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晕目眩、黑矇,小心脑缺血“敲门”!中老年人感觉晕,千万别拖

我们很多人都感受过头晕,但是您会把头晕放在心上吗?

今天专家告诉我们,“晕”的背后可能是极大的健康隐患——脑供血不足

如果不及早发现、治疗,脑缺血加重,脑梗风险会随之增加!

即便是身体素质较好、没有三高的中老年人,也有可能面临脑缺血危机!

到底什么特点的头晕,会隐藏健康危机呢?

01

“天外飞仙”式晕

脑供血不足的前兆

刘主任告诉我们,有一种头晕,40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发。

发作时,人会感觉晕得站不住,没有平衡感,严重时还会呕吐。

专家为我们总结了,这种“天外飞仙”式眩晕的特点。

时间短:眩晕一般持续十几秒到二十几秒,大多时候不会超过1分钟;

头位改变(如转头)会加重

③还可引起恶心呕吐

睁开眼时会感觉物体在转,闭上眼会感觉自己在转

模拟天外飞仙式眩晕

1、眩晕:警惕脑供血不足

专家提醒:这种眩晕,可能提示着大脑微循环不好,大家要小心脑供血不足的问题。

把人体的血液循环供应想象成一棵树,为全身泵血的心脏就是树根,从心脏发出的血管就相当于是树干,更细小一些的血管相当于树枝,那么大脑的血管末梢就好比树叶。

小风不会对树根、树干造成影响,但会对树叶造成较大影响。

同理,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因素,如肥胖、不运动、疲劳、抽烟、焦虑、压力大、睡眠不好等,就会影响到脑血管末梢,使得微循环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脑部供血出现问题。

2、眩晕的真面目:耳石症

和这种眩晕有关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

刘主任说,我们的内耳感受装置——半规管,可以分为上半规管、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

这些半规管里面充满了很多的淋巴液,当头部转动时,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旋转。

内耳的球囊和椭圆囊中,存在着一种外形和小石头相似的碳酸钙结晶,所以被称为“耳石”。耳石是人体的正常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人体的内耳血管是脑血管的分支,它和脑血管相连

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也会引起内耳前庭血管缺血,从而导致耳石异常脱落

耳石进入到半规管中,引起淋巴液的运动,从而刺激前庭系统,使人产生眩晕的感觉。

因而耳石症可以看做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

近些年随着工作压力增大,耳石症有低龄化趋势,一些年轻人也可出现。

如果近期总是感觉晕得天旋地转,同时存在工作压力较大、睡眠不充分、饮食不规律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刘主任表示,头晕及时去医院,进行复位治疗以及微循环改善,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脑梗风险!

02

“大头娃娃”式晕

脑缺血可能已发作

今天专家们还要给我们介绍另一种头晕——“大头娃娃”式晕,也是中老年人群常见。

这种“晕”,不会像第一种“晕”那样天旋地转,但人会感觉头昏沉、不清醒,好像头上戴了个大铁锅,严重时也会有走路不稳的感觉。

有时候一晃头,还会觉得眼前一黑,常常在工作压力大、没休息好时发生。

柴主任告诉我们,出现这种头晕、一过性黑矇,更加要警惕了,可能脑缺血已经发作了。

她解释道,大脑支配人体的言语、思维、运动、感觉等,出现黑矇,可能是大脑的视觉区出现了短暂的缺血导致的。

这种头晕,症状较轻、较短暂,再加上休息好后会缓解,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视。

专家提醒:中老年人感觉头晕,就要警惕脑供血不足,千万不要想着忍忍就好了。

有一部分叔叔阿姨,可能身体素质较好,血糖、血压、血脂也控制的很好,就觉得自己不会出现脑缺血,从而不会把头晕放心上。

柴主任表示,脑缺血的发作有很多因素所致,中老年人即便没有三高,但随着年龄增长,脑缺血的危险系数还是会增加

所以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问题。

一旦出现头晕、黑矇,一定要及早就医,千万不要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0806【脑血管】缠上世界冠军的“晕”,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
8年头晕史的女士,只用5分钟彻底告别头晕症,她是这么做的
百家谈起床头晕感觉天旋地转是什么原因
眩晕可能是耳石作怪
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
头昏与头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