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最可惜的事情:父母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
全文2318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白纸,纸的中间画上一个黑点,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一眼就看到白纸上的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沮丧地说:“孩子们,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黑点之外的大部分空白吗?”

这种现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很常见:白纸上的黑点就像孩子身上的缺点,许多家长看待孩子,总是盯着他的缺点,忽视了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

结果,越是关注缺点,孩子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多,缺点也更加根深蒂固。


01

看看下面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语文考了100分,数学考了95分,家长的注意力立马集中在数学上,开始质问孩子:“数学怎么错了这么多?”“粗心大意的毛病还是改不掉······”

看到别人在朋友圈晒孩子钢琴比赛获奖,联想到自己家孩子不好好练琴,经常哭闹想放弃,忍不住升起怒火,“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糟糕?”

孩子性格活泼、富有同情心,人缘好,但是成绩一般,家长经常挖苦孩子,“成绩这么差,人家怎么还愿意跟你玩?”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家长们教育孩子时倾向于“避短”,担心孩子的缺点会影响成长与发展,于是注意力大都放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上,一点小问题都表现得特别敏感。

还有些家长,由于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感到恐惧,导致自身焦虑紧张,他们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期待和要求,于是看孩子的时候总觉得这里不够好,那里也不行,结果加剧了焦虑,就这样开始恶性循环。

家长们都是希望孩子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如果眼里都是孩子的缺点,不懂得欣赏优点,会对孩子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行、很差劲。

一旦孩子形成了这种消极认知,就会缺乏积极进取的勇气和动力,畏惧挑战,抗挫折能力、抗压力也很差。

曾经在小学任教期间,一个学生跟我讲述他的心事,说他在家里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

妈妈让他洗碗,洗完后妈妈看到没有收拾成她满意的样子,就会说他“做事敷衍了事、一点都不仔细。”

洗澡晚了一点,妈妈就会指责他“懒,拖延”;周末在家里待着,妈妈说”就知道窝在家里,别人都在外面运动、锻炼身体”······

9岁的小孩子,最后很心酸地问我:

“老师,我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多少孩子,就是在父母的差评中,形成了自卑、消极、无助、缺乏斗志的思维,成长发展受到限制。

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02

认识的一位妈妈,追求完美,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经常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不足作比较,打击、否定孩子。

前段时间跟我说,有一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别人要他的玩具,孩子就乖乖给别人了。她说:“感觉这孩子太胆小了,怂得很。”

我对她说:“为什么你不会觉得孩子温暖善良、待人友好呢?”

很多时候,孩子是“好”是“坏”,取决于家长如何看待。换个角度看孩子,缺点也可以转换成优点或与众不同的特点。

内向、害羞的孩子,通常做事认真严谨、善于思考;调皮好动的孩子,可能领导力强、人缘好······

教育的真谛,不是百般挑剔孩子的缺点,而是用心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反馈,用优势带动缺点的改进,孩子会在良性的循环中越变越好。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时,学校买来了新教具,他很好奇,全给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

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

“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
“老师,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

爱迪生的妈妈相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正是因为妈妈对爱迪生的了解、欣赏与鼓励,保护了他的好奇心,也让他得以在一个自由、宽松、支持性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最终成为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

试想,如果爱迪生的这一特点,被当成调皮捣蛋的缺点来看待,结果恐怕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03


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曾在演讲中指出:

“成功父母和失败父母的区别就是,前者将孩子的优点和对的东西挑出来,而后者是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有自己优缺点的,家长看待孩子应当客观、全面,既看到孩子的缺点,也要看到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

优点被发掘出来的孩子,会充满自信、内心强大,运用自己的优势创造人生的精彩,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改变的勇气。

未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表现都会更好,幸福感更强,也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对家长来说,做好这两点很重要:

(1)父母自己调整好心态

当家长看待孩子只能看到缺点时,首先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因为家长内在的恐惧不安越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就会越多。

乐观、积极的父母,看待问题可以客观而全面,往好的方面想。

而一个消极、暴躁、焦虑的家长,往往会放大孩子的缺点,总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

因此,家长不要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反观自己的内心,是否是对现状不满意、对未来充满焦虑?

从自己能做的做起,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进步,找到自信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样,才会情绪和思维逐渐变得乐观、积极,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

(2)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当

作家林清玄曾说:

“可能小孩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

每个孩子的天赋、擅长的事情都不同,父母合适的期望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充满动力,不断变得优秀。

但是如果期望过高、不切实际,不但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当孩子达不到期望,也会造成孩子自信心下降,家长心态失衡。

因此,家长永远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孩子也一定要达到那个水准,而是要让孩子和过去的自己比,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进步,终有一天孩子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给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实际情况,接纳孩子真实的模样。

即使不完美、有缺点,也被好好爱着、接纳着,这样的孩子,才会更大地发挥成长潜力,收获幸福快乐的人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莫钻牛角尖
浅读《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的29个新理念
激发孩子优点、弥补缺点,以下公式帮你解决此等困惑
品格教育(2)发现优点,建立自信
智慧型父母VS普通型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差别不止一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