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庙——我们文化构成中不容忽视的存在
userphoto

2023.12.14 四川

关注

作者:刘宏宇

在被今天的我们相当“熟知”的古代以至于“年代”的太多故事中,破庙,似乎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阴暗、偏僻、荒芜,蛛网尘垢蒙蔽破败的“神像”,年久失修的建筑摇摇欲坠,甚至有的还有不知何年何月什么人奉上的早已风干的供奉……

对,是“破庙”,不是“庙”!

为什么那么多发生在“破庙”里的故事?有人问。

经典答案之一是:因为破庙太多了。当然,这是“脑筋急转弯”式的问答。

如果接着问:那为什么那么多破庙?估计,脑筋就转不过弯儿来了。

就有人这样问过笔者——哪儿来那么多破庙的故事啊?真没答上来。不管和调侃还是“脑筋急转弯”,都没敢“妄言”。之后,就犯神经了一般开始琢磨,想给出一个能让自己“过得去”的答案。尽管,提问的人,早已长大,再不会好奇这种弱智问题,更毋论答案。

(一)可能算是最有名的“破庙”故事

曾经胡思乱想,如果,把我们这儿可能真的“很多很多”的“破庙”,“对标”遥远西方的文化体系,所能对应的,会是什么?能是什么?破败教堂?应该也有且为数不少吧,可相关的故事,却远逊于“破庙”;故事多的地方,是“城堡”、古城堡,反正是人呆过的地方。

关于“破庙”,笔者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里讲,被陷害、遭充军发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在“刺配”地方(沧州)受到当地豪强“柴大官人”(柴进)的“关照”,得了个看守大军草料场的“美差”;大雪天外出打酒,回来时发现所看守的草料场被积雪压塌,只得暂且到就近一座破败的山神庙栖身,却见坍塌的草料场失火,随即听见破庙门外有人说话,竟是陷害他的仇人!听到仇人说草料场的火是他们放的,就是要烧死他,原准备隐忍“到底”的林教头,爆发了空前愤怒,现身斥骂,并施展超强武功,在山神庙前,手刃了仇人,就此无法再苟且容身,索性远走“落草”……

这就是“逼上梁山”的桥段。在这个桥段里,山神庙,成了杀人场!不管起因如何、过程怎样“凑巧”,破败的山神庙也就是“破庙”,都被赋予了“杀人场”的“功用”;这个多少显得特别的杀人场,成了曾经只想委曲求全的豹子头林冲林教头“梦开始的地方”。

整部《水浒传》,若论“人物故事”,其实真正“用心着墨”的,只有四位——武松、宋江、鲁智深、林冲。不是按“姓氏笔画”或者“座次”排序,而是按“篇幅”排序。

这四个人物,都各自具有极强的“文艺典型性”,其中最令人觉得“憋屈”的,就是林冲。笔者窃以为,小说作者并不怎么喜欢林冲,所以在四个人物中给他的笔墨最少,但却独独给了他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细节,就是这“风雪山神庙”。

相比于武松的嗜杀暴虐,宋江九曲十八弯的心机,鲁智深快意恩仇的率真,本性懦弱的林冲,需要借“神之佑利”,才能“板正”自己的人生!那神不是旁的,便就是那座山神庙!

山神庙怎么了?有什么特别作用?十分“扯”且“杠精”地提三个问题:

问题一,劳城营那种设施,如果建在山地,必定会给“贼配军”们提供天然的逃跑条件,所以应该且必须建在“一目了然”的“平地”;大军草料场再怎么偏僻,也必须得有来往运输的通途;这样地方,若说有“庙”,都好似“不对景儿”,而竟还是“山神”之“庙”,岂不怪哉?怪到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刻意的安排”吧?

问题二,如果是“刻意的安排”,不管合不合理,反正其在故事中唯一的“用途”,就是杀人场。为什么不能是别的设施?比如废弃的小店,哪怕是个马棚?干嘛非得是“庙”?

问题三,就算不是“彻底破败”,能让“不相干的路人”,例如林冲,选作暂栖之地,肯定也算不上“香火旺盛”,那干嘛还留着,不用做他途?

纯粹抬杠是不是?是,也不是。想想看,天性懦弱、委曲求全的林冲,是不是需要“神助”才“肯”爆发?所以,作者给了他一个几乎失了香火而竟还挺突兀存在着的“神”。

林冲冲出山神庙,怒斥仇人,随即将其手刃,始终没提他出庙后关过庙门。即:他当着“神”的面儿,手刃了仇人,把“神的道场”变成了他的杀人场!

都动手了,那么高的武功,难道还需“神”的“背书”才敢出手?又或者是,我杀人理直气壮,不怕荼毒神灵!我杀的是仇人,神灵为证!!

破败或者说比较破败的山神庙,实在是林冲“造反”的精神支柱!

(二)太多关于“破庙”的故事

香港演员张卫健,曾在综艺节目中绘声绘色调侃影视剧“套路”,提到“破庙”,说:一男一女途中淋了雨,一定会跑到一座破庙,在里面生起火堆烤衣服,然后两个人……

这是在港派武侠剧中相当常见的场景。这类场景中,破庙,成了“苟合之地”,说好听点儿,也可以叫“爱开始的地方”。这个套路里,包涵一组既对立又统一的逻辑——因为是“庙”,所以,一方面,他们的“爱”,得到了“神”的庇佑,另一方面,他们也因为“爱”而亵渎了“神”。因为“破”,所以,他们的“爱”可谓“起于微末”,而“神”,亵渎也就亵渎了,反正已“破”。还有很玩味的一个点,就是“烤衣服”的火堆。我国几乎所有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在其中生起火堆,就算点不着,也烟熏火燎地势必令“破庙”更“破”。

当然,除了“爱开始的地方”,“破庙”还有别的故事。比如:用来藏、取重要东西——神秘的信物、犀利的武器、地下党的情报……破庙阴森恐怖,没点儿胆色都不敢进,更别说藏、取东西了。所以,不平凡的故事人物,就有机会充分利用这“凡人免入”的条件了。

还有不少“决斗”,也发生在破庙。不是“林教头”手刃仇人那种,而是“尖峰对决”戏码——蛛网、神像、“前人”留下的东西,都可以用作道具。当然,这类故事,不都发生在破庙,但破庙里发生肯定占着不可小觑的比例。很相似地,还有一类,也不都发生在“破庙”,但经常会“用到”破庙,就是“接头”;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特”,都很难避免在“破庙”接头。当然,随着“进化”,很多接头地点也改在了教堂及其“告解室”,大概齐,跟故事的大背景更洋气了有关——旧上海那样的地方,还去“破庙”,就太显“违和”了。

其实,在影视方面的表现,更源于影视还不够普及甚至都还没有的年月里口口相传的讲述,也就是被叫做“民间故事”的那些。在那些故事中,破庙,是与陌生的“有缘人”萍水相逢的地方,是感动神灵惊现奇迹的地方,是游魂野鬼栖息狩猎的地方,是苦命人羽化升仙的地方,是奸佞小人登徒子“遭报应”的地方……

这些对于“破庙”的“运用”,有的与神鬼相关,有的则只是为着“偏僻”、幽深、封闭的“环境需求”;换句话说,在我们这个民族口口相传的“寄望”里,但凡“需要孤立”,大抵的“首选”,会是总体数量可观、信手拈来般分布的“破庙”!相比而言,我们很少讲“荒宅”、“废府”、“冷宫”,似乎在刻意地避开“人曾居”的环境特征。玩笑点儿,也可以说成是“见不得人”。

见不得人,但“见得”香火不旺甚或“废掉”了的“神”,是一种相当独特的文化逻辑!

(三)我们这儿怎么有那么多破庙

当然,能形成“文化逻辑”,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相反,必定很富于“现实基础”。即:我们这片土地上,真的有很多很多“破庙”!其数量,相比于同等面积的欧洲的“废弃教堂”,肯定“远超”;弄不好,他们那旮沓的废弃教堂加上废弃城堡,都抗衡不了我们的“破庙”。

为什么?哪儿来的那么多“破庙”?

要想“究”,可以“格物致知”地分解出两个提问:怎么有那么多的庙?和,怎么那么多庙都“破”了?

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剖析:

第一,“立庙”文化的普遍和贯穿。

第二,“立庙”对象的丰富庞杂。

第三,生存状况的频仍且剧烈变化。

乍一看,哪儿跟哪儿啊,挺有点儿“抽象”味道;稍一解释,就显得直白了——

所谓“立庙”文化的普遍和贯穿,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很喜欢或说“擅长”又或说“习惯”以“立庙”这样的方式寄托情感和祈望;而且,这种文化特征,随着农业民族的“软扩张”和近乎刻板的传承意志,不仅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一以贯之”的传承,并且渐渐的在地域上扩大着影响。在我们这个其实很不怎么敬重“神明”的民族而言,立庙,反而简明易行。

而且,如上述“第二”,我们所“立”之“庙”,是针对许许多多不同对象的,不局限于“固定”的某个、某些“神明”。易中天先生曾在公开场合既认真又玩笑地说过,我们中国人的要“敬”的“神”比较多,因为不同的神“职能”不同。他继而从职能上例举了“福禄寿”三神和“灶神”,讲到,在我们这个特别讲究“秩序”的民族的意识形态中,即便是神,也都是“各司其职”的;职,“职分”的“职”,不是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属性”和“使命”。

属性和使命,带有昭然的“主宰”意味,而“职”、“职分”,却更多指向“服务”。即:古希腊的“诸神”,更是“代天驭人”,而我们的“神明”,更是“替人办事儿”的。

有了这样的“基底”,“神”们的“庙”,也就自然多了起来,丰富、庞杂了起来。

不仅如此,我们这个很不怎么敬重“神明”的民族,还特别勇于并擅长“造神”。

因为缺乏“独尊”的“创世神”,所以很容易倾向于将“典型的人”和先祖“神化”——药王庙、关帝庙、张飞庙,是“典型的人”;贞节烈女,“牌坊”是“标配”,升级版的,就是“烈女庙”;以武立身的强者,除去关羽张飞,也会有其他人物被立庙;比如,曾火遍全国好一阵的《狄仁杰探案》电视剧中,就提到了“将军庙”,供奉的是距离故事发生时代并不算遥远且“大面儿”上未见得算“纯粹正面人物”的隋朝末年悍勇名将宇文成都。

以“血统”为祭的,则称“家庙”或“宗庙”,俗称“祠堂”,其中,被“神化”了的皇家的家庙,称“太庙”。总之,要“立庙”、可“立庙”的人物,很多、很丰富;自然,各种“庙”也就很多了起来。

我们这个民族,从来追求“安稳”,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太多遭遇天灾人祸, “生存状况的频仍且剧烈变化”——原本人气兴旺之地,可能因为一场祸端,变得民不聊生;从早期的部族迁徙到后来的逃荒避祸,不敢说“信仰”发生了变化,但搬不走的“庙”们因为“人去”而荒废,却是铮铮事实;更有因为越来越穷而无力保养、供奉,虽然没彻底荒废,但也无奈地任其“破”下去。越“破”,就越被远离,越被远离,就越“破”;然后再建新的,供奉新的对象;再然后,几乎重复的下一轮……几千年下来,破庙,成了“风俗”式的存在。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装剧那些大侠外出行走时下雨,总会有间破庙破房子,古人都这样过夜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水浒细节解密》之 古庙中的秘密
高三语文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南开徐江语文专栏(第30期)—且听我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