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读《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说什么?
userphoto

2022.05.07 北京

关注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老子向修道的侯王论述,要做事成功就要修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才行。

这是比较难于理解的一章。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很不好翻译,如果弄不懂本章的主题、本句所涉的三个层面,就可能制造出一个痴语连连的圣人来。②难在很多解读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老子有个二元认知模式!根本就不懂老子的逻辑前提什么!一个译家,竟然可以把“细”等同于“小”,怎么能跟老子想到一块说到一块呢?③我看流行的翻译,置作者的思路和逻辑于不顾,几乎都把“报怨以德”作为正理来推崇,这是把书读到哪里去了?④对“轻诺必寡信”不能只是直译而已,还要依本章主题让其有所侧重,才是融会贯通之举。如果译者对“一章之主题”无感,自己徒劳不说,还给老子添乱,误导就大了。

细读这一章,并不仅限于本章,而是联系了多章的相关知识点来协同理解,特别是第二章和第七十九章(之前已发布),有心弄懂的朋友,一定要细读再细读。本系列文章,能沉下心来细读的朋友,会读得津津有味,在理解《道德经》上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有真实的领悟和收获;相反,于此浮光掠影的人,发现没有自己期待的玄论奥义,就会觉得很啰嗦很无聊。

【原文】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意译】

1、(圣人为什么总是那么成功呢?因为)圣人能够做到依道无为而不主观妄作,懂得“把大事难事化成细事易事”无事似地处理,而且已然从“淡乎其无味的道”中获得了欲望的升华。

2、(但是,未得道的统治者做起事来,就没那么成功了。)因为他们为图利而着眼于事情的大小、计算难易的多少而做事,就算以所谓的“报怨以德”去做事,(都与圣人的做法有很大的差距。)

(一般来说,)想要解决一件难事,就要从这件事的容易部分开始;想要办好一件大事,就要从这件事的细微部分着手。(原因在于,)天下难事必定由其中的容易部分没处理好转化而来,天下大事必定由其中的细微部分没处理好累积而成。

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始终没有一心想着贪功图利只做大事,(而是从事情的细微之处做起,一步步踏实地把重要的部分攻克,)因而总能把大事做成。正像(有的统治者)轻于许诺而(酿成在人民面前)诚信不足一样,本来容易处理的部分没处理好,累积多了,必然变成更多的困难。圣人明白这个道理,从一开始就像重视困难一样对待容易的部分,并认真地做好,因而最终没有碰到什么难事。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我的翻译是:(圣人为什么总是那么成功呢?因为)圣人能够做到依道无为而不主观妄作,懂得“把大事难事化成细事易事”无事似地处理,而且已然从“淡乎其无味的道”中获得了欲望的升华。

1、为什么要加上“圣人为什么总是那么成功呢”这句话呢?①加入有什么好处?是把握全章语意、点明本章主题的需要,有助相关翻译词语的拿捏和使用。②加入的依据是什么?后面两处小结,相继提到“故能成其大”和“故终无难矣”,就是圣人做事成功的表现。所以,先期加入以作铺垫,可以收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2、“为无为”。不难理解,就是做事依道而行,不妄作有为。

3、“事无事”。理解不难,无非就是“以无事的方式去处理事情”,但在翻译的时候,不能满足于此,要把“无事的方式”也点明了,根据后文相关语意,把它概括为“把大事难事化成细事易事”,而且指明是“无事似地”做事,不让人有“圣人无所事事”的误会。

“无事”,这里指“化整为零式”地做事;在“我无事而民自富”中,指无事无扰;在“取天下常以无事”中,指“没有以兵强天下的强力手段”。

4、“味无味”。前三句中,这是最难的。有人说,不难啊,不就是“以无味的感觉去品味”吗?我笑了!但又感觉有点悲哀,众多译家怎么能把圣人当成一个“味觉失灵的人”呢?!想想,原来是译者自己“味觉”有问题,未能深入体会老子的深意所致啊。这种貌似高端的译法,是以其不知所云置老子于玄妙奇怪的境地,其实是对老子思想的伤害。

其实,老子谈“味”,是从欲望的角度来谈的;老子说“无味”,是从“道”的境界来谈已然升华的欲望的!大家看第十二章的“五色五音五味”和第三十五章的“乐与饵”,这些都是世俗欲望的代称。第三十五章还说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显然,“淡乎其无味”是相对于浓重的“五味”来说的。该章的要义是,不要被低阶的欲望所诱惑,要把自己的狭隘欲望升华到“道的境界”,去同于“道”,去“用之不足既”!

那“欲望升华”长什么样?老子并不主张消灭私欲,而是提出升华私欲,总的来说就是“不自生故能长生、无私故能成其私”。具体来说,比如有人,名为高官,利有厚禄,誉有重爵,但他不以己之名利地位为享受,而是以己之名利地位作为有利条件去更好地服务社会,展现其生命价值,正如第十三章说的“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就是欲望的升华。(参阅细读系列之第十三章)

综上,我把“味无味”翻译为“已然从'淡乎其无味的道’中获得了欲望的升华。”是不是有理有据?是不是以老解老?如果体会不到老子的深意,却学着圣人的口气,说出的就是类似“以无味作为味”奇奇怪怪的话,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众人还懵懂地听着,显出很受用的样子!真是无语啊。

5、有没有人想过:“为无为”与“事无事”,什么区别?我相信很多人没想、也想不通:这打头三句话是基于什么不同的角度而并排在一起的?

得道的统治者做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不敢为天下先”,即不以“自己的利益”作为事情的出发点,这是【欲望】的层面,即以“味无味”为内在动因以及给事情确定性质;二是依据“道”即“该事的性质”而作为,放下主观妄作,以“唯道是从、无为而为”为根本原则,这是【道】的层面,即以“为无为”为战略原则;三是有规划有步骤地把事情做好,其中“把大事难事化为细事易事”无事似地进行,是最好的规划和步骤,这是【器】的层面,即以“事无事”为战术要领。

前面说了,得道者圣人具足这三个层面的特质,是其做事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老子劝谕统治者要修道的理由。而后续的论述是与此对应着展开的,不过,老子把重点放在“事无事”上,前后两者我们略作体会,也知道它们并没有缺席。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我的翻译是:(但是,未得道的统治者做起事来,就没那么成功了。)因为他们为图利而着眼于事情的大小、计算难易的多少而做事,就算以所谓的“报怨以德”去做事,(都与圣人的做法有很大的差距。)

1、直接切入的话,这两句话很不好理解。我的思路是曲线型的:“报怨以德”也出现在第七十九章里(细读已发布),可以确定它是不究竟的做法,那么,这里与之相邻的“大小多少”,也要一同判为未得道统治者的做法,与圣人的成功做法形成对比。

2、什么是“大小多少”?

①这里的“大小”,在本章中,是指未得道的人只想做有利可图的“大事”,而“小事”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而已臻“味无味”的圣人的做法是“终不为大”,并从其中细微的部分做起,“故能成其大”。

②“多”对应于后文的“多易必多难”,“少”为其中隐形存在。未得道的统治者总想着“多易少难”,但又不用心把“易的部分”处理好,导致“多易”累积成“多难”。

③流行的翻译是,“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不顾及全章全书的话,这是可以的。但是,从全书来看,它和不究竟的“报怨以德”挨在一起了,只能往负面上理解;从全章来看,这种译法,显然是错解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把“细”等同于“小”,然后再与“大”对应。其实,老子的语意不是重视“小”,而是重视“细”;不是重视“少”,而是重视“易”。

3、如何理解“报怨以德”?

①第七十九章有这句话,该章细读已发布,我这里再简略说一下。看相关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全章来看,“大怨”来源于“无德司彻”。“和”的意思是,不再横征暴敛了,代之以“有德司契”,以平息民怨。但在老子看来,这种常规的做法,虽然有效,却不是究竟之法。所以,我把它翻译为:“(以所谓有德的方式来)调和人民的重大怨情,是一定会留有余怨的。这其实是用下德的方式来应对人民的怨情,怎么可以称得上是善于为政呢?”

注意,从行文可以推断,老子所处的时代,人们都认为“报怨以德”是难能可贵的做法;而老子在第三十八章立足于“道”,把“德”分为上德(有德)和下德(无德)。“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才是真正的上德之举。

②从第七十九章的行文逻辑可以确认,用“报怨以德”去调和民之大怨是不究竟的。那么,它在本章里,只能以“处事不成功的例子”视之。结合两章来看,以“有德司契”去“和大怨”,是“终为大”;“有余怨”,是容易的部分没处理好,接着就变成“多易必多难”;而“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上德之举,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之大怨,集中体现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精髓。

③有些人把“报怨以德”翻译为:“用恩德去报答怨恨”。注意,一谈“恩”,就不是老子的思路了;需知“报怨以德”只是世俗的共识,老子引用举例而已,而“报怨以上德”才是正理,用之以实践,就是超常规的“袭明”;就算译成“用德去消除怨恨”,仍然是偏离了本章主题!如果译者对“一章之主题”无感,自己徒劳不说,还给老子添乱,误导就大了。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我的翻译是:(一般来说,)想要解决一件难事,就要从这件事的容易部分开始;想要办好一件大事,就要从这件事的细微部分着手。(原因在于,)天下难事必定由其中的容易部分没处理好转化而来,天下大事必定由其中的细微部分没处理好累积而成。

1、粗略地看,这段话很在理,很好懂;但仔细加以考究之后,不得不赞叹老子真是哲思无碍的语言大师!我知道,很多人在此只是轻轻略过,是很可惜的。

2、要和老子想到一块说到一块,首先要弄懂第二章的“难易相成”。

“难易相成”的意思是,从“完成”的角度来说一件事情,其中,需要较大付出的部分,叫“难”;只需较小付出的部分,叫“易”。也就是说,从“成”的角度看一件具体的事,它所包含的二元属性是“难、易”;由“难易二元”合为整体性“一”,不可分割。注意,这是人的认知前提,同时也是老子论述的逻辑前提!这里面的关键是,“难易”是同一件事里的难易!不同事,涉及不同人等诸多不同条件,是无法比较难易的;硬要比较的话,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章比较集中谈了二元认知模式,有志于读懂老子的朋友,一定要弄懂二元认知模式。唯其如此,我们才能顺着老子的逻辑和思路来批判人的知行悖论,即以其具体实践悖离其认知前提,也就是割裂“具体事物的整体性一”。通俗地说,老子就是让俗人们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自我打脸,比如大家认定有“一个人跟人的队列(队列=前+后)”,但都跑到前头去了,这样还有原先的“队列”吗?这就是“前后相随”的要义!对此不懂或不以为然的人,他的解读就会堕落为世俗知见,甚至是不知所云。就拿“难易相成”来说,几乎所有人都把它理解成“难与易互相生成”,是错误的!其实,难、易是相对于“成”即“同一件事情的完成状态”来说的;然后在整体性“一”里,它们相对而存在。

“有无相生”也一样,相对于“生”来说,有“有、无”二元。“高下相盈”还一样,相对于“盈(水位)”来说,有“高、下”二元。……二元不会直接互相生成!它们是相对于我们谈某个事物的某个角度才“生成”的,然后在其中“相对地存在着”。倒着看,二元之前是整体性一,一之前是道,道是什么?道是自然。其中的关键是,有没有人的认知参与以及人如何认知?之前的细读多次提过,对治错误认知、升华认知模式,是老子两条论述路线及道理之一。

3、来看本章说的“图难于其易”。注意,“其”就是指同一件事,其中与“易”相对的“难”,老子没有说出来,为隐性存在。“图难之'难’”是对整件事的判定,因为其中“二元之难,比重大于二元之易”,于是判定整件事为“难事”。那什么是“易事”?其中“二元之易,比重大于二元之难”,就称之为“易事”。注意,“难事”与“易事”非相对而成,不可比;事中之“二元难、易”相对于“成”而称,可比。

接着看“为大于其细”。理解思路和上面一样,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时事中的二元属性是“粗、细”,不是“大、小”!一件事之所以称为“大事”是因为其中的“粗”即主体部分涉及面广、影响大;相反,事中主体部分是无关紧要的、影响不大的,就是“小事”。

所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说的就是,事为“难事”,不从“其难”开始,而是从“其易”入手;事为“大事”,不从“其粗”开始,而是从“其细”入手。可见,一语为双重逻辑叠加而成,言简意赅,精妙无比,只有文化圣人才能脱口而出,千古流传。

4、为什么要从“易、细”入手呢?

①正面比拟的理由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下一章的内容,到时再说。

②而本章紧接着从反面给出了理由,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中的“作”,是“兴作、兴起”,表达的意思是,天下难事必定由其中的容易部分没处理好转化而来,天下大事必定由其中的细微部分没处理好累积而成。如果把“作”理解为“做、作为”,就会导致语意重合于前面的句子,起不到说明原因的作用。还有,很多人把“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误会为“天下大事,必作于小”了!此处的不严谨与前面对“大小多少”的硬拗是对上号的。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我的翻译是: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始终没有一心想着贪功图利只做大事,(而是从事情的细微之处做起,一步步踏实地把重要的部分攻克,)因而总能把大事做成。正像(有的统治者)轻于许诺而(酿成在人民面前)诚信不足一样,本来容易处理的部分没处理好,累积多了,必然变成更多的困难。圣人明白这个道理,从一开始像重视困难一样对待容易的部分,并认真地做好,因而最终没有碰到什么难事。

1、“是以”,就是明白前面所述的道理,一层是“为大于其细”;另一层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即“细”处理不好,会酿成大事。加之圣人已然“味无味”,始终不会因贪功图利而“为大”,会依道而无为,能化事似于无事,“故能成其大”!

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要体会“夫”字起头的语意,要知道它是作为增加的反例而从属于后面句意的,即“轻诺”有悖于“事无事”,临事时轻视“易”的部分,不用心认真解决好,出现的结果就是“多易必多难”。“圣人犹难之”是顺着前面的语意,说“像重视困难一样对待容易的部分,并认真地做好,事中之难易全解决掉。”而“终无难矣”是指没有整件“难事”,不是“二元里的难”。

3、看一下流行的翻译,大致是这样的:“因此圣人永远不做大事,所以能做成大事。轻易允诺一定缺少诚信,每每把事情看得容易,往往遇到困难会更多。因此圣人把事情都看得很难,所以终究没有困难。”什么问题?

①“永远不做大事”,这不傻吗?是哪门子的圣人?圣人做事,通俗地说,是不以之为肥缺去做!并且“粗细”分明,踏实做好“细”的部分。

②老子批评的不是“把事情看得容易”,而是指出“事里分'难、易’;要象重视'难’那样重视'易’;如果单挑'易’的来做,还不认真处理好,'易’的问题累积多了,就变成更多的'难’了,这样,整件事就真的变成'难事’了!”还不懂的话,多体会“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意涵吧。

③“把事看得很难,就没难事”,这是什么神逻辑?!合理的逻辑是,“像重视事里的'难’那样重视事里的'易’”!如此“难之”之后,事情得以解决,就不成为“难事”了。

通篇细读下来,从辨析老子独特逻辑的角度讲,我觉得这一章是最难的。因为它不像第二章那么直接了当,而是在很多的句子里叠加了不同的逻辑层级,加之与世俗知见很像,稍不细心,就会搞混搞晕。老子思想之所以难以解读,是因为其思路独特,逻辑缜密,加上读者态度轻忽甚或不以为然,就很难跟老子想到一块说到一块了。我还是那句话,如果译者体会不到老子的深意,却学着圣人的口气,说出的就是一大堆奇奇怪怪的话,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众人还懵懂地听着,显出很受用的样子!只能无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善战者无赫赫功——老子智慧【83】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三百问》229.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与“以其终不自为大”是一个意思吗?
試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老子先生“为无为”思想的本然的意思  耿閣(鸣天士君)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