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放手,是为了让孩子高飞远走,是为了让孩子具备独立思考、独立生存、独立适应的能力,让孩子的未来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0至8岁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1.1岁之前的孩子犹如小动物,因此,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

2.1至2岁之间,孩子逐渐有了语言功能,父母可以向孩子讲一点基本的道理,让孩子慢慢认识和适应自己生长的环境。

3.3岁以后,孩子的海马体成熟,开始有独立意识出现,也慢慢开始懂得一点道理。这个时候,大人就要为孩子制定一些规则,让孩子遵守这个环境的规则,从而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作息习惯、吃饭习惯、做事习惯、听大人讲话的习惯、语言表达习惯以及文明礼貌习惯等等。

4.8岁以后,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之后很难再有改变。因此,孩子在幼儿期到小学三年级之前,是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其一生都将很难再有大的改变。所谓“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也即是此意。

父母的责任

1.父母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独立适应能力的独立个体。

2.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心路:从“没我——我——自我(6岁)——他我——群我——没我”的过程,引导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3.了解孩子智力发展之路:从“直观——形象——抽象(5岁)”,教育孩子逐步认识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事物。

4.了解孩子生长发育之路:孩子有天生的适应能力,孩子吃多少、穿多少,应该由孩子来决定,而不是父母。不能因为怕孩子饿着,就拼命喂食,也不能因为怕孩子冻着就把孩子包裹得像一个大粽子。

父母容易犯的错误

1.过度保护型

孩子在幼儿园打架,父母见孩子吃亏了,也参与其中,甚至双方父母大打出手。这样的保护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没有自我,没有主见,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孩子的问题应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父母可以给予参考意见,但是绝不能参与其中,否则反而会造成矛盾的扩大和恶化。

2.支配型

父母常对孩子说“你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甚至孩子的吃饭、穿衣都必须按照父母的喜好去做,最终会导致孩子厌恶家庭,反抗家庭,甚至逃避家庭。例如常常躲到网吧的孩子,大多属于这一类型教育产生的后果。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独断专行,不听他人劝告,非常叛逆。

3.骄纵型

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都会满足他,使孩子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来的很容易,只要自己开口,你们就会给。然而,外面的世界却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因此,孩子在面对外面的世界时又显得无能为力。这种教育的结果就会使孩子变得“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

4.放任型

有些父母常对别人说,我的孩子属于放养型,不用管他,让他自己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其实,放任型的父母等于不爱孩子,您没有给孩子必要的关爱,对孩子不负责任,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冷酷的心理,对一切都冷漠无情。

5.混合型

也有的家长同时具有多种错误类型,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错误类型。例如,有些父母在小时候缺失的东西总想从孩子身上找回,于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但是,在某些方面,又有可能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过于宠爱,使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是对,怎样做是错。

正确的行为教育方法

1.理想的教育方法是给孩子的爱要适量,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冷默无情;不单纯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懂得家庭的爱是相互的,自己只是平等的家庭成员之一。

2.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有要正确的认识,要放平心态,孩子有错,错必定在家长,不在孩子。

3.学会先做人,后做事。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要先给予孩子安慰,再来给孩子讲道理,这样能解决很多问题。

4.冲动的时候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比如,先去厨房倒杯水喝,冷静之后再来教育孩子。

5.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权力。连囚犯都有发言权和申诉权,您的孩子没有,这能叫尊重孩子吗?

6.要采用“描述性表扬”的方法来表扬孩子,切忌使用“很好,很棒”这些词语来应付孩子。“描述性表扬”分为三步:描述——感受——总结。当孩子做得很不错时,要先描述一下孩子做这件事的过程或做的情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总结做得怎样。这样做,孩子很容易明白您为什么表扬他,他到底什么地方做得好。如果仅仅是“很好,很棒”之类的话,孩子很难分清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好。

7.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小孩子不懂事,故意捣蛋,或许是因为您没有给孩子充裕的时间与您进行情感交流,孩子通过故意捣蛋来引起您的注意。因此,要让孩子感受到您对他的爱,孩子才会和您用心去交流。这是双向的,不是任何说教可以替代的。

8.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必须参与其中,而不是指挥孩子如何去做。比如当您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孩子不一定明白该怎样收拾,是先把桶拿过来放进去呢,还是把玩具搬过去放到桶里?是先收拾一部分玩具呢,还是把所有的玩具都收拾好?几个简单的字,做起来却很复杂。聪明的父母会陪着孩子一起来收拾玩具,做一次、做两次,孩子慢慢就知道什么是“收拾玩具”了。

9.孩子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需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可以给孩子做一个“请勿打扰”的牌子,告诉孩子,如果宝宝不想父母打扰他,就挂上这个牌子,否则,父母就可以进去。这样会给孩子一个自我发泄情绪的空间,或许孩子发泄完了就没有事了。

10.家庭角色要有明确的分工,谁唱红脸,谁唱白脸要有合作。不能一个人训,全家人都训,这样,孩子彻底没有申诉的机会了。也不能一个人训,另一个人护,这样的教育往往是无效的,是徒劳的。正确的方法是一个人教育孩子,另一个在旁边默不作声,等教育完了,另一个人再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说明事情的原因和经过,是哪里做得不对了,应该怎样做。这样做,既不会过于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便于孩子从内心接受教育,改正错误。

心贝网结语

幼儿行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处事心态,因此,父母需要多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处事心态,使孩子能顺利度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如果您想了解其它有关孩子行为习惯教育的知识,请您继续关注心贝亲子网《幼儿行为教育》的相关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育儿亲子的相关知识,也请您继续关注心贝亲子网的其它相关文章。

本文由心贝亲子网(微信订阅号:心贝亲子)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待幼儿打人行为的分析和对策
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父母教育孩子的100个“必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
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
家长学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