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认为中国长城阻碍了游牧民族南下,迫使游牧民族西进征讨欧洲

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巴菲尔德的论文《危险的边境:游牧帝国与中国》称,这些亚洲的游牧民族因为被长城阻挡了南下的路,为了生活,不得已向西前进,进入欧洲地区。而当时的欧洲没有天险可守,又是一盘散沙,这些游牧民族便长驱直入,攻城掠地,给欧洲带来了动乱和分裂,同时也促进了欧亚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比如像突厥、匈奴、蒙古人等都曾对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者认为他说的东西缺乏依据,缺乏对中国和游牧民族历史的了解,忽略了游牧民族西进根本的原因。

一,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冲突由来已久,在商朝和西周就发生过战争,例如甲骨文‬记载的‬商朝武丁伐鬼方,鬼方就是‬商周时期‬活跃‬在中国‬西北部‬的游牧民族‬。

为了保护塞内的安定与发展,华夏中原王朝对入侵‬的‬游牧民族进行了长期和持续的军事打击,战国的李牧与蒙恬,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东汉的窦宪班超,唐朝的李靖李勣苏定方,北宋大战辽国,南宋消灭金国,明朝的徐达明成祖朱棣出塞北伐,清朝的康雍乾三朝近百年时间消灭准葛尔部落,都对‬当时‬‬中国‬北边和西边‬的‬游牧民族进行了‬武力‬征伐‬与‬怀柔‬安抚‬,使得‬北部‬游牧民族‬的‬实力遭到了重大的打击与削弱,无法持续南侵,被迫‬远走‬漠北‬,最后‬西进中亚与欧洲。

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塞内又有高山和大江大湖阻隔,地形复杂多变,使得擅长在平原、沙漠作战的游牧民族难以适应内陆的水土与气候,游牧民族在历史上打进来容易,因为它骑兵兵团速度快,进攻性强,但是他要占领汉地很难,留在当地,适应当地生活就更难,即使元清两朝少数民族执掌中原,但最终也被彻底汉化,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举个例子,成吉思汗1227年8月25离世,南宋1279年3月19日灭亡,时间相差52年,也就是说让欧洲以及中亚国家闻风丧胆的成吉思汗在离世52年后,南宋才被他的孙子忽必烈给灭了。他的孙子大蒙古国第四代大汗蒙哥(托雷的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还在四川钓鱼城与南宋军队作战过程中染疾而亡(也有一说是受伤而亡),可见即使世界上最彪悍善战的蒙古人也难以征服中华民族。

蒙哥去世前虽未能灭南宋统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影响,蒙哥去世导致了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而且,蒙哥去世以后即爆发了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分裂。否则之后的欧洲恐怕将被蒙古人占领。

三,游牧民族无法长期与农耕文明对峙,物资和经济,社会生产力,制造能力,人口数量,科技文化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国力和综合实力完全无法与中原相比。

游牧民族逐水而居,逐草而生,没有固定城池和家园,靠天吃饭,没有积粮,一旦发生大的天灾人祸,牛羊冻死或病死,往往就会发生内乱,也容易遭受中原民族的打击,他的棉,盐,铁几乎来自于中原,中原王朝一旦关闭边贸,对其影响就十分巨大。因此可以看出游牧民族在发动战争后,它战斗的持久力和韧性要远低于中原内陆。因此在中原王朝持续的打击下,游牧少数民族被迫西迁或西征,是迫不得已,而不是长城的阻碍,在历史上,游牧民族多次进入了长城以南,但大都以失败告终。

四、农耕文明拥有自身强大的文化根脉与民族认同,包容性和凝聚力强,追求国家的大一统,国家治理先进。游牧民族是部落联盟的形式,组织相对松散,没有国家概念,没有统一的价值观与文化,一旦缺乏强人掌权,就会出现分裂和战乱,逐步走向衰败,例如唐朝时代的东突厥和西突厥。

结语:

因此可以看出,游牧民族西征中亚和欧洲并不是长城阻隔的缘故,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相比,其综合实力与国力的差距,源于中原王朝对游牧政权持续的军事打击。

这些因素都最终决定了两者战争的走向与结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和草原帝国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
清朝降服蒙古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清朝时蒙古没有南侵
汉唐时期,阴山一直是北部屏障,后来为何反成游牧部族后方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
李世民康熙都反对的长城,究竟有何用?西方:秦始皇就是个害人精
中国极简史:农耕与游牧两大文明的对抗与融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