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底子春游带点啥?
都说人老了,儿时的记忆反而清晰了。于是我竟然想起自己的中小学时光。
对呀,春天来了,学校就会组织春游的啊。


春游可是大事。
辛辛苦苦读一年书,也就春游一次,秋游一次,能不珍惜。

总是一个礼拜之前,春游的通知就下来了。高兴之余,也有烦恼。那就是要交钱。
虽然当年只是几毛钱,那也是在学杂费之外的,要另外开口向家长要。

等到我们读书时,虽然那个“史无前例”还没来,也已经好几轮冲击过去了,多少人家好好交的日子过得急绷绷。
地主家真的没了余粮,原来就急绷绷的人家也不少。

听到隔壁弄堂里同学的爷娘气急败坏地在讲,“饭吃吃饱蛮好了,春游,游只魂啊”。
再想想自家爷娘总是一声不响地递过几毛钱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除了钞票,还要准备食物。
老师的指导意见一般是让大家买面包。当年,二两一只的黑面粉面包是八分,白面粉的要一角一或者一角二,蜡纸头包的。

那时的人家孩子多,日子都是算着过的。
两三个小孩同时都要春游,倒也成了一笔不小的额外开销。

于是,有的人家就自己做面饼。
家母好像也做过。阿拉宁波人叫“麦流黄”,面粉加水淘成糊,摆点盐,摆点葱,摆点油,其实很香。我从小就欢喜吃,直到现在也还欢喜。

那年头也没有塑料袋,买糖买盐攒下的牛皮纸袋袋套一套,外头再包一张“申报纸”。
到中午,还是会油出来。

有的人家干脆炒点“炒麦粉”,油也不用搁,伴点糖进去。
香是香得不得了。

还有的人家当日大清早到弄堂口买两只大饼。一样二两,只要六分钱,成本一下子降低了百分之三十。
大饼也极香,整部公共汽车前头后头都闻得着。

不过小辰光就是鬼迷心窍,总觉得没有面包“正规”,拿不出手。
围圈吃饭时,不少带面饼、炒麦粉和大饼的同学还故意迓到旁边树丛里去大嚼,吃光才出来。

只有“面包族”才坐在草地上。
至于有余粮的人家哪能再带点苹果香蕉、软糖硬糖、话梅橄榄,我就不在此展开了。

不过,“面包族”也在艳羡别人。
啥人?就是在公园食堂小窗口死抢活夺地买盖浇饭的大孩子和成年人。

那盖浇饭,最早只有一角五分一客,后来二角五,且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1980年代才又涨。
其实也不怎么样,就是二两米饭,一勺子肉丝青椒炒茭白或者豆腐干之类的。无论如何,一角五比八分要贵了大概百分之六十二啊。

当年的孩子们都在口口相传,西郊公园盖浇饭是头牌,比长风公园还要赞。可怜的是,这些孩子,直到廿几岁谈恋爱了,才得偿所愿。
尤其男孩子,终于有机会,挤啊,哄啊,一身臭汗地将西郊公园盖浇饭端到了自家女朋友面前,还一脸自豪呢。何必隐瞒,我也干过此等傻事。

面包也好,面饼、炒麦粉、大饼也好,都是干货,总归要喝水。军用水壶,我们这样的人家是没有的。保暖杯还没发明出来
嘴巴干了,平常靠学校里的砂滤水龙头,春游就靠公园里的砂滤水龙头了。

记忆中,有一点好,大家都很自觉,绝不让自己的嘴唇皮碰到龙头。
1966年后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化,大家都习惯先用龙头里的水冲一冲或洗一洗龙头。人与人的信任从这里开始撕裂,直到现在的完全无法愈合。

除了食物和水,当年上海人家还趁机教会孩子一些做人的小道理。
早上出门前,先上一趟厕所,没有尿意也要去。免得等会儿上了车,“哭出呜啦”,还耽误整车人的时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尤其是女孩子。这叫“公德意识”。

其实,平常过年过节做人客,出门前,做爷娘的应该都会关照。
如果谁家没关照,到了外面临时“everywhere”,就会被骂一句“没爷娘监训”,甚至“野蛮小鬼”。

所以,前些年,网上竟然还在讨论“上海的地铁上让不让孩子撒尿”,而且看那样子,同意解放孩子“天性”的还占了上风,我只有闷声不响。
留到今朝来讲一句:同意孩子在公共场所“everywhere”的家长们,你们家至少已经有三代人没有“监训”了。就是这样的家教水平直接拉低了社会文明的平均水平。

还有一桩事体,叫做“穷家富路”。
饼可以自家做,零用钱要备足。虽然可能就是几毛钱,但爷娘会事先教好,这钞票,用不一定要用掉,但带却一定要带。

为只为两件事。
首先,万一书包落在河浜里呢?里面的饼就别再吃。用贴身带的钞票到公园小卖部去买只面包填肚皮。

再有,万一与大部队走散了怎么办?
长风公园回来是94路,西郊公园回来是57路,自家买票乘转来。

当然,还要学会不着急,清醒地说出自家的地址、学校、姓名,以备不时之需。
这叫“危机意识”,也是家教。

然后,让孩子高高兴兴自己到学校去集合。
什么送到车子上、接在大门口,甚至全程陪同春游,这种新世纪的“创新”,我就不作评论了。

还记得那年,小女读五年级,一不小心得了个先进,居然可以坐火车去镇江去春游。
我就趁机推行“穷家富路”,甚至教她自己怎么买火车票回上海。

小女很认真地问我,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我就讲,你若还有余力,就多照顾照顾别人。
因为很多五年级的男生连自己的鞋带都系不好。

唉,眼睛一眨,鞋带系不好的和想帮人系鞋带的80后们大多已为人父母,用不了几年,该着他们来为他们的孩子准备春游了呢。
好自为之。别忘了上海人家的好传统。

我最近还写过:

又见山岚

石浦小吃“麦饼筒”:包啊包,都包进去

六百里夜奔,只为诗意不为春

六百里夜奔,就为了要“啊呜一口”咬下去

六百里夜奔,只为这一饭一汤也值得

快跑!

“腌笃鲜”——春荒里的穷开心

“侬饭吃过了否啊?”——曾经的标配寒暄

我只晓得不断约你出来

可不可以不勇敢

“撑家当”与“掼家生”

海蜇头与海蜇皮

红烧肉,其实是不上台面的家常菜

50年后,重回宝庆路3号

点菜的几大误区,你不可不知

上海言话里的“三字经”(原创全本在此)

我们从小被“做”过的“规矩”——吃相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底子春游带点啥
忘了的,记起的(五) || 文,图:顾鸣艺
花生别再油炸了, 加1点面粉, 做成孩子都爱吃的烙饼, 比面包好吃
花点心思做点心,再也不怕孩子不吃蔬菜
【周二约食】大饼小饼都是饼
《大饼赋》:世间皆丹青,唯饼不可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