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拓跋鲜卑:悄然而至的强邻

十六国风云系列文章由作者张璟琳(范雎)授权发表于冷热军事史,本文是此系列第五篇。

刘渊:想做皇帝的匈奴单于》里讲到已深度汉化的南匈奴首领刘渊不想再做单于。公元304年8月,刘宣等人请刘渊称帝。刘渊忸怩了一下,说:“当今天下未定,且可学高祖,先称汉王。”


刘渊称王

于是刘渊在左国城南郊设坛祭天,即汉王位,大赦境内,改元元熙。新政权一开始并没有采取胡汉分治的制度,官僚体制仿照西汉,重新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这是秦朝与西汉初期的“三公”官衔,到西汉中后期已经被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取代,刘渊将它们从故纸堆里打捞出来,是想表明他真心要复制出一个西汉王朝。


新政权首组“三公”由两个匈奴一个汉人组成,分别代表并州三股最大的势力。丞相刘宣,代表南匈奴王族虚连题氏;太尉刘宏,代表南匈奴屠各氏;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的是教授刘渊汉人典籍的大儒崔游,崔游是并州上党人,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不想污了晚节,坚决推辞,没多久就病死在家中。这个态度在汉人士族之中是有代表性的,不过也有数万汉人赶来归附刘渊,也许对他们来说,晋王朝已经让人失望到了极点。


刘渊(304-310年在位)

刘渊以汉室后裔的身份发布即位诏书。诏书充满荒诞感,刘渊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开口闭口“我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皇帝”、“世宗孝武皇帝”云云,对于他真正的匈奴祖先则不着一字。这份诏书被完整记载在《晋书》中,很像是著史者在故意恶心他。


因为冒出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玄孙,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等人的神位消失了一百多年之后,又出现在人间的太庙里。刘渊太庙里供奉的刘姓皇帝是史上最全的,除了两汉的二祖五宗,还有蜀汉的昭烈帝刘备与后主刘禅。刘禅客死他乡没有谥号,刘渊作主追谥他为“孝怀皇帝”。


不知有没有人提醒刘渊,当时世上还有许多真正的两汉王室后裔,远的不说,后主刘禅的儿子刘恂就住在洛阳,汉献帝刘协的第六代玄孙刘秋就住在冀州高平郡。


这两位刘氏后裔最后都死于刘渊之手。永嘉二年,石勒攻陷冀州,刘秋组织乡里抵抗,战死沙场;永嘉五年,刘曜屠洛阳城,西晋王侯公卿以及普通百姓三万余人被杀,尸体积于洛水北岸,筑为京观。刘恂如果没能及时逃离洛阳,很有可能成为京观的一部分,即使他侥幸逃离,也不过是增加一具乱世饿殍罢了。


拓跋鲜卑的兴起

正在这几年,北方草原上的拓跋鲜卑也将触手伸展到了并州。


拓跋鲜卑据说是在遥远的古代从西伯利亚迁徙到大兴安岭的,他们在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洞里生活了很长时间。这个洞后来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发现,拓跋焘派人在洞内石壁上刻下祭文,祭祀祖先。大约在公元一世纪,拓跋鲜卑离开嘎仙洞,向南迁徙到呼伦湖畔,也就是今天呼伦贝尔草原的西部。


当时正是匈奴离开大草原、向西迁徙,鲜卑崛起的时代。拓跋鲜卑也并吞了周围的九个部落,当时拓跋鲜卑的酋长拓跋邻派九个同族管理这九个部落,形成所谓的“帝室十姓”。“帝室十姓”是北魏最古老最尊贵的贵族,十姓之间百世不得通婚,只有十姓成员去世时才有资格享受国丧待遇。


在呼伦湖畔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大约在汉桓帝时期,拓跋鲜卑继续向南迁徙。此时正是檀石槐被推举为鲜卑联盟的盟主,称雄草原的时代,当时鲜卑分为西、中、东三部,拓跋鲜卑的酋长拓跋推寅是西部鲜卑的首领。檀石槐死后,鲜卑联盟随即瓦解,拓跋鲜卑在混乱中占据了漠南,这是当年匈奴头曼单于、冒顿单于发迹的地方,所谓“匈奴之故地”也。


不过当时拓跋鲜卑还不强大,与周围部落的征战中并不占优势,偏在这时,又内部发生了分裂。酋长拓跋诘汾去世之后,长子拓跋匹孤与弟弟拓跋力微争夺权力,失败了的拓跋匹孤率领部众迁徙到河西走廊,汉人为示区别,将拓跋匹孤部落的姓改译为“秃发”。秃发匹孤的第六代子孙秃发树机能在西晋初年反叛晋朝,曾经一度占领整个凉州,后来被名将马隆剿灭;第八代子孙秃发乌孤建立了南凉政权,南凉政权存在了十八年,亡于西秦。


秃发树机能(?-280年)

这次分裂重创了拓跋鲜卑,使他们在草原混乱的局势中更加缺乏自卫能力。檀石槐之后,轲比能也曾短暂建立起鲜卑军事联盟,但是轲比能始终与曹魏政权为难,最终被护鲜卑校尉王雄派刺客刺杀。轲比能之后,鲜卑各部落又陷入混战,拓跋鲜卑遭到来自西部的部落的进攻,无法自立,拓跋力微只好率领残部投奔南方的没鹿回部大人窦宾,这大约是魏明帝时期的事。


窦宾将拓跋鲜卑安置在长川,为更好的控制拓跋鲜卑,他还将女儿嫁给了拓跋力微。拓跋力微并非久居人下之人,他在长川休养生息,同时在寻找机会壮大势力。曹魏正始九年(公元248年),窦宾病死,不久后的某一个清晨,拓跋力微亲手杀死妻子,派人向窦宾的两个儿子报丧,两个儿子急急忙忙赶来看个究竟,随即被拓跋力微擒获,杀死。拓跋力微吞并了没鹿回部,实力大增,据说有“控弦上马二十余万”。


之后的十年,拓跋力微不断征服草原诸部落,总数达到七十五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这七十五部落的胡人全都改姓汉人的姓,形成所谓的“七十五姓”,这是北魏仅次于“帝室十姓”的贵族集团。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四月,拓跋力微在定襄郡的盛乐祭天,各部落君长都来助祭,唯独白部大人观望不来。拓跋力微于是攻打白部,处死白部大人,由此确立鲜卑联盟的盟主地位。


拓跋力微(174-277年)


鲜卑结好西晋,开启汉化进程

甘露三年的祭天大会上,拓跋力微决定改变之前轲比能等人与曹魏为敌的作法,改善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三年之后的景元二年(公元261年),拓跋力微派长子拓跋沙漠汗到洛阳做人质,这个举动改变了拓跋鲜卑的命运。


沙漠汗在洛阳生活了七年,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沙漠汗以父亲年老为理由,请求返回盛乐,晋武帝同意了。又过了七年,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沙漠汗再度出使洛阳,西晋征北将军、幽州都督卫瓘忌惮拓跋鲜卑过于强大,试图削弱其势力,于是他将沙漠汗扣在并州,同时用金钱贿赂鲜卑各部落酋长,离间他们与拓跋鲜卑的关系。沙漠汗在洛阳生活了近十年,深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衣着谈吐接近汉人,恪守鲜卑旧俗的各部落酋长是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人来接任鲜卑联盟盟主的。


卫瓘(220-291年)

当时拓跋力微年老体弱,正逐渐失去对联盟的掌控能力,卫瓘将沙漠汗扣在并州两年,直到离间工作做得七七八八,才准许沙漠汗返回。拓跋力微听说儿子终于回来了,非常高兴,派各部落酋长去迎接,各酋长与沙漠汗在雁门关(当时还不叫雁门关)附近的阴馆设宴,酒正喝得高兴,天上有鸟飞过,沙漠汗借着酒兴,拿出弹弓,说:“诸位看我取这飞鸟。”说完发弓,飞鸟应弦而落。


古代的弹弓外形与弓箭相类似,也是用弓弦发射,只是将弓箭换成了弹丸。弹弓在中原已经风靡数百年,“挟弹出游”是两汉魏晋富家子弟标准姿态,但是并没有传到鲜卑那儿去。


各酋长只看到沙漠汗拉了个空弓,鸟就掉下来了,震撼之余,更加惊恐反感,于是窃窃私语:“太子举止风彩、衣着装束都跟汉人相同,又学会了这种绝世奇术,如果继承国统,必定要改变鲜卑旧俗,我辈肯定不得志。不如拥立其他王子,可以保持旧俗不变。”


他们派人秘密返回盛乐,对拓跋力微说:“太子用空弓射落飞鸟,似乎学到了什么晋人的异法怪术,这是乱国害民的征兆,请可汗三思!”拓跋力微一代枭雄,看到这场景,明白沙漠汗已不可以做他的继承人,否则祸乱就在眼前,无奈之下,他说:“既然你们不能容他,不如除去”。众酋长于是将沙漠汗杀死在阴馆。


不久之后,拓跋力微也忧愤而死,他一死,鲜卑联盟随即瓦解。卫瓘的计策得逞,他受到晋武帝的嘉奖,侄子卫密因此被封为亭侯。


晋武帝(265-290年在位)

沙漠汗虽死,但他对拓跋鲜卑的影响并没有结束。沙漠汗在拓跋鲜卑内部感染了一批人,使他们产生了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与南下扩张的野心。正是这份向往与野心催生了北魏王朝,后来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追尊二十位祖先为皇帝,沙漠汗虽然没有做过一天部落首领,也被追谥为“文皇帝”。


但是沙漠汗也种下了日后“新人”、“旧人”之争的胚芽。新旧之争是拓跋鲜卑政权的痼疾,多次重大政治变故都是因此而起,新旧之争困扰拓跋氏近两百年,只到孝文帝改革才逐渐消弭。


新旧之争阻碍了拓跋鲜卑快速汉化,拖延了拓跋鲜卑南下中原的步伐。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渊是与沙漠汗同时期的人,两人到洛阳做人质的时间相差不到五年。匈奴汉化程度深,所以刘渊毫无阻力地率领匈奴成立仿制的汉人政权,快速卷入到汉人内战之中,结果只是昙花一现,匈奴政权很快就灭亡了。而拓跋鲜卑在汉化的道路上走走停停,有时还要退两步,却正好避开了中原最混乱残酷的时期,之后时机成熟,建立起北魏王朝,享国一百七十年。


八王之乱期间,拓跋鲜卑壮大

拓跋力微死后,“诸部离叛,国内纷扰”,十六年间拓跋鲜卑三易其主,拓跋力微的儿子拓跋悉鹿、拓跋绰、拓跋沙漠汗的儿子拓跋弗相继担任鲜卑联盟的大酋长,但都在内忧外患之中短命而亡。


直到拓跋力微的儿子拓跋禄官担任大酋长时,混乱的局势才得以缓解。不过这十几年间新旧之争已经开始发酵,沙漠汗的两个儿子拓跋猗?、拓跋猗卢麾下都招揽了不少汉人,拓跋猗?的心腹卫操曾经是卫瓘的牙门将。


拓跋禄官虽是名义上的联盟大酋长,实际上联盟的西部、南部并不受他控制。为了避免分裂,拓跋禄官索性将联盟一分为三,自己统领东部;由拓跋猗?统领南部,居住在代郡参合陂;拓跋猗卢统领西部,居住在定襄郡的盛乐。西部、南部是拓跋鲜卑的根据地,盛乐更是当年拓跋力微的王城,由这势力范围的划分,可知拓跋鲜卑的实际领导人是沙漠汗的两个儿子。


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拓跋猗卢的军队南下并州,掠夺人口,又西渡黄河,赶走了当地的匈奴、乌桓部落,他在新占领的土地上立碑为界,宣布这是拓跋鲜卑的领地。此时卫瓘已在四年前的政变中被杀,西晋朝廷忙于“八王之乱”,无暇外顾,坐视拓跋鲜卑壮大。


八王之乱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拓跋猗?以为母亲封氏改葬为名,招集远近部落相聚于天渊池。此举类似于当年拓跋力微的祭天大会,拓跋猗?是想树立在草原上的权威。他成功了,前来赴会的多达二十余万人,这个人数足够说明拓跋猗?的影响力,为了笼拢这个实力不断壮大的异族酋长,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嬴公司马腾都派亲信参加了此次大会。事后拓跋猗?刻石铭记此事,立于天渊池畔。


次年,拓跋猗?率领军队离开参合陂,开始了向西北方向的远征。这场远征长达五年,拓跋猗?收服了西部、北部三十多个部落,后来拓跋鲜卑政权中的“西方十六姓”与“北方十姓”应该就与这次远征有关。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拓跋猗?返回参合陂,他的下一个扩张方向是南方。三年之后,刘渊建国,东嬴公司马腾与匈奴交战不利,向拓跋鲜卑借兵。机会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胡十六国代国桓帝拓跋猗迤的皇后
史说三国:三八六 鲜卑衰落
鲜卑的故事(五十五)分而复合
北魏传奇:英雄前传之前世今生
【乱评三国人物】卫瓘(下)
鲜卑的故事(五十三)力微可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