经年方得脱身。
另外,李梅羹很早就认识了毛泽东,并与他颇有交情。据李梅羹侄子李丙秋介绍,当年李家曾经保留了毛泽东写给李梅羹的两封亲笔信。李梅羹去世后,他的朋友也曾寄给李家一个大箱子,里面全部是李梅羹的遗物,但由于历史原因,李家没能将这些东西保留下来,而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不得不将其付之一炬。这也给李家人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根据李家族谱记载,李梅羹1934年病逝。李丙秋说,李梅羹病逝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让人扼腕。1931年,受王明“左”倾路线的排斥和打击,李梅羹被劝“回乡养病”。因家贫,被时任广西师专校长的好友杨东莼邀去治病、译书。李梅羹的爷爷是一名郎中,他知道李梅羹得病后爱孙心切,根据别人对病情的描述开了一个药方,送到广西给李梅羹治病。但李梅羹吃了这个药后,病情反而加重了。后来有人看了药方后,认为其中有一味药虽然是对症良药,但不该在天热时使用,如果使用了,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对病人身体有害。而李梅羹服用的药方中,刚好有这味药。1934年8月12日,李梅羹逝世,年仅33岁。
较早翻译德文版《共产党宣言》
1918年,李梅羹考入北京医专,后转入北京大学德文系学习。参加过五四运动,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曾翻译过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并油印发行过。1921年8月参加中共北京地委的领导工作,曾参与组织长辛店、唐山等地的工人运动。1925年受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6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翻译室主任。1928年6月参加中共六大筹备工作,任大会德文翻译组组长。
关于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作者,现在党史界公认为是浙江义乌人陈望道。那么,李梅羹在中国较早翻译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之说又从何而来?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夏远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望道是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中国人,这毋庸置疑。不过,有很多建党早期人物回忆,李梅羹在1920年春根据德文版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版,推出了油印本,而陈望道根据英、日文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译铅印本,是在1920年8月推出的。所以,李梅羹应该是较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 波:《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首版的那些事
《共产党宣言》首次翻译为何选择白话文
首版《共产党宣言》在沪拍出八十万元
重温经典:《共产党宣言》解读
瑞典文版《共产党宣言》6月上海拍场全球首拍
最早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五个中国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