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大节点严防“骨松性骨折”|骨吸收|骨折风险(1)

四大节点严防“骨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每5名女性中就有1名饱受该疾病的困扰。骨松患者发生骨折后,不仅给自己带来身心折磨,也使其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全球每3秒钟发生一起“骨松性骨折”

人们普遍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迈入老年过程中必然和正常的一种退变老化现象,既不致命又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廖二元教授对此纠正:“情况远比大家所想的要严重。骨质疏松被称为‘寂静杀手’,由于该疾病没有示警信号,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因此通常其首发征象就是骨折。”

据统计,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例更是高达1/3。骨折发生后将引发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研究数据显示,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女性死亡率为未骨折患者的9倍。

骨折后如不寻求积极治疗,再发骨折风险将显著增加。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及脊柱外科主任镇万新教授解释道:“这就是骨折后的瀑布效应。首次骨折后,二次骨折的风险增至三倍,第三次骨折增加五倍。虽然骨密度看上去差不多,但骨折后骨的微结构损伤严重,强度大大下降,这就是很多老年人多番骨折的原因。”

“应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方案仅靠补钙和维生素D远远不够。增加骨强度,预防再次骨折是治疗的首要目标。”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骨科主任李中实教授介绍,目前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抗骨松药物主要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即“节流”和“开源”两种。抗骨吸收治疗如同“节流”,阻止骨量进一步流失;而促进新骨形成治疗如同“开源”,也就是帮助患者“长新骨”。针对多次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节流”治疗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通过药物治疗重建新骨,可减少中重度骨折的患病概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南与共识|中国脆性骨折术后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指南(2021)
2017年《英国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二)——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相关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合理用药
骨科精读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你需要注意这六点!
骨科医生说:治疗骨质疏松的3个有效方案,每一个都应坚持1年以上
专家观点| 林华教授谈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假期(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