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本研修方式(经验)简介之(十三)

校本研修方式(经验)简介之(十三)

 —如何通过跨学科教研提升校本教研高度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跨学科教研方式越来越成为校本教研的需要。一方面,新课程“综合性”、“开放性”的理念倾向要求实施跨学科教研。与“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相适应,校本教研必然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由以单一学科为组织单位的固有模式向跨学科模式过渡。另一方面“强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两极分化也呼唤跨学科教研的开展。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安排中,艺术、综合实践等新生课程及其他所谓“副科”课程师资薄弱,先天不足。通过开展跨学科教研,还可以使这些学科得到“强势学科”的带动。在校本教研中进行跨学科教研活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多元化的组织建设。跨学科教研意味着突破学科局限,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动态教研机制。首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分科教研组之间建立关联,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创造沟通的机会。关联的方式有:相近关联,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教研组关联在一起;对比与互补关联,在性质差异较大的学科教研组之间建立教研关系;研究专题关联,学校在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统筹安排教研专题,为各科教研组拟定相同的选题。其次,可以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教研组,实现各学科平等、均衡、同步发展。综合教研组可以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二是确立若干研究专题或校本小课题,每个专题或小课题将一部分各学科的教师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专题教研组。这样,各学科能够相互协调,保持同步,共同达到某一研究高度。

        多视角的教学设计。跨学科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备课的优越性发挥得更好,由于众多“门外汉”的参与,其视野与思维空间远比同学科的集体备课开阔。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带着新异的目光,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关照和审视所备学科,多个视角的碰撞与交汇会生成创造性的设计,使得集体备课由“取众人之长”,上升到“取众科之长”。

        多渠道的资源共享。听课评课是常规教研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在跨学科听课中,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渠道,而可以具有广泛选择性,拥有更多的学科渠道。这样,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远非同学科听课可比。教师只有坚持长期的跨学科听课,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积累丰富而全面的资源储备。

多内涵的专业发展。当前,仅仅追求在某一学科领域成为名师的教师已经不再是合格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内涵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由单一趋向综合。因而,校本培训也要把着眼点放在教师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上,我们应该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多内涵发展,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的个人素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校本研修规划
个人校本研修计划10篇
跨学科教研
2009—2010学年校本研修计划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方案
校本研修汇报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