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是宋代仅次于李清照的第二女诗人,情路坎坷,诗歌忧伤惆怅

提起女性诗人,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定是李清照、蔡文姬、薛涛、鱼玄机、李冶等人,这些女性诗人或者因其遭遇感人、或者因其才华横溢,得到了时代和人们的传颂,因此得以“享名至今”。

但是,历史上还有许多女性诗人,如有“中国第一位女诗人”之称的许穆夫人,虽然在诗歌领域有开先河之风气,但是在后世却名气不大。

朱淑真(网图)

南宋的朱淑真,就是一位卓有才华的女诗人,后世的诗歌评论家对其有颇多的赞誉之词。如清代的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曾说:

朱淑真词,风致之佳,情词之妙,真可亚于易安。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妇人也。

陈廷焯还在《云韶集》中这样说道:

淑真词以情胜,凄绝芊绵,除李易安外,无出其右者。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后世对朱淑真诗歌的评价之高。

若要以“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朱淑真因为去世太早,其父母又将其诗文搞付之一炬,所以其生平事迹显得有些模糊。今从其诗歌以及后世各种文献材料来看,只能大概推理其丈夫是一个文法小吏,二人才学不对称,这也导致了她的婚姻悲剧,朱淑真另有一“意中人”,不知是婚前已有还是婚后才有。

当然,朱淑真以诗人名世,诗词作品自然才是体现其艺术水准的东西。如今朱淑真的诗歌集子叫做《断肠集》,是后来的魏仲恭收集整理所成。

关于朱淑真的诗词集子被焚毁之事,有一个说法是因为朱淑真婚姻不幸,又早逝,其父母认为都是她的那些诗歌惹的祸,于是,他们按照佛教的方式,将女儿的诗词稿连同她的遗体一把火“荼毗”了,即焚烧了。

而魏仲恭为朱淑真收集整理的《断肠集》,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今所传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

依此言推知,朱淑真如今所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是她零星的一小部分。尽管如此,其中还是有不少富含风致情趣的作品:

一、情窦初开,少女烦恼的开始

有句话说得好:哪个少年不多情?那个少女不怀春!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中,女人很少抛头露面,家,就是她们的整个世界,因此,那些待字闺中的少女们对窗外的精彩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憧憬,更渴望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是她们对爱情的感慨。

朱淑真也不例外,相传他曾经对一个飘逸不群的人产生情愫,有诗《春日杂书》为证:

门前春水碧于天,

座上诗人逸似仙。

白壁一双无玷缺,

吹箫归去又无缘。

正像言情小说中所说的,因为喜欢上一个人,所以那个人的身上全是优点。在朱淑真看来,那个他飘逸似神仙,就像白壁一样毫无瑕疵,遥想自己心中的那个“萧郎”归去后恐怕无缘再会了,这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正是一个少女怀春的真实写照。

二、渴望朝朝暮暮的厮守

七夕节,一个特殊的日子,古往今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诗句不知道有多少情侣曾经遍遍地重复过,

古人关于以七夕为内容所创所的文学作品可谓数不胜数,在七夕时节,朱淑真也写下了一首《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朝朝与暮暮,更改却、年年岁岁。

大家都十分熟悉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而朱淑真这首词中很多句子明显是化用秦少游的作品。早在《古诗十九首》以及后世很多文人的诗词作品中,如杜牧的《秋夕》,七夕节所蕴含的人类对爱情的企盼已经深入人心,朱淑真更是在这首词中抒发了期望得到长相厮守的爱情。

三、伊人远在天涯

自古以来,在外漂泊的情郎都是闺中少妇思念的对象。在唐代,有许多诗人“男子作闺音”,代女性写下了不朽的闺怨诗,寄托对远方丈夫的思念。朱淑真曾有一首《寄情》:

欲寄相思满纸愁,

鱼沉雁杳又还休。

分明此去无多地,

如在天涯无尽头。

心里思念着那个远方的他,想写一封书信寄去,纸上好像充满了愁绪,连鱼、雁这些往常的书信使者都不在身边,又何以聊寄相思呢?那个人明明好像离我没有多远的地方,却又好像在遥远的天涯的尽头,真所谓“天涯咫尺,咫尺天涯”了。

朱淑真还在另一首诗《春日书怀》中写道: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日暖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

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在感慨人生不自由的同时,更思念远方的家人,独自登楼凭栏,眼望白云,心寄远方,伊人何处?

朱淑真在《秋夜》(其一)里,展现了一个思妇深夜无眠的愁绪: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夜已经深了,秋天的天气愈加清冷,频频地剪掉蜡烛燃烧后的灯芯,却依然难以入睡。

四、最爱梅、桂,独具风骨

春天是百花开放的时节,而秋、冬时节开放的花则少之又少,不过桂花、菊花和梅花等几种罢了,可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却以己之情为这些秋、冬时节开放的花赋予了人的精神和人格,如陶渊明喜欢的菊花,林逋、陆游喜欢的梅花,他们都为这些花赋予了高洁独立的品格。

朱淑真在中国传统思想的熏染下,对桂花、梅花也可谓是颇有情致。如朱淑真的《咏桂》:

弹压西风擅众芳,

十分秋色为君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

人与花心各自香。

就像另一位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喜欢桂花一样,朱淑真也喜欢桂花,喜欢它傲对西风,喜欢它的芬芳,在作者看来,这种花的身上或许透射着自己的影子。

中国的文人,对梅花向来有一种人格寄托。梅花因为在寒冬开放,所以人们认为其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和不屑于与群芳争艳的高尚品格,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应该是古代文人对梅花精神最好的归纳和总结了。

一剪寒梅

朱淑真虽为巾帼,也是一点儿也不逊色须眉,她对梅花的喜爱也有自己一种独特的感受,如其《雪夜对月赋梅》:

一树梅花雪月间,

梅清月皎雪光寒。

看来表里具清彻,

酌酒吟诗兴尽宽。

在诗中,梅花孤洁高傲的品格依然没有改变,傲雪凌寒,作者对梅酌酒,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五、其开也绚烂,凋也寂寞

每个女人都有过像繁华一样盛开的年华,开得越是绚烂,其凋零时,也愈加寂寞,大抵世间万物皆是如此。

美人·花

中国人对于春天,总是多了一份忧伤,这种忧伤正是对美好事物和韶光消逝的无奈与感慨。《红楼梦》中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万物盛衰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正如百花开放后,也总会有凋零殆尽的一天,这就是暮春。

春天的花,要数海棠花和荼蘼花开得晚了,因此古代诗人对这两种花描写时也基本预示着春天将尽,宋代的王淇有一首《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

丝丝天棘出莓墙。

这首诗就是对百花从梅花到荼蘼花开放过程的描写,至少证明了在诗歌常见的花中,荼蘼是开得最晚的一种。

女人和花总是有很多共性,因此,女人对花总有一种独特的感观,朱淑真就有一首《鹧鸪天》:

独倚栏杆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因为荼蘼花和海棠花已经开放,就预示着春天将要结束了,作者因为不舍而惆怅、感伤,所以在她看来,东风也是“恶”的,以此来展现作者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留恋。

在《红楼梦》中还写道:“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百花凋零,女人总是敏感地觉察到生命的逝去。

朱淑真也走向了生命的终结,其如花一样的生命开也绚烂,凋也寂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第一女词人”才不是李清照
她是我国鲜有的女诗人,少时的诗烂漫俏皮,晚年的诗忧国忧民
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六)
【转】李清照和朱淑真 两大女词人你更中意谁?
liebao news
余秀华的一首诗《离婚证》,道出了内心的独白,宣告婚姻彻底结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