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才是上甘岭战役的主要指挥员,王近山、秦基伟还是李德生?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联合国军累计投入6万余人,对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发起猛烈进攻。我军投入15军的两个师和12军的两个师以及抽调了大量炮兵部队与敌展开惨烈血战。最终,我军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毙伤俘敌2.5万余人,其中歼灭美军五千余人,取得辉煌胜利。

这场彻底打服美军的艰苦鏖战,谁是主要指挥员呢?是第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还是第15军军长秦基伟,亦或是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梳理清楚上甘岭战役的指挥系统,答案自然也就呼之欲出。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我军参战的部队有第12军和第15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敌我双方围绕两个高地反复争夺;第二阶段我军减少反击次数,退守坑道,积蓄力;第三阶段,我军实施大反击作战。

既然是为梳理清楚整个上甘岭战役的指挥系统,那不妨以12军参战为分割线,将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部分。因为,12军参战以后,五圣山前沿指挥所是有所调整的。

1952年10月14日,敌人在对我军前线阵地进行了连续两天的炮火袭击和空中轰炸后,开始大规模发起地面进攻,其主要进攻方向是五圣山地区。

五圣山地区由15军45师防守。五圣山南麓有两个向南突出的高地,犹如两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防线,这两个突出的高地就是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整个上甘岭战役,就是围绕这两个加起来仅有3.7平方公里高地展开惨烈争夺。

战役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状态,仅14日当天,敌人累计对两个高地发动进攻达30余次。激战一天,537.7高地表面阵地全被敌人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被敌人占领一半,阵地上战士们退守坑道,准备晚上反击。

当晚,45师组织部队反击,反击部队在炮火的掩护和坚守坑道部队的掩护下,成功恢复两个高地的所有表面阵地。第一天的战斗,45师以伤亡500余人的代价,歼灭敌人1900余人。此后,我军在阵地上展开反复的拉锯战。

上甘岭战役初期,还不叫战役,只是一场规模不算太大但拼杀却极为激烈的战斗。

对敌人的这次攻势,志愿军早有预判,但吃不准敌人会将进攻的重点选在哪里?随着上甘岭战役的打响,敌人的进攻目标已然明确,那就好办,我军的态度就是奉陪到底。

这种规模的战斗,师一级的指挥所就可以胜任,根本不需要兵团司令部和志愿军司令部亲自出面指挥。事实上,志司和兵团部很快就作出明确指示:这个仗由15军包圆,上甘岭两个阵地由45师负责,整个指挥由15军军指挥所全权负责。

总之,敌人要跟我们打多久,我们就跟他们打多久,志司和兵团部全力支持,15军要什么就有什么。

如此,上甘岭战役初期的指挥系统也就明确:前线总指挥是15军军指挥所,由秦基伟全权指挥整个战役;五圣山前沿指挥所由45师师指挥所承担,指挥、组织两个高地的防守和反击战斗。

随着战斗持续,敌人猛烈的炮火对我军造成很大伤亡。为支援45师作战,志司将能抽调的炮兵部队都增调到五圣山地区,并成立45师炮兵前方指挥所,统一指挥所有参战的炮兵部队,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和支援。

反复的争夺拉锯战持续到10月20日,45师打残了美军第7师,自身伤亡3000余人。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敌人进攻的疯狂程度,大大超出预料。我军及时作出部署调整,15军29师接替45师除上甘岭两个高地外的所有防务。同时,29师一部也直接投入到上甘岭的战斗中,29师师长张显扬和政委王新带着师指挥所来到五圣山前沿指挥所,协助45师师长崔建功指挥战斗。

同时,第12军的三个主力团被确定为战役预备队,准备投入战斗。15军44师防守西方山,29师既接收了45师的防务,又一部投入到了上甘岭战斗中,所以调12军作为后备力量。

12军参战以前,整个战役的指挥系统没有太大调整,29师和45师同属15军,五圣山前沿指挥所以45师为主导,29师协助指挥,由15军军长秦基伟统筹指挥所有的参战部队,包括炮兵部队。

11月1日晚,第12军31师91团开始投入战斗。此时,45师经过半个多月的血战,取得歼敌一万余人的辉煌战果,但自身伤亡巨大,且部队久战疲惫,随着12军这支生力军加入战场,45师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陆续将阵地、战斗移交给兄弟部队后,撤至后方休整。

11月5日,完成使命的45师撤出战场,开始转入休整。此时,战役已经进入大反击作战阶段,29师主要负责防守阵地,12军主要负责反击作战。

随着12军的加入,45师撤出战场,必然会带来指挥上的调整,战役的指挥是继续交由15军军指挥所,还是移交给12军军指挥所?

当时,正值战役的关键时刻,指挥上的调整可不是小问题。

兵团司令员王近山想出了一个完美解决的办法:派12军副军长李德生前往五圣山前沿指挥所,接替45师师长崔建功的指挥位置。

为更加明确指挥,王近山向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司令部建议成立五圣山前沿指挥所,由李德生担任指挥,隶属于15军军指挥所。

上甘岭战役的后半阶段,12军是作战的主力军,但是12军军指挥所并没有参与到指挥中。整个战役自始至终,都是由15军军长秦基伟担任前线总指挥,45师师长崔建功和12军副军长李德生分别担任五圣山前沿指挥,指挥了这场战役。

指挥得当,除了坚固的坑道工事、猛烈的炮火支援、充足的后勤补给、战士们作战英勇外,指挥得当是上甘岭战役能取胜的重要因素。

上甘岭战役,参战的步兵有12军和15军,炮兵部队更是来自10多个不同番号的部队。这么多不同番号的部队,协调指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自始至终,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十分流畅得当,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所有参战的将士们同仇敌忾,誓要打残美军。

12军参战后,45师撤了下去,但是45师师指挥所并没有撤,崔建功师长带着师部作战班子,继续留在五圣山前沿指挥所以顾问的身份协助李德生指挥战斗,直到战役全部结束。而45师下辖的三个团,团部主要作战班子也没有撤,他们继续留在上甘岭的两个高地上,协助兄弟部队继续战斗,直到最后。

那么,上甘岭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是谁?答案很明显,就是15军军长秦基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军史】中原虎师朝鲜战场三巨里撤退创奇迹
上甘岭的真实:兵团代司令王近山战后的思考……
难忘的43昼夜~~回忆上甘岭战役(一)
他是上甘岭战役的总指挥,王近山评价:李德生上去,我就放心了!
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火力悬殊!美军碾压志愿军20倍火力,为何还是拿不下上甘岭高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