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岑溪桉树能不能种?两广政府公开表态

有关桉树的争议还会持续多久?

  2018年10月9日,《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桉树,只是一种树?》,全方位报道了桉树,在业界引起广泛反响。也许,生活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的省人大代表李庚原未见到这篇报道。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于6月25日在官网上公开回复李庚原等人大代表就桉树提出的若干质疑。

   去年1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就《桉树,只是一种树?》作者的信亦给予了公开回复。

  在此一并推送广西广东政府部门的公开函,看官可看出其异同,亦可看出其走向。

链接:桉树,只是一种树?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关于王兮之同志来信的答复意见 

王兮之同志:

  您于2018年10月9日写给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关于建议广西发挥地缘优势输出桉树科研成果的来信,自治区有关部门转由我局办理。经研究,现就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答复如下:

  一、桉树为广西林业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作为中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新世纪以来桉树人工林快速发展,近10多年来新增桉树林面积2000多万亩,大量长期无林的荒山得到了绿化,为广西提高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增加了木材产量,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森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良性循环。2017年,广西木材年产量3059万立方米,稳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桉树木材产量约占70%。广西桉树以占全国千分之六的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木材;以占全区14%的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区70%的木材,为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保护了全区800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免遭采伐,5000多万亩松树、杉树用材林免遭过度采伐。

  二、广西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桉树产业

  正如您在来信中所提到,由于人为因素,社会上对桉树毁誉不一、争论不休,主要是因为对桉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2018年1月,自治区林业局印发了《广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桉树速丰林的科学发展作了详细规划,明确提出桉树发展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生态效益提升型转变,桉树仍然是广西主要人工林树种,桉树产业也将仍然是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广西在发展桉树过程中,会更加注重科技应用,积极采取科学措施,科学规划、科学经营、科学改造,引导鼓励发展以桉树中大径材人工林为原料的高附加值木材加工业,适当延长桉树人工林的轮伐期,推动桉树近自然化经营,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桉树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输出桉树科研成果将是广西与东盟林业合作的重要内容

  广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开始探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桉树技术成果转移,广西林科院援助越南建设了年产树苗1000多万株的林木组培苗生产工厂,为组培厂培训技术骨干20余人。新世纪以来,广西林科院和部分林业企业陆续在越南、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开始桉树引种、试种。如2017年启动实施的中马桉树合作种植示范项目,广西林科院提供50000株广林9号优良无性系苗在马来西亚进行试种,示范林长势喜人,引起马来西亚官方的高度重视。2018年11月,我局组织承办了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合作研讨会。我局与老挝沙耶武里省签署合作备忘录,广西林科院与越南林业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重点将在桉树等人工林和油茶等经济林种植以及林产品加工贸易等领域加强合作。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广西和东盟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友好合作将不断加快,广西—东盟林业交流合作也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都有发展桉树速丰林的计划,有许多林地需要开发种植,但又普遍缺乏合适的良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对桉树技术需求强烈。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林业合作交流,通过输出林木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支持广西企业走进东盟投资创业,支持东盟国家加快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快速提高木材生产能力,并积极探索广西人造板产能转移合作,打造广西林业国际合作新样板,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再次感谢您对广西林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特此答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2018年12月25日

   彩虹桉又叫剥桉,颜色丰富多彩,被形象地称之为'棉兰老岛口香糖',是在北半球发现的唯一一种桉树,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可见到。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71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李庚原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限制桉树种植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

  我省地处热带北部和亚热带南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发展桉树人工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随着科技进步,桉树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大幅提高了桉树的产量和效益,增强了群众造林致富的信心,一些群众和企业踊跃参与桉树造林,推动我省桉树人工林的规模发展。目前,全省桉树人工林面积约为2300万亩,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14%。实践证明,我省桉树人工林的规模发展,一方面有力促进了我省林产工业的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生态保护工作。由于桉树产量较高,价值较大,规模发展桉树以来,缓解了我省木材供需矛盾,减少了对其他树种的木材需求,从而有力地保护了我省的森林生态系统。据统计,我省1999年率先在全国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时,全省区划近5000万亩生态公益林;2015年,全省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增加到7212多万亩,10多年间净增约45%。可以说,桉树为我省绿化宜林荒山、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我省解决木材供需矛盾、支撑林业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我省规范桉树人工林发展的措施

  为科学引导我省桉树人工林的持续健康发展,原省林业厅于2006年7月印发了《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粤林函〔2006〕374号),要求各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规划,加强管理,科学经营,适度发展桉树人工林。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引导桉树规范发展。此外,原省林业厅联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相继制订一系列推动桉树科学发展的省级地方标准,如《桉树人工林生态管理技术规范》《桉树商品林建设管理规范》《桉树人工林经营立地管理技术规程》和《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等。各地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引导经营者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提高桉树林经营管理水平,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掠夺性经营,把桉树人工林经营成为环境友好型、“三大效益”并重的健康林分,促进桉树人工林的持续发展。

  同时,为有效遏制一些地方盲目、无序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2013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其中提出实施森林碳汇工程,改造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省已将约102万亩桉树林改造为乡土阔叶混交林。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有序退出,优化了我省森林的树种结构和林相。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文件,加快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改造步伐,例如,2012年博罗县印发《博罗县桉树改造规划方案(2012-2020年)》,2016年河源市印发《河源市桉树林改造实施方案》,2017年潮州、肇庆市分别印发《关于印发潮州市桉树林改造实施方案》《肇庆市中心重点区域林分改造方案的通知》等。

  三、关于桉树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桉树种植会消耗种植地土壤大量水分,但同时也能调蓄涵养林地土壤的水分,且涵养水分能力与一般林分相同。在华南地区,桉树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2米之内,大部分分布在地下1米之内。林地一般都是山地、丘陵台地,地下水位低于4米,桉树无法吸收地下水,主要是利用地下4米之内的表层土壤蓄水进行蒸腾。所以,在华南地区不存在桉树抽取地下水的问题。相反,林地能增加地下水,原因如下:保持了良好的土壤剖面层次结构,有利于土壤水分向下渗透;地表凋落物能减少雨滴对土壤表面的冲击,减慢地表径流的速度,增加地表水下渗的机会。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最高,与其他速生树种的林分比较,每生产1公斤的干物质桉树仅耗水785升,而松树需耗水1538升,相思需耗水1323升。这些数据说明,如果要生产同样多的木材,选择桉树的用水量是最少的。

  四、关于桉树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桉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如果施肥量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桉树将会只依靠土壤中的营养,树木采伐时又不留下枝丫、树皮,那么土壤营养耗尽是可能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桉树林地确实存在地力衰退问题,导致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全垦整地、全树利用、施肥少或不平衡施肥。可见,造成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桉树本身,而是不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由于经营措施的改善,我国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得到有效维持,大部分桉树人工林多代经营后,土壤肥力没有下降,部分经营水平高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还在提高。

  五、关于桉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我国规模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时期,至今只不过30多年的时间,而桉树作为一个外来树种,不可能在短期内在引种地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生境。桉树经历了相当长期的进化演替历史,在澳洲原产地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其桉树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是极其丰富的,走进桉树林随处可见袋鼠、鸟类和爬行动物,地上则有茂密的灌木和杂草。在我国,有学者研究了海南桉树纸浆林的植物多样性,结果发现与其他人工经济林、次生林相比,桉树人工林表现出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并没有抑制林下物种的生长。另有学者研究了广西钦州市巨尾桉和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发现10年生桉树林地物种数多于马尾松林,结果表明桉树取代马尾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下物种多样性。因此,不宜用热带、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具有的生物多样性来要求桉树人工林。   

  六、关于桉树是否有毒的问题

  对于桉树是否释放含有橡胶基质的碳氢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臭氧,经咨询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华南农大、省林科院、雷州林业局的桉树专家和教授,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证明有此现象。实践中,很多林农在桉树人工林里常年累日地工作,也没有体验到传说中桉树所谓的毒副作用,如广东的雷州林业局、广西的高峰林场等,他们几十年都种桉树,也没听说过有职工受到此类毒害。再说桉叶油是一种很好的香料,所以说桉树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误传。

  七、桉树人工林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桉树人工林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采取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管理水平,部分经营者由于缺乏对科学种植的理解,对桉树进行掠夺式经营:如不合理施肥、高密度种植、机耕全垦整地、过度采伐利用、超短轮伐期经营等。由此导致桉树种植地土壤肥力衰退、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表土硬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

  今后,我厅将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宏观指导和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和规范桉树人工林适地种植、适度发展。同时,结合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更新改造,推动重点生态区位的桉树林有序退出。此外,还将积极探索桉树改造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桉树改造步伐,让经营者利益不受损,社会群众得生态。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2019年6月24日

信息来源:林业产业服务联盟、岑溪市林业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将出台''禁桉令''专家谈桉树''罪状''
揭开种植桉树的真相?
【建言献策】桉树人工林的科学发展与木材安全
谈一谈被妖魔化的树种——桉树
桉树,中国林业的功臣
桉树结构调整后,将会怎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